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找朋友》含反思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找朋友》含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通過細致觀察,發(fā)現(xiàn)小白兔之間的異同。
2、學習和使用細致、有序的觀察方法為小白兔找朋友,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3、使幼兒學會用肢體動作配和游戲的玩法。
4、樂意參與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通過細致觀察,發(fā)現(xiàn)小白兔之間的細微差別,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活動準備
教師操作材料:小白兔卡片、找朋友的游戲大圖1張、小白兔卡片12張。
幼兒操作材料:找朋友的游戲圖1張,小白兔卡片12張。
活動過程
導入。出示卡片小白兔。
可可:今天我要出去玩“找朋友的游戲,小朋友們要加入嗎?”
教師出示游戲大圖,引導幼兒觀察小白兔身邊的“影子”。
可可:這里有很多小白兔,每個小白兔都有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好朋友,我們來幫這些小白兔找到它們的好朋友吧!
教師出示12張小白兔卡片。給小白兔找朋友請小朋友唱:“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教師在歌聲中為一個小白兔找朋友。
教師貼一個錯誤的小白兔,請幼兒說說它們是不是好朋友,為什么?哪里是不一樣?
第一次,貼錯一個圍巾不一樣,其他都一樣的小白兔:帽子、手套、紐扣都一樣,圍巾的顏色排列順序不一樣。
第二次,貼錯一個紐扣不一樣,其他都一樣的小白兔:帽子、圍巾、手套都一樣,紐扣的顏色排列順序不一樣。
第三次時,給小白兔找到一個一模一樣的好朋友。每次游戲中,教師都引導幼兒在對比兩個小白兔時,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先看帽子,再看圍巾、手套和紐扣。在觀察圍巾時,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念出顏色。讓幼兒在對錯的判斷中明確什么是一模一樣的好朋友。發(fā)放幼兒操作材料,請幼兒給小白兔找朋友。
活動延伸
1、在教室里找相同,到戶外找相同。
2、在家里玩電腦操作“找相同”。
教學反思
能引起孩子的喜愛、認同的教學具是吸引孩子的基本,以可愛鮮艷、夸張的小白兔作為教學具,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心理需求。新穎有趣的環(huán)節(jié)和語言來引起孩子的注意,并讓孩子們積極的去看、說、做。本活動以小白兔找朋友的游戲作為目標,讓幼兒快樂的玩,從玩中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找朋友》含反思】相關文章:
數(shù)學找朋友小班教案含反思11-09
中班社會教案《垃圾分類》含反思09-16
幼兒園中班教案含反思10-31
中班社會教案及反思:找涼快01-17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好朋友》含反思02-05
中班社會教案:找涼快教案及教學反思03-16
幼兒園中班教案《春雨》含反思12-22
幼兒園中班教案《秋天》含反思02-19
幼兒園中班找朋友教學反思11-21
幼兒園中班找朋友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