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5篇【通用】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用廢舊月餅盒進行游戲的樂趣。
2、能用“托盤”持球協(xié)調(diào)地行走。
3、能初步樹立尊重同伴、虛心求救、樂于助人的思想。
4、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重點難點:
1、重點:體驗用廢舊材料進行游戲的樂趣
2、難點:持球不落下并協(xié)調(diào)地行走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課前參觀過酒店
2、物質準備:小凳子16張、小桌子4張、餐盤4個、小紅花1朵;每人一份由月餅盒剪成的圓形的“托盤”、“足球冰淇淋”的外殼、濕毛巾
教學過程
一、進入場地,引出游戲
師生同做教師自編的準備活動。
二、自由探索,一物多玩
1。幼兒自由探索玩托盤。
2。提醒幼兒不做危險動作。
3。觀察與模仿。
提醒幼兒除了自己探索外,還可以觀察與模仿他人的玩法,體驗學習的樂趣
三、分散練習,持盤行走
1。學習新動作
、侔l(fā)給幼兒每人一個“菜”和一條濕毛巾(濕毛巾放在“托盤”的中間,增加“菜”與“托盤”之間的摩擦力)!敖裉欤覀兙蛠懋敳蛷d里的服務員,我們?yōu)轭櫩蜕喜,上菜時,一手托盤,另一手背在背后,菜不能倒掉。”
、谟變鹤杂删毩暬緞幼
思考:怎樣上“菜”走得直,“菜”不落地?活動中怎樣靈活地避讓同伴?
③小結:眼看前方托盤平衡,步伐適中,控制動作就不會掉落。
2。練習新動作
幼兒一個跟著一個在排成圓形的小凳旁走s型的路線;
①重點幫助持球不穩(wěn)的'幼兒糾正手型和腳步不正確的地方;
②要求不能撞到小凳子,球掉下就立刻撿起跑回原位重新開始。
四、游戲“托盤上菜”
1。和幼兒一起布置場地如圖:
★★★★####O
★★★★####O
★★★★####O
★★★★####O
。ā锎碛變;#代表小凳子;O代表桌子;桌子上放上一個籮筐)。
2。講解示范游戲方法
“我們分成四組來比賽,第一名幼兒從起跑線出發(fā),繞過四張凳子,走到終點的桌子旁,將‘菜’上到餐盤中,跑回拍第二位小朋友的手,依次進行,先完成而且‘菜’不倒掉的一組為勝”。
3。幼兒魚貫進入場地練習
規(guī)則:如果“菜”掉,立刻撿起,跑回到原位重新開始。
4。幼兒游戲1―2遍
5。集合幼兒,評述活動情況
五、結束工作
師生一起動手整理場地。
延伸活動
如果幼兒對以上的動作熟練之后,可以再增加難度,如跨越小凳子走、踩小凳子走等。
活動反思
一、設計意圖
月餅盒十分精美,質量很好,幼兒把這些盒子帶到幼兒園,放在廢舊物品回收箱。為了充分利用月餅盒,培養(yǎng)幼兒節(jié)約資源的意識,增加活動的難度,我將月餅盒剪成圓形,將旁邊的盒身剪掉,就剩下一個平面,另外還用了一個足球形的冰激棱盒當“菜”,為了不使“菜”滾下來,在“托盤”上放上一條濕毛巾,增加了“托盤”和“菜”之間的摩擦力。在活動中幼兒得十分注意身體的協(xié)調(diào)和上下肢的配合,才能完成“托盤上菜”這個動作,這是十分好的身體平衡練習。由于是大班的幼兒,我增加了活動的競賽性,命名為“服務員”。對于幼兒之間的差異性,活動中設置了有直線行走和s型行走等不同的難度。
二、效果分析
開始學習新動作時,幼兒的興趣很高,除了鍛煉上下肢協(xié)調(diào)外,還通過探索多種玩法,由徒步走→避讓同伴走→S型路線走,難度逐步升級,趣味也隨之增加,教師通過引導幼兒思考,使他們的想象能力、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得到發(fā)展。在游戲中,許多幼兒為了使自己的一組勝利,就會比較著急,而不注意規(guī)則,所以游戲前也應強調(diào)游戲的規(guī)則。游戲的最后勝敗組相互祝賀、鼓勵,使游戲的氣氛達到高潮,勝組增強了自信心,敗組也是摩拳擦掌表示再來一次,達到了體育活動的目標。同時,幼兒看到“托盤”這么好玩,發(fā)現(xiàn)是月餅盒做的,感到非常的驚奇和開心。之后,幼兒經(jīng)常在廢物回收箱中翻來翻去,進行一些玩具的小制作,體驗到自制玩具的樂趣。
中班教案 篇2
中班故事教案:
活動內(nèi)容:方臉和圓臉
活動目標:1.愿意積極參與討論故事情節(jié)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從而理解兩故事人物分與合的心理變化。
2.體會一家人在一起和睦、開心地生活才是快樂。
活動準備:《方臉和圓臉》背景圖,前期家具的熟知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老師請來了兩位朋友?(老爺爺、老奶奶)
2、給他們?nèi)名字,(方臉爺爺和圓臉奶奶)
二、講故事,找出方和圓
1、“山腳下住著一戶人家”到“好,就這么定啦,分吧!
2、請小朋友幫忙找一找,看看哪些東西是方的,哪些東西是圓的。幼兒找好后,請幼兒到前面說說。----思維清楚
3、你們真聰明,都幫老公公和老婆婆找到了他們各自的東西。
三、引導幼兒討論“是分好還是不分好”。1、那么老公公和老婆婆是怎么分的呢?“老公公站在院子里一看”到“褂子是方的,袖子是圓的!”
2、這可怎么辦呢?他們老兩口分了一上午,越分越分不清。請小朋友幫幫他們,你覺得方和圓分得開嗎?桌子和釘子能分開嗎?為什么?-----大膽表述
3、那老公公和老婆婆能分開嗎?為什么?幼兒討論。---舉牌互動。
四、一家人在一起才開心。
1、小朋友們都替老公公和老婆婆想了辦法,有同意分的',有不同意分的!袄蟽煽谠倩ハ嘁豢,又發(fā)現(xiàn)……到結尾!
2、“老公公和老婆婆分開了嗎?”(沒有)為什么呢?(引導幼兒講出一家人在一起才開心)
3、原來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得才快樂。
五、開心的家溫暖的家
1、這里還有三個家,你們看看,覺得他們開心嗎?原來是*的家。你們怎么看出來他們很開心?*小朋友你們家開心嗎?那以前有沒有不開心的事情啊?原來只要我們相親相愛就會永遠開心的。
2、第三個家你們猜會是開心的家嗎?是哦。那么又會是哪個小朋友的家呢?想想你們家人是不是相親相愛?或許第三個開心的家就是你的喔!
中班教案 篇3
1、活動目標
。1)學習用對稱的方法畫衣服;
。2)會用多種圖案裝飾衣服;
(3)感受對稱美。
2、活動準備
。1)范畫兩幅;
。2)收集有美麗圖案的衣服;
。3)每人一張畫紙、一盒蠟筆。
3、活動過程
Ⅰ導入
。1)談話,導入主題。
提問:"我們每天都要穿什么?"
Ⅱ幼兒第一次操作
。2)出示美麗的衣服,引起幼兒對畫衣服的興趣。
提問:"這是什么?衣服有什么?它是怎樣的?"
重點引導幼兒說出衣服的主要特征。
Ⅲ分享經(jīng)驗
3、出示范畫,學習用對稱的方法畫衣服。
提問:
(1)蝴蝶有什么?
。2)它的身體、翅膀是怎樣的?
(3)蝴蝶喜歡做什么?
老師示范和講解用對稱的方法裝飾蝴蝶的翅膀。
畫出蝴蝶的外形特征,在用對稱的方法裝飾蝴蝶的翅膀,最后添畫有關的`背景。
Ⅳ幼兒再次操作
4、幼兒作畫。
教師指導幼兒用豐富的圖案裝飾蝴蝶,啟發(fā)幼兒添畫花叢、蝴蝶采花粉的情景,豐富畫面內(nèi)容。
5、幼兒自由參觀同伴作品后小結。
引導幼兒互相欣賞作品,并對幼兒的作品作評價。
(四)活動延伸
把幼兒作品掛在美工區(qū),供大家互相學習。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了解《小樹葉,飄呀飄》的含義。
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重點難點
1. 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2. 能進行簡單的兒歌創(chuàng)編。
活動準備
1. 教學掛圖《小樹葉,飄呀飄》。
2. 每位幼兒一片紙制樹葉。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談話引入。
1.教師:小朋友,秋天來了,樹葉變黃了,就一片片地飄下來,你想知道它們飄到什么地方嗎?
2.教師念兒歌兩遍,幼兒注意聽,看看小樹葉飄到了哪些地方。請幼兒說。
二、學兒歌。
1. 教師教幼兒拍手讀兒歌。
2. 幼兒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三、做游戲。
幼兒拿樹葉表演,教師念兒歌。
四、 創(chuàng)編
1. 教師問:小樹葉除了飄在頭頂上、肩膀上、膝蓋上,還會飄在哪里呢?
2. 教師做動作,讓孩子用語言表達出來。
3. 請幼兒拿著樹葉和老師一起邊念創(chuàng)編的兒歌邊做動作。
五、結束。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的活動目標明確, 教學流程順暢,能用直觀教具(紙質樹葉)和游戲教學,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同時注重幼兒的全體參與。由于用了紙質樹葉教學,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很高。遺憾的是我沒能在孩子學習情緒高漲的時候,給予孩子個別表現(xiàn)的'機會。園領導對本節(jié)課評價還是不錯的,今后多注意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引導他們學習,教師的語言要注意抑揚頓挫,教學表情要豐富,以感染、調(diào)動孩子的情緒。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根據(jù)瓶口特征,嘗試用擰、按、扣、塞給瓶子蓋上蓋子。
2、了解瓶蓋的作用。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瓶子及瓶蓋
活動過程:
1、導入語: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新朋友廚師小猴,廚師小猴遇到麻煩了,想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助他。廚師小猴做飯的時候不小心把瓶蓋混在一起了,讓我們幫他找到合適的蓋子蓋上吧。
2、出示各種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瓶子及瓶蓋
師: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恍┖猛娴腵東西大家想不想看一下呢?引出瓶子和瓶蓋讓小朋友認識一下并仔細觀察這些瓶子和瓶蓋的形狀、大小的不同。
3、師:這些瓶子寶寶找不著它的蓋子朋友了請小朋友先仔細觀察瓶口和瓶蓋是什么樣的有沒有羅紋并比較瓶口的大小幫助他們找到適合他們的蓋子。
4、老師動手示范蓋蓋子的幾種方法并讓幼兒了解按、扣、擰、塞這4種蓋蓋子的方法并讓幼兒分組動手實驗嘗試瓶子是用什么方法蓋上的,并知道不同瓶子有不同的蓋法。
5、讓幼兒了解瓶蓋的作用。
活動反思:
我們從幼兒的自由探索入手,讓孩子在擺弄的過程中感知各種蓋子的特點,從而探索打開瓶蓋的不同方法?吹狡抗蓿⒆觽兛隙〞朕k法打開瓶蓋,尋找瓶子中的奧秘。所以這節(jié)活動的目標應該讓孩子們學會打開瓶蓋的方法。
通過游戲的形式既調(diào)動了孩子們活動欲望,又豐富了幼兒的經(jīng)驗。但是我應該更注重在引導孩子們積極探索打開的方法上,而不要完全將答案告訴孩子,因為這樣無法祈禱孩子主動學習。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0
(精選)中班教案07-22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精選】07-24
[精選]中班教案08-30
中班教案[精選]08-18
【精選】中班教案08-24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9-19
中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