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海上馬車夫》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海上馬車夫》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荷蘭崛起的原因,掌握荷蘭在殖民爭霸中“海上馬車夫”地位的形成。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分析荷蘭崛起的原因,鍛煉和提高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資本主義的擴張性以及殖民爭霸對世界市場的推動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荷蘭的崛起原因及方式。
【難點】
理解荷蘭在殖民爭霸中的地位。
三、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導入新課
問答式導入。
教師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提到荷蘭,大家會想到什么?學生回答出:風車、郁金香、低于海平面的國家。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繼續(xù)闡述: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它在17世紀時是當時世界的經濟中心,它將自己海上勢力的觸角延伸到世界上的每一個角落,因此也被馬克思稱為當時的“海上第一強國”。并且擁有著“海上馬車夫”稱號,之后順勢導入新課。
環(huán)節(jié)二:新課講授
(一)荷蘭崛起的條件
教師通過多媒體播放《大國崛起》中早期荷蘭殖民爭霸的內容并引導學生自由閱讀課本并思考:荷蘭崛起的歷史原因及現(xiàn)實條件有哪些?
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總結:1.荷蘭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2.擺脫了殖民統(tǒng)治,走上獨立的道路;3.造船業(yè)非常發(fā)達;4.對外貿易發(fā)達,阿姆斯特丹是重要的港口;5.擁有廣闊的海外殖民地,為其提供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
(二)荷蘭的殖民擴張
教師通過多媒體出示相關史料,學生在閱讀史料過程中思考問題:荷蘭殖民擴張的經過及具體擴張的內容有哪些?
學生根據(jù)史料能夠概括出:荷蘭的殖民擴張勢力觸及全球各大洲,都相應建立了殖民地或據(jù)點。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補充講解: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被英國摧毀,自此喪失海上霸主地位,而當時地理位置條件更為優(yōu)越、商業(yè)資本更為發(fā)達的荷蘭開始取代西班牙成為新一代的海上霸主。具體表現(xiàn)為:首先,荷蘭憑借其造船業(yè)及對外貿易的發(fā)達,運用10000多艘商船為許多國家轉運商品。此外,在南北美洲、非洲、印度、東南亞一帶奪取廣闊的殖民地,其中尤以新阿姆斯特丹最為著名。通過廣闊的殖民地,便于其轉運物品。
(三)“海上馬車夫”地位的確立及影響
教師提出問題:荷蘭憑借其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及廣闊的海外殖民地,構建起一個龐大的商業(yè)帝國,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荷蘭當時在世界上的地位有何認識?之后教師請學生以歷史小組為單位,并結合教材內容,7分鐘時間思考討論“海上馬車夫”地位的確立及影響。
在小組代表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進行總結:到17世紀,荷蘭憑借強大的商船隊伍,幾乎壟斷了世界的航運業(yè),成為世界上的“海上馬車夫”;荷蘭早期的殖民擴張與掠奪,加速了本國商業(yè)資本的集聚,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通過早期的殖民擴張與掠奪,在客觀上推動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從而有助于世界連為一個整體。
環(huán)節(jié)三:小結作業(yè)
小結:教師請學生擔任小老師帶領學生共同復習本節(jié)課所學。
作業(yè):同學們可以在課下收集與荷蘭有關的資料或這一時期的故事,下節(jié)課共同分享。
【《海上馬車夫》教案】相關文章:
《海上日出》教案07-21
《海上日出》教案優(yōu)秀11-21
《海上的日出》教學反思11-02
上海上小學積分03-27
《海上日出》說課稿04-30
《海上日出》教學反思09-12
《海上日出》教學反思10-25
上海上小學積分查詢03-27
上海上小學需要的材料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