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热免费在线视频观看|欧美国产精品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b id="w545d"><legend id="w545d"></legend></b>
<blockquote id="w545d"></blockquote>
    1. <thead id="w545d"></thead>
        首頁 申請書推薦信邀請函通知工作總結工作計劃策劃書工作報告合同演講稿職業(yè)規(guī)劃
        當前位置:98158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12-19 10:11:02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中班教案(范例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中班教案(范例8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本班幼兒在整理玩過的玩具時,隨意性特別強總是亂堆亂放,針對這一事情對幼兒進行物品整理的學習。

          活動目標

          1、嘗試按大小、顏色、用途等兩種不同特征對物品進行分類。

          2、 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操作卡的使用,物體的粘貼

          活動準備

          標記卡、托盤、一棵蘋果樹、大小、紅、黃顏色的蘋果若干、實物水果、文具、衣物、操作卡、膠水、音樂、手偶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昨天是動物王國國王的生日,小動物們都為國王獻上了各種各樣的禮物,誰知道都有什么呀?這么多的禮物都放在了一起可真亂呀!小朋友愿意幫助國王對這些物品進行分類擺放嗎?(幼兒按照標記卡的內容對物品進行大、小和用途進行)

          二、進行部分

          1、按用途分類

          2、 按大小、顏色分類

          三、動手操作分類

          請小朋友把記錄卡打開,我們一起看一下記錄卡上有許多漂亮的'分類框,每個分類框都有一個標記,第一個是黃色的鞋子,和它對應的是蘭色的鞋子。

          中間的是大的學習用品,和它對應的是小的學習用品。最后一行是大的玩具,和它對應的是小的玩具,請小朋友按照要求把口袋里的物品貼到相應的分類框里吧!

          四、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所授內容為重辦數(shù)學活動《物品分類一》,

          活動目標:

          1、嘗試按大小、顏色、用途等兩種不同特征對物品進行分類。2、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物品分類”是一節(jié)很有意義的數(shù)學活動課,即可以讓幼兒學會分類管理,又培養(yǎng)了幼兒日常生活中整理物品的好習慣。

          本節(jié)課我采用是以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讓幼兒以游戲的方式對已知物品進行一維、二維的分類拜訪,活動開始便抓住幼兒的興趣點以故事“國王的生日禮物”導入,隨后讓幼兒思考問題,引導幼兒發(fā)散思維,一步一步去解決問題,幼兒和我預想的一樣,他們能很好的與教師互動,對物品進行分類。第二環(huán)節(jié)操作卡的使用,在操作前教師積極有效地引導很重要。在操作中,教師積極觀察引導。整節(jié)課中不斷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培養(yǎng)幼兒的秩序感。

          數(shù)學是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幼兒通過數(shù)學的學習可以去解決日常生活和游戲中的一些簡單問題,同時它又具有邏輯性和嚴謹性,我們要注重幼兒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yǎng),手腦結合,才能讓他們更易理解和接受。

          本次活動層次清晰,但不足之處是幼兒動手操作卡的應用,由于時間的關系沒有讓幼兒對自己工作的準確性得到認可,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克服困難,彌補不足。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理解鵝媽媽有趣滑稽的形象特點。

          2.學習和同伴合作開展游戲,并能從中干支速度和時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自制鞋子,襪子,花裙,項鏈,香水及鵝媽媽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鵝媽媽形象,引入故事

          1.引導幼兒觀察原先的鵝媽媽

          T:小朋友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啊?(一只鵝)

          T:鵝媽媽漂不漂亮?為什么?(不漂亮,因為它光著腳,腿毛長,腰很粗,脖子長)

          T:今天天氣真好,鵝媽媽想上街去買點東西,可是她想買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聽。

          2.欣賞故事,提問,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教具

          T:鵝媽媽上街買了什么東西啊?(鞋子 襪子 裙子 項鏈 香水 )

          T:鵝媽媽本來想買什么的?它為什么買了這么多呢?(老板會做生意)

          二.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根據(jù)教具再復述故事,在買每樣東西是的對話,要幼兒根據(jù)教師說的'集體重復

          2. 提問:小朋友們喜歡鵝媽媽嗎?為什么?

          三.根據(jù)活動材料分角色表演故事

          T:小朋友都說的很好,現(xiàn)在啊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做鵝媽媽和商店的老板,你們愿意嗎?

          可用多種形式,讓幼兒鞏固

          活動延伸《鵝媽媽買鞋接力賽》

          每組分發(fā)各種飾品,將幼兒分為4組,比賽前,教師講清規(guī)則及注意事項

        中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電話的簡單折法。

          2、學先看步驟圖進行折紙電話。

          3、喜愛折紙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正方形紙人手一張、電話步驟圖、這號的電話機一只。

          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的形式導入課題。

          1、師:“叮鈴鈴,叮鈴鈴,一頭說話一頭聽,兩人不見面,說話聽得清!

          2、老師出示電話,提問:“小朋友你們想學嗎?”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一種新的本領,出示步驟圖,請小朋友看著步驟圖圖來折著電話!

          二、帶領幼兒看步驟圖了解折法。

          1、請幼兒看第一副圖,上面的線表示什么意思。(虛線)。箭頭表示什么意思,第二副圖和第三幅圖上的箭頭表示什么意思。

          三、幼兒看步驟圖學折電話,老師指導。

          1、發(fā)給幼兒人手一張紙,小朋友看步驟圖折電話,請先折好的小朋友做小老師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講評

          請折好的小朋友做打電話的游戲。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10的形成,知道9添上1是10。

          2.認讀數(shù)字10,知道10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藍氣球9個,紅氣球10個,數(shù)字卡片1—10。

          活動過程:

          1.復習9的'形成。

          出示藍氣球8個,提問藍氣球有幾個?怎樣使他們變成9個?

          請一位幼兒操作添成9個氣球,添上后點數(shù)說出總數(shù)。

          小結:8個氣球添上1個氣球是9個氣球,8添上1是9。

          2.學習10的形成。

          出示:紅氣球9個,提問紅氣球有幾個?怎樣使他們變成10個?

          請以為幼兒上來添成10個氣球,然后點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

          小結:9個氣球添上1個氣球是10個氣球,9添上1是10.10個氣球用數(shù)字10表示。

          3.認讀數(shù)字10,理解10的實際意義。

          出示數(shù)字10,引導幼兒說說10的實際意義,找一找周圍哪些東西數(shù)量是10個。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講述10像什么?

          4.游戲:比多少。

          畫上兩個圓圈(兩個呼啦圈也可),聽音樂,音樂一停,站在圈上比比哪個圈里的人多?

          活動延伸:

          幼兒學習資源4第9頁,數(shù)一數(shù),將氣球與相應數(shù)字連起來。

          數(shù)一數(shù)小魚和小鳥的數(shù)量并添畫。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并掌握歌曲中啃蘋果的節(jié)奏(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能夠快樂的演唱。

          2.嘗試隨著節(jié)奏用肢體動作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蘋果被啃的動態(tài)。

          3.在毛毛蟲啃蘋果的情境中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毛毛蟲啃蘋果"、多媒體課件、節(jié)奏圖譜、貼有蘋果的`蘋果墊4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毛毛蟲來了

          1.師:看是誰來了呢?(播放PPT)(幼兒回答毛毛蟲)。

          2.毛毛蟲喜歡吃什么呢?

          (播放毛毛蟲啃蘋果音效,傾聽后猜測)(樹葉、蘋果、香蕉、西瓜等。)

          3.毛毛蟲到底在吃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úシ臥PT)

          4.哇,毛毛蟲這么喜歡吃蘋果。

          二、學習毛毛蟲啃蘋果的節(jié)奏。

          1.它經常會一口一口啃蘋果哦,我們一起來聽聽。它是怎么啃蘋果的?(播放音效)(幼兒回答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出示圖譜)(教師講解圖譜:毛毛咬一下、停下來、又咬一下、然后快快的咬了三下。)

          2、那我們來一起學學毛毛蟲啃蘋果吧(練習2次)

          3.毛毛蟲真淘氣,它又開始啃蘋果了,來聽一聽,她這次是怎么啃的呢?(播放音樂)

          4.聽完嘍,毛毛蟲這次怎么啃的?(幼兒回答咔嗞咔嗞咔嗞咔嗞咔--,教師出示圖譜并講解圖譜:快快的咬了四下,然后嚼一嚼。)

          5.淘氣的毛毛蟲喜歡啃蘋果,那我們一下來啃一啃,可是老師的手點哪里,你們就跟著節(jié)奏來啃哦。ǚ磸2次)

          三、毛毛蟲啃蘋果

         。ㄒ唬└兄獙W唱游戲歌曲

          1.毛毛蟲啃了什么樣的蘋果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úシ艅赢嫞

          2.毛毛蟲都啃了什么樣的蘋果?按幼兒說的出示圖片,并唱樂曲。

          3.再聽一次,是啃了這些蘋果嗎?

          4.分句聽辨,出示圖譜,感知學唱啃不同的蘋果時發(fā)出的不同聲音節(jié)奏。

          5.區(qū)別啃大小蘋果的聲音,跟著音樂,和毛毛蟲一塊啃蘋果(快樂地歌唱)。

          (二)游戲--毛毛蟲啃蘋果

          1.老師做毛毛蟲,幼兒嘗試按節(jié)奏表現(xiàn)蘋果被啃,變成蘋果核的動態(tài)。

          2.請幼兒分組自選蘋果變,唱到啃什么蘋果,變什么蘋果的幼兒就表現(xiàn)被啃動態(tài)。(視情況再次游戲。)

          四、毛毛蟲變蝴蝶

          1.毛毛蟲吃了這么多蘋果,開始休息了。

          2.毛毛蟲睡了美美的一覺醒來,呀!變成什么啦?毛毛蟲變蝴蝶嘍。ㄒ黄饘W蝴蝶飛,出活動室)

          五、歌曲譜: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幼兒練習畫半圓形的基礎上,教會幼兒把半圓形變成各種形體。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并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3、喜歡并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并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4、在故事情境中體會到做錯事要勇敢地面對解決。

          【活動準備】

          《紅帽子》連環(huán)畫一本、紅帽子范畫一個。

          【活動重點】

          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續(xù)編故事。

          【活動難點】

          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把半圓形變成各種形體。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以送禮物吸引幼兒。

          小朋友,你們好!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件禮物,我們先來看第一件好嗎?

          出示紅帽子問:這是一頂什么呀?(紅帽一學。(請幼兒伸出手指,按老師教的步驟邊畫邊說)

          二、出示第二份禮物,講述故事。

          1、出示小書,看第二件禮物是什么呀?(書),是老師根據(jù)第一件禮物紅帽子創(chuàng)編的連環(huán)畫小書,想看嗎?故事的名字就叫《紅帽子》。

          2、講述故事一遍。提問故事里的紅帽子是誰的?誰撿到了,把它當什么用?

          3、你說紅帽子不見了,還會被誰撿到,把它當成什么呢?

          4、老師編的故事還沒有編完呢,想請你繼續(xù)編下去,請你按照:紅帽子被誰撿到了?把它當什么用,繼續(xù)編下去。

          三、幼兒創(chuàng)作,續(xù)編故事。

          1、請想好的幼兒先說一說,并按照紅帽子被誰撿到了?把它當什么用,說一段話。

          2、對幼兒給予點評。

          四、活動延伸集體創(chuàng)作。

          1、準備白紙,交代活動任務,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操作。(提醒幼兒將想到的趕快畫下來,并說說紅帽子被誰撿到了,把它當什么,編一個故事。)

          2、集中交流,點評有創(chuàng)意的幼兒。

          3、裝訂成冊。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精神及初步的合作意識,探索圈的不同玩法。

          2、發(fā)展幼兒行進跳的技能。

          活動準備:

          1、圈人手一個

          2、各種飲用品、食品等物的空盒子 錄音機一架、開汽車音樂

          活動重難點:發(fā)展幼兒行進跳的技能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幼兒扮演小司機,手拿塑圈為方向盤,聽音樂在場地四周自由地作邊跑邊開車;教師扮演警察,用紅燈停,黃燈準備,綠燈開的口令為信號,控制幼兒的`身體動作,使幼兒準備活動有一個動靜交替的過程。 (其間幼兒手拿塑圈,跟著教師做圈操)

          二、提供材料,自由探索。

          1、教師提示:“小司機已經學會了用圈作方向盤開汽車,圈還可以怎么玩?要動腦筋和別的朋友玩得不一樣!

          2、幼兒想出多種玩圈的方法,并親自嘗試,教師個別指導。

          3、教師仔細觀察,邀請幼兒上來展示各種玩圈的方法;ハ鄦l(fā)交流。

          4、難度練習,重點指導

         。1)教師將合作得較好的組的玩法展示給同伴看。(雙腳并攏或分開行進跳)

         。2)幼兒自由結伴,分成若干小組。每組將塑圈擺在地上搭成各種圖案,然后進行跳圈活動。單腳或雙腳連續(xù)跳,左右腳交替跳,左右腳開合跳等。教師重點指導:如何與同伴商量合作玩的方法。

          三、游戲:送貨

          師設計二條難度不等的小路,幼兒自由選擇一條給兔媽媽超市送貨,途中跳過圈圈小路,爬過小坡、走過獨木橋、鉆過山洞,才能到超市,然后把物品送到他們自己的家。

          四、放松一下后進草莓班休息

        中班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通過實物的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并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2。能用正確的語言描述物體的輕與重并進行比較。

          [能力目標]

          通過生活實踐用自己的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游戲、實踐的過程激發(fā)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用自己的方法比較得出物體的輕與重。

          【教學難點】

          和生活相結合,選擇合理的方法比較輕重。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ㄒ唬┍纫槐龋

          師: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師在講臺上都放了哪些物品?(生答)

          師:現(xiàn)在誰能說出老師手里的這兩樣物品哪個重,哪個輕?(多媒體出示:蘋果和氣球;書和骰子)請同學們觀察物體,告訴同桌的好朋友,誰重誰輕?

          師:你們?yōu)槭裁茨芤幌伦优袛喑鰜砟兀?/p>

          小結:這是因為在平時生活中我們都拿過它們,所以可以直接憑生活經驗用眼睛觀察來進行判斷。

         。ǘ┎乱徊拢

          老師這里有兩個一樣大小的盒子,里面放了不同的東西,你們能猜出哪個盒子重,哪個盒子輕嗎?(學生猜測)

          師: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同的猜測,你有什么好辦法來比較出兩個物體的輕重呢?(生: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天平稱、蹺蹺板等)

          師:小朋友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那今天我們就一起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輕與重

          吧。(出示課題:輕與重)

          二、探究新知:

         。ㄒ唬┑嘁坏

          師:剛才小朋友都想到了許多好方法,可是當我們身邊沒有天平和蹺蹺板這些工具時該怎么辦?(用手掂一掂)現(xiàn)在誰愿意上來感受一下老師手里的這兩個盒子哪個重、哪個輕?告訴大家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請學生上來掂一掂,得出答案)

          師:米老鼠給我們大家準備了很多禮物,等會兒我們也用“掂一掂”的方法來任選兩樣物體比一比輕重。

          現(xiàn)在每組的桌子上都放了氣球、生梨、蘋果和礦泉水,每個小組可以任選其中的兩個物品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一比輕重。(要求:每個小組的小朋友任選兩樣物體來掂一掂、比一比,說一說。

         。ǎ┖停ǎ┍

         。ǎ┍龋ǎ┲

         。ǎ┍龋ǎ┹p

         。ㄕ3~4個小朋友來說一說)

          師:在我們剛剛比較的過程中,哪個物品是最重的?哪個物品是最輕的?(氣球最輕,水最重)

          師:氣球的外表形狀最大,為什么比較下來是最輕的?(因為里面是空氣)

          師:物體的輕與重與物體的大小有沒有關系?(沒有)

          師小結:比較物體輕重,不能只看大小,物體的.重量與它的材質有關,大的不一定就重。所以用手掂一掂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比較輕與重的方法。

         。ǘ┝嘁涣

          1。師:(出示課件)現(xiàn)在米老鼠這里有一堆梨和一堆蘋果,它還用剛才掂一掂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輕重,你們看行不行?(不行,因為數(shù)量太多了,手上放不下會全掉在地上)師:那我們小朋友是不是可以想出其它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輕重呢?(同桌交流,生答:可以用拎一拎的辦法)

          師:我們把蘋果全放在紅色的袋子里,把梨放在黃色的袋子里用手來拎一拎。(請2~3個小朋友上來拎一拎),并把拎的感受告訴大家。(梨的總重量要比蘋果的總重量重)

          2。很多小朋友都想嘗試下拎一拎的感覺,那就和你的同桌合作下,拎一拎誰的書包重,

          誰的書包輕,然后把與同桌合作的結果告訴大家。

          3。學生交流。(我同桌的書包輕,我的書包重)

         。ㄈ┑跻坏

          1。師:老師這里的梨和蘋果差不多重,用手好像估測不出輕重,你有什么好辦法來比較出它們的輕重嗎?(生:用天平秤來稱一稱)

          師:這個辦法不錯,可是如果沒有這些工具的時候還可以用什么好方法進行比較呢?(用橡皮筋吊一吊來比較輕重)

          師演示:應該看哪一段的長度?(橡皮筋的長度)

          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長度。

          2。比較礦泉水和生梨。

          師小結:在同樣的橡皮筋上所吊的物體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長。

          三、觀察實驗,比較輕與重:

          1。師出示媒體:海綿、吸鐵石、膠水、夾子、玩具車;

          師:誰能想個好辦法將這些東西從輕到重擺放整齊?(小組討論交流)

         。1。用手估測,2個2個比較;2。2個2個吊起來比較;3。把這5種物品全都吊上去)師:哪種方法會比較方便?(全吊上去)

          師:其實,根據(jù)生活經驗我們已經可以猜出誰是最輕的。(海綿)

          誰是最重的。(吸鐵石)

          2。學生動手實驗證明,并記錄結果(從輕到重)

          填寫在書上的表格內。

          3。學生交流:

          把5件物品都掛在橡皮筋上,橡皮筋拉得最短的就是最輕的;橡皮筋被拉得最長說明這個物體最重。

          4。請小朋友上來指一指,要看橡皮筋的哪一段長度?

          四、知識拓展:

          1。出示課件:小朋友都玩過蹺蹺板,當蹺蹺板停止晃動,像現(xiàn)在這樣時,你能說出誰比較重嗎?為什么?(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輕。小胖的一邊已經蹺下去了,而小巧蹺到上面去了,所以是小胖比小巧重。)

          師:如果他們兩人一樣重,那蹺蹺板兩邊的高度會怎樣?(一樣高)

          2。師出示圖片。

          師:你從這幅圖里看懂了什么?(2個蘋果=4個香蕉;1個蘋果=2個香蕉)

          師:要使蹺蹺板兩邊的重量不一樣,你有什么好辦法?(生答)

          師:如果再加1個蘋果,那右邊要加幾個香蕉才能使它們一樣重呢?(2根香蕉)

          3。課后拓展練習:

          小木箱一箱可裝4瓶飲料,大木箱一箱可裝8瓶飲料,那么12箱小木箱裝的飲料的重量和6箱大木箱的飲料的重量哪個重、哪個輕?

          12×4=48(瓶)

          6×8=48(瓶)

         。ㄒ粯又兀

          師:有時候我們還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重量。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本領?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典】07-20

        (精選)中班教案07-22

        中班教案[經典]07-24

        (經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精選】07-24

        中班教案(精選)07-31

        中班教案(精選)09-12

        [精選]中班教案08-30

        (經典)中班教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