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常用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意圖:
《小狗抬花轎》是一首古老又有趣的童謠,歌曲的旋律比較簡單,幼兒較容易把握。童謠中的角色是幼兒喜歡的小動物,因此我選擇了這首童謠,希望在理解童謠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團結力量大。
活動目標:
1、 學唱歌曲《小狗抬花轎》,理解童謠內(nèi)容。
2、 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3、 體驗與同伴游戲的樂趣。
4、 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 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狗抬花轎》的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出示道具,激發(fā)興趣。
出示圖一:一頂花轎
1. 它象會走路的房子。
2. 這是什么?怎么用?
二、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
滲透不同的數(shù)數(shù)方式,如一個一個數(shù)、兩個兩個數(shù)等,重點介紹4+4。
出示圖二:八只小狗抬花轎
1.古時候的花轎里坐著新娘,那你們猜猜,今天花轎里坐著誰?(幼兒猜)
2. 幾只小狗抬花轎?
3. 老虎坐在轎子里的感覺怎樣?小狗怎么?從哪里看出來?
出示片段三:小狗摔跤,老虎踢它
1.“哎喲”一聲,發(fā)生了什么事?老虎會怎么樣?
2.原來一只小狗摔摔倒了,老虎踢它一腳。
3.你們認為老虎怎么樣?小狗應該怎么辦?
。1)自由討論,集體交流:師幼共同討論。
4.小狗想的是什么辦法?
滲透團結一致的.情感教育。
出示片段四:小狗把花轎往上拋
1.小狗想的是什么辦法?
2. 小狗到哪里拋轎子的?
三、學唱歌曲
根據(jù)童謠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特點。
1、完整欣賞歌曲。
2、教師示范唱。
3、幼兒跟唱歌(分組、集體)。
活動反思:
活動中,把孩子喜歡的兒歌與旋律結合起來,讓孩子真正學習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知識,相信這樣的學習會更加有效,更有利于孩子們的發(fā)展。
不足之處:
活動過程組織少緊湊,時間沒有把握好。
小百科:小狗抬花轎這首兒歌講述了8只小狗抬花轎的事情,老虎做花轎,他們之間的搏斗,非常有意思,是不可多得的一首兒歌。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理解詩歌內(nèi)容,大膽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2、 學習詩歌,感受秋天的意境的詩歌的優(yōu)美。
3、 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 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5、 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詩歌內(nèi)容,大膽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難點: 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秋葉》課件。
2、小螞蟻、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掛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
1、 觀察圖片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秋天美麗的景色。
2、 談話
師: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了景色,誰愿意來說說?
師小結:秋天到了,天氣變得很涼爽,大家都穿上了長袖的衣服;稻谷成熟了,變成了金黃色;水果成熟了,掛滿了整棵樹;許多美麗的花也開了,樹木的葉子變成了紅色、黃色,秋風的時候,地上都是落葉。
二、 學習詩歌《秋葉》
1、 利用課件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nèi)容,引導幼兒教育進行大膽想象。
師:秋風起,落葉飄,就像蝴蝶在起舞,美極了!森林里的小動物都跑到樹下看落葉,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來了什么小動物。
。1)出示小螞蟻、渡船的`圖片
師:誰來了?小螞蟻看到這么美麗的落葉,它會說些什么呢?
。2)出示小老鼠、雨傘的圖片
師:誰又來了,小老鼠看到了落葉,是怎么想的呢?
。3)出示小刺猬、扇子的圖片
師:接下來誰會來呢?小刺猬看到了落葉會說些什么呢?看看你們的小刺猬想的是不是一樣?
。4)出示梅花鹿和餅干的圖片
師:呀!這是誰啊?看看梅花鹿是怎么說的?
。5)出示小朋友的圖片
師:小朋友看到落葉會想到什么?
2、 欣賞詩歌
教師有感情地配東朗讀詩歌,要求幼兒安靜傾聽。
師: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誰來看落葉了,他們都說了些什么?(引導幼兒用詩歌里面的句子回答)
3、 教師帶領幼兒朗讀詩歌,在朗讀的過程中出示相應的圖片,鼓勵幼兒有感情地朗讀。
三、 詩歌表演
請幼兒扮演小螞蟻、小老鼠、小刺猬、梅花鹿,并模仿小動物,學說小動物的對話。
教學反思
對于我上的這節(jié)課,我作了以下反思:
幼兒在欣賞秋天的景色時,興趣非常高,也觀察的十分仔細,在觀賞之后,也很踴躍說出自己的報見到的秋天美景。幼兒在我出示幻燈片之后,大膽想象,大家都說出了小螞蟻看到樹葉之后,它會把樹葉當成了什么。當然了,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在幼兒學習詩歌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沒有讓幼兒充分的學習詩歌,所以沒有達到學習詩歌這一活動目標,以至于在進行詩歌表演的時候,幼兒尚未熟悉詩歌,所以不能更好地進行表演。今后再有語言活動時,會讓幼兒充分學習詩歌的時間。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含義,知道太陽的作用大
2.萌發(fā)對太陽的興趣,嘗試尋找太陽,知道太陽光無處不在。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太陽光的無所不在以及太陽對動植物的作用
活動難點:仔細觀察圖片,學習用通順簡潔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小水滴對太陽說
出示自制太陽。
教師以小水滴的口吻對著太陽說:太陽公公,您讓我變得很輕
輕,飛到天上去。我們在高高的天空上變成白云,飄來飄去,真快活!謝謝您,太陽公公!
師:除了小水滴感謝太陽,還有誰也會感謝呢?
二、太陽,您好
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太陽,您好》
師:為什么我們要感謝太陽?
師:太陽在哪里呢?請你們找一找,然后向太陽問好
三、太陽的“蹤跡
引導幼兒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尋找太陽的“蹤跡”,如:花上、草上、昆蟲身上以及每一樣東西都沐浴著陽光。
引導幼兒向太陽問好,從心里感謝太陽
建議
如果問“太陽在哪里呢”,幼兒一定會異口同聲地說“在天上”。在這個活動中我們希望幼兒突破認識的'局限,讓他們到周圍環(huán)境中去尋找太陽的蹤跡,因為太陽光是無處不在的。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太陽光的無所不在以及太陽對動植物的作用是本活動的重點。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在理解圖片內(nèi)容的基礎上學習排列圖片。
2、培養(yǎng)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及排圖講述能力。
活動準備:
大圖片一套,幼兒用的小圖片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注意
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圖片,好嗎?
二、引導幼兒在理解1~5幅圖片意思的基礎上學習排圖
1。出示第一幅圖片,請幼兒說說圖片說的是什么。
小結:一天,天氣非常晴朗,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唱歌,小動物們高高興興地去郊游。
2。引導幼兒理解2~5幅圖片的意思。
、偎鼈冊诮纪馐窃趺赐娴模窟@兒有幾張沒按順序排列的圖片,誰能夠看懂?
②小貓在干什么?它是怎樣跳高的?(撐竿跳。)
、坌」吩诟墒裁?(學習詞語:豎蜻蜓。)
3。引導幼兒給圖片排序。
、佻F(xiàn)在請你們把紅色邊框的五張圖片拿出來排一排,然后連起來講一段故事。
、谟變簞邮峙艌D片,教師巡回指導。
、塾變焊鶕(jù)自己排列的圖片講述故事,教師排出相應的大圖片。
三、引導幼兒為故事的后部分排圖
1。小動物玩得正高興,突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你們拿出藍色邊框的.三張圖片想一想、排一排。
2。幼兒排列圖片,教師巡回指導。
3。個別幼兒排圖片,請其余幼兒說說是否同意這樣排列。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及時作出正確引導。
4。這幾張圖片講了什么?小刺猬為什么幫小動物們曬衣服?誰會用一段好聽的話來說?
5。教師小結。
6。現(xiàn)在圖片已經(jīng)排好了,請你們把圖片上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附:小動物去郊游
一天,天氣非常晴朗,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唱歌,小動物們高高興興地去郊游。
小刺猬在地上打滾,小貓在撐竿跳,小狗在豎蜻蜓,小兔在跑步。
嘩啦啦,天下起了傾盆大雨,把小動物的衣服都淋濕了。
不一會兒,雨停了。小刺猬說:“我來幫你們晾衣服吧!”它把小動物們的衣服都掛在自己身上。
衣服晾干了,小動物們圍著小刺猬說:“謝謝你,小刺猬!”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借助“顛倒”所產(chǎn)生的滑稽好笑的新奇感,自然地進行顛倒前后的比較對照。
2、能用語言、繪畫大膽地表現(xiàn)有趣、新奇的“顛倒世界”。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1. 故事磁帶、繪畫工具等。
2. 圖片
指導要點
1.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感知故事的滑稽有趣。
2. 活動難點:能用用語言大膽的描述有趣、新奇的“顛倒世界”。
3. 指導要點:調動幼兒原來的生活經(jīng)驗,比較對照故事,發(fā)現(xiàn)《顛倒故事》的有趣、滑稽和可笑
活動過程
1. 彎腰看世界,引入故事。 說說與平時看到的有什么不同(看到的東西都相反了、顛倒了。)
2. 觀察圖片,提問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奇怪的事情?(讓幼兒仔細觀察,請個別幼兒代表講述。)
過渡語:這是什么地方啊,發(fā)生了什么奇怪的事,真讓人納悶。
3. 傾聽故事。
提問:(1)烏鴉亞伯來到了一個怎樣的地方?
。2)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奇怪的地方?(所有的事情都顛倒了:小老鼠再追一只大貓;人拉著馬車,馬卻坐在車上;小孩子搖著搖籃在哄老爺爺睡覺。)
。3)看到這樣一個顛倒世界,亞伯的心里會怎么想呢?
4.討論。
(1)聽了這個故事后,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嗎?(引發(fā)幼兒講出心里的感受,如:有趣、滑稽、可笑、奇怪等。)
。2)你知道烏鴉亞伯還看到了哪些顛倒過來的奇怪事兒嗎?
5.幼兒再次完整地欣賞一遍故事。
小結:顛倒世界里什么事情都顛倒過來了,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顛倒的事情?請你和好朋友一起講一講,也可以把你想到的畫下來。
6.繪畫:顛倒世界。
。1)幼兒將自己想象出的顛倒事情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你講我猜。幼兒可互相猜測別人繪畫的意思,再聽聽小作者自己的介紹。
活動反思
1. 你見過幼兒彎下身子從胯下向后看嗎?此時此刻幼兒表現(xiàn)出來的正是一種顛倒過來看的心態(tài)——追求新奇。利用幼兒的這種天性,我們創(chuàng)設了“顛倒”的學習意境。這一情景不僅有趣,而且能使幼兒以顛倒的方式來重組自己的知覺經(jīng)驗,自然而然的“比較”著顛倒前后的知覺影響!氨容^”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引發(fā)幼兒“比較對照”的興趣是這個活動的目的所在。這種“比較“不是教師牽引下的刻意訓練,而是充滿趣味的,在學習情情境中自然地、積極地進行著得。因此,對幼兒表現(xiàn)出的對滑稽有趣的追求應該鼓勵,而不應制止。
2. 繪畫活動中,不應過多注重繪畫技能,而應側重于幼兒的大膽想象。繪畫活動放在第二課時。
3. 活動后,可組織幼兒進行“顛倒世界“活動,讓幼兒彎下腰看活動室的環(huán)境布置或操場上的場景等。注意活動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幼兒太過勞累。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故事中的“第一次”所帶來的快樂。
2.圍繞故事大膽想象,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3.體驗助人為樂的樂趣。
活動準備:
動畫flash、熊爺爺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是我和小朋友們第一次在這里上課,我感到很高興,這是我開心的第一次。你們有哪些有趣的、開心的、難忘的第一次嗎?幼兒相互交流,教師也參與交流。
二、播放課件、講述故事
師:今天我們這里還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猜他是誰?鼴鼠阿土也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第一次呢,你們想聽嗎?
三、師邊講述故事邊提問
1.小鼴鼠去邀請熊爺爺散步,你們覺得熊爺爺會同意嗎?為什么?
幼兒討論,并且說出自己的理由。
2.第二天小鼴鼠會怎么說呢?熊爺爺會同意嗎?為什么?
幼兒再次討論,再次說出自己的理由。
3.這一次小鼴鼠又會說什么呢?(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四、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表演故事
幼兒討論:“假如你是小鼴鼠,你會想什么辦法去邀請熊爺爺出來散步”?
幼兒相互交流,思考。
幼兒講述并表演。(個別幼兒表演小鼴鼠、教師參與。)
五、理解故事內(nèi)容,提問
1.故事最后熊爺爺?shù)钠夂蜕眢w都變的怎樣了?(引導幼兒與之前的熊爺爺進行對比)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呢?
2.小鼴鼠用了什么辦法?(很多的第一次)散步有什么好處?(心情好、鍛煉身體,呼吸新鮮空氣、欣賞美麗景色等等)
3.既然熊爺爺?shù)钠獠缓,為什么每次都要答應阿土呢?熊爺爺是只怎樣的熊?(有愛心、善良?/p>
4.阿土通過想出這么多“第一次”散步的這個辦法,讓脾氣不好、身體不好的熊爺爺都變好了,小鼴鼠是只怎樣的小鼴鼠呢?(聰明,善良、樂于助人)
教師小結。
六、討論:
想一想,你們的身邊有哪些需要幫助的人?你將怎樣幫助他?
與客人老師互動。
七、教師總結。
附故事:第一次
在森林樂園的盡頭,住著一位熊爺爺,他什么都做不動了,孤零零一個人住著。熊爺爺脾氣很怪,整天躲在家里不出門,誰去打擾他都會挨一頓罵。
大人們都說熊爺爺是只孤獨的熊,也是只可憐的熊,要是再不出來散散心,他準會生病的。
小鼴鼠阿土知道后,就悄悄地走到了森林樂園的盡頭,敲響了熊爺爺家的門。
誰呀?熊爺爺不耐煩地問。
阿土乘巧地說:“熊爺爺,是我,鼴鼠家最小的寶貝,阿土!
“有什么事嗎?”熊爺爺?shù)穆曇艟徍拖聛怼?/p>
“我,我想到小樹林里散步,可是,我很害怕,熊爺爺,您能陪我嗎?”
熊爺爺說:“憑什么陪你?”
“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到小樹林里散步,第一次呀!”
熊爺爺沉默了一會,打開了門,身上已經(jīng)穿上了外套,手里拿著拐杖,板著臉說:“因為是你的第一次,我才同意的!
熊爺爺和阿土一起到小樹林里散步,一起欣賞美麗的野花,一直呼吸新鮮的空氣,一起聽小鳥兒唱歌,阿土還給熊爺爺采了一朵金黃的蒲公英。
第二天下了一陣小雨,雨后,阿土又敲響了熊爺爺家的`門:“熊爺爺,您能陪我去小樹林散步嗎?”
熊爺爺皺著眉頭說:“這又不是你第一次散步,怎么又要我陪你?”
“可是,”阿土認真地說,“雨后散步可是我的第一次!”
“好吧,好吧!毙軤敔敓o奈地和阿土一起出了門,他們一起數(shù)雨后的蘑菇,一起看天邊的彩虹,一起采不知名的野花。小路上留下了他們一大一小兩串腳印。
第三天,阿土又來了:“熊爺爺,瞧,我戴了一頂紅帽子,戴著紅帽子去散步可是我的第一次呀!”
“真是沒完沒了!”熊爺爺咕噥著說,不過還是和阿土出了門。
第四天,第五天……
阿土每天都來找熊爺爺散步,每一次都是他的第一次:
第一次在小溪邊散步;
第一次穿著小紅鞋散步;
第一次撐著小花傘散步;
……
漸漸的,熊爺爺?shù)钠庾兊迷絹碓胶昧,身體也越來越棒了,遇見他們的人都說:“熊爺爺年輕多了!”
熊爺爺摸摸阿土的頭,笑著說:“都是因為阿土每天的第一次散步呀!”
大人們不明白了,熊爺爺和阿土經(jīng)常散步,怎么還是第一次呢?
熊爺爺和阿土相互眨眨眼睛,笑了。
大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理解作品內(nèi)容,把握作品人物形象的特征及角色前后兩種不同的表現(xiàn)。
2、使幼兒初步學習分析作品,歸納主題,懂得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3、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訓練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5、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jù)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自制操作卡片“會長魚的樹”(幻燈、連環(huán)畫)。
知識準備:有關魚的飼養(yǎng)知識。
活動過程與方法
1、出示咪瞇的木偶,介紹角色,引起幼兒的興趣。
。1)由一名幼兒戴小貓頭飾出場:我是小貓咪咪,我最愛吃魚了,可是自己釣魚太辛苦了,怎么辦呢?(小貓伸個懶腰,躲在一旁休息)
。2)師:咦!小貓不釣魚卻在睡覺,那它要吃魚怎么辦呢?聽完故事你們就知道了。
2、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發(fā)展幼兒的形象思維。
(1)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調講述一遍故事,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nèi)容:故事名字叫什么?咪咪是只怎樣的小貓?它希望什么樣?咪咪被誰捉弄了?它為什么要捉弄咪咪呢?咪咪實現(xiàn)它的愿望了嗎?它是怎樣實現(xiàn)的?
。2)教師邊放幻燈片或翻連環(huán)畫冊,邊講故事。講完故事后,引導幼兒分析、理解故事內(nèi)容。請幼兒討論:以前的瞇咪是怎樣的?所以它有什么愿望?后來咪咪是怎樣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的?
(3)幫助幼兒歸納主題,懂得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實現(xiàn)愿望。
咪咪愛吃魚,因為懶所以希望樹上長出魚來,后來咪咪知道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3、發(fā)揮幼兒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拓展其思維范圍。
。1)幫助咪咪想出另外的方法。讓樹上長出魚來。
。2)啟發(fā)幼兒想象創(chuàng)造,鼓勵幼兒相互之間有不同的想法。
師:世界上很多物品都是人們動腦筋發(fā)明出來,人們不想自己走路就發(fā)明了火車、汽車;不想自己挑水就發(fā)明了自來水,你能發(fā)明什么,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呢?
4、請幼兒創(chuàng)編童話故事。
各領域滲透
音樂:教唱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
美術:讓幼兒畫出自己的設計、想象,將故事繪制成連環(huán)畫。
生活中滲透:讓幼兒養(yǎng)成勤勞的好習慣。
環(huán)境中滲透:張貼出幼兒的設計圖案,鼓勵幼兒的創(chuàng)造,讓幼兒之間互相評價。
家庭中滲透:要求家長讓幼兒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請家長傾聽孩子創(chuàng)編的童話故事。
活動反思
選材貼合幼兒的實際:本班幼兒對于故事只關注故事的情節(jié)很忽視故事內(nèi)涵,以及在生活中幼兒較忽視何為困難,通過這個活動使孩子對于故事內(nèi)在的一些東西有了思考,從活動中孩子表現(xiàn)出對于困難的理解以及講出自己的一些克服困難的故事等,讓我感受到幼兒的轉變。因此,在這個時間段選擇這樣一個故事開展活動對于孩子的成長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教案07-12
語言大班教案10-12
大班語言教案(精選)07-22
[經(jīng)典]大班語言教案08-11
大班語言教案【經(jīng)典】07-26
【精選】大班語言教案07-27
大班語言教案(經(jīng)典)10-02
大班語言教案[經(jīng)典]09-02
【經(jīng)典】大班語言教案09-02
(精選)大班語言教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