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精品【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各種復制的現(xiàn)象,感受復制方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嘗試簡單的復制方法,萌發(fā)愛科學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模具、泥工板。
2、恐龍平面圖、拷貝紙、鉛畫紙、復寫紙、印章、白紙。
3、彩紙、剪刀、小筐。
4、復印機、電腦、視頻轉(zhuǎn)換儀。
活動過程:
一、認識復制的現(xiàn)象。
1、出示小魚圖。
提問:“這是什么?老師還需要一張一樣的小魚圖,有什么辦法?”
2、示范使用復印機操作過程。
師:我就請復印機來幫忙。看,一張一樣的小魚圖出來了。
3、:剛才老師操作的.過程就叫復制。復制就是做一模一樣的東西!睆椭频姆椒ㄓ泻芏喾N,剛才老師用的是復印機來復制。
二、嘗試簡單的復制。
1、我還帶來了一些東西:恐龍圖、拷貝紙、復印紙用這些材料能不能來復制小恐龍呢?還有印章、模具,它們能用來復制嗎?請你們動手來試一試。
2、幼兒自由選擇,操作。
鼓勵先完成幼兒嘗試多種方法復制。
3、介紹復制情況。
。1)請個別幼兒來介紹是用什么材料,怎樣進行復制的?
師:請你介紹一下,是用什么材料,怎樣復制出這兩個東西的?
。2)請使用相同材料,不同方法幼兒來介紹。
師:有誰也用了這些材料,但不是用這種方法來復制的?
。3)請使用不同材料的幼兒來介紹復制方法。
師:你是用什么材料來復制的?請你也來介紹一下。
(4):原來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用來復制的。
。ㄕ埬銈儼褨|西都放回筐里。)
。ó斢變褐v到用復印紙等要講解一下操作的過程和要點。)
三、感知、探索快速復制的方法。
1、師:“5月12日,四川發(fā)生了大地震,現(xiàn)在那里的小朋友需要許多純凈的水,我們一起他們,好嗎?”
“你們每一個的筐里有一瓶水,我們要想辦法用最快的速度復制出更多的水。還有5分鐘,運送水的車子就要開了。小朋友要加油哦!
2、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快速復制。
提醒:廢紙放桶里。
3、介紹復制方法。
。1)師:“時間到,請小朋友數(shù)數(shù)復制了多少瓶水!
。2)請復制的最多幼兒來介紹一下是用什么方法進行復制的。
。3)請用不同方法進行復制的幼兒來介紹,比比哪一種方法好。如果同一種方法,想想為什么有多有少。(剪速度快慢)
4、:你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復制出這么多瓶水,四川的小朋友一定很感激你們。
四、了解復制技術(shù)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1、提問:“在我們平時的生活里,哪些地方也要用到復制的辦法?”
2、“復制的方法對人們有什么好處?”(方便、速度快)
延伸:了解電腦復制,結(jié)束活動
1、出示小兔圖!斑@是誰,小兔一個人覺得怎么樣?”“怎樣幫助她?”(復制的方法)“老師也小兔找它的好朋友吧!
2、.教師電腦復制小兔。
“原來電腦也是可以用來復制東西的,家里有電腦的小朋友回家也可以試一試,如果你們平時發(fā)現(xiàn)了不同的復制方法,再來告訴小朋友和老師,好嗎?”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按多種特征給動物進行正逆排序。
2、積極參與操作活動,感受排序活動的樂趣。
3、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4、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桃子和小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1、引出話題。
提問:看這是一個又大又甜的桃子,你們喜歡吃嗎?
森林里的小動物也想吃?纯词悄男┬游,請你們來說一說。
2、了解動物的主要特征。
引導提問:你們看這是長耳朵的小兔,還有什么樣的小動物呢?
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位朋友?
二、按動物的某一特征排序1、按動物的高矮、長短排序。
師:五個小動物都想先吃到桃子,讓誰先吃好呢?他們決定比一比。
(1)按個子的高矮排序。
引導提問:長頸鹿把脖子挺得高高的。你們猜,他會說比什么才能讓自己先吃到桃子?
(2)按耳朵的長短排序。
長頸鹿正要去吃桃子,可猴子說:"這樣不行"。
引導提問:猜猜看,兔子會說比什么才能讓自己先吃到桃子?
小兔子吃到桃子了嗎?;有沒有小動物反對呢?
(3)按尾巴的'長短排序。
"這樣也不對"猴子大喊了一聲。
引導提問:猜猜看猴子會說比什么才能讓自己先吃到桃子?
2、按動物的輕重排序。
提問:猴子有沒有吃到桃子呢?
"不行!"河馬使勁地跺著腳說。
引導提問:剛才長頸鹿要比個子的高矮,兔子和猴子分別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長短,猜猜看這一次大肚皮的河馬會要求比什么呢?它會怎么說?
3、按動物的高矮、長短、輕重進行新一輪排序。
"不行!"這時一點不起眼的毛毛蟲大喊了一聲。
引導提問:毛毛蟲那么小,猜猜看,他會想比什么才能讓自己得第一呢?
毛毛蟲得了幾個第一?是怎么比的?
教師小結(jié)。
三、品嘗桃子四、拓展活動
教學反思
《讓誰先吃好呢》是一個幽默生動、結(jié)尾出人意料的繪本故事。將這個故事轉(zhuǎn)化為數(shù)學活動時,我反復思量,尋找著繪本與幼兒數(shù)學活動的結(jié)合點;大膽剪裁,調(diào)整著作品與幼兒經(jīng)驗的契入面,仔細閱讀故事,我發(fā)現(xiàn)其中隱藏著兩條線索,第一條是“讓誰先吃好呢”,這就象一個謎,始終貫穿于故事之中,深深的吸引著孩子們;第二條是動物們按某一特征進行高矮、大小、長短、輕重的排序,這正是本次活動的價值所在。在活動設計中,我就牢牢的把握住了這兩條主線,制訂了具有適宜性、指向性的活動目標,即以“讓誰先吃”的故事情景為切入口,利用故事情景推動幼兒對于排序經(jīng)驗、比重經(jīng)驗的不斷建構(gòu)。整個活動過程生動有趣,兩條主線并駕齊驅(qū)、相互交織,若隱若現(xiàn)、相互貫通。在主題鮮明的情景化教學中,自然無痕的滲入正逆排序的方法,整合高效的融入稱重游戲、符號的實際運用;顒幽繕嗽谶^程中自然展現(xiàn)、層層鋪展、一一達成。
活動中,我能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與幼兒進行互動。始終遵循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原則。比如在按動物的高矮、大小、長短、輕重,進行新一輪的排序時,毛毛蟲站出來說應該我先吃,教師沒有直接說出結(jié)果而是讓幼兒各抒己見,大膽講述各自的理由,使幼兒在與伙伴的思維碰撞中,領(lǐng)悟高矮、大小、長短、輕重正逆排序的實際意義,在師幼、幼幼的拋接中,活動重點迎刃而解。讓幼兒在活動中,興趣高漲,一直在玩中學習,活動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但是,在教學活動中,雖然我盡量做到讓全體幼兒都加入到游戲中來,但是還是對個別幼兒的關(guān)注度不夠,對幼兒的個別引導上還是不夠,我的設問有的幼兒不會,我就顯得有點急躁,不能用語言好好的激化幼兒自主的思維,有時候老師就一一幫助幼兒解決了問題,這一點上,我做得很不好,所以在后面的評課中也有老師提出了這樣的意見,我會虛心的接受,在下次活動課的時候如果再遇見這樣的問題,我一定戒焦戒躁,盡量提出問題想辦法和幼兒一起解決問題,讓所有的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讓自己的教學活動更加完美!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幼兒認識不同動物的耳朵的特點。
2、幫助幼兒初步掌握系統(tǒng)的、有序的觀察方法。
3、使幼兒初步形成類的概念,從而有概念思維及簡單判斷的能力。
活動準備:
較大的彩色動物圖片、白板、毛絨動物耳朵頭飾、單面膠紙。
活動過程:
一、教師拿出準備好的彩色動物圖片,讓幼兒辨認,并能有序的觀察動物耳朵的特點過程中的對話:
師:今天有一些動物朋友要來我們班級作客,小朋友們認不認識他們呀?
幼“認——識!有大象、小貓、兔子、小狗、小熊...
師:真聰明!如果這些動物按門鈴時,我們只能從貓眼里看到他們的耳朵,那我們還能認出他們來嗎?
幼:......(安靜下來,若有所思)
師:老師請大家先來好好的認識一下這些動物朋友的耳朵好不好?他們都有哪些特點呢?
幼:兔子耳朵長長的...貓的耳朵很尖很小...大象的耳朵灰灰的...
師:大家說的都很對,F(xiàn)在我們按照老師的要求來說好不好,先說形狀,再說顏色,顏色還包括外面和里面兩種,小朋友們先說外面再說里面。
幼:兔子的耳朵是長長的`,外面是白色,里面粉紅色...小貓的耳朵尖尖的,外面是黑色,里面是肉色...大象的耳朵扁扁的,很大,外面是灰灰的,里面是白白的...
二、教師收起彩色動物圖片,在白板上畫出動物耳朵的圖形,讓幼兒辨認。
三、教師用單面膠紙將彩色動物圖片的耳朵部位遮住,再拿出準備好的毛絨動物耳朵頭飾,請一部分幼兒帶上頭飾扮演客人,另一部分幼兒找出對應的臉譜交給他們。教學活動在游戲中結(jié)束。
活動分析:
從感知覺——記憶——思維這三個方面來看,幼兒通過此活動學會了有組織的觀察事物,并記憶下來,還能根據(jù)此經(jīng)驗判斷不同動物耳朵與臉是否相符。首先,我準備的教具彩色動物圖片和毛絨動物耳朵頭飾無疑都是很能引起幼兒興趣的東西,他們很容易注意到這些可愛、鮮艷的物品,并很樂意按照我的要求,去觀察動物的耳朵。起先他們的觀察很隨意,很無序,有的說顏色,有的說形狀,在我的引導下,他們很快能夠有序的按照規(guī)則觀察特征。觀察過程給了他們短時的記憶,第二階段,我收起圖片,在白板上用單調(diào)的線條畫出耳朵形狀,幼兒可以再認,使他們的記憶得以鞏固。最后,玩了一個配對的游戲,畢竟毛絨頭飾與彩色平面圖片是有一定差別的,但是幼兒通過觀察顯然已經(jīng)能夠獲得類的概念,也能很快的使用反向思維為耳朵找到對應的動物臉,說明幼兒已經(jīng)初步形成了概念性的思維,當有幼兒配對錯以后,有幼兒可以指出錯誤,并糾正過來,可見,他們已經(jīng)可以進行簡單判斷。
科學教案 篇4
教案目標:
1.對生活中物品的數(shù)量感興趣,有好奇心。
2.能正確地握筆、畫線,完成操作任務。
3.學習用連線對應比較的方法,比較判斷兩組物體的多少、一樣多。
教案準備:
教師準備:畫有大小不同的兩串糖葫蘆的圖片,彩筆若干。
教案過程:
1.教師出示圖一,提問:這是什么?幼兒園教案你吃過糖葫蘆么?糖葫蘆是什么味道的?由此導入活動。
2.教師引導幼兒比一比,哪串糖葫蘆多。
。1)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說說第一幅圖中,兩串糖葫蘆有什么不一樣?
(2)示范圖一,用連線對應比較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并判斷指出兩串糖葫蘆哪串多,哪串少。
。3)示范圖二,引導幼兒繼續(xù)用連線的.方法進行比較,并判斷出兩串湯葫蘆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3.幼兒連一連,比一比。
用連線的方法,完成《幼兒讀物.科學》中《連一連,比一比》的練習,看誰完成的又快又好。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動手操作活動。
2.能將相關(guān)物體進行一一匹配,并說出理由。
3.初步學會相關(guān)物體的重疊或并置匹配,感知一一對應的現(xiàn)象。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
初步學會相關(guān)物體的重疊或并置匹配,感知一一對應的現(xiàn)象。
獲得一些有關(guān)對應的經(jīng)驗。
【活動準備】
1.前期生活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春游、捉迷藏、乘車的生活經(jīng)驗。
2.教具準備:小狗、小貓、小雞、小兔頭飾;分別印有“1”“2”“3”“4”數(shù)字的帽子各四頂;骨頭、小魚、蘿卜、小蟲的盤子。
3.自制火車教具。
【活動過程】
一、引出活動:聽聲音,猜客人
1.請小朋友仔細聽誰來了?找出它的圖片(小狗、小貓、小雞、小鴨)。
(回憶經(jīng)驗,展開思路,激發(fā)興趣。)
2.小動物們要出游需要準備什么物品?提示語:還可以帶上什么有用的東西呢?怎么戴帽子呀?引導幼兒說出戴帽子。吃的東西:找食物
(一個小動物頭上戴一頂帽子感知重疊對應的關(guān)系。)
二、小動物旅行開始了——學習對應
1.我為小動物準備一個大蛋糕,但它們都不喜歡吃,小動物們喜歡吃什么呀?(感知相關(guān)物體的`匹配對應)
2.小動物們都喜歡吃什么呀?盤子里有什么呀?(再次感知相關(guān)物體的匹配對應)
三、做游戲,鞏固練習
1.捉迷藏。
小動物們要玩捉迷藏的游戲了,小朋友來找他們,引導幼兒尋找規(guī)律。如:紅房子后面躲著誰呀?(感知顏色的對應)
2.(1)小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一起乘車回去吧。老師是司機,坐在最前面。我們來數(shù)數(shù)還有幾個座位呀?有幾種小動物呢?應該怎么坐呢?1、2、3、4個座位。
(一種小動物坐一把長椅子。鞏固手口一致點數(shù)4,鞏固一一對應的重疊關(guān)系。)
(2)那誰坐前面誰坐后面呀?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椅子和帽子數(shù)量的對應關(guān)系。說出按帽子的號碼來坐。感知數(shù)與量的對應關(guān)系。)
四、操作紙一一對應填畫:花和蝴蝶
課后反思
上完后,自我感覺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設計順利的完成了!上完后才發(fā)現(xiàn),還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對這一數(shù)學思想的領(lǐng)悟遠遠不夠。周主任說得非常有道理,一一對應更重要的是一種思想,是解題時所運用的一種思路,不應當停留在生活中的一一對應,可以在數(shù)學中挖掘其更深層次的內(nèi)涵。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1
(精選)科學教案07-26
科學教案【精選】07-29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0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9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28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9-17
(精選)科學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