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經(jīng)典3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大膽選擇色彩學習用印章印畫,表現(xiàn)大大小小的圓圈泡泡。
2、初步學習互相欣賞作品,并試著用語言描述泡泡。
活動準備:
1、畫有小魚的背景圖人手一張。范畫一張。
2、收集若干大小不一的瓶蓋等作印章,顏料若干盤,抹布。
3、《小魚游》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魚寶寶們,跟著魚媽媽一起來玩吧。úシ拧缎◆~游》的音樂)
二、了解用瓶蓋印畫的方法來表現(xiàn)大大小小的圓圈泡泡。
。1)介紹瓶蓋和顏料。
1、師:小魚寶寶真可愛,一邊游泳一邊還會吐泡泡,怎么吐泡泡的?
幼:波羅波羅…
2、師:看,老師這兒也有很多小魚呢!它們呀也在快樂的游泳!可是少了一些漂亮的泡泡。怎么辦呢!
3、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新工具,看是什么呀?(出示瓶蓋)
幼:瓶蓋。
4、師:光有瓶蓋還不夠呢!還得有顏料,看看有什么顏色的。(紅、黃、藍)
5、師:要怎么來印泡泡呢?
。2)示范瓶蓋印畫。
1、教師出示瓶蓋和顏料示范講解:選一個瓶蓋,蘸點顏料用力壓一壓,然后拿起來,“波羅波羅”吐出一個泡泡。
問:還想吐一個什么顏色的泡泡?
2、師:我們剛才蘸了黃顏色,可是現(xiàn)在要蘸紅顏色,怎么辦呢?(請個別幼兒說說)
引出:可以拿一塊小抹布把它擦干凈了以后,再去蘸別的顏色。
3、教師繼續(xù)用同樣的方法示范,吐出一個紅顏色的.泡泡,提醒幼兒顏料不能蘸太多,也不能蘸太少。(鼓勵幼兒一起徒手和老師一起邊說邊做動作:蘸一蘸,壓一壓,拿起來,“波羅波羅”吐出一個紅泡泡。)
4、提問:誰愿意到上面來吐泡泡的?(請個別幼兒上來)你想要吐什么顏色的泡泡?
。ㄕ垈別幼兒操作,其余幼兒跟隨她一起邊說邊徒手做動作。)
5、師:老師這有個魚塘里都吐滿泡泡。(出示范畫)
6、師:好看嗎?小魚寶寶們想不想自己來吐泡泡。
7、教師提出要求: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瓶蓋,選你自己喜歡的顏色用瓶蓋進行印畫,印的時候要用點力,每次只能蘸一種顏色,換顏色的時候要用小抹布擦去,然后再蘸其他顏料,注意要保持畫面的整潔,聽清楚了嗎?(幼兒仔細傾聽)
三、能大膽選擇色彩用瓶蓋進行印畫,體驗其快樂。
教師播放音樂,巡回觀察指導幼兒操作。
四、初步學習互相欣賞作品,并試著用語言描述泡泡。
1、展示幼兒的作品,互相欣賞。(幼兒欣賞同伴作品)
2、提問:圖上的有什么形狀的泡泡,有什么顏色的泡泡?這么多,顏色不同的泡泡在一起,覺得怎么樣?(請幼兒自由說說)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游戲中的要求數(shù)出10以內的數(shù),嘗試找出相應的數(shù)字。
2、通過游戲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的興趣。
3、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數(shù)字卡片、糖果若干、1—10數(shù)字卡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森林幼兒園里過新年啦,大象老師想給小朋友們送一份新年禮物,但是想要拿到禮物要經(jīng)過考驗,小兔很想拿到禮物,她決定接受老師的考驗,你們愿意幫幫她嗎?
二、復習數(shù)字
大象老師給小兔出了第一個難題,認識數(shù)字?鞄托⊥每纯,你們認識這些數(shù)字嗎?(出示數(shù)字卡片)按照數(shù)字卡片上的數(shù)字來學一學小動物的'聲音。
三、數(shù)出10以內的數(shù)
你們真棒,幫助小動物過了第一個考驗。接著,大象老師又要小兔聽聲音數(shù)糖果了,你們行嗎?
老師敲鼓,聽到幾聲鼓聲,就數(shù)出幾顆糖。
1、大家一起數(shù)
2、個別小朋友上臺數(shù)?纯此龜(shù)的對不對,那么她數(shù)的數(shù)應該是用哪個數(shù)字卡片表示呢?(找找對應的數(shù)字卡片)
四、幼兒操作
你們真能干,又幫小兔過了一關,接下來大象老師又給小兔出了個難題。這個難題可難了,要請小朋友先練一練再來幫助小兔。請你把數(shù)出來的糖果用數(shù)字表示。
數(shù)字接龍游戲。小兔數(shù)出的糖果在上面,它的好朋友數(shù)字寶寶在下面,你把他們接在一起。(幼兒操作)
你們都會幫糖果寶寶找好朋友了,那就來幫幫小兔吧?看看大象老師出的題。(出示題卡,師生一起操作)
五、總結
哇,完成啦,終于幫助小兔過關了,大象老師給了小兔一份大禮物,小兔開心極了。小兔說,謝謝小朋友的幫忙,我們一起分享我的禮物吧!(分享糖果)
教學反思:
數(shù)學活動對于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jié)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jié)教學活動的內容,并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材料把兩個朋友連在一起,學著協(xié)調地行走。
2、感受和同伴、老師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數(shù)量充足的廢舊報紙(已經(jīng)挖洞)、呼啦圈、馬夾袋、橡皮筋圈、大紙盒(可以鉆入兩個孩子)、硬紙板一張、皮球一個
2、音樂:《找朋友》、《歡快的童聲》、《火車》
活動過程:
一、找個好朋友
1、全體幼兒邊唱歌曲邊表演《找朋友》,兩兩結伴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2、好朋友手拉手圍坐在老師的身邊。
師:好朋友真好,我這里有一種特別的辦法,它能讓好朋友不分開,象一個人那樣。
二、好朋友不分開
1、師出示制作的伙伴連,邀請一對好朋友嘗試連在一起。
2、師: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邀請另一對好朋友試一試,用不同的連法把兩個好朋友連在一起。
3、每對好朋友拿一張報紙進行嘗試。教師仔細觀察,鼓勵失敗的幼兒找出原因再次嘗試。
三、好朋友一起走
1、啟發(fā)幼兒怎么樣協(xié)調地走動。
2、建議幼兒兩人一起喊“一二一”,步調一致地走動。及時表揚配合默契而不碰撞其他人的'朋友組合。
3、“好朋友一起走”的比賽:請一對對好朋友站在同一個起點上,用同一種連的方法進行比賽。(根據(jù)頭連、手連、腳連進行三次)
四、探索其它材料的連接方法
1、師:老師這里還有很多寶貝,一一出示馬夾袋、皮球、橡皮筋圈等,這些材料也可以幫助好朋友連起來,請你們開動小腦筋,用這些材料把好朋友和自己也連起來吧。
2、鼓勵幼兒積極嘗試用不同的材料探索不同的方法把自己和好朋友連起來。
彩帶DD每人抓住一頭進行前進;
呼啦圈DD兩個人一起鉆進圈里,一前一后前進;
橡皮筋圈DD模擬兩人三足的樣子把腳套進去,兩個人一起前進;
大紙箱DD兩個幼兒一起鉆進去,把盒子套在身體上,一起前進,
馬甲袋DD兩個孩子把腳伸進去,各自拎好馬甲袋的一個拎攀,一起前進;
硬紙板DD兩個孩子頭頂著紙板一起前進;
橡皮筋DD把長長的橡皮筋纏在兩個人的腰里,一起前進;
皮球DD胸口貼著胸口抱著一起前進;
3、請幼兒換著玩一玩,試試剛剛沒有玩過的材料,體驗不同玩法帶來的樂趣。
五、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兩個兩個好朋友連在一起,現(xiàn)在我們所有的好朋友都連起來做一列小火車開到外面去玩吧。(師幼在音樂聲中開著火車出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