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常用【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導入法、直觀演示法、觀察法、比較法,展示故事內容,讓幼兒了解故事內容,感悟繼母的狠毒、七個小矮人的善良,白雪公主的美麗。
2.激發(fā)幼兒同情善良的道德情感。
3.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4.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情景導入,引出故事《白雪公主》
二、基本部分:
1.播放動畫,欣賞故事。
2.圍繞問題,解決重難點。
3.利用游戲,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三、結束部分:
1.教師總結故事內容,激發(fā)幼兒同情善良的道德情感。
2、活動延伸:把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聽
教學反思:
經典故事《白雪公主》一課,我采用了幼兒喜愛的運用動畫的教學手段,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人物,觀察、了解故事內容。由于幼兒感興趣,而且是帶著問題去聽故事的`,所以聽故事認真,對故事了解得透徹,也能輕松地回答問題,幼兒能感悟繼母的狠毒、七個小矮人的善良,白雪公主的美麗,幼兒的道德情感得到發(fā)展本節(jié)課重難點掌握的非常好,達到了教學目的。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設計:
《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注重趣味性、活動性。寓教于生活、游戲之中;顒又形腋鶕(jù)幼兒具體形象的思維特點,讓幼兒在看、聽、說等一系列的自主活動中,理解詩歌所蘊含的意義,產生了一種想說的欲望,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的最后,我組織孩子們進行兒歌表演,很多孩子都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角色,連平時不愛說話的幼兒也沉浸在角色與情境中,一邊表演大聲地說,一副興高采烈的樣子。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愿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和老師一起講述故事。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烏龜、蝸牛、請問的木偶各一個,3組圖畫
活動重點:
愿意表達自己的感受,能和老師一起講述故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律動引入,邀請幼兒觀看木偶表演。
2. 情景導入:
(1)通過木偶劇的名字“怪脾氣的小烏龜”引起幼兒觀看的興趣。
老師有表情的提出問題:小烏龜為什么是怪脾氣?
(2)通過入場須知,讓幼兒了解看木偶劇的時候應該怎樣做。
二、基本部分:
1. 請幼兒觀看木偶劇的表演。
2. 問題導入:
(1) 木偶劇的名字叫什么呀?
(2) 小烏龜有個什么樣的怪脾氣呀?
(3) 小烏龜要干什么去?他碰到了誰?(引導幼兒說出小蝸牛和小青蛙對小烏龜說的'話)
(4) 小烏龜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5) 小烏龜?shù)倪@個怪脾氣好不好?為什么?
3.分組:將幼兒分成3組,由班上3位教師帶領一起講述故事。
(1) 出示掛圖,請幼兒根據(jù)圖畫內容進行講述。
(2) 請幼兒嘗試自己講述。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將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活動反思:
活動體現(xiàn)了“以幼兒為主題,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活動開始的情景表演,激起了幼兒想和小烏龜說話的愿望,小朋友看見可愛的小烏龜紛紛和他說“小烏龜,你吃飯了嗎?”“你到哪里玩”“你今年幾歲了”等等,當小烏龜總不理睬他們時,知知就說“小烏龜怎么不說話”,我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問“那你們說烏龜有個什么怪脾氣?”小朋友說“他不理睬人,他不愛說話”,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現(xiàn)問題,接下來我又通過一系列的提問,引導幼兒想辦法幫助烏龜改變這個壞脾氣,并創(chuàng)設讓幼兒相互交流、討論的機會,通過創(chuàng)編詩歌,激發(fā)幼兒與人交往的積極性,幼兒把問題從小烏龜身上遷到自己日常生活中來,讓幼兒進一步了解說話的重要性,提高幼兒的說話能力和思維能力。
整個活動幼兒都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情緒高漲,注意力集中。
正如《綱要》中所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的關鍵是為幼兒提供敢說,想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對的環(huán)境,孩子們正是在我創(chuàng)設的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中發(fā)展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并樂意與人交往。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討論,體驗關心別人帶來的快樂。
2、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生病同伴的關心。
3、知道要愛護身體,讓自己少生病。
活動準備
1、情景表演片段(我生病了)。
活動過程
一、回憶生病的感受,萌發(fā)對生病同伴的關愛之情。
提問:你生病的時候有什么感覺?最想做什么?
二、觀看情境表演(我生病了),體驗生病時渴望關愛的迫切心情。
1、幼兒觀看表演。
2、提問、討論:看玩這個表演,你有什么感覺?
最近我們班xx小朋友生病了,沒有來上幼兒園,你有什么想法?
三、交流、討論慰問生病的同伴的`方式。
1、與同伴討論并記錄:可以以怎樣的方式慰問生病的同伴?
2、集體交流:交流慰問同伴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ㄈ绱螂娫挄r間不宜過長、聲音不宜過響、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慰問之情等)
四、引導幼兒學習關心自己和身邊的人。
1、提問:如果我們身邊的朋友、親人生病了,我們應該怎么做?
2、討論:如果自己生病了,應該怎么做?
3、教師小結幼兒的討論情況,并引導幼兒進行嘗試體驗。
延伸談話:
怎樣才能少生。
1、組織幼兒討論。
2、教師小結: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注意根據(jù)天氣變化增減衣服,講究飲食衛(wèi)生,多吃有營養(yǎng)的食物等。
中班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課主要是比較冬天與秋天植物的不同,知道幾種常見植物的過冬方式。我通過孩子們喜歡的游戲“找不同”為導入點,讓孩子去主動地尋找,并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通過觀察對比圖片提出問題,讓孩子們自由發(fā)揮想象。再以小毛驢講故事的形式,讓孩子們從中尋找答案。最后以游戲的方式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讓孩子們在找找,說說,玩玩中,輕松的達到預設目標。
【活動目標】
1、比較冬天與秋天植物的不同。
2、知道幾種常見植物的過冬方法。
【活動重難點】
知道幾種常見植物過冬的方法。
【活動準備】
秋冬景色掛圖、不同顏色的磁力扣、手偶、PPT課件、頭飾、《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出示秋冬景色掛圖。請幼兒說說自己發(fā)現(xiàn)的兩幅圖中不一樣的地方,教師用同色磁力扣進行標注。
引導語:“小朋友,你們玩過找不同的游戲嗎?老師這里有兩幅漂亮的圖片,我們來找找不同!
二、引導幼兒探索植物過冬的方法
1、引導幼兒對比圖片,感知植物在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狀態(tài)。
師:“好,小朋友們觀察的非常仔細,把他們的不同點都出來了。我們再來看看這兩幅圖片。你們喜歡那幅?為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原來,一幅是秋天的景色,一幅是冬天的景色。秋天小草變黃了,大樹上長滿了葉子,蘋果也熟了,還有很多漂亮的顏色。冬天,大樹光禿禿的,大地上白白一片,只有松樹、冬青還是綠色。
2、探討植物過冬的方法
(1)師:“現(xiàn)在,寒冷的冬天悄悄地來了,人們都穿上了棉襖,帶上手套、帽子、圍巾,小動物們也都儲存好糧食冬眠了。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大樹,小草這些植物是怎樣過冬的嗎?”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做鼓勵性反饋。
師:“就在小朋友思考問題的時候,來了一位小客人。它說要替我們去樹林里問問這些植物寶寶們到底是怎么過冬的!
。2)出示手偶講故事,邊講邊播放課件。
教師講述故事
小結:梧桐樹、楓樹、蘋果樹、梨樹等這些葉子大大的樹木都是落下葉子過冬的。
松樹、柏樹、冬青等這些小葉子的植物不怕冷都是綠綠的過冬的。
。3)一起討論冬天里綠色的植物是如何過冬的。
引導幼兒觀察冬季景色圖,找出冬天生長的蔬菜。
師:“植物們的本領真不小,有的會落葉,有的會藏根,等著暖和的時候在生長變綠,那么在冬天里就沒有綠色的植物他們都不生長嗎?”
播放課件,幼兒了解大棚蔬菜。
“這么冷的天里,這些蔬菜為什么還有綠色的,還在生長?”“為什么在棚里就能生長,誰把他們請進大棚里的?”
小結:是我們壽光的農民伯伯,很早的時候是沒有大棚的,那時的小朋友在冬天吃不到新鮮的蔬菜,身體也不能健康的成長。于是,農民伯伯就發(fā)明了大棚,把西紅柿,黃瓜,辣椒,茄子等好多的蔬菜都請到里面,蔬菜寶寶們在大棚里不怕冷,就能不斷的結出新鮮的蔬菜,給小朋友吃了。
三、游戲《植物寶寶找朋友》
1、找頭飾,請幾個幼兒說說自己拿的是什么植物。
師:“小朋友今天表現(xiàn)的真棒,為了鼓勵你們的表現(xiàn),我給你們每人板凳底下放了一個小禮物,在看禮物之前老師有要求,拿到你的禮物后先看一看是什么,老師數(shù)三個數(shù),你就把你的禮物藏到身后,明白了嗎,趕快看看你的禮物吧。一、二、三時間到。”
師:“老師要加大難度了,再拿出你的植物寶寶看看剛剛說的對不對,想想他是怎樣過冬的,這次老師數(shù)到五。一、二、三、四、五時間到!
2、播放音樂,教師請“植物寶寶”上來說說是如何過冬的。
師:“你變成什么寶寶了?他是怎樣過冬的?”
3、依次請出落葉過冬,常綠過冬,在棚里過冬的植物上來找朋友。
【活動延伸】
師:“ 植物寶寶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在我們教室外面還有很多的植物寶寶,出去找找你們的好朋友吧!狈乓魳纷叱龌顒邮摇
附故事:
冬天到了,北風呼呼的吹著天氣好冷,這天小毛驢來到了森林里,它看見大樹掉光了葉子說:“大叔爺爺?shù)腵葉子怎么掉光光了,他是不是枯死了?”大樹爺爺聽到了回答說:“小毛驢,我還好好的活著呢,把葉子掉光是我過冬的方式,我的葉子會吃掉我很多的營養(yǎng)和水分,落下葉子就能留住水和營養(yǎng),再加上我有強壯的樹干,在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美美的睡一覺,來年春天再長出新的葉子。跟我一樣落下葉子過冬的植物有紅紅的楓樹,蘋果樹,梧桐樹,梨樹,桃樹,柿子樹等……”小毛驢低下頭,看了看干枯的小草又說“那小草哥哥是不是枯死了?”小草聽到了說:“小毛驢,我的葉子雖然干枯了,但是我的根很好的藏在泥土里,把根藏進深深地泥土里是我過冬的方式,等到來年春天我的葉子又可以變綠了,那時你可以再來看看我!毙∶H看見了不遠處綠綠的松樹,奇怪的說:“松樹姐姐為什么沒落葉,她的葉子不會吃她的營養(yǎng)嗎?”松樹聽到了笑著說:“小毛驢,我的葉子也會吃我的營養(yǎng)和水分,但是我的葉子比其他樹的葉子小,又非常厚所以吃很少營養(yǎng)。樹葉外面又長著一層蠟質,就像小朋友穿的棉衣一樣,一點也不冷。我就能綠綠地過冬,跟我一樣綠綠的過冬的植物還有葉子小小的冬青,柏樹等……”小毛驢高興的說:“啊,我終于明白了他們過冬的方式。小朋友,你們明白了嗎?”
中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本周我們將進入“幼兒園的朋友多”的主題活動,在主題中有一個素材點是“朋友的生日”,生日對于孩子們來說是一個充滿歡樂的代名詞,“過生日”是一個孩子們都感興趣的點。但是,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對于同伴的關注很少,更不知道同伴的生日。但是,中班的孩子已經很喜歡和同伴交往,喜歡和同伴一起玩,也很樂意與同伴分享快樂,有很好的交往、合作意識!斑^生日”可以讓幼兒從關心自己的生日出發(fā),繼而關注同伴的生日,體驗與同伴共處的歡樂。與此同時,我們教研組的研究重點是主題背景下的數(shù)活動。生日必然牽涉到生日日期,因此這一個素材點也正好可以作為數(shù)活動的載體,讓幼兒初步的認識日歷。因此,我設計了《朋友的.生日》這一集體活動。
活動目的:
1、初步認識日歷,并嘗試在月歷中尋找自己、他人的生日。
2、關注同伴,體驗和同伴一起過生日的歡樂。材料準備: 幼兒照片、投影儀、筆、紙、電視機、生日樹背景
活動過程:
一、了解月歷
1、你知道這是一棵什么樹嗎?
2、你知道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嗎?
3、誰能在大樹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呢?
二、幼兒貼照片
1、有什么好辦法找到自己的生日? (1)先找到月份
。2)然后再找日期 2、現(xiàn)在請你們在生日樹上看看,你們都貼對了嗎?(驗證)
三、游戲 1、游戲 請你找找我的朋友張老師的生日是幾月幾日?
2、游戲:猜猜我得朋友是誰?告訴我們朋友的生日日期,但是不告訴我們你好朋友的名字,就讓我們猜猜你的朋友是誰?
四、統(tǒng)計 1、游戲做好了,我們來看看哪個月過生日的小朋友最多(最少、一樣多)?
五、過生日 現(xiàn)在是幾月啊?有沒有朋友過生日?我們一起給他們過生日好不好?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恐龍的形體特征,感受作品所表現(xiàn)的情感。
2.運用已有的經驗大膽想像,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
3.學習詞組:啪噠啪噠、吱咕吱咕。
活動準備
1.圖片—(各種形態(tài)的)恐龍
2.童話:城里來了大恐龍
3.字卡:啪嗒啪嗒、吱咕吱咕。
4.手工制作-恐龍
活動過程
一、感知理解童話。
1.出示恐龍掛圖,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3.提問,幫助幼兒理解童話中的情節(jié)線索和人物形象特征。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恐龍來到了什么地方?它覺得怎么樣?
。3)恐龍所到之處都發(fā)生了一些什么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恐龍為什么會給城里人帶來那么多麻煩?它愿意嗎?
(5)當恐龍變成了立交橋時,它心里是怎樣想的?
二、進一步理解童話,學習詞組。
觀看圖片,提問:
1.大恐龍走在路上發(fā)出怎樣的聲音?鐵路又發(fā)出怎樣的聲音?
(學習詞組:啪噠啪噠、吱咕吱咕)
2.你喜歡恐龍嗎?
如果有一天恐龍也來到了我們這個城市,你會怎樣對待它?
三、談話。
教師:如果你是一只恐龍,你想為人們做些什么事情?
(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依照各種形體特征說出與眾不同的回答)
四、制作-恐龍
1.教師:你想不想自己也制作一個大恐龍呢?你喜歡哪一種恐龍?
2.幼兒自選自己喜歡的恐龍,進行手工制作。
故事:城里來了大恐龍
大恐龍來到了城里,它覺得這個地方比它以前到過的任何地方都熱鬧。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馬路上,可是它的身體太大,交通給堵塞了,汽車排起了長隊,響起了喇叭。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鐵路上,大恐龍的身體太重,鐵路被踩得“吱哩吱哩”直響,火車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龍“啪噠啪噠”地走在胡同里,它聞到了人家廚房里飄出的陣陣香味,忍不住把頭伸進窗戶,可是大恐龍脖子太長,把人家的房頂都掀翻了。大恐龍心里真難過。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龍給他們帶來了危險。
這時一個聰明的小孩說:“大恐龍走了許多路,一定是餓了!彼麕еS多小朋友在馬路上撒青草,大恐龍沿著這條青草路邊吃邊走,吃飽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馬路被堵住了,汽車從大恐龍身上、身下開過,大恐龍變成了立交橋。大恐龍身上癢癢的,睜開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還有這么大的用處呢!大恐龍覺得自己應該為城里人多做一點事,因為它是多么喜歡這個地方啊!
一輛輛大卡車、面包車、小汽車從大恐龍身下開過去,一輛輛自行車、摩托車、三輪車從大恐龍身上騎過去,一群群大人、小孩從大恐龍身上走過……城市的馬路暢通了,大家都說,大恐龍立交橋真好!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精選]08-18
【精選】中班教案08-24
中班教案(經典)08-05
【經典】中班教案08-05
[經典]中班教案08-05
中班教案(精選)07-31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典】07-20
(精選)中班教案07-22
中班教案[經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