- 相關(guān)推薦
撈鐵牛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撈鐵牛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撈鐵牛教案1
《撈鐵牛》是一篇經(jīng)典的敘事記敘文。這篇課文在語言形式方面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段落層次清楚,行文簡明有序。這也是敘事記敘文中最值得學生學習的語言表述形式。因此,在進行教學設(shè)計時就緊緊抓住這一特點以及新課程標準,按照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緯度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 通過學習,初步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撈起的科學道理。
⑵ 能簡要的復述撈鐵牛的經(jīng)過。
、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
、 繼續(xù)學習按事情發(fā)展順序連句成段的方法。
、 重點學習課文3~6自然段段,理解懷丙和尚撈鐵牛的準備工作以及撈鐵牛的過程。
⑶ 繼續(xù)深入理解“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這個句子。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 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撈鐵牛的,從而認識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激發(fā)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 通過學習,激愛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科學地認識問題、解決問是的態(tài)度。
【教學重點】
課文第三、四自然段。弄清懷丙和尚在撈鐵牛時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及撈第一只鐵牛的過程。
【教學難點】
對文中重點句的理解。如和尚說的:“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圍繞既定的教學目標,精心設(shè)計好緊湊、有序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落實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有了明確、集中的教學目標,導學才能井然有序。本節(jié)課為了更好突出重點,分散難點,我利用了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強調(diào)讀悟和激疑,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積極地獲取新知識。充分利用學生的好說、好奇、好表現(xiàn)的年齡特點。本節(jié)課采用的學法主要有:
。、引導法──設(shè)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仔細觀看課件,和尚是怎樣一步一步撈鐵牛?
。、討論法──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场⒑献鞣īぉねㄟ^學生共同合作,使課堂有張有弛,此起彼伏,學生真正動起來,注意力集中,思維活躍。
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體現(xiàn)教法和學法,為了使教學主線清晰,環(huán)節(jié)緊湊,我設(shè)計了“復習導入──教學新課──課堂總結(jié)──布置作業(yè)”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
一、復習導入
。、板書課題
昨天,我們預習了課文。誰能告訴大家是誰想出了好辦法撈起了鐵牛?打開書,看看課文是哪個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懷丙?指名讀。什么是“工程家”?“出色”是什么意思?請你小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一邊勾畫。從哪些方面看出懷丙是出色的工程家?讀后小組討論。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做到了四明確(時間、內(nèi)容、方法、要求)讓學生再一次感知課文內(nèi)容,通過復習,提出問題,讓學生造成懸念,從而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為學習新知識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
二、教學新課
在這一部分中又分為三部分來講,即:一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到六自然段。在講授過程中注意抓住重點第三和第四自然段。
1、一二自然段
、 提問:懷丙是在什么情況下,想到撈鐵牛的方法的?
、 看到浮橋被沖斷,鐵牛被沖走,當時的人們會說些什么?(找、四個同學直接說出當時人們的想法)像他們這樣,你一言我一語說出自己的想法就是課文中的哪個詞?(議論紛紛是本段的重點詞,理解時并沒有給出詞典上的定義“對人或事物的好壞、是非表示出多而雜亂的意見”而是讓學生你一言我一語說一說,讓學生自己體會議論紛紛的含義。)
2、第三自然段:這一段關(guān)于撈鐵牛的準備工作是文章的重點所在。新課標中強調(diào)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注重了學生讀的訓練。在讀的形式上有指名讀、齊讀、自由讀、默讀等;在讀的時機上,有初步感知內(nèi)容時的初讀,有理解分析時的細讀,有體會領(lǐng)悟時的品讀。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先請學生默讀,并思考懷丙和尚為了撈鐵牛做了哪幾項準備工作,并用數(shù)字標畫出來。再請四個同學來讀這一段中的四句話,概括出懷丙所做四項準備工作。第三遍讀體會這一段的有序。第四遍,按順序復述。第五遍,基本可以達到熟讀成誦,邊背邊體會這一段的周密有序。
3、四到六自然段:在這一部分教學中主要有以下特點:
、 信息技術(shù)與教學的整合:利用了網(wǎng)絡(luò)上的.課程資源一段 flash 動畫,為學生直觀展示了撈鐵牛的過程,讓學生結(jié)合動畫和課文通過合作弄清楚是怎樣一步一步撈鐵牛的。這樣加強合作性的學習,可以減輕師生的負擔,既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氛圍里主動探求新知識,教師也樂教在其中,進一步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 重視激疑:新課標倡導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在進行點撥后,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盡量讓他們自讀,自悟,自得。教學中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進行質(zhì)疑,讓學生們帶著自己不懂的問題去深讀課文,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去解決問題。
三、課堂總結(jié)
新課標提出要培養(yǎng)主動探究、團結(jié)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因此在總結(jié)時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問題:懷丙想的方法如此巧妙,準備工作周密,打撈過程有序,所以我們說他是“出色的工程家”你們佩服他嗎?可我相信你們中肯定有比他更出色的。因為他的這個方法還有缺點。小組討論。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既檢測學生是否已經(jīng)讀懂了課文內(nèi)容,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而且,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也是給了他們一次很好的口語交際的練習,體現(xiàn)了綜合性學習。
四、布置作業(yè)
。、必做: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自然段。
2、選做:你還有什么其他的好辦法能把鐵牛撈上來呢?(可以和同學討論合作完成)
撈鐵牛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教育學生愛科學、用科學。
3.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點:
1.了解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經(jīng)過。
2.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準備:覆蓋式投影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質(zhì)疑激趣。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
2.每個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
3.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三、深入探究,讀懂課文第一部分。
1.讀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話說為什么要撈鐵牛?
2.鐵牛有多笨重呢?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沒有打撈工具?有沒有科學簡易的打撈方式?
3.指導讀句子,加深理解。
4.再讀第一部分。學生評議。
四、學習第二部分:撈鐵牛的準備工作。
1.同學們通過自讀,已經(jīng)知道了人們?yōu)槭裁匆獡畦F牛。思考第二個問題:怎樣撈鐵牛?我們先來看看懷丙和尚為撈鐵牛做了哪幾項準備工作。請大家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并用筆畫出重點詞語。
2.學生自由朗讀,圈畫重點。
3.師生交流,概括出要點。
4.用覆蓋式投影片再現(xiàn)這次的準備工作,再請學生按順序簡要復述準備工作。
5.讀懂了這一部分,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這一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
小結(jié)。
五、書寫生字詞。
六、布置作業(yè)。
熟讀課文,查閱課外書,查找懷丙和尚的故事或有關(guān)水的浮力的課外小知識。
撈鐵牛教案3
教學要求與目的
1、引導學生自學課文生字、新詞,并利用工具書理解意思,語文教案-《撈鐵牛》。
2、熟讀課文,通過講解演示使學生了解利用誰的浮力打撈鐵牛,認識事物的兩重性。
3、學習本文按使發(fā)展有詳有略和補述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撈前準備‘
教學課時:三課時。
第二課時
一、知識遷移,明確學習目標
1、提問“一只皮球掉進又深又窄的樹洞里去了,怎樣才能拿出來?
2、引新揭題。
3、提出學習目標:(1)了解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認識事物的兩個方面。(2)學習”緊扣關(guān)鍵詞“的.方法讀懂課文。
二、導學導練,掌握學習方法
1、通讀理思路,找出關(guān)鍵詞(出示學法(1))。
2、實驗攻難點、理解關(guān)鍵詞(出示學法(2))。
指名讀第二大段,其余的用序號標出幾句話、用橫線劃出寫了幾件事。
檢查、4句話4件事,4件事以卡片貼出。
。1)兩船裝沙這件事做得出色么?
。2)并船搭架是不是作得出色?演示:一只搭架行不行?
兩只船并在一起搭架行不行?為什么行?
。3)為什么用粗繩拴牛?為什么派人摸清鐵牛沉在哪里?
。4)這四件事準備工作能不能向我這樣的順序去做?(輪讀)
。5)這四件事不能隨便去做,說明什么?這四句話一句接一句寫,句子之間什么關(guān)系?齊讀第二段,體會出色的準備,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撈鐵!贰。
3、入境學重點,理解關(guān)鍵詞。
(出示燈片)再現(xiàn)打撈過程。
按學法第二步自學第三段。
檢查:7句話2件事,卡片貼兩件事。
。1)鏟沙這件事是不是做得出色?板書:船浮、繩緊拔牛。
。2)船靠什么向上。
。3)劃船這件事是不是作得出色?板書:拖回。
(4)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運回?在哪里拖?靠什么?
。5)一只鐵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辦?
小結(jié):和尚叫水送回的辦法,就是利用水的浮力把鐵牛拖回岸邊,這么笨重的鐵牛都叫和尚拖回來了,他的辦法是怎樣的辦法?打撈過程呢?齊讀第三段,體會出色的打撈過程。
4、讀議思結(jié)合,領(lǐng)會課文中心,(出示學法(3))
。1)懷丙為什么會想到這出色的辦法?齊讀懷丙說的辦法一句。(
。2)他在哪個字上動了腦筋?沖走鐵牛,水給人們帶來什么?送回鐵牛,水又給人們帶來什么?
小結(jié):任何事物都有兩個方面——有害也有利,懷丙就是利用水有利的一面,變害為利,撈起鐵牛。請舉例說明古代、現(xiàn)代勞動人民利用水利用水的浮力為自己,為人類服務的例子。
總結(jié):我們從小就要學會認識事物,預防事物對人類有害的一面,利用有利的一面,變害為利,造福人類,做個出色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者。
三、置疑問難,了解課文寫法
1、我們用緊扣關(guān)鍵詞的方法學了這課,還有什么不懂?
2、提問兩個問題:(1)課文只詳細撈一只鐵牛的準備工作,打撈過程,為什么不再詳寫第二只……第七只?
3、按事情發(fā)展的記敘文一般開頭都交代清楚四要素,課文到最后才電明人物是誰,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四、總結(jié)評價,強化訓練
對照學習目標,你是否都達標了?
齊讀學法三步,以《海底世界》為作業(yè),檢查學法掌握或發(fā)油印作業(yè),課后延伸。
撈鐵牛教案4
教學目的
1.從我國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撈起鐵牛的事中,使學生認識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fā)教育學生愛科學,學科學,懂得利用科學原理解決問題的道理。
2.給課文分段并學習正確概括段意。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熟悉”、“出色”造句。
4.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弄清懷丙和尚在撈鐵牛時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
2.引導學生抓住語言文字體會懷丙和尚的出色表現(xiàn)。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小張?zhí)羁掌瑴蕚溆嘘P(guān)水浮力試驗的工具、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最勤勞、最聰明、最勇敢的,為世界人民所稱頌,歷史上像祖沖之、李時珍、李春等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科技人材為數(shù)很多。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家,他就是一千多年前宋代的和尚懷丙。
二、齊讀課題、激發(fā)興趣
。ㄒ唬┳x課題。
。ǘ┨釂栴}!翱吹秸n題后想知道什么?”
。▽W生可能提出疑問:誰撈鐵牛?為什么撈?在哪撈?怎么撈的?結(jié)果怎樣等問題。)
三、帶著疑問自讀課文
初步了解內(nèi)容,提出自讀要求。
。ㄒ唬┻呑x邊劃出生字詞和不懂的詞語。
。ǘ顺鲎匀欢,想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說的是什么。
四、檢查自讀情況
。ㄒ唬┱?guī)酌瑢W按自然段讀書(查生字讀音是否正確、語句是否流利。)
。ǘ┱J讀生字詞卡片。注意多音字“沒”,本課讀m音。
。ㄈ┨岢鲭y懂詞語。
五、利用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ㄒ唬┩坏耐瑢W之間查找詞義。
。ǘ┤噙M行交流解答。
重點理解的詞語有:
淤泥 浮橋 宋朝 熟悉 出色
六、練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ㄒ唬┗貞浄侄畏椒ǎ
一讀 二想 三并
(讀:讀全文。想:想想每個自然段都講了什么?并:把圍繞一個意思寫的段落合并在一起。)
。ǘ┓謩e找七名同學讀書,其他同學思考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三)議論每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和自然段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
。ㄋ模└鶕(jù)課后思考練習的第2題的提示,給課文分段,再選擇相應的段意。
1.出示投影,讀給提示的段意。
2.從文中找到相應的段落。
3.把序號填入括號中。
4.想想各段段意為什么這樣概括。
。ㄗプ≈攸c,不遺漏主要意思,語句簡練。全文是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記敘的,故此段意的句式可以是:誰干什么?什么怎么樣。答案為1、3、4、2)
七、練習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八、作業(yè):預習課后思考練習題
。ɡ首x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語
上節(jié)初步了解了課文內(nèi)容,本節(jié)課在此基礎(chǔ)上,加強語言文字訓練達到對課后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懂得利用科學的原理來解決問題的道理。
二、請四名同學讀書
大家思考:撈鐵牛的辦法是誰想出來的?課文第幾段有描述。
三、齊讀課文最后一段,比較句子
體會“出色”一詞的作用。
。ㄒ唬┏鍪就队埃x句子。
(二)分析每句的意思。比較哪句好,好在哪里。
。ǖ谝痪潼c明和尚的名字,交代不是一般的和尚,而是工程家。第二句話在此基礎(chǔ)上強調(diào)了什么時候的工程家。“當時”一詞指的就是宋朝的時候。第三句具體寫出懷丙是宋朝時什么樣的工程家!俺錾币辉~指的'是格外好,超出一般。這里用這個詞突出強調(diào)懷丙和尚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和能力,是個了不起的人。)
過渡:這個懷丙和尚到底有什么聰明的智慧,為什么被人們稱為出色的工程家,究竟出色在哪里?請深入學習課文。
四、抓住重點段和重點詞語,認真理解課文內(nèi)容,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一)學習課文第一大段。
1.指名讀(1~2自然段)思考問題:(1)為什么要撈鐵牛?(2)撈鐵牛有什么困難?(3)大家議論些什么?
2.討論回答。(為什么要撈鐵牛?要從兩點回答。(1)是大水沖走了鐵牛。鐵牛共八只相當于八個鐵柱,拴住浮橋。(2)是修橋需要鐵牛,所以就要撈出來。)
3.提問題:“就在人們毫無辦法,一籌莫展的時候,和尚說了什么?他到底有沒有辦法?從哪句話可以看出有把握,請劃出來。
4.讀一讀“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斌w會意思。
。ㄟ@句話說明和尚說話留有余地。但卻充滿信心,并且已經(jīng)想好了撈鐵牛的辦法。)
過渡:和尚是怎樣叫水把鐵牛送回來的,也就是怎么撈的呢?
。ǘ⿲W習課文第二大段。
1.默讀課文第3自然段。思考:和尚為撈鐵牛做了哪些準備。
2.找四名同學分別讀這四句話,找出關(guān)鍵詞,運用關(guān)鍵詞說出意思。
3.討論:
(1)這幾步準備工作能前后顛倒嗎?為什么?
。2)練習用“先……然后……再……最后”這些順接詞說說準備工作的過程。想想還可以怎么說。(運用“先……接著……然后……最后……”這組連詞練習說。)以后遇到類似表示先后的句子就可以用上這些連詞。這段話前后承接是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記敘的,不能顛倒。
3.提問:從撈鐵牛的準備工作中你了解到什么?
。私獾綉驯蜕袦蕚涔ぷ骷氈拢苊,有條不紊,顯示出他高超的工程技術(shù)水平。)
4.回憶這段的學習方法。
。ㄊ峭ㄟ^讀、找、議、悟來學習的。)
。ㄈ⿲W習第三大段。
1.運用第2段的學法,自學第3段。
2.出示投影,做課后思考、練習第3題。
。1)讀這段話,共說幾句,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找出帶點的詞,看看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一句接一句,它們之間是順承關(guān)系,不能隨意變換前后順序。)
。3)用連詞說說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
3.演示操作撈鐵牛的經(jīng)過。(學生可喊號助威。)
4.邊演示邊提問。
。1)做準備時,為什么要往船里裝沙?(盡量讓船下沉。)
。2)拴好鐵牛后,為什么又把沙鏟掉?(船上泥沙減少,木船才會逐漸上升。)
。3)拴鐵牛的繩子是松的還是緊的?為什么?(緊的。拴得越緊,鐵牛和船之間的繩子就越短,船對鐵牛的作用力也就傳遞得越快,隨著船的浮起,鐵牛也就很快地浮起。)
。4)撈鐵牛利用了什么科學道理?(水的浮力。)
5.齊讀第6自然段。
提問:(1)這樣的辦法指的是什么?
。2)課文為什么不詳寫撈其它幾只大鐵牛的經(jīng)過?
(3)結(jié)尾點明懷丙和尚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從撈鐵牛過程中,人們就對懷丙和尚從了解到敬佩,此時點出“出色”,有如水到渠成。令人信服,也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
五、自由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思考議論:
。ㄒ唬┰趽畦F牛的過程中,懷丙在哪個字上下功夫?沖走鐵牛,水給人們帶來什么?送回鐵牛,水又給人們帶來什么?
。ǘ⿹畦F牛一事給我們什么啟示?
六、教師總結(jié)
我們從小要學好科學,認識事物,變害為利,為人民造福,長大做個出色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者。
第三課時
一、交代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
重點掌握12個生字新詞。練習用“熟悉”、“出色”造句。
二、練習朗讀課文,溫習課文內(nèi)容
(一)個人讀。
。ǘ┘w讀。
三、學生自學生字新詞
。ㄒ唬﹤人讀生字表內(nèi)的生字和課后詞語。
(二)分析每個字的字形結(jié)構(gòu),抓住特點,注意偏旁部首和書寫筆順。
。ㄈ⿺U詞練習,積累詞語。
四、檢查自學情況
。ㄒ唬┏鍪旧衷~卡片,檢查認讀情況。
。ǘ┱f說每個字的偏旁部首。
。ū菊n12個生字只有兩個要強調(diào)一下,可讓學生通過查
部。其它字比較容易判定部首。)
五、集體學習
(一)指導易錯的字形。
潛:(1)什么結(jié)構(gòu)?
。2)注意什么地方?(右邊“替”的上半部分兩個“夫”的最后一筆。一個是點,一個是捺。)
綁:(1)什么結(jié)構(gòu)?
(2)哪一筆易錯?(中間部分的第三筆,是提不是橫。)
拔:與哪個字易混?(和“撥”區(qū)別)
。ǘ┲笇Ь毩曉炀洹
1.先理解“熟悉”和“出色”兩個詞的意思。(略)
2.教師出示范句。
熟悉——山娃熟悉上山的這條路,不會帶錯路。
出色——媽媽是個出色的鋼琴演奏家。
3.學生練習造句。
。ń虒W中一定注意以學生自學為主,課堂上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時可以讓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字形部分教學時,要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交流記憶方法。造句時,要充分讓學生口頭造句,然后再寫下來。)
六、鞏固練習
(一)看拼音寫詞語:
sng cháo héshàng shuān zhù
。 ) ( ) ( )
shéng zi gōng chéng jiā
( ) ( )
。ǘ┘悠,組詞語:
付__() 本__() 全__()
產(chǎn)__() 木__() 替__()
(三)進行語言文字單項訓練。
1.出示投影思考練習第3題。
2.注意帶點的詞,說說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有3句話,句與句之間是因果關(guān)系。)
3.練習用因果句式說說鐵牛往上拔的原因。
4.填空練習。
和尚請水手們一起動手,把船上的泥沙都( )到黃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 ),船身慢慢地( ),拴住鐵牛的繩子(
。。船靠著水的浮力,把鐵牛從淤泥里一點兒一點兒地( )。
七、練習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八、布置作業(yè)
。ㄒ唬┏瓕懮衷~語。
(二)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自己動手做個試驗,進一步了解有關(guān)浮力方面的知識,知道撈鐵牛方法的科學性。
板書設(shè)計
建議 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懷丙
潛水摸牛
裝沙行船
準備 并船搭架
粗繩搭架 利用浮力
粗繩拴牛
打撈 鏟沙
使勁劃船 出色的工程家
撈鐵牛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懷丙和尚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熟記課文重點段落的內(nèi)容,能復述懷丙撈鐵牛的步驟、過程。
二、教學重、難點:目標1
三、教學課時:2課時
四、教學準備:(撈鐵牛的各種材料)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1、對課題質(zhì)疑
2、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略知大意
1、指名讀課文,余生畫出生字新詞,讀完評點。
2、說說課文按什么順序敘述的,介紹了什么內(nèi)容。
〈三〉、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生字的字型記憶、書寫
3、理解詞義:陷、潛、繃、淤泥、笨重、出色、浮橋
4、讀課文,鞏固生字新詞的讀音、意義。
〈四〉、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默讀課文,想一想:為什么要撈鐵牛?課文什么地方說明了原因?
2、學習1、2
自然段,分析撈鐵牛的原因
。1)大水沖走鐵牛
。2)笨重的'鐵牛陷入淤泥里
(3)重修浮橋需要鐵牛
3有感情地朗讀懷丙和尚說的話(自信而不外露地),明白這樣讀的原因。
4、學生質(zhì)疑:什么叫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五〉、課堂小結(jié)
〈六〉、布置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懷丙和尚說的話是什么意思?結(jié)合自己課后的閱讀說說
2、指名讀課文1、2自然段
3、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了解懷丙和尚如何撈鐵牛的。
〈二〉、學習第二部分:準備撈鐵牛
1、默讀課文,思考:為了撈鐵牛,懷丙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分幾步?用豎線將它們劃分開來。先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1)(2)(3)(4)
3、想想:懷丙為什么要做這樣的準備?結(jié)合課文第四自然段說說。
4、試著給每一步的準備工作加小標題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準備工作的不同層次,抓住重點詞語。
6、試著復述準備工作
〈三〉、學習第三部分:撈鐵牛
1、根據(jù)第二部分的學習方法,小組學習第三部分
2、小組學習,教師巡視輔導
3、匯報交流學習收獲:
(1) 撈鐵牛的幾個步驟
。2)給撈鐵牛的步驟加小標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復述課文
〈四〉、課文小結(jié)
1、懷丙和尚為什么能撈起鐵牛?原因有哪些?
2、這說明了什么?從課文中找出一個詞解答。
3、再讀課文開頭懷丙的話,談談體會。
撈鐵牛教案6
第一課時
1、請同學們自讀本單元的導讀部分。通過讀這部分,你知道了哪些內(nèi)容?(本組的訓練重點:了解敘述的順序;學習這組課文的方法:要一邊讀課文,一邊思考課文的敘述順序……
2、明確了本組的訓練重點,今天,我們來學習《撈鐵牛》(板書),讀了課題,你知道課文是圍繞哪個字來寫的(撈)?圍繞‘撈’字,同學們想弄懂《撈鐵!芬徽n中的哪些問題?學生動腦筋思考后,各抒己見,提出以下問題:“誰撈鐵牛?”“為什么撈鐵牛?”“用什么辦法撈鐵牛?”“撈鐵牛的結(jié)果怎樣?”“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等等。教師梳理,并歸納為四個問題:
1、誰撈鐵牛?
2、為什么撈鐵牛?
3、用什么辦法撈鐵牛、結(jié)果怎樣?
4、這件事說明了什么?“這些問題都是大家提出來的,也是我們這課學習的目標。下面,我們就通過讀書來解決這些問題!
3、請同學們自已讀課文,讀后找出和“誰撈鐵牛?”“為什么撈鐵牛?”“用什么辦法撈鐵牛?”“撈鐵牛的結(jié)果怎樣?”等問題對應的段落,并按課文的敘述順序給這幾個問題排序。(指名同學到黑板上為這幾個問題排序,明確事情發(fā)展順序的意義。)
4、請同學們再讀課文,畫出文章中的生字新詞。同桌齊讀兩遍,交流討論如何記住這些生字。然后在本上抄寫一遍。
5、請同學們繼續(xù)讀課文,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自己查資料或同桌討論解決,再不能解決作上記號。
6、同學們到黑板上自由默寫生詞。個別容易寫錯的,老師及時糾正(如:淤、艙等)。
7、給生字組兩個新詞寫在課堂本上。
8、布置作業(yè):搜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運用“浮力的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事例。
第二課時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撈鐵!愤@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具體敘述了宋朝的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將沉于河底中的八只大鐵牛撈起拖回岸邊的經(jīng)過。)
2、指揮撈鐵牛的懷丙和尚是一個怎樣的人呢?請同學們邊讀書邊思考這個問題,讀完后,畫出這句話。
3、齊讀文章的最后一段,給“出色”、“工程”、“專家”標上“△△△”
4、“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
5、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一邊勾畫。從文章的哪些方面能看出懷丙是出色的工程專家?——先自讀、思考,然后小組討論,再課堂發(fā)言。
6、同學們發(fā)表的意見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設(shè)想出色(叫水送回)準備工作出色(準備工作)操作出色(撈起鐵牛)
7、八只大鐵牛被水沖進了黃河。而懷丙卻說“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闭埻瑢W們自讀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思考:懷丙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8、指名讀這句話,從這句話中你想到了什么?——大家議論紛紛,卻束手無策,他們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懷丙想到的卻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這與眾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齊讀這句話,體會他的'勇氣和智慧。
9、可是,1988年從黃河古道中挖出的四只大鐵牛,最輕的每只鐵牛重26.1噸,最重的有45.1噸。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沒有先進的起重設(shè)備,要把八只鐵牛都撈上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時的懷丙為此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呢?指名同學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把表示準備工作先后順序的詞用“△”標出(如“先”)。讀后,指名學生說出懷丙和尚為此做了幾項準備工作?同桌齊讀后共同討論,各用一句簡練的話概括這四步(潛水摸牛;備船裝沙;并船搭架;粗繩拴牛;),意思接近即可。
10、懷丙不做這些準備工作行嗎?從中你體會到什么?——潛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撈。備船裝沙:吃水深,縮短船與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時繃緊繩子,從而拔出鐵牛。并船搭架:
(1)、保持平衡(舉劃船的經(jīng)歷說明),
。2)浮力大且一致(接觸面積大浮力大)。粗繩拴牛:保證牢固!獪蕚涔ぷ髦苊芗氈拢O(shè)計科學,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1、準備工作做好了,懷丙是怎樣指揮大家撈鐵牛的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看看他是怎樣撈鐵牛的?邊讀邊畫出文章中表示撈牛動作的詞,你覺得哪些詞用得好?進行換詞指導:“鏟”與“撒、掀”、“拔”與“提、拽”等的不同。
12、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這個過程寫清楚的,抽讀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繩子、鐵牛在鏟沙過程中變化的詞標出來(指導理解這種因果關(guān)系)。
13、觀看課件,理解“鏟沙拔!钡慕(jīng)過。
14、這幾句話寫清了鏟沙拔牛的經(jīng)過,寫出了懷丙巧用自然規(guī)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
15、鐵牛從淤泥里拔出來了,真令人高興啊,可和尚為什么不急著把鐵牛撈上船?——聰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結(jié))。
16、男女分段展開朗讀比賽。體會懷丙的聰明才智。
17、就這樣,懷丙把八只鐵牛全部撈了起來。一千多年前,懷丙就能用這樣的方法撈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鐵牛,說明什么?①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8、其實,我國歷史上像懷丙那樣運用“水的浮力”解決實際問題的卓越人物有許多,誰能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呢?(《曹沖稱象》,上一冊積累運用上的《挑水過橋》等)我們?yōu)樗麄凃湴粒鼮槲覀冎腥A民族自豪。下面請同學們齊讀第四段,注意讀出對懷丙敬佩、贊嘆的語氣。
19、討論:想象一下,在當時還有其他辦法能把鐵牛撈上來嗎?要是現(xiàn)在呢?
20、布置作業(yè):
(1)填空:課后第二題。
。2)小試驗:
找一大盆作黃河,泡沫塑料做小船,砝碼當鐵牛,準備好繩子和沙子回家做這項實驗后,寫出實驗經(jīng)過。
撈鐵牛教案7
教學目的:
1、知識方面: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懷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撈起鐵牛的;學會生字新詞;學習課文按一定的順序?qū)懙姆椒ā?/p>
2、能力方面:會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會用“熟悉”、“出色”造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情感及其他發(fā)展方面: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與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弄懂懷丙撈鐵牛時做了那四項準備工作,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把鐵牛撈上來的。
2、初步學習歸納段落大意。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錄像、實驗演示器材。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按生字表學生字,讀準字音。
2、練習讀熟課文。
3、在教師指導下查字典,初步理解課文中的部分生字新詞(浮橋、淤泥、笨重、出色、工程家等)。
4、默讀全文,試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再讀課文,結(jié)合課后思考題,嘗試分段
四、課堂練習
熟讀課文,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學生自由讀第一節(jié),思考;為什么要把鐵牛撈起來?
二、明確學習目標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的目標就是要在認認真真讀書的基礎(chǔ)上,理解懷丙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同時初步學習概括段意。
三、學習新課
(一)學習第二大段
1、自由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內(nèi)容。
2、學生小組合作(教師在組間巡回指導)練習概括段意。
3、學生大組交流段意概括情況。
(二)學習第三大段
1、指名讀,思考:這段中的三個自然段分別寫得是什么?
2、學習第一節(jié):
①自由讀,嘗試針對段落提出問題。
、诶斫舛沃小霸囋嚒钡暮x。
3、學習第二、三節(jié):
、賻煼蹲x→生小組學習→結(jié)合課件板畫,弄清懷丙是怎樣做準備工作的`。
、谥笇W生交流學習情況,明白段中“摸清”、“很大”、“并排”、“結(jié)實”、“很粗”等詞的含義及“先”、“然后”、“再”、“又”等詞的先后順序。
、凵〗M自學→師指導部分學生演
網(wǎng)
示“撈”的過程,弄清鐵牛是怎樣被浮力“撈”起來的。
、苤笇W生交流,明白“沙減少→船上浮”的關(guān)系及“浮力”等詞的意思。
、葜笇W生朗讀;結(jié)合錄像,引導體會文章的意境。
4、生嘗試概括段意。
(三)學習第四大段
指名讀段,生概括段意;結(jié)合課文理解“出色”。
(四)生根據(jù)各自興趣,自由讀課文中的任意段落。
四、發(fā)散思維
1、為什么和尚不把鐵牛直接拉到船上載回來?
2、為什么船上要裝很滿的沙?
3、你們還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把鐵!皳啤被貋?
五、質(zhì)疑問難
學習了這課后,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六、課堂練習
填空——課文第四小節(jié)。
七、總結(jié)(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及思想、情感、科學等教育)
。裕
八、課后作業(yè)(2、3題選作一題)
1、造句:“熟悉”、“出色”。
2、畫出懷丙準備工作的簡圖。
3、我和懷丙比智慧。
附:板書設(shè)計
17、撈鐵牛
懷丙------“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
摸位置
準備撈:大船并排拴緊、結(jié)實木料搭架
裝滿泥沙、 粗繩
撈回來→利用水的浮力
┕→出色的工程家
教學后記:
《撈鐵牛》一課中,有許多學生對懷丙十分佩服,對他的聰明才智贊嘆不已,因為他能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在當時機械技術(shù)比較落后的情況下,能運用智慧,把沉到河底的八只大鐵牛撈上來,是多么了不起呀!
可學完課文后,有一個學生提出不同意見,認為懷丙這樣把沙鏟進黃河,實在是很大的污染,對環(huán)境的破壞很大,因而不值得大力提倡。他能有自己的見解,這說明他是用心讀書,不唯書,不唯上,而且想法在現(xiàn)代有一定的理論依據(jù)。我首先尊重他的獨特感受,沒有讓他完全跟著書本走。然后,我鼓勵他:“你能不能再想一想,如果船上的泥沙不鏟到河里,那該怎么辦呢?”他陷入沉思中,全班一片寂靜,都在冥思苦想,學生的思維再一次得到鍛煉。最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終于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用四條船并排,把泥沙鏟進另兩條船里,這樣一來,既不會污染環(huán)境,又能把鐵牛撈上來,還能節(jié)省泥沙。
學生的獨特見解就像火花一樣,一瞬即逝,要給予燃燒綻放的機會,這很可能就成為課堂的“點睛之筆”。教師和學生的思維相互碰撞,更好地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
撈鐵牛教案8
一、說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前后聯(lián)系
《撈鐵!肥蔷拍炅x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語文第七冊第五組的第一篇講讀課文。這篇精讀課文講的是宋代和尚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地淤泥里的八只鐵牛打撈上來的故事,反映了俺國古代科學技術(shù)成績以及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說明了無論什么事情都有它自身的變化規(guī)律,告訴人們要想把問題解決好,必需要善于考慮,注重調(diào)查研究,懂得利用科學原理的深刻道理。從而激發(fā)同學學科學、愛科學的熱情。
本組的重點訓練項目是“抓住主要內(nèi)容”。教學時,俺們首先可讓同學圍繞著課題提出問題。同學可能提出:為什么要撈鐵牛?誰去撈鐵牛?他是怎樣撈的?結(jié)果怎么樣?這樣帶著問題邊讀邊想,就可以從整體上掌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初步了解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將陷在淤泥里的鐵牛撈上來的事跡。還可以引導同學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局部,每局部各寫了什么;然后把各局部內(nèi)容連起來想一想,練習抓住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這一課的教學十分關(guān)鍵,為后幾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chǔ)。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習文章資料處置上詳略得當?shù)膶懽髂芰Α?/p>
(3)懂得關(guān)于水的浮力的知識。
2.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同學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2)培養(yǎng)同學的想象力及實驗能力。
。3)培養(yǎng)同學有條理復述課文的能力。
3. 情感目標
。1)初步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撈起鐵牛的科學道理,激發(fā)同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2)通過本課教學使同學認識到無論處置什么事情,都要先進行周密的調(diào)查研究,摸清具體情況,然后再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
。3)使同學懂得謙虛是美德,無論個人能力多大,都應戒驕戒躁、謙虛謹慎。
。4)教育同學從小要學好科學,認識事物,變害為利,為人類造福。
(三)、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的重、難點是理解懷丙是以為出色的工程家。要重點理解懷丙和尚撈鐵牛時所做的四項準備工作和具體撈鐵牛的過程,懂得懷丙撈鐵牛方法的科學性。難點的理解可抓住第四自然段的重點詞語弄清船能“把鐵牛從淤泥里一點兒一點兒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準備工作的意義,從而懂得打撈過程中對水的浮力的利用。
記敘層次清楚,行文簡明有序,是這篇課文語言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二、說同學
同學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所以,教學中應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同學,因此可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注重讓同學在語言實踐中通過抓各種描寫的句子感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從而了解宋代懷丙和尚在打撈鐵牛前做了哪些準備,又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使同學明確遇事時要善于動腦考慮。 三、說教學流程(第二課時)
。一)、情景描述與課件演示相結(jié)合,導入新課
教師用生動、充溢激情的語言,借助課件演示“河中府”、“黃河”、“鐵!保淹瑢W引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河中府城外的黃河上,想象洪水沖斷浮橋、鐵牛深陷河底的情景,把同學的思維帶入遠古科技落后的宋代去體會故事內(nèi)容。(這一步驟的設(shè)計,為理解懷丙撈鐵牛方法在當時的科學性、發(fā)現(xiàn)懷丙的聰明才智做好了準備。)
。二).默讀全文
用搶答的方式回答:撈鐵牛的方法是誰想出來的?課文第幾段有描述?(這么做有利于激發(fā)同學學習興趣)
(三).齊讀課文最后一段,比較句子
體會“出色”一詞的.作用。 1.出示投影,讀句子 (1)這個和尚名叫懷丙,是工程方面的專家。 (2)這個和尚名叫懷丙,是當時工程方面的專家。 (3)這個和尚名叫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方面的專家。 2.分析每句的意思,比較哪句好,好在哪里。 (這正是體現(xiàn)學科特點,提高同學語文素養(yǎng)的地方,突出強調(diào)懷丙和尚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和能力,是個了不起的人。激發(fā)同學對懷丙的敬佩之情)
(四).品讀重點句段,感悟懷丙的出色表示
1.請同學們自由讀文,邊讀邊想邊勾畫。那些方面看出懷丙是出色的工程家?先自讀考慮,然后小組討論。(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xiàn)了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要求。)
2.匯報交流。同學們發(fā)表的意見可概括成三個方面。
。1)設(shè)想出色(叫水送回);(2)準備出色(準備周密);(3)操作出色(撈起鐵牛)。
3.抓語言描寫
“讓俺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俺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睉驯钦J識和理解了水強大的浮力并很好的利用水的巨大力量,這與眾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齊讀這句話,體會他的勇氣和智慧。
4.抓局面描寫(第二小節(jié))
大家議論紛紛,卻束手無策,想象人們都議論些什么?懷丙此時能主動承當打撈鐵牛的責任,更烘托出他的過人之處。
撈鐵牛教案9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布置預習。
1、解題,激發(fā)興趣。
板書課題后簡介本課主要內(nèi)容。
2、提出預習要求。
二、檢查預習。
檢查生字詞讀音及朗讀課文。
三、按照提示給課文分段。
1、指名讀思考練習2。
2、討論思考列出的4個意思,分別是講哪些自然段的。
3、在討論的基礎(chǔ)上,教給分段的`方法。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為什么要撈鐵牛?“議論紛紛”是什么意思?人們?yōu)槭裁词伦h論紛紛?可能會怎么議論呢?一個和尚是怎么說的?從他說的話,你看出了什么?
2、默讀第二段,想一想,這段共有幾句話,講了撈鐵牛的哪幾項準備工作?
3、默讀第三段,想一想,這段包括幾個自然段講了撈鐵牛的哪幾個步驟?(鏟沙拔“牛”;劃船拖“!;一只一只全拖回)
4、鏟了泥沙以后,拴鐵牛的繩子為什么會越繃越緊?為什么能把鐵牛從淤泥里一點兒一點兒向上拔?
5、齊讀第四段。
討論:什么是“出色的工程家”?為什么說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
五、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練習朗讀課文。
二、把準備工作與撈鐵牛的步驟聯(lián)系起來體會一下,懷丙為什么做那幾項準備工作?
三、把全文聯(lián)系起來體會一下,為什么說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
(1、懷丙懂得利用水的浮力;2、考慮周密細致;3、具體步驟充分利用了水的浮力。)
四、練習用“熟悉”“議論紛紛”造句。
1、從課文中找出帶有這兩個詞語的句子讀一讀,并說一說詞語的意思。
2、交流造句,互相評議。再把造的句子寫下來。
五、復習鞏固生字詞。
1、檢查生字詞讀音。
2、討論:哪些容易寫錯,寫的時候應注意什么?
3、將“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抄寫3遍。
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撈鐵牛教案10
設(shè)計理念:
以讀為本,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輔以多媒體課件(或掛圖)演示,和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結(jié)合實踐,在讀中有所感悟。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教育學生愛科學、用科學,
2.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點:
1.了解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擾鐵牛的經(jīng)過。
2.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準備:
1.演示所需的材料:玻璃缸、裝有石子的圓口瓶、木尺、棉線、鐵塊。
2.覆蓋式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質(zhì)疑激趣。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撈鐵!。齊讀課題。你們讀了課題,有什么問題?(為什么要撈鐵牛?撈鐵牛有什么困難?怎樣撈鐵牛?鐵牛撈起來了嗎?)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
2.每個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讀中,教師相機指導讀準“宋、拴、尚、繩、繃”的字音。強調(diào)“拴、潛、陷、鏟”是前鼻音,“潛”讀去聲。“宋、尚、繩、繃”是后鼻音。和尚的“尚”讀輕聲。
3.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1)從課題上看重點應該寫什么?
(2)默讀,找出描寫撈鐵牛的經(jīng)過部分。(課文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
(3)可見課文可分為幾部分?(三部分)
(4)如果撈鐵牛的經(jīng)過部分再分為“準備工作”和“撈出一只只鐵牛”的兩部分的話,課文可分為幾部分?(四部分)接下來我們就按照這四部分來進一步學習課文。
三、深入深究,讀懂課文第一部分。
1.讀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話說為什么要撈鐵牛?(因為八只鐵牛是拴住浮橋用的,河水沖斷浮橋,鐵牛也就被沖走,陷進淤泥。要修浮橋,必須要撈起鐵牛。)
2.比較句子:河水沖斷浮橋,鐵牛也就被沖走,陷進淤泥。
河水沖斷浮橋,鐵牛都就被沖走,陷進淤泥。
“也”換成“都”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單就一句話說,“也”或“都”都可以,意思也明白。但就聯(lián)系課文和故事來說,兩個字的作用是不同的!耙病迸c上文呼應表示同樣。如果不用“也”而用“都”,這句話就只是講鐵牛是被沖走這一件事。
3.鐵牛有多笨重呢?據(jù)記載,黃河大鐵牛最輕的有26.1噸,最重的達45.1噸。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沒有打撈工具?(沒有)有沒有科學簡易的打撈方式?(沒有)可見,要打撈這八只大鐵牛是多么的不容易!
4.指導讀句子:“人們議論紛紛!崩斫狻白h論紛紛”
5.指導讀句子:“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睂W生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當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懷丙站出來說話了,你們從他的話里聽出了什么?
——他當時胸有成竹,所以才主動要求打撈鐵牛的。
——他是一個虛心的人,明明胸有成竹,卻還說“試一試”。
6.比較句子: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要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還”換成“要”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還”常常用于講同樣的情況,有表示現(xiàn)象繼續(xù)的作用。懷丙的這句話前后講的都是水,鐵牛被沖走的是水,把鐵牛送回來 的是水。用“還”很自然。如果用“要”,就不一定有這種繼續(xù)的意思。
7.再讀第一部分。學生評議。
四、學習第二部分:撈鐵牛的準備工作。
1.同學們通過自讀,已經(jīng)知道了人們?yōu)槭裁匆獡畦F牛,F(xiàn)在我們來解決同學們提出的第二個問題:怎樣撈鐵牛?我們先來看看懷丙和尚為撈鐵牛做了哪幾項準備。請大家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并用筆畫出表示撈鐵牛順序的詞語。(先……然后……再……又……)
2.學生自由朗讀,圈畫重點。
3.師生交流,概括出要點:(1)摸清鐵牛沉沒的位置;(2)準備兩只大船,船里裝滿泥沙;(3)兩船拴緊,跨船搭架;(4)鐵牛和木架兩端,用繩子相連。
4.用覆蓋式投影再現(xiàn)這次的準備工作,再請學生按順序簡要復述準備工作。(用上“先……然后……再……又……)師生評議。
5.讀懂了這一部分,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這一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懷丙和尚為撈鐵牛做了充分的準備。)
小結(jié):認真讀書,讀懂內(nèi)容,然后用比較簡練的語言進行概括。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掌握的一種讀書方法。
五、學習第三部分。
這一部分請同學們自己學,要求認真讀書,思考:(出示投影題)
1、懷丙和尚用什么力量撈起鐵牛?
2、想想帶點的詞語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能不能用什么關(guān)聯(lián)詞把它們連起來?
3、學生自由學習、討論。教師巡視。
4、師生交流。
(1)懷丙和尚用什么力量撈起鐵牛?(水的浮力)讀出關(guān)鍵語句:“船靠著水的浮力,把鐵牛從淤泥里一點兒一點兒地向上拔。”
看有關(guān)“水的浮力”的演示:在玻璃缸中裝入大半缸水,缸內(nèi)盛一裝有石子的圓口瓶,缸口上架一木尺,木尺的兩端系上棉線,線下吊一鐵塊,沉入缸底。教師將圓口瓶內(nèi)石塊兒逐一取出,讓學生觀察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缸底的鐵塊為什么會往上生?)通過觀察交流,得出結(jié)論:利用了水的浮力。
(2)交流:帶點詞語之間的關(guān)系。
①學生讀這段話。
、趲c詞語:“泥沙減少……船身向上浮……繩子越繃越緊……把鐵牛向上拔”,這些詞語之間可以用上關(guān)聯(lián)詞:因為……所以……。(因為泥沙減少,所以船身向上浮;因為船身向上浮,所以繩子越繃越緊;因為繩子越繃越緊,所以鐵牛被向上拔。)
3.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強調(diào):帶點詞語表現(xiàn)了事物之間的因果關(guān)系,這些詞語要朗讀的特別分明。兩個“慢慢地”、“越繃越緊”這幾個詞語也要讀出味道來。學生讀后評議。
4.讀第五自然段。
(3)學生讀。
(4)引導質(zhì)疑:鐵牛為什么不放在船上拉回來?(鐵牛太沉了,沒辦法拉上船;即使拉上船也因為太沉,不容易劃到岸邊: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鐵牛放在水里拉回來,可以省力氣。)
(5)多么聰明的和尚呀!把第四、五兩自然段讀一讀。
5.讀第六自然段。
(1)學生讀。
(2)誰能以這一自然段為基礎(chǔ),結(jié)合前兩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概括一下這一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笨重的鐵牛從淤泥里拖了回來。)
小結(jié):同學們通過一段一段地讀課文,讀懂了內(nèi)容,要概括出這一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六、學習課文第四部分。
1.學生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師生交流: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七、回顧全文,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1.這篇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每部分講了什么?(可以分成四個部分:(1)鐵牛陷進了淤泥,懷丙和尚說他有辦法撈。(2)懷丙和尚做撈鐵牛的準備工作。(3)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鐵牛撈了上來。(4)懷丙和尚是個出色的工程家。)
2.把每部分內(nèi)容連起來,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同桌練習說,全班交流。(拴浮橋用的鐵牛陷進淤泥,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鐵牛撈了上來,他不愧是個出色的工程家。)
八、延伸課外。
1.懷丙和尚是個出色的工程家,他打撈鐵牛的辦法確實好,不過,他撈一只鐵牛需要兩船泥沙,撈八只鐵牛就得16船泥沙,以現(xiàn)代的環(huán)保觀點看,有沒有什么問題?(泥沙鏟到黃河里去會阻塞航道,還會污染河水。)你們想想,有沒有什么辦法既能撈出鐵牛,又注意了環(huán)保?
2.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創(chuàng)新。(實際上只要用四只船就可以解決問題。先把兩只裝滿泥沙的大船劃到鐵牛沉沒的地方,搭好架子,拴住鐵牛,然后讓另外的兩只空船分別靠在前面兩邊,讓水手們把泥沙鏟到空船里,再將鐵牛拖到岸邊。接著,用裝滿泥沙的兩只船去拴第二只鐵牛,等前面兩只船把鐵牛運回來后,在分別靠在這兩只船邊上,再把泥沙鏟到那兩只船上。用這樣的方法來回七次就能把八只鐵牛全部打撈上來,而不用向黃河里鏟泥沙。)
3.要是現(xiàn)在打撈水底沉物的話,有沒有其他辦法?結(jié)合學生查閱的資料,交流各自了解到的知識;蛘哂山處熯m當?shù)亟榻B,現(xiàn)代有哪幾種打撈方式。(浮筒打撈、浮吊打撈、混合打撈和解體打撈)
九、板書
撈鐵牛
懷丙聰明了不起 謙虛
潛水找牛
準備工作 裝沙上船
拴船搭架
拴牛連駕科學成就
鏟沙下船浮力人民的智慧
打撈工作拖?堪
拖牛上岸
十、布置作業(yè)
選做:你還有什么其他的好辦法能把鐵牛撈上來呢?(可以和同學討論合作完成)
撈鐵牛教案11
《撈鐵!返谝徽n時,學生自由讀課文一、二自然段,為了讓學生對“笨重”一詞有準確、具體的認識,教師向?qū)W生介紹收集來的關(guān)于鐵牛的資料。學生明白后,都不由自主地發(fā)出了嘖嘖的贊嘆聲:“這么大”、“這么重”、“真大呀!”
生:這么重的鐵牛怎么會被洪水沖走呢?
師:是!這么重的鐵牛怎么會被洪水沖走呢?我們討論這個問題。
。ń(jīng)過討論,同學紛紛舉手回答)
生:從插圖看,鐵牛不僅大還挺圓,所以洪水一沖,它就容易滾動。
生:鐵牛在岸上,岸邊到河里有坡度,鐵牛向下移動就更方便了。
生:我們小組認為:課文上寫“鐵牛是拴住浮橋的”,那發(fā)大水時,水猛烈沖擊浮橋,浮橋就會使勁拉動鐵牛,就把鐵牛給拉下水了。
師:回答得太好了,你們組深入到課文中,加上自己思考、推斷、想象,終于找到答案。
師:課文講懷丙和尚怎樣撈鐵牛,大家想不想做個實驗呢?
生:想!
(課前布置: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水槽,倒上大半槽水,水中放一對密封的、從側(cè)面挖去了一塊的易拉罐,再用皮筋捆扎在一起,用四根鉛筆搭成架子,跨在兩只“船”上;架子上拴一根細繩,另一頭系住一塊小石頭,石頭沉在水槽底部,兩只易拉罐里裝了不少沙子。實驗開始,讓學生用勺子將水舀走,繩子隨之繃緊,拉動小石塊慢慢離開槽底,沙減少得越多,石塊就上升得越高。學生興致勃勃地做著實驗。)
師:在實驗中除了弄懂懷丙使用水的浮力將鐵牛撈起來的原來,還體會到什么?
生:搭架子不僅要跨在兩只船之間,而且要正好位于船的中間部分,這樣可以使船不傾斜。
生:架子的支撐點要固定,防止用力時滑動。
生:綁住架子與鐵牛之間的繩子應該綁緊。
生:鏟走沙子的時候應該均勻地鏟,以保證船的平衡。
……
同學們明白懷丙所說的“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的意思了吧?梢婅F牛能成功撈起來靠的就是水的浮力的作用。
師:同學們想想,還有別的辦法嗎?
。ㄈ嗔⒓礋狒[起來,讓小組相互交流、探討,發(fā)揮集體智慧。教室氣氛活躍,每個同學都拿出自己的才智。)
生:用直升飛機吊起來。
生:可以用一艘船,上面裝一臺起重機,直接把鐵牛吊到船上就行了。
生:可以把船里的泥沙換成人,開始人都站在船上,鐵牛綁好后,再弄幾只小船,停在大船旁邊,到時候人全部下到小船,這樣大船慢慢往上浮。
生:老師,這個辦法要動用很多人。我們小組想把船上的泥沙換成水。先在船上裝水,撈鐵牛時,再將水抽到黃河里去。
師:你們小組為什么要用黃河水呢?
生:黃河本來泥水太厚,懷丙和尚每撈一只鐵牛,要用兩大船的沙,那不就使河底的泥水更多嗎?會使水變得渾濁。
師:回答得太好了!還考慮到對環(huán)境的保護。
生:老師,我們可以再增加兩只船和一臺起重機,先把沙裝在集裝箱里,放在大船上,等綁好架子,拴住鐵牛,然后用裝卸吊車把一個箱一個箱的沙吊在另一只大船上。用同樣的辦法來回幾次就能把八只鐵牛全部打撈上來,這樣既省人力,又不會對黃河有害處。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次討論每個同學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智慧,用不同的方法與懷丙撈起了八只鐵牛。
案例分析:
一、點燃學生的創(chuàng)新火花。
曾經(jīng)有一位哲學家說過:“人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要被點燃的火花!痹鯓邮箤W生的創(chuàng)新火花燃燒起來呢?先要引發(fā)并鼓勵他們質(zhì)疑問難,主動地發(fā)現(xiàn)并探索問題。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教育弟子要“每事問”,倡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而我們以住的應試教育,常常把充滿好奇心、求知欲,什么都要問、都想知道的兒童,教成什么都不敢問,只想知道怎樣拿高分的“乖學生”。新課標倡導我們的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究問題。
(一)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質(zhì)疑。
為了讓學生對“笨重”有更準確、具體的認識,學生收集資料,從中引起學生的疑問:“既然有這么重,鐵牛怎么會被洪水沖呢?”這樣的.質(zhì)疑說明學生有發(fā)現(xiàn),問有價值,達到了新課標中的要求:“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币龑W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質(zhì)疑,還要引發(fā)并鼓勵他們敢于質(zhì)疑、駁問的勇氣和精神。
。ǘ┨剿饕蓡,解決問題。
學而有問,只是獲得真知的開始。經(jīng)過思考、鉆研、探索,解決了疑難困惑,把認識、思考引向深入、廣泛,才是閱讀、學習的目的。所以探索和解決問題時就要從“想辦法→想別的辦法→想更好的辦法”的過程。課文中懷丙和尚是用水的浮力撈鐵牛,進一步啟發(fā)和鼓勵學生,想想有更好的辦法?學生經(jīng)過評析哪一種辦法更有實效性,哪一種不夠完善。這樣有助于學生的求異思維,促使他們的深入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智慧火花,開動自己的腦筋想出“更好的辦法”。
二、點燃學生的創(chuàng)新火花,須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精神。
。ㄒ唬┌l(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學貴有思,有所思才能有所學,有所學必然有所思!八肌迸c“學”是循環(huán)往復、互補俱進的。我們在學生的閱讀學習中,就要培養(yǎng)和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在教學教程中重視引導并組織學生討論、實驗和交流,這樣不僅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他們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而且提前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資源,拓展其思維空間。
。ǘ┡囵B(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新課標一再地要求學生對感興趣者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又提倡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在課堂中同學們對提出各種各樣的意見十分感興趣,這一切表明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是可以培養(yǎng)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可以激發(fā)的。
撈鐵牛教案1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受到愛科學、用科學的教育。
2、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課文的重點段落是怎樣把意思表達清楚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讓學生查找資料,要是現(xiàn)在要打撈這八只鐵牛,你有什么辦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一個聰明、勤勞、勇敢的民族,為世界人民所稱頌。我們已經(jīng)知道的張衡、李時珍、茅以升等人對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昨天,我們已經(jīng)學習一個發(fā)生在宋朝的歷史故事,大概了解了當時出色的工程家懷丙的事跡。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0課《撈鐵牛》,看看懷丙是怎樣把鐵牛打撈上來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nèi)容?指名說。
2、小結(jié):這篇課文主要講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鐵牛的事。先講撈鐵牛的原因;再講準備工作;最后講怎樣撈鐵牛。
三、指導學習,點撥解疑。
(一)、學習第1、2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段,讓學生邊聽邊思考:為什么要撈鐵牛?
板書:大水沖牛
2、點撥:要撈起這八只鐵牛容易嗎?從哪里可以看出?指名說。
據(jù)文件記載每只鐵牛重四、五萬斤,帶上感情讀出來。
3、引導學生理解“人們正在議論紛紛!薄白h論紛紛”是什么意思?想象他們在議論些什么?
4、正當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個和尚出現(xiàn)了,他說了一句什么話?你能從課文里把這句話找出來嗎?用“——”劃出來。
5、從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撈鐵牛的辦法,而且這辦法跟水有關(guān)系)
板書:叫水送牛
6、指導朗讀:大家議論紛紛,卻束手無策,他們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懷丙看到的卻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這與眾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齊讀這句話,體會他的自信和智慧,用胸有成竹的語氣讀。
(二)、學習第3自然段。
過渡語:每只鐵牛都重達萬斤,要把八只鐵牛都撈上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懷丙為此做了四項準備工作。
1、請默讀第二段,找一找哪4項準備工作?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步、第二步等或先、然后等)
2、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的,讀一讀,把表示這4項準備工作,先后順序的詞用"△"標出(檢查落實,指名說。)
3、討論:
和尚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
第一項準備工作是什么?(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然后引導學生用四個字把這項準備工作概括出來。)
板書:潛水摸牛
其他三項準備工作是怎樣的?能不能分別用四個字概括出來?(先讓學生按四個小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書:大船裝沙
并船搭架
粗繩拴牛
3、懷丙做四項準備工作,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4、男、女生輪讀讀第3自然段,你一句,我一句。
5、小結(jié):回顧四項準備工作,我們感受到四項準備工作做得認真和周密,準備工作出色。
(三)、學習第4~6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4~6自然段,思考:懷丙和尚是怎樣撈起第一只鐵牛?
2、先請同學講,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這個過程寫清楚的,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繩子、鐵牛在鏟沙過程中變化的詞標出來。
3、課件演示撈鐵牛的過程,讓學生充分認識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鐵牛拔出淤泥。
4、全體朗讀這段話,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請用四個字概括出來。
板書:鏟沙拔牛
5、思考并討論:和尚為什么不急著把鐵牛撈上船,而是先讓水手使勁劃船把鐵年拖回岸邊,再讓眾人拖牛上岸。指名說。
6、思考討論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分別用四個字慨括出來。
板書:劃船拖牛 眾人拖牛
7、懷丙幾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鐵牛撈上來,在哪個字上下了工夫?
過渡語:和尚才撈起一只鐵牛,還有七只鐵牛呢?哪里寫到了?為什么不具體寫?(詳寫和略寫)
8、齊讀第六自然段。
四、引申提高,鼓勵創(chuàng)新
1、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他打撈鐵的辦法確實好,不過,他撈一只鐵牛需要鏟掉兩船泥沙,撈八只鐵牛就得向黃河鏟入16船泥沙,你們覺得有沒有問題?
(學生討論,廣泛發(fā)表意見,教師概括:
、傥廴竞铀
②可能造成水道阻塞
、劾速M泥沙
④不方便,不快捷)
2、那么就當時的條件水平,你是否想到改進的方法,既能撈鐵牛,又環(huán)保、又方便?
(再次小組討論,各抒己見:
①準備四只大船,兩兩并船搭架。
、谀嗌逞b入大麻袋,裝到兩只并好的船上。
③水手們只需將裝有泥沙的大麻袋搬到另外的`兩只船上。
、軐㈣F牛拖回岸。
、荽h(huán)往復,就能很快撈回八只大鐵牛。)
3、要是現(xiàn)在要打撈這八只鐵牛,你有什么辦法?
(結(jié)合課前查閱、搜集的資料、交流匯報。教師也可適當介紹幾種現(xiàn)代打撈方式,如:浮筒打撈,浮吊打撈、混合打撈和解體打撈等)
五、總結(jié)、談話、鼓勵不斷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
1、“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蓖ㄟ^剛才的學習,你們對這句話有沒有新的理解?
點撥:
洪水沖走了鐵牛,沖毀了浮橋,水可恨嗎?懷丙和尚從這田里看到水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實際上是什么意思?懷丙和尚看到水有利的一面。他幾次利用水的浮力?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說明他能一分為二地看問題,有一種科學的態(tài)度。)
2、你認為是水的力量大,還是人的力量大?說明了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從這個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3、討論:你覺得懷丙和尚這個人怎樣?你會怎樣評價他?從他身上受到什么啟發(fā)?
撈鐵牛教案13
教學要求
1、通過學文,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教育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2、熟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3、進行“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訓練。
重點難點
1、弄清懷丙和尚在撈鐵牛時做了哪四項準備工作,他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
2、進行“抓住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訓練。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了解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二教具準備
自己搜集有關(guān)本課的資料。(作者的簡介)
三教學過程
(一)解析課題,激趣導學
你認識懷丙這個人物嗎?匯報一下資料。
(二)指導要求,學生自學生字、新詞
1、出示自學要求,學生自學。
。1)讀生字,熟讀記憶,不理解的.詞查字典。
。2)讀課文,找出不理解的問題,質(zhì)疑訓練。
2、自學反饋:請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ㄈ┳x課文,了解每一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1、請七個人讀書,大家思考每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2、組內(nèi)交流匯報,達成共識。
3、全班反饋,如下。(略)
4、讀讀這七個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再分組討論,圍繞著“撈鐵牛”這件事,哪幾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有關(guān)系,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加強組內(nèi)合作學習)
第一段(1、2自然段)講鐵牛被大水沖走,陷在淤泥里,一個和尚提出能把鐵牛撈上來。
第二段(3~6自然段)講和尚做撈鐵牛的準備工作以及用水的浮力撈起了八只大鐵牛。
第三段(7自然段)講這個和尚就是出色的工程家懷丙。
5、練習用“先……再……然后”說說這段話。
四作業(yè)設(shè)計
熟讀課文,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在讀懂詞句的基礎(chǔ)上,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解題質(zhì)疑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為什么撈?誰撈?怎么撈?)
。ǘ⿲W習課文,理解內(nèi)容
1、朗讀第1、2自然段,思考:這兩個自然段說的是什么?把你讀懂的內(nèi)容說一說。(結(jié)合質(zhì)疑,解決問題)
2、出示句子“讓我來試試,鐵牛是被水沖走的,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
(1)和尚要試試,你說他有沒有辦法,從哪兒看出他有把握?用“——”畫出這個句子。
(2)從“我還叫水把它們送回來”這句話看出了什么?
(3)指導朗讀這句話。
3、默讀第3自然段,思考懷丙和尚為撈鐵牛都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1)找四個人分別讀這段話,每人一句。
。2)討論每句話的意思,概括句意,(最好用四個字)組內(nèi)共同討論學習。
4、出示句子。
。1)先請熟悉水性的人潛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鐵牛沉在哪兒。(摸清位置)
。2)然后讓人準備了兩只很大的木船,船艙里裝滿泥沙,找到鐵牛沉沒的地方。
撈鐵牛教案14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宋代和尚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鐵牛打撈上來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古代科學技術(shù)成就以及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課文的重點是打撈鐵牛的經(jīng)過,包括準備工作和打撈過程。記敘層次清楚,行文簡明有序,是這篇課文語言表達上的主要特點。這樣的課文,適宜訓練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chǔ)上想想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每部分各寫了什么;然后把各部分內(nèi)容連起來想一想,練習抓住文章主要內(nèi)容。教學難點是撈鐵牛所憑借的水的浮力的知識,可抓住第二自然段的重點詞語理解船能“把鐵牛從淤泥里一點兒一點兒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準備工作的意義,來理解打撈過程中對水的浮力的利用。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一方面是訓練學生理解重點詞句段,進而抓住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另一方面,使學生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啟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受到愛科學、用科學的教育。
3、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課文的重點段落是怎樣把意思表達清楚的。
教學重點難點:
1、弄清懷丙在撈鐵牛時做了哪些準備工作,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
2、理解鐵牛能撈上來的原理。
教學準備:課前,讓學生懂得一點有關(guān)水的浮力的知識,也可做一些有關(guān)水的浮力的實驗。
第一課時
一、引入:
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個叫懷丙的和尚把沉入河底的大鐵牛撈上岸來,他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一看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要求認識的字:撈陷淤搭綁鏟減繃丙
2、要求會寫的字:撈笨潛綁鏟減越丙程
“淤”讀yū,不讀yú;“潛”讀qián,不讀qiǎn
3、認讀生字卡片:打撈笨重潛泳綁架出色穿越工程鏟除減輕議論紛紛浮橋結(jié)實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
2.每個自然段請一位同學讀。
3.了解課文敘述順序。
第一部分(1):寫為什么要撈鐵牛。
第二部分(2-3):寫懷丙為撈鐵牛做的準備。
第三部分(4-6):寫懷丙撈鐵牛的經(jīng)過。
第四部分(7):簡介懷丙和尚。
4、說說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nèi)容?指名說。
小結(jié):這篇課文主要講懷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鐵牛的事。先講撈鐵牛的原因;再講準備工作;最后講怎樣撈鐵牛。
第二課時
一、引入:
認讀生字卡片:打撈笨重潛泳綁架出色穿越工程鏟除減輕議論紛紛浮橋結(jié)實
回憶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二、研讀課文
。ㄒ唬1、讀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話說為什么要撈鐵牛?
2.鐵牛有多笨重呢?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沒有打撈工具?有沒有科學簡易的打撈方式?
3.指導讀句子,加深理解。
4.再讀第一部分。學生評議。
。ǘ⒆杂勺x課文2、3自然段,
1、引導學生理解“議論紛紛”是什么意思?他么在議論什么?
2、正當人們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個和尚出現(xiàn)了,他說了什么?在文中把這句話畫出來。
3、請大家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并用筆畫出重點詞語。
4、怎樣撈鐵牛?我們先來看看懷丙和尚為撈鐵牛做了哪幾項準備工作。
完成填空:(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然后引導學生用四個字把每項準備工作概括出來。)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懷丙做四項準備工作,他為什么要這么做?
6、讀懂了這一部分,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這一部分的主要內(nèi)容。
小結(jié):回顧四項準備工作,我們感受到四項準備工作做得認真和周密,準備工作出色。
(三)、默讀課文4、5、6自然段。
1、思考:懷丙和尚是怎樣撈起第一只鐵牛?
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這個過程寫清楚的,指名讀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繩子、鐵牛在鏟沙過程中變化的詞標出來。
課件演示撈鐵牛的過程,讓學生充分認識懷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鐵牛拔出淤泥。
2、全體朗讀這段話,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請用四個字概括出來。
3、用同樣的方法自學5、6自然段。
4、思考并討論:和尚為什么不急著把鐵牛撈上船,而是先讓水手使勁劃船把鐵年拖回岸邊,再讓眾人拖牛上岸。指名說。
5、思考討論這一自然段主要寫什么?分別用四個字慨括出來。
6、懷丙幾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鐵牛撈上來,在哪個字上下了工夫?
。ㄋ模、齊讀最后一自然段。學習文章寫法。
你覺得懷丙是個怎樣的人?從他身上你能學到什么?
三、課外擴展:當時條件有限,只能用這樣的辦法撈鐵牛,現(xiàn)在科技進步了,如果是你,能想出什么辦法撈鐵牛?(學生各抒己見)
四、小結(jié):懷丙雖然不是身體上的大力士,但是卻是知識上的“大力士”,他用自己的知識創(chuàng)造;了奇跡,“知識就是力量”啊!他巧用水的浮力,依靠科學的力量把鐵牛從水里撈上來,這種做法足以說明他是無愧于“出色的工程學家”這個稱號的。
板書:
鐵牛被沖走
懷丙做準備 摸清位置 準備沙船
撈鐵牛 拴船搭架 繩拴鐵牛
鐵牛被撈出
撈鐵牛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會寫8個生字,認識9個生字。
2、利用邊讀邊想的辦法感悟和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撈鐵牛時做了哪幾項準備工作,鐵牛是怎樣一步一步撈上來的,并學習復述課文。
3、了解懷丙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培養(yǎng)學科學、愛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弄清懷丙在撈鐵牛時做了哪些準備工作,是怎樣把鐵牛撈上來的。
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鐵牛能撈上來的原理。
教學準備生字卡小黑板
教學過程自主設(shè)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中華民族是一個優(yōu)秀的民族,勞動人民勤勞聰明,比如我們曾經(jīng)學過的《稱象》,講的就是人們用智慧稱出大象的重量。今天,我們將學習一個宋朝的歷史故事《撈鐵牛》,學習一下懷丙是怎么把鐵牛撈上來的。
二、個性閱讀,初步感知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2、讀文時畫出生字。
三、自主學習
運用工具書及預習的內(nèi)容,指導學生自學生字詞。
四、指導讀文
指導學生再讀課文,把文章讀通順,讀準字音。
五、鞏固生字詞
鞏固復習本課生字詞。
六、作業(yè)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自然老師曾經(jīng)與大家共同探討了有關(guān)浮力的知識,哪位同學能回憶一下什么是浮力?
二、朗讀課文,概括大意
請學生自由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三、分析課文,理解內(nèi)容
1、個別讀第一、二自然段,并提出問題: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小組討論:為了讓水把鐵牛送回來,懷丙做了哪些準備工作?準備工作的順序可以顛倒嗎?為什么?第一步:潛水摸牛。第二步:船裝泥沙。第三步:并船搭架。第四步:粗繩拴牛。
填表:首先要(),然后(),再(),又()。
3、指名讀第四、五、六自然段,說一說懷丙是用什么辦法把鐵牛拉上來的?引導學生把浮力知識與本文有機結(jié)合。
4、齊讀第七自然段,說說這一自然段重點介紹了什么?(懷丙是一位和尚,是宋朝出色的工程學家。)
5、讓學生舉例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到了浮力的知識。
四、教師總結(jié),指導讀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生字
二、練習朗讀課文
三、完成書后習題
1、鼓勵學生查字典做多音字的組詞。
2、指導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復述課文內(nèi)容。
3、根據(jù)第三自然段的內(nèi)容填空。
四、作業(yè)
板書:老鐵牛
首先要(),然后(),再(),又()。
【撈鐵牛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撈鐵牛》說課稿04-14
幼兒水果撈教案參考03-19
高中教案教案03-05
音樂教案-燈-教案03-25
大班教案認識a的教案10-10
中班體育游戲教案:板凳游戲教案及教案反思03-06
小班科學教案:搬玩具教案及教案反思03-16
關(guān)于樹葉的教案有趣的樹葉教案12-13
大班教案民族大聯(lián)歡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