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集錦3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案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五年級下冊2單元第五課)
一、教學目標
。ㄒ唬┲R和能力:誦讀詩詞,理解詩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ǘ┣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體會詩詞的意境,豐富學生情感,從詩句中感受童年的快樂。
。ㄈ┻^程和方法: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背誦和默寫課文。
二、教學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三、教學難點:從詩句中感受童年的快樂。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
五、課時安排: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胝Z
有人說,童年是一支支動聽的歌,是一幅幅美麗的畫,而我要說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詩,只要用心去讀,就能讀出歌,讀出畫,讀出許多美好的事。今天,同學們就和老師一起來讀一讀童年這首詩。
。ǘ┏踝x詩文,展現(xiàn)畫面
1.今天我們來學習兩首描寫兒童生活的詩。請同學們朗讀兩首古詩。
2.在《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中,你分別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三) 精讀詩文,走近畫卷
1.你最喜歡哪首古詩?選一首自己研讀理解。
2.自由組合小組,合作探究,選擇一首詩進行研讀,了解詩意,理解字詞,逐句解決。
3.老師參與學生的研究。
。ㄋ模┢纷x詩文,走進畫卷
1.學習第一首詩。
。1)作者介紹
大家聽說過“八仙過!钡墓适聠?誰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巖”,是唐代人。呂巖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后來唐代暴發(fā)了黃巢領導的農(nóng)民起義,時局動蕩,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jīng)得道成了神仙。
。2)識字
牧:mù,“!逼惨,豎長而挺拔。組詞:牧童、牧場、放牧
蓑:suō,中間橫左右出頭,下部筆畫舒展,下部是衰,不是哀。
組詞:蓑衣、蓑笠
(3)課文詳解
、佟安蒌仚M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你感受到了什么?朗讀。
釋義:六七里方圓的原野鋪滿了青青的野草,三四聲悠揚的.笛聲和著微微的晚風傳來!芭保憾号ā傲呃铩焙汀叭穆暋辈皇谴_指的數(shù)量,而是為了突出原野的寬闊和鄉(xiāng)村傍晚的寂靜)可以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閑自得、怡然而樂,感受到的是一種野趣。
、凇皻w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蹦憧吹搅耸裁矗空f說感受和意思 然后朗讀。
釋義:牧;貋硪训近S昏,晚飯吃得飽飽的,無憂無慮,還沒脫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漸漸升起的明月。
沒有家人聚集的場景,沒有伙伴嬉戲的場景,吃飽了飯的牧童,連蓑衣都不脫,就躺在越野里的草地上。詩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見如實的寫了下來,卻讓讀者不僅浮想聯(lián)翩。由此我們可以感受到的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暢,他的生活是無憂無慮,非常愜意。
。4)主題思想
《牧童》這首詩向我們描繪了黃昏牧童歸來后休憩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遠
離喧囂、安然自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整體感知
大聲朗讀《牧童》這首詩,說說整體詩意,想象詩中描繪的畫面( 句中描寫了牧童歸來后的場景,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牧童?從哪里看出來的?):
一個“弄”,一個“臥”。(可愛、調(diào)皮、疲倦)
。6)從《牧童》這首詩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牧童》一詩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安然與恬靜的生活,也讓我們感受到了牧童心靈的無牽無掛、自然放松。同時,我們也看到作者心靈世界的一種追求:對遠離喧囂、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tài)的向往。
2.學習第二首詩。
。1)作者介紹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南宋杰出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中興四大家”。代表作:《誠齋集》
(2)識字
篙:gāo,撐船用的竹竿或木桿!?”字頭,上下結(jié)構,組詞:長篙 棹:zhào,船槳。木字旁,左右結(jié)構,組詞:棹夫
遮:zhē,掩蓋。“庶”寫緊湊,四點相協(xié)調(diào),組詞:遮蓋、遮擋
。3)課文詳解
、佟耙蝗~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說說詩意,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釋義:一只小漁船上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②“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崩斫庠娋湟馑,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釋義:十分奇怪為什么沒有雨,他們也把傘張在那兒,原來他們不是在遮雨,而是別出心裁,用傘試風。(怪生:怪不得)
這里省略了看到的兩個孩子撐傘的事,也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產(chǎn)生的疑問,而直接把疑竇頓解的愉悅寫了出來!皬、使風”描繪出兩個淘氣、可愛、天真的孩子。
。3)主題思想
《舟過安仁》描寫了兩個無憂無慮的小漁童充滿童稚的行為,展示了兒童特
有的奇思妙想,表達了詩人對兒童的喜愛,同時也贊美了他們的聰明伶俐。
朗讀詩句,讀出孩子的調(diào)皮,感受那悠閑的畫面,感受意境 。
1.較兩首詩的人物,你更喜歡哪位詩人筆下的“頑童”?為什么?
2.誦古詩。
。ㄎ澹┩卣寡由,想象畫卷
1.選擇其中一幅畫面,進行想象,改寫成一篇有趣的記敘文或者散文。
2.默寫《牧童》。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初知“美”
復習導入,引入新知。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牧童》和《舟過安仁》兩首詩,哪個孩子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認識另外幾個男孩,走進他們的生活。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南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村居》。
。ㄒ唬┳髡呓榻B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愛國詩人、軍事家和政治家。代表作:《稼軒長短句》
。ǘ┳R字
醉 :zùi,左右同寬,“酉”寫的略長。組詞:醉酒、陶醉
媚:mèi,左窄右寬,“眉”字撇寫的舒展些。組詞:明媚、獻媚
。ㄈ┽岊}
1. 簡介宋詞以及詞牌名:清平樂。
詞,詩歌的一種。每首詞都有一個調(diào)名,叫做“詞牌名”,即曲調(diào)。清平樂(yuè)即是詞的詞牌名。
2. 村居,詞的題目!熬印笔裁匆馑?(居。 “村居”呢?(居住在鄉(xiāng)村)
二、初讀,走近“美”
1.聽朗讀錄音,看圖畫。
2.請同學自由地來讀這首詞,把它讀正確,流利。做到字字讀準,句句通順。
3.讀得怎樣?請你的同桌來評一評,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
4.生再讀。讀讀、看看、想想。讀懂的記下來,不懂的做記號。
5.出現(xiàn)了這么多疑難之處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請同學們通過你喜歡的途徑進行合作探究,可以查字典,可以找資料,可以相互討論,可以看圖、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也可以向老師請教。
三、品讀,感受“美”
。ㄒ唬┩ㄟ^剛才的學習,說說自己的收獲。(注意說話要有條理,先說字意、詞意、再說句意。)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蹦愀惺艿搅耸裁?(簡樸的鄉(xiāng)間生活,但很美。特別是青青草讓人想起了春天踏青的美好感受。)學生朗讀。
2.“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保▽W生自由的輕聲讀這句,感受到了什么:一對頭發(fā)花白的老夫婦滿臉通紅,大概剛喝了酒,他們親熱相待,用鄉(xiāng)音聊天說話。)( “相媚好”:這里指相互逗趣、取樂)僅僅是酒讓他們醉了嗎?如此溫馨、幸福、美好的生活,怎么不令人醉呢?
3.一對白發(fā)夫妻操著吳音正在親密地聊天,他們?yōu)槭裁锤械竭@樣幸福呢?請同學們細細閱讀下片。
4.追問:作者是怎樣寫出孩子們的可愛的呢?(大兒子在河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編織雞籠,最喜歡的是頑皮的小兒子,在河邊伏著剝蓮蓬取蓮子。)( 亡賴,同無賴,指頑皮淘氣。)
5.讀讀看,從讀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6.同學們讀得真好!是的,這戶人家雖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圍的環(huán)境很美——“溪上青青草”,這戶人家翁媼之間——“醉里吳音相媚好”,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多幸福的鄉(xiāng)村生活啊,那對白發(fā)夫妻陶醉了。
。ǘ┯蒙鷦拥恼Z句將你欣賞到的這副畫面描繪給大家聽聽。
。ㄈ┠隳苡美首x把詞中的情趣表現(xiàn)出來嗎?(他的朗讀仿佛讓老師和同學們親眼目睹了那充滿情趣的鄉(xiāng)村田園生活)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生字詞。
2.初步學會分析短小的文藝性說明文,體會說明文中運用描寫手法和修辭手法的效果,明確說明順序。
3.感受晉祠的“美”,激發(fā)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從文藝性說明文生動形象的語言角度入手感受晉祠的“美”。
教學難點:在說明文中通過合理的順序的安排表達感情。
教學工具:多媒體:ppt
課時安排:一課時
預習要求
1、朗讀課文,圈出生字,畫出詞語,標注段的序號。
2、在文中畫出欣賞的語句并加以旁批。
3、查閱有關晉祠的資料,提出疑問題寫于作業(yè)本上。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因為臨時換初三的班級,考慮他們文體知識已陌生,故修改導語,不從文體入手。)很高興認識咱們班的同學,有個小問題調(diào)查一下,咱班有旅游愛好者嗎?(有,則問:游過哪些地方或為什么不去?沒有,則從我的旅游心情談起。主要是從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入手。)老師現(xiàn)在教初二,正在教說明文,同學們也學過。有人說,說明文學起來很枯燥,你們當時感覺如何呢?(只請一名同學發(fā)言)老師卻覺得在說明文里可以游歷很多地方呢,如《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等,讓老師重溫舊地,樂不可支啊!今天老師也很高興,因為有緣和咱們同學一起跟著梁衡到晉祠去看看了。順帶我們也溫習一下說明文文體知識吧。
二、檢查預習,了解學生
1、讀準下列字音。
wèng shè cūn yìn yǎn yù mò
懸甕山 拾級 皴裂 蔭護 偃臥 老嫗 脈脈
xuān xiè rǎn rán fāng yíng
亭臺軒榭 冉冉不絕 鱗甲須髯 牌坊 瀛勝樓
2、讓學生談談初讀感受。(了解學生預習層次及其內(nèi)在能力)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同學們已經(jīng)了解了本文的說明對象是晉祠,那么它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請在文中找出一句話概括。(悠久的歷史文物同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渾然融為一體)
2、為什么是這句呢?(鼓勵學生從全文結(jié)構看)
(因為全文是從自然風景和歷史文物兩個角度展開介紹的)引導學生分析結(jié)構。
過渡:悠久的歷史與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共同構成了晉祠的美,羅丹曾說過:“世界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毕旅孀屛覀冸S著梁衡的視線去領略晉祠的美吧。
四、精讀課文,感受“美”
(一)研析2~5節(jié),感受自然美
1、總領晉祠自然美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從中可以看出作者認為晉祠的自然美在什么地方?(第二節(jié);山、樹、水)
2、老師讀,學生思考,練習。
邊聽邊想邊做:a想一想作者運用什么樣的表達方式,使我們對晉祠自然美的特征獲得形象的認識?(描寫與說明相結(jié)合)
b請畫出你欣賞的字、詞或語句,加以點評;或畫出你欣賞的景,談談你的見解。
(這一部分主要讓學生通過欣賞優(yōu)美的語言,感受自然美。多鼓勵學生說)
(山:用“擁”字形象生動說明了晉祠與山的地理位置;樹:用“挑”字極富表現(xiàn)力地說明樹的“蒼古”;水:多“這里……,那里……,橋下有……,亭中有……,路邊有……”(條理清晰),清、靜“細流、碧波、叮叮咚咚”(“蟬鳴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变蠕鹊牧魉暲铮说男撵`得到凈化,脫塵之感油然而生。令人叫絕。)柔“流勢不大”等等,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3、文藝性說明文的特點之一,是說明中有描寫,剛才我們一起隨著作者領略了晉祠的自然美,你覺得說明文這樣寫有什么效果呢?(學生自主發(fā)言)
4、小結(jié):上文在說明晉祠的自然風景之美,用了描寫的手法,這是很必要的,要使晉祠鮮活在讀者的心中,離不開描寫。因為,美在形象,美在生動。以后大家如果要寫文章介紹某一個地方,可別忘了今天學的哦!
過渡:作者雖看不夠晉祠的自然風景但他認為晉祠的最美在何處呢?(最美的`還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古代文化)是啊,自然風景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禮物,可歷史文物可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和汗水啊!一起領略吧。
(二)研析7~11節(jié),體現(xiàn)人之美
1.晉祠林立一百多座殿堂樓閣和亭臺軒榭,作者卻主要抓住了什么來介紹?(古建筑中的“三絕”:圣母殿、木雕盤龍、魚沼飛梁)
2、為什么呢?(抓住典型的事物介紹特征。又教會同學們一招嘍)
3.“三絕”“絕“在何處呢?(學生默讀討論,前三組順次負責三個內(nèi)容,第4組負責10、11小節(jié)概括其內(nèi)容)
(明確:圣母殿——現(xiàn)存最早、殿內(nèi)無一根柱子、泥塑圣母像及42個侍女;木雕盤龍——現(xiàn)存最早、木質(zhì)優(yōu)良、工藝精巧;魚沼飛梁——十字形飛梁“我國建筑大師梁思成先生曾評價道:‘此式石筑橋,在古畫中偶見,實物一例,洵〈實在〉為可貴!)
(師引導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幫助學生理解:圣母殿內(nèi)無柱子(南京無梁殿),魚沼飛梁十字形飛梁(立交橋的雛形))
4、第4組概括10、11節(jié)內(nèi)容。(次要建筑及園中小品,突出精巧、匠心獨運)
小結(jié):這里也用了描寫的手法,讓我們了解了晉祠的歷史、文化悠久的特點。我們雖然沒有親臨晉祠,卻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不能說,這不是得益于文章生動的描寫。
(三)結(jié)構分析,體會感情
1、文章在介紹晉祠的歷史文物時先重點介紹了“三絕”,再粗略的介紹園中其他景物,這是按什么順序介紹的?(由主到次的邏輯順序)。那對于晉祠的自然風景又是按什么順序的呢?(每一部分都是總分,作者的視線是由高到低)(師板書)
2、提醒學生看板書,作者介紹的順序與開頭總說的特征順序并不一樣,為什么先介紹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再介紹悠久的歷史文物?
(提示:晉祠作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因為自然風景,還是歷史文物的悠久呢?從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來看,人們是易于感受自然美呢,還是歷史文物美?)
(明確:作者由淺入深,先寫人們?nèi)菀赘惺艿淖匀幻,再介紹有深刻內(nèi)涵的歷史文物美,符合認知的規(guī)律。這一句的語序,突出了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和對勞動人民的的贊美。)
小結(jié):在這篇課文中,晉祠向我們展示了它的美,這在于它的風景優(yōu)美,也在于它的歷史悠久,還在于梁衡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伴隨著優(yōu)美的文筆和合理的順序安排啊。
五、總結(jié)全文,鞏固學法
1、在文中我們看出了作者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和由衷的贊美我們也由衷贊美一句吧,集體有感情地朗讀最后一小節(jié)。
2、結(jié)合板書,學法小結(jié)。
a把握行文思路。
b學會用描寫進行生動說明。
c抓住典型的事例,說明事物的特征。
3、小結(jié)全文: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晉祠》。本文的作者就像一名高明的導游,一路娓娓而敘,侃侃而談,帶著我們在晉祠這幅優(yōu)美的圖畫中駐足觀景,留戀忘返。有和老師一樣有旅游愛好的同學,咱么有空也去看看吧。
六、小嘗試,激發(fā)興趣
讓學生試著給晉祠寫副對聯(lián)(即楹聯(lián))。
例:懸甕山高,碧玉一灣分晉水;剪桐澤遠,慈云千古蔭唐村。(圣母殿)
一灣碧水馨唐叔;開遍蓮花到晉祠。(唐叔虞祠)
唐國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晉渠水灌三千頃,澤及生民。(唐叔虞祠)
七、小練筆,加強實踐(課后作業(yè))
咱們的伯樂校園也是非常美麗的,同學們是否可以學著梁衡,向大家介紹一下呢?試試看吧。寫一篇關于自己的校園的生動的說明文。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前鼻韻母an en in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уⅰn及其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型,并能正確書寫。
2.能正確認讀由聲母anenin組成的音節(jié),會讀拼音詞。 √ √
教學重點難點設計 讀準前鼻韻母anenin的音及其四聲。
正確、流利地直呼音節(jié)詞和拼音句。
教學媒體 拼音掛圖、拼音卡片、課文錄音
教學活動及主要語言 學生活動
一、情景激趣,自主設疑
1.復習韻母:(1)單韻母;
(2)復韻母。
2.師:“小朋友,請看圖上畫了哪些人?他們在干什么?”
二、研讀感悟,自主探究
1.說畫面;幾個小朋友在看電視節(jié)目,遙控器一摁(еn),電視上映出了天安(αn)門,并響起了優(yōu)美的音(ⅰnуⅰn)樂聲。
2.教讀語境歌:遙控器,摁一摁,熒屏映出天安門。色彩鮮艷音樂美,小朋友們越看越開心。
師:今天我們要學的三個前鼻韻母和αn(安)еn(摁)ⅰn(音)這些音有關。
引出課題:anenin
三、多元導悟,合探解疑
1.教學“αn”。
。1)請看圖:電視上的小朋友在哪兒唱歌?
。2)“天安門”的“安”的音就是韻母αn的`音。
。3)教師范讀。
。4)師:αn是由α和n快速連續(xù)發(fā)音,先發(fā)α的音,再迅速把舌頭抵住上齒齦,不要放開,鼻子出氣發(fā)音。
。5)讓學生給αn的四聲標調(diào)。
。6)練習讀四聲并組詞,練習說話。
2.前鼻韻母еnⅰn教法同上。
。1)注意:區(qū)分“αn”和“еn”的發(fā)音。
。2)教整體認讀音節(jié)уⅰn及其四聲,組詞說話。
。3)總結(jié):發(fā)anenin的音,關鍵是發(fā)準韻尾n,也就是發(fā)聲母n讀音的前半段,舌頭不要放開,所以我們叫它們?yōu)榍氨琼嵞浮?/p>
3.指導書寫
。1)教師范寫。
師:前鼻韻母是一個整體,兩個拼音字母要靠緊。 一、
背
說圖
二、
1、說畫面內(nèi)容
2、跟讀語境歌
3.讀課題
三、
1.(1)看圖回答
。2)記
(3)觀察老師口型
。4)用各種形式反復練讀
。5)標調(diào)
。6)練讀四聲
2.
。1)區(qū)別
。2)學整體認讀音節(jié)
。3)記
3、描紅、臨寫
4.抄寫音節(jié)詞。
提醒:(1)寫字姿勢。
。2)抄寫要求:看一個詞抄一個詞。
5.拼讀練習。
bɡbm
dɑnhuɑnpenqin
nchwx
讓學生自由拼讀。
同桌互讀。
指名領讀。
這是幾拼音?在書上分析音節(jié),并試讀。聲母下面畫“○”,介母下面畫“Δ”,韻母下面畫“◇”。
全班齊讀。
6.讀拼音詞。
Shānshuǐzhěntoujīnyú
ShānShānzhěnzhěnjīnjīn
自由拼讀。
指名領讀。
這是幾拼音?在書上分析音節(jié)。在聲母下面畫“○”,韻母下面畫“◇”。
音節(jié)下面畫“Δ”。
7.認讀拼音句。
我的積木真好玩,
搭架飛機飛藍天。
自由拼讀。
同桌互讀。
指名讀、齊讀……
四、鞏固深化、學用延長
1、把下列音節(jié)抄在四線三格里。
。1)αnеnⅰnyin
。2)shanbenwenzhenqinyin
jianzhuanqianchuanshuanɡluan
(3)給下列音節(jié)標上四聲,再讀一讀。
anananan
enenenen
inininin
。4)找朋友(把兩個音節(jié)組成一個拼音詞),并抄寫。
yījīǎnɡūshānɡyīndiàn
niɑnɡshɑnɡdāodiànhuàyuè
4.抄寫
5.
。1)(2)(3)用多種形式拼讀音節(jié)
。4)標記
。5)齊讀
6.
(1)(2)用多種形式練讀
。3)標記
7.
。1)用多種形式練讀
。1)(2)認真書寫
(3)標調(diào)、再一讀
(4)連線組成詞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07-20
小學語文教案06-18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7-27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7-31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08-27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8-31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8-22
小學語文教案【經(jīng)典】11-06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10-23
小學語文教案(經(jīng)典)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