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品味文章活潑優(yōu)美的語言
2、仿寫課文,初步學會如何把聲音寫得生動
3、學會運用自己的耳朵聆聽,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重難點分析
重點:初步學會如何把聲音寫得生動
難點:學會運用自己的耳朵聆聽,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眼睛,給了我們色彩,把我們領進絢麗多姿的大千世界;耳朵,給了我們聆聽大千世界的奇妙聲音?墒,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嗎?你用心聽了嗎?今天,我們將走進《你一定會聽到的》這篇課文,一起去感受那豐富多彩的聲音世界。
二、檢查預習
三、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首先,請同學們聽錄音朗讀課文,看看作者寫這篇文章,究竟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明確:作者寫這篇文章是要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善于運用自己的耳朵,去聆聽這個世界的聲音。
四、自讀課文,指導朗讀
剛才同學們已經(jīng)聽錄音朗讀過課文了,你們再讀一讀,看看怎樣來讀好這篇課文呢?用怎樣的節(jié)奏、語氣來讀,要讀出作者什么樣的心情來呢?
明確:1.舒緩的節(jié)奏、親切的語氣。2.優(yōu)美意境3.作者的童心和童趣4.對大自然生活的熱愛之情。5、對生命的歌頌。
五、精段選讀,品味語言
。ㄒ唬、引導學生對詞、句、情感等多方面的品味
。1)抓住聲音的特征,運用一定的擬聲詞
。2)巧妙利用各種修辭:比喻、擬人、設問、排比……生動形象;
。3)各種感官巧妙應用:視覺、聽覺、觸覺,全方位,多角度。
(4)發(fā)揮想像,創(chuàng)設美好的意境……
問題:文章大量運用排比的修辭,有什么作用?
明確:運用排比,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課文的1、2、3段構成一組排比段,形象地鋪陳出那些富有詩意但又細微得難以覺察的聲音;5、6、7段構成一組排比段,列出了生活中習以為常、不被留意的聲音,這三個段落基本上均由排比句構成。
問題:文章大量運用提問、設問、反問修辭,有什么作用?
明確:文中運用提問、設問、反問等多種問句,不斷激活讀者生活體驗,引發(fā)讀者思考。
在學生自主發(fā)言的基礎上,揣摩原文,引導出基本的描寫聲音的思路
。ù笃聊伙@示:如何才能把聲音寫得生動?)
抓住聲音的本質(zhì)特征——以聲寫聲
調(diào)動各種感覺器官——以形寫聲
展開聯(lián)想、想象,融入真情實感——以情寫聲.
巧用各種修辭——以美寫聲)
。ǘ⑽谋举|(zhì)疑,合作探究
問題:你覺得文中還有哪些句子不明白?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預設問題1既然作者要我們?nèi)ヱ雎犨@個世界的聲音,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聲音都應該用心地、努力地去聽呢?
明確: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聲音都值得我們?nèi)ビ眯鸟雎牭。我們在“聽”的成長過程中,應該學會選擇和思考,這樣聲音不僅“好聽”而且“有益”,可以充實了我們的生活,也讓我們得到很多樂趣。
2、但是也并非所有擁有健康的耳朵的人都能聽到這個世界上的美
妙的聲音的。作者還在文章當中提到了一種人——“木頭人”,那么作者所說的木頭人究竟是怎樣的一種人呢?
明確:作者所說的“木頭人”是指一個“充耳不聞”“視而不見“的.
人,當大家說“好”的時候,他盲目鼓掌,大家批評時,他跟著搖頭。他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接收“世界聲音”的能力,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木頭人。
六、仿寫練習
1、欣賞圖片,出示范文:杜鵑怒放的聲音嗎?整整一個冬季,杜鵑都在聚集精華等待著。當春風不斷加溫,花骨朵開始突突突地翻滾起來,終于有一天,她達到了沸點,掀翻了花蓋子,咕嚕嚕地一個個粉紅色的泡泡全冒了出來。
。病⒄垖W生朗讀的范文,并讓學生對這段文字按照先前的“如何把聲音寫得生動”的要點,逐一進行點評。然后教師可對學生所點評的內(nèi)容作適當?shù)难a充和引導。
。场⒗蠋熛嘈,細心的你一定也聽到過許多別人不曾聽到的聲音,也一定能寫得比老師更好,F(xiàn)在就請大家也模仿課文1~3段中的任何一段寫一段話,把別人所聽不到的聲音描寫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學生充足的時間仿寫課文(大屏幕顯示“如何把聲音寫得生動的4個要點,并播放《林中鳥鳴聲效之森林狂想曲》,為學生寫作提供一個充滿大自然氣息的氛圍)
。、請個別學生朗讀自己所寫的內(nèi)容,請其他同學對他所寫的文字根據(jù)前面的“4個要點”進行點評,教師作一定的補充和引導。
。、教師總結(jié):看來同學也都和作者一樣,擁有一顆寶貴的童心和一顆熱愛大自然的心,聽到了大自然的各種聲音,而且能把這些聲音很生動地描寫出來。
七、歸結(jié)全文
1、全班朗讀課文最后一段:“你開始微笑,輕輕地笑,大聲地笑,這時候,你一定會聽見的,這個世界,也跟著你歡笑。”
。、教師寄語:“你開始傾聽,用心傾聽,微笑著傾聽,你一定會聽見的,這個世界,將回饋與你最美妙的聲音!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作者關注社會、倡導文明節(jié)約的精神;
2.學習鞏固時事評論的寫法;
3. 學習鞏固概括段意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時事評論的寫法。
2.難點: 概括段意的方法。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字詞:
釅釅 yàn (味濃) 闔hé家(全家) 眼花繚亂匪夷所思(指言談行動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夷:平常)奢shē華(花費大量錢財擺門面) 令人咋zé舌(形容吃驚害怕,說不出話) 不敢問津(不敢探詢渡口,比喻不敢探詢價格和情況) 流風(正在流行的思潮、流行方式等) 競豪賽奢(比闊比有錢)
二、課文研討:
(一)研讀課文,全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即標題:月餅消費要講文明。
(二)分析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述的? (給全文劃分層次,并概括層次大意)
——第一部分(1-4自然段): 擺出月餅消費中種種不文明的'現(xiàn)象(②分層歸納法)
第二部分: 分析這一現(xiàn)象,論證它不能看作是正常的消費。(④縮句法)
第三部分:結(jié)論。強調(diào)要進行勤儉持家和勤儉建國的教育及其意義。(②分層歸納法)
(三)課文的邏輯思路是什么?(練習一)
提出問題(第一部分:擺出月餅消費中種種不文明的現(xiàn)象)──分析問題(“第二部分: 論證它的錯誤性──解決問題 (第三部分:結(jié)論,指出怎樣去作)
(四)第一部分中擺出月餅消費中哪些不文明的現(xiàn)象?
——包裝上,形式大于內(nèi)容,而且造成浪費;用途上,偏離了人們一般的禮尚往來,成為一些人拉關系的“敲門磚”。
(五)學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對月餅消費中種種不文明的現(xiàn)象提出批評,指出應勤儉節(jié)約,要進行勤儉持家和勤儉建國的教育,這樣我們民族才能擁有遠大前程。
(六)這篇課文在論據(jù)的搜集和使用上有哪些特點?(練習三)
1、圍繞一個月餅消費問題,搜集社會上的大量材料,增強了說服力。
2、集中在第一部分分類使用,更顯得問題嚴重。
三、活動練習:
1、抄寫生字詞。
2、按第2頁的《活動指引》開展活動,寫大作文。
【教學總結(jié)】
1、要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進行原發(fā)性的生活思考,敏銳地捕捉話題;
2、圍繞論點展開論述,要靈活運用各種論證方法,如擺事實(要準備典型、新穎、有說服力的論據(jù)),講道理,做到以理服人;
3、要安排好文章的結(jié)構,讓讀者讀的時候能夠理出一個明確的框架。
五.作業(yè):
針對學生當中的考試作弊現(xiàn)象,參照課文寫法,寫一篇600字以上的時評。
提示:先提出自己的論點:“反對作弊”,
然后具體分析:“作弊的表現(xiàn)、危害、實質(zhì)”,
最后解決問題:“怎樣克服作弊現(xiàn)象”。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一、課文簡析
作者在闊別母校十多年后回到母校,觸景生情,勾起了作者對自己童年學習生活的甜蜜回憶,抒發(fā)了作者對母校無比熱愛之情。課文以作者行進的地點:進校門--到操場--出校門為線索分為三大段。第二段為重點內(nèi)容,第一段與第三段前后呼應為點題之筆。
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是兩個方面,即作者回到母校時的所見所聞及由此引起的回憶與感想,隨著所見所聞的變化,作者產(chǎn)生多種感情,先是興奮,后是喜悅,最后是留戀。感情逐步加深又互相交織在一起。
文章語言優(yōu)美,感情真摯,容易引起即將告別的五年級學生的共鳴。
二、語句簡析
1.“像開閘后涌出的歡騰的潮水,學生們歡笑著從教室里涌出來,涌向?qū)掗煹牟賵。?/p>
把學生們歡笑著走向操場的場面生動地比喻成開閘時的潮水,且把喻體置前,強調(diào)學生們走向操場時的熱鬧場面。
2.“我漫步在操場上,欣賞著花木,撫摸著幼苗,傾聽著教室里傳出的瑯瑯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著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
在操場上,作者由所見所聞把自然聯(lián)想到的五年小學生活感受生動地比喻成天鵝扇動著雙翼翩翩飛來。使上下文連接自然。
教學目標:
1、按地點的轉(zhuǎn)換理清課文的結(jié)構,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母校的熱愛,對童年學習生活的留戀之情。
2、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選擇合適的動詞并體會準確用動詞的重要性,積累有關的語句。
3、能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寫比喻句。
4、根據(jù)課文結(jié)構特點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重難點:
理清課文的結(jié)構,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母校的熱愛,對童年學習生活的留戀之情。根據(jù)課文結(jié)構特點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1、讀準下列黑體字的音,讀通課文。
弧度( )石砌( )甬道( )迤儷( )( )松柏( )
2、詞語積累
、 寫出帶有“情”字的成語,并理解詞語
、 表示心理十分依戀不舍的詞語
3、讀課文,口頭填上恰當?shù)膭釉~,把句子熟讀通順
① 大門, 石砌的甬道, 秋菊傲放、松柏長青的花園, 寬寬的石階, 了寬闊的操場。
、谖 在操場上, 著花木, 著幼苗, 著教室里傳出的瑯瑯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著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
4、熟讀全文,寫出課文按地點的轉(zhuǎn)換進行描寫的不同地點是 。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課題
1、時間過得真快,再過一個月,你們即將離開母校升入中學,用幾句話說說此時此刻你的心理感受。
2、是呀,母校是你成長的搖籃。當你第一次邁進校門時,你還是個充滿稚氣的頑童,當你邁出校門時,你已經(jīng)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少年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母!,看看作者闊別母校十年后,再次返回時,感受又如何呢?
3、出示課題, 母校 一齊讀題。
設計意圖:這一課的學習正是學生面臨小學畢業(yè)的時刻,內(nèi)心有一定真切的感想:怕與好朋友從此分別,與熟悉的母校說再見;高興自己將成為一名中學生。學習之前寥寥數(shù)語激發(fā)內(nèi)心情感,有利學生較快投入學習狀態(tài)。
二、整體感知課文
自己輕聲朗讀課文,讀準課文中生字的音,初步填空
地點看到聽到的心里想到的
進校門
到操場
出校門
指名學生交流,教師隨機板書。
。ㄖ饕v清課文的順序,其余的學生能說多少就多少)
地點看到聽到的心里想到的
進校門我看到翠綠色的拱門。我似乎又聞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邁出校門時的留戀之情。
到操場
1、欣賞著花木,撫摸著幼苗,傾聽著教室里傳出的瑯瑯書聲。
2、下課鈴聲一響,操場上一篇沸騰。
3、我看到操場中間舉行長繩比賽。我想到了四年級時的那次拔河比賽,為了集體的榮譽,我們也努力過,奮斗過。
出校門我看著迤儷的陽光拖成的身影。千種情思涌上心頭
根據(jù)上述表格的內(nèi)容,在文中找到相應的小結(jié),看這篇文章重點寫了哪一部分?
。ú賵錾峡吹、聽到、想到的2——8節(jié))
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記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學生回顧全文交流。
出示:地點的轉(zhuǎn)換句子
“走進大門,沿著石砌的甬道,穿過秋菊傲放、松柏長青的花園,踏著寬寬的石階,來到了寬闊的操場!
“我慢慢來到拱形校門下……”
找到句子中的一系列動詞。讀一讀,體會幾個動詞的作用
設計意圖:在閱讀、交流、填表活動中整體把握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基礎。
三、學習課文重點部分2——8節(jié)
默讀課文2—8節(jié),哪句話可以看出這部分內(nèi)容是由所看所見而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
指名交流,指導朗讀。
根據(jù)學生的交流出示:我 在操場上, 著花木, 著幼苗, 著教室里傳出的瑯瑯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著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
1.填上合適的動詞。
2.“我漫步在操場上,欣賞著花木,扶摸著幼苗,傾聽著瑯瑯讀書聲。”句中將“欣賞”與“扶摸”調(diào)換,可不可以?為什么?
3.讀讀句子。
4.想象: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著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除了像“天鵝”還可以像什么?(像夏天陣陣的風 ;像百花的清香 ;像南歸的大雁,排著長隊 。)
5.把句子說完整具體。
設計意圖:重點部分按“觸景”與“生情”兩部分寫的,比喻句把所見所聞與聯(lián)想到自然地連接。閱讀、體悟、想象說話使學生對句子的理解深入透徹,不僅學習了知識,更懂得了寫作技能。
四、初步小結(jié)
這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閱讀了課文,知道作者在離開母校十多年后回到母校,看著熟悉的校容和學生,按照地點的轉(zhuǎn)換勾起了學生對對童年生活的一連串回憶。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抄寫課文詞語。
第二課時
一、 回顧引入
1.課文是按哪兩部分進行描述的?(從“觸景”與“生情”兩個方面敘述。)
2.讀一讀有關的句子。
二、繼續(xù)學習課文2——8節(jié)
過渡:漫步在操場上,欣賞著花木,撫摸著幼苗,傾聽著教室里傳出的瑯瑯書聲,五年的喜怒哀樂,像天鵝扇動著雙翼,從記憶深處翩翩飛來。那作者看到了什么?
出示
看,操場中間在舉行長繩比賽,十幾個精神抖擻的小男孩正準備呢,身上的運動服特別顯眼。長繩剛一擺動,中間的一個男孩的腿就絆住了繩,周圍的小學生善意地哄笑起來。被絆住的男孩低著頭,紅著臉,使勁搔著后腦勺。又重新開始跳起來。
我在一旁看著,不由得笑了。當年,為了集體的榮譽,我們也努力過,奮斗過。
想象填空
1.被絆住的男孩低著頭,紅著臉,使勁搔著后腦勺,心想: ,于是又重新跳起來。
2.我在一旁看著,不由得笑了,那是因為 。
3.小組學習,大組交流。
4.指名一學生朗讀,其余學生閉上眼睛想象當時的`情景。
5.從小男孩與我的動作、神態(tài)中,可以看出什么?(強烈的集體榮譽感)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5、6節(jié),感興趣的同學練習背誦。
7.我由此想到了什么?四年級時的那次拔河比賽,大家的表現(xiàn)如何?(同樣積極努力地為班級爭光)
找到有關的句子與詞,交流讀。
自己自由讀,將大伙的表現(xiàn)傳達出來。
指名讀,學生點評。
8.全班齊讀2——8節(jié)。體會作者的喜悅之情。
9.下面兩句比喻句意思一樣嗎?為什么文中用第一句?
①像開閘后涌出的歡騰的潮水,學生們歡笑著從教室里涌出來,涌向?qū)掗煹牟賵觥?/p>
、趯W生們歡笑著從教室里涌出來,像開閘后涌出的歡騰的潮水,涌向?qū)掗煹牟賵觥?/p>
10.小結(jié):作者在操場上,欣賞著花木,撫摸著幼苗,傾聽著教室里傳出的瑯瑯書聲,
隨后寫下了下課鈴聲一響,操場上沸騰的長繩比賽情景,由此聯(lián)想到四年級時的拔河比賽。這些描寫特色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觸景生情)
設計意圖:比喻修辭手法在單元中多次出現(xiàn),但在表達時句式和以前學習的有所不同,學習過程中要弄懂比喻句為了表達的需要,本體和喻體的順序可以有變化。
三、學習課文的開頭和結(jié)尾
作者除了寫操場上看到的、聽到的,以及由此聯(lián)想到的情景外還寫了什么?
1.輕聲讀課文的開頭,。
2.交流:看到“翠綠色的拱門”
聯(lián)想到“我似乎又嘗到了和小伙伴們手拉手歡呼著跑入拱門的喜悅,似乎又聞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邁出校門時的留戀之情!
3.教師引讀,從中體會作者當時的興奮心情。
4.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再仿照這樣的句式說一句。
望著 ,我似乎 ,似乎 ,似乎 。
再讀9——11節(jié)。
教師學生交流,朗讀,體會作者的留戀之情。
四、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1、課文的寫作順序是什么?結(jié)構特點是什么?(按地點的轉(zhuǎn)換以進校門、在操場、出學校門為線索,從“觸景”與“生情”兩個方面敘述。)
2、提示概括:我回到母校觸景生情。進校門,看到 ,想到 在操場,看到 ,想到 ;出校門,看到 ,想到 。
3、自由說說,個別交流。
設計意圖:閱讀課文,因文而異地選擇適當?shù)姆椒、正確、熟練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單元訓練的重點。根據(jù)課文的寫作順序和結(jié)構特點(按地點的轉(zhuǎn)換以進校門、在操場、出學校門為線索,從“觸景”與“生情”兩個方面敘述)進行概括,循序漸進提高這一方面的能力。
布置作業(yè)
設計意圖:作業(yè)練習讓學生自主選擇,激發(fā)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欲望,滿足不同類型的學生需求,學生的學習潛能得到發(fā)揮。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致女兒的信》一文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8課的自讀課文,作者是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面對正值花季的女兒,一個對愛情充滿好奇與遐想的少女,針對“愛情”這一既簡單又深奧的問題,身為父親的作者沒有回避,沒有敷衍,更沒有說教,而是用了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故事,闡釋了愛情的真諦。信中主要談了人的“精神性”與“生物性”的聯(lián)系,強調(diào)人類高尚的愛情應該遠遠超越“傳宗接代”的生理需要。從而啟發(fā)和培養(yǎng)了女兒正確的愛情觀,這篇課文對于成長中的青少年學生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
本文所涉及的話題“愛情”對于中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話題。中學生正值青春期,異性之間會產(chǎn)生微妙的感覺,但還未必真正懂得愛情。學生如果處理不當,思想認識不足,就容易踏上早戀的航船。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可由于中學生“涉世未深”,缺乏相關的生活經(jīng)驗,理解愛情的本質(zhì)有些困難,加上現(xiàn)實生活中對待早戀的觀念。一方面使得情感內(nèi)斂的學生不太愿意就這一敏感話題發(fā)表看法,另一方面他們又希望有人指點迷津。而教書育人是語文教育應盡的責任,因此,要對學生多加引導和鼓勵,讓他們放下包袱,輕松參與到討論中來。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俜e累“忐忑、繁衍”等詞語和有關“愛情”的名言警句。
、谡w感知文章內(nèi)容,理解這個民間故事的巧妙構思,體會故事背后的寓意
2、過程和方法目標:
、賹W習聯(lián)系西方文化背景在語境中領會語句含義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谕ㄟ^搜集有關“愛情”的詩詞、名言警句和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讓學生進一步受到啟發(fā)和感悟,逐步形成正確的愛情觀。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引導學生了解“愛情的真諦,感受偉大愛情的美好”;幫助學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確把握萌動的情感。
【教學重點】
1.體會運用故事闡述抽象道理的寫法的好處。
2.通過討論去品味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3.理解愛情的真正含義,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難點】
1.對一些含義較深的抽象的語句,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需要教師及時引導,將問題分解變細。
2.學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轉(zhuǎn)變的特殊階段,由于缺乏充分的生活經(jīng)驗,對于愛情本質(zhì)的理解會有些困難。
教學方法:討論研討相結(jié)合,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蘇霍姆林斯基的資料,同時搜集有關愛情的詩詞、名言警句及感人的故事。
2、掌握本課生字,生詞的音、形、義。
3、讀課文,思考:上帝在創(chuàng)造了人后,幾次來到人間?他從人的眼神中先后讀到了哪三種不同的東西?這三者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作者為什么把他們放在一起來解釋“愛情”?
4、讀文時,找出含義深刻的語句或自己不理解的語句。
【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語:莎士比亞曾經(jīng)在一首詩當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告訴我,愛情生長在何方?是在腦海,還是在心房?它是怎樣發(fā)生?它又怎樣成長?”這是每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可能也是同學們想知道的。當你遇到這樣的疑惑時,你會問你的父母嗎?(不會)可有一個14歲的小姑娘代我們向她的父親提出了這個問題。她的父親是如何回答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她寫給女兒的這封信。(板書課題,作者)
。ǘ╊A習檢測:
1、關于作者,你知道哪些?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ㄔ谶@里,將學生搜集到的有關文學常識進行交流,實現(xiàn)資料共享。)
2、利用屏幕顯示本文的生字、詞,找學生讀并要求在練習本上寫出加點字的讀音,然后對正,再交流釋義遇見困難的生詞。
3、讀文反饋:(用屏幕顯示思考題,找生回答)
讀中領悟故事的寓意,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策略。)
。ㄋ模┳x后交流,合作探究:
1、學生組內(nèi)交流思考結(jié)果。
2、班內(nèi)交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適時點撥疑難之處。
。ü膭顚W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有自己的心得,并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體現(xiàn)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學生間的對話及教師與學生的對話,真正實現(xiàn)師生的互動。)
。ㄎ澹┢肺墩Z言:
學生齊讀最后的兩段。
師:這幾句話道出了愛情的真諦,其實文中還有許多含義深刻的語句值得品味。請再讀課文,找出這樣的語句并揣摩其含義,也可以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語句,與組內(nèi)的同學交流。然后班內(nèi)交流,教師點撥引導。
。ㄌ崾荆航Y(jié)合“研討與練習二”進行。)
。ㄍㄟ^品味關鍵語句的含義,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對愛情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卣寡由欤
1、交流學生搜集到的歌詠愛情的詩詞和名言警句。
。ㄍㄟ^這一環(huán)節(jié),豐富學生的語言材料,加深對愛情的認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愛情是如此的美好,那么過早摘取愛情的果實,我們能收獲甜美嗎?請大家就早戀現(xiàn)象談談自己的認識。
。ㄔ诖艘雽Α霸鐟佟钡奶接懀龑W生走好青春的第一步,別走入“早戀”的誤區(qū),從而形成正確的愛情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七)小結(jié):
師:愛情是美好的,可中學生不是戀愛的季節(jié),過早的摘取戀愛的果實,品嘗到的不是愛情的甜蜜,而是酸澀。正象文中所說的:做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送給大家一句話:把握應有的愛是幸福的`,放棄不應有的愛是輕松的。(屏幕顯示)
課程進行到此,你應該對愛情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那你認為什么是真正的愛情,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愛情呢?請表達出自己的看法。
。ɡ眠@一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提高學生對愛情的認識。)
(八)布置作業(yè):
1、積累有關愛情的詩詞、名言和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2、把自己對愛情的認識寫在日記中。
。榱俗寣W生將課堂的學習熱情保留到課后,不斷增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設計此作業(yè)。)
板書設計:
。ū局啙、直觀、醒目的原則,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致女兒的信
蘇霍姆林斯基
愛情≠友情
愛情=忠誠+心靈的追念
。〞r間的考驗)(死亡的考驗)
(利用這一等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了解愛情的真諦;利用這一不等式引導學生走出早戀的誤區(qū)。)
【教學反思】
1、“三五三”的教學模式,重在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在“講”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的“學”,使學生在讀、思、議、評的過程中完成知識的遷移,形成自學能力。然后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讓學生參與“練”,依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練讀、練寫、練聽、練說,從而訓練思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
。病⒁驗楸酒巧婕暗健皭矍椤,對中學生來講這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所以在教學的第四個環(huán)節(jié),一開始學生有些畏首畏腳,當學生開始熱烈討論時,時間顯得有些倉促,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還要進一步的調(diào)試,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教案 篇5
第七課時(句子)
教學目標:
1、能把詞語整理成句子,并加上標點符號。
2、能按要求把句子寫具體。
3、能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把詞語整理成句子,并加上標點。(總復習三第1題)
1、讀一讀詞語,想一想按什么句式把它整理成句子。
2、抽生說,集體評議。
3、把句子寫下來,注意標點。
二、按要求把句子寫具體。(總復習三第2題)
1、讀題明確要求。
2、讀句子,再讀一讀后面的問題,想一想怎樣把句子寫具體。
3、抽生說,集體評議。
4、寫下來。
三、把兩句話合成一句話。
1、例:秋天的田野里稻谷黃了。
秋天的田野里棉花白了。
2、回憶剛才合并句子的步驟。
3、練習:(總復習三第5題)
四、判斷句子的正誤并改正。(補充練習)
1、自己讀一讀句子,找出錯的地方改正過來。
2、討論、校對。
五、給句子加標點。(補充練習)
1、自由讀句子,體會句子的不同語氣。
2、給句子加上標點。
3、反饋、校對。
六、照樣子改寫句子。(補充練習)
1、讀懂例句。說說改寫后句子有什么變化,明確改寫要求。
2、照樣子改寫句子。
反饋、校對。
第八課時(句子)
教學目標;
1、學會理解、分析句子。
2、能把句子排列成通順的.一段話。
3、能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教學過程:
一、讀句子按要求填詞。(總復習三第4題)
1、讀懂句子。
2、獨立完成練習。要求學生看清問題,讀一個提示對照句子做一題。
3、反饋、矯正。
二、讀句子,按要求回答問題。(總復習三第3題)
1、默讀句子,思考句后的問題。
2、抽生回答。
三、排列句子。(總復習四第5題)
1、讀讀句子,想一想講了一件什么事。
2、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試著把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順的話,在句前寫上序號。
3、反饋,集體討論。
4、錯的改正過來,再連起來把這段話讀一讀。
四、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總復習四1、2、3題)
1、復習背誦有關的課文。
2、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3、交換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