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教案7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午睡習慣:不蒙頭、不趴睡。
2、使幼兒能區(qū)分不同的音樂情緒,在音樂中入睡和起床。
3、以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幼兒主動、愉快入睡。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用及時貼自制七色花若干;
2、錄音機,優(yōu)美舒緩及活潑的磁帶各一盤。
活動過程:
1、激發(fā)興趣:(出示七色花)師:小朋友,這是什么花?(引導幼兒認識七種顏色,說出名稱"七色花" )知道是從哪來的嗎?(孩子們討論)小結(jié):告訴小朋友一個秘密,這是小仙女送給咱班甜甜小朋友的七色花,因為呀,甜甜午睡可好了。小仙女就悄悄地送給了她一朵七色花。
2、提出午睡要求:
(1)小朋友要把小鞋分清左右整齊地放在活動室里;
(2) 躺好后,自己蓋好小被子,把胳膊放在被子外面,千萬別蒙著頭睡。也不能趴著睡;
。3)只要小朋友不講話,不玩別的東西,閉上眼睛聽著音樂一會兒就睡著了。
3、播放《搖籃曲》聲音由大到小直至消失,教師指導幼兒入睡。師:老師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睜著眼睛。那樣,小仙女就不會來了。只有等小朋友都睡著了以后,小仙女才會悄悄地把美麗的七色花放在小朋友的枕頭底下。
4、 教師扮做"小仙女"將七色花放在午睡好的`幼兒枕頭下。
5、播放歡快音樂,聲音由小到大,幼兒陸陸續(xù)續(xù)起床。
6、尋找七色花:師:小朋友找找看,小仙女送給你七色花了嗎?(孩子們在枕頭下找到了美麗的七色花,互相觀看,歡呼,高興極了)
活動反思:
小班的孩子午睡習慣基本沒有形成,教師及時捕捉到了這一教育契機。本次活動中,教師針對小班孩子比較天真幼稚的特點,設計了"小仙女送花"來引導孩子主動午睡。入睡前后不同音樂的運用,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銜接自然,恰倒好處。孩子們在音樂中入睡和醒來,區(qū)分不同音樂的情緒,培養(yǎng)了初步欣賞音樂的能力。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不提無理要求,不無故發(fā)脾氣,要做個講道理的好孩子。
2、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分析故事,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創(chuàng)編小熊改變的故事內(nèi)容。
3、體驗孤獨的情感,愿意和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小熊玩具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小熊玩具,講述故事《不講理的小熊》。
教師:小熊在商店里做什么?媽媽說小熊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教師:小熊在幼兒園是怎么表現(xiàn)的?老師說小熊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小伙伴說小熊是什么樣的孩子?
小朋友為什么不喜歡小熊,他們?yōu)槭裁凑f他不講理?你是小熊你會怎么做?
二、組織幼兒討論,幫助幼兒辨明是非,知道要做一個講理的孩子。
教師:媽媽、老師和小伙伴喜歡小熊嗎?
教師:為什么媽媽、老師和小伙伴們都說小熊是不講理的孩子?不講理的孩子好不好?為什么?
教育幼兒:好孩子都要講道理,不提無理要求,不隨便發(fā)脾氣,要和同伴一起友好游戲。如果不講道理,會讓別人難過也會讓自己難過的。
三、啟發(fā)幼兒續(xù)編故事《小熊講理啦》。
教師:小熊不講理,媽媽、老師和小伙伴都不喜歡他,他一個人又傷心又難過,他很想讓大家再喜歡他,小熊應該怎么辦?請小朋友幫小熊想一想,我們一起來編故事《小熊講理啦》好嗎?
啟發(fā)幼兒從故事的情節(jié)發(fā)展上入手創(chuàng)編,如:如何對媽媽說,如何對老師說,如何對同伴說以及大家怎樣看待他的變化等。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曲調(diào),會用自然地聲音唱歌。
2.能大膽地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的內(nèi)容。
3在表演過程中知道如何熱情待客和有禮貌地做客。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
2.事先編排好的情景表演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小朋友,平時你們?nèi)ミ^別人家里做客嗎?別人也到過你家做客嗎?
2.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看二段表演,請大家仔細看一看小姑娘是怎樣去別人家做客的,在自己家是怎樣做主人的,來招待自己的.小客人?
二、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歌詞內(nèi)容。
師:小朋友們看完了,客人來的時候她是怎么做的呀?
師:那她是怎么說的呢?
幼:阿姨請喝茶。
師:客人要走了,她又是怎么做的呢?
師:那她是怎樣的一個小朋友呀?
三、學唱歌曲
1.邊做動作邊范唱。
師:剛才我們看了客人來了,現(xiàn)在老師把客人來了編成一首歌,先聽老師來唱一遍。
2.引導幼兒跟著老師學唱。
3.引導幼兒跟著老師邊表演動作邊唱。
四、初步集體表演。
集體邊表演動作邊唱歌曲。
師:以后家里來客人了,小朋友是不是都知道該做了呀!
小班教案 篇4
一、主題背景分析:
小班的孩子從家中進入幼兒園,他們正處于從個體走向集體的關(guān)鍵期,同伴間的交往、摩擦伴隨著孩子們的生活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在我班每天總會有很多小朋友來告狀:“老師,×××打我!薄袄蠋煟痢痢翐屛覗|西”針對孩子們生活中的小問題,我們在生活中及時引導,當一個孩子流鼻涕而沒有餐巾紙時,教師詢問誰有餐巾紙,立刻會有很多小朋友掏出餐巾紙。利用這件事我們引發(fā)孩子發(fā)現(xiàn)好朋友就在我們的身邊。于是開展了《好朋友》的主題。通過活動讓孩子感受沒有朋友的孤獨,從而體會微笑面對朋友是多么重要。在樂于與同伴交往的同時,進而和同伴一起分享食物、玩具、快樂和秘密。
二、主題實施時間:
20xx年3月5日——3月23日
三、內(nèi)容與要求:
喜歡自己的朋友,體驗與老師、同伴一起活動、分享快樂。
四、主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ㄒ唬〾γ姝h(huán)境:
幼兒在與同伴分享自己家人的過程中,感受到親親熱熱,甜甜蜜蜜的'快樂!
小動物們也是我們的好朋友!
好朋友們在一起真快樂!
。ǘ﹨^(qū)角環(huán)境:
表演區(qū)
幼兒能夠模擬春游、做客等活動,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快樂。
各種小背包、頭飾:小鴨;鵝;貓;狗;、音樂磁帶
故事區(qū)
能邊操作,邊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
關(guān)于小豬胖胖的圖片,小老鼠奇奇的圖片
找朋友
能夠知道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體驗有朋友的快樂。
各類操作圖片,如筷子、桌子等;
游戲區(qū)
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快樂
兒歌:看朋友、摸摸看(圍巾)
五、家園共育:
1、豐富孩子一些簡單的做客禮儀。
2、鼓勵孩子邀請幾個朋友到家里來玩。分享和同伴一同玩耍的快樂
3、為孩子準備零食少許,體驗與朋友共同分享的快樂。支持配合家園互動活動:去朋友家做客。
4、家中有客人來訪時,鼓勵孩子能大方地待客。
5、利用雙休日帶孩子去公園、去朋友家做客,為幼兒創(chuàng)設更多交往的機會,鼓勵孩子互相謙讓,友好相處,互幫互助。
6、告訴孩子自己家的電話號碼,并讓孩子記熟告知自己的朋友以相互聯(lián)系,增進友誼。
7、耐心傾聽孩子的小秘密,增進親子情感,讓孩子和父母也能成為好朋友。
六、實施方案:
活動一:計算活動:好朋友的家
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圖畫內(nèi)容,激發(fā)幼兒探究欲望。
2 能根據(jù)動物特征找到適合的家。
活動準備:優(yōu)化教程每人一份 記號筆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小朋友們!今天動物王國里面來了許多的動物朋友,讓我們找找看他們都是誰?這些都是我們的動物朋友?他們現(xiàn)在遇到了麻煩,不能找到自己的家了?仔細看看?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觀察畫面找到問題
長頸鹿大伯說:“我的身材最高大!所以我的房子個頭最大”
小鳥飛飛說:“哦!我的身材最嬌小!我要住最小的房子”而且我喜歡高處高高的房子!
熊貓兄弟說:“我喜歡長滿蘑菇的蘑菇房!那才是我的家!”
小狗弟弟說:“‘我要和小鳥做朋友!我的家離小鳥的家最近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小班教案 篇5
《好餓的毛毛蟲》這是一首根據(jù)繪本故事原創(chuàng)的歌曲,歌詞最后象生詞的運用,可以大大增加歌曲的趣味性,讓幼兒多了解水果名稱。通過前期對繪本的學習,孩子們對毛毛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chǔ)上教他們這首歌曲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在小班下期階段用游戲的形式進行,有很多孩子還能自發(fā)地享受音樂故事、并熱愛表現(xiàn)。這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唱歌是音樂教育的一種手段,每個孩子都喜歡唱歌,尤其是快樂的孩子更愛唱歌。針對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覺得開展歌唱活動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選擇合適的歌曲,讓孩子快樂參與;創(chuàng)設愉悅的情境,讓孩子快樂歌唱;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快樂創(chuàng)新。
活動目標
1、 能模仿學唱歌曲的關(guān)鍵句。
2、 能跟隨音樂和老師一起做毛毛蟲的動作。
3、 熱愛大自然,展開想象,嘗試替換歌曲中的水果名稱。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學唱歌曲,帶有動作。
難點:簡單仿編歌詞中的水果名稱并展示。
教學準備
1、有閱讀繪本:《好餓的毛毛蟲》的閱讀經(jīng)驗
2、毛毛蟲手偶
3、音樂鋼伴
教學過程
1、開始部分。繪本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教師帶領(lǐng)幼兒角色表演毛毛蟲的蛹,邊做動作邊進場。引起幼兒興趣。 (練聲)
2、基本部分。教師清唱表演,引導幼兒認識毛毛蟲的成長過程。
(1)教師角色扮演邊清唱示范,邊做動作表演毛毛蟲的變化過程。
師:剛才毛毛蟲都吃了什么呀?它是怎么吃的?
(2)教師手指扮演毛毛蟲在身體上爬一爬,邊表演邊隨伴奏演唱。
。3)教師引導幼兒用小手試一試毛毛蟲每次吃完水果的身體變化。
。好x每次吃完一種水果都會有變化:吃完一個大蘋果,變成食指;吃完兩個大香梨,變成兩根手指;吃完三個水蜜桃,小手變成"蛇頭狀"。
3、情景延伸,引導幼兒嘗試邊唱邊表演。
。1)教師邊唱邊帶領(lǐng)幼兒和"手偶毛毛蟲—毛毛"一起尋找吃的。(教師提出要求:毛毛最喜愛吃會唱歌的水果了)
。2)教師利用自制玩偶"毛毛",讓幼兒感受毛毛蟲的身體成長變化。
。3)教師通過喂"毛毛",引導幼兒嘗試替換歌詞中的水果名稱。
4、結(jié)束部分。隨音樂變成蝴蝶翩翩起舞地退場,充分讓幼兒在音樂中盡情享受并愉快表現(xiàn)。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準備:
1.背景知識:日常生活的禮貌用語。
2.物質(zhì)材料:木偶一個、模型電話(每組一個)
活動與指導:
1.導入活動。
(1)出示木偶:“小朋友,你們好!”
教師引導說:“小木偶在問你們好,你們應該說什么啊?”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和大家一起說禮貌用語
(2)小木偶要走了,:“小朋友,再見!毙∨笥褌冎鲃雍托∧九荚僖姟
教師總結(jié):與人見面要主動問好,分手的時候要主動說再見,這樣才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場景游戲:
(1)“鈴... ...”來電話了,
教師示范接電話:“喂,您好,... ...再見。”
(2)“鈴... ....”來電話了。
教師引導說:“我現(xiàn)在請最有禮貌的孩子來接電話!闭?guī)酌憩F(xiàn)好的幼兒來接電話。
(3)分組游戲:相互打電話
幼兒是否能說使用禮貌用語“你好”“再見”
(4)特殊場景:“鐺,鐺。”另一名大班教師敲門。
a.教師說:"小朋友,你們好!毙∨笥眩骸澳愫谩
b.教師說:“我想請小朋友到大班做客好嗎?”征得幼兒同意。
c.教師走時,幼兒主動問好說:“老師再見!
3.做客游戲: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保健老師關(guān)心大家身體的健康狀況,還能及時幫助生病或意外受傷的小朋友。
2、入園時能主動與保健老師打招呼,主動接受晨間檢查。
3、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知道保健老師關(guān)心大家身體的`健康狀況,還能及時幫助生病或意外受傷的小朋友。
活動難點:入園時能主動與保健老師打招呼,主動接受晨間檢查。
活動準備:
1、事先與保健老師聯(lián)系好,請其協(xié)助做好有關(guān)工作。
2、PPT:《保健老師好》。
3、小紅花貼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到保健室,引導幼兒參觀保健老師晨檢。
教師:“這位老師是誰呀?她在干什么?”
引導幼兒向保健老師問好,并觀察保健老師的工作。
教師:我們來看看,保健老師是怎樣為小朋友檢查身體的?
引導幼兒觀察:保健老師先摸摸小朋友的頭,看看有沒有發(fā)燒;然后看看小朋友的眼睛是不是有精神;再看看小朋友的手,看看小朋友的指甲是不是很長;最后,還要摸摸小朋友的口袋,看看有沒有帶危險的東西。保健老師還要往小朋友的喉嚨里噴點藥水,預防感冒。有的小朋友帶藥來,也要交給保健老師。
請幼兒向保健老師現(xiàn)場提問:為什么要晨檢?(讓幼兒知道保健老師關(guān)心小朋友的身體健康,發(fā)現(xiàn)小朋友有什么病就趕快幫助治療,防止傳染給大家)
二、回活動室后引導幼兒繼續(xù)討論:保健老師還為小朋友做哪些事?
請幼兒觀看《保健老師好》的PPT,引導幼兒結(jié)合日常生活說說保健老師做的事情:喂藥、包扎傷口、檢查身體、組織幼兒打預防針等。
三、鼓勵幼兒樂意接受晨間檢查。
教師:保健老師這么關(guān)心我們,我們早晨見到保健老師應該怎么說?保健老師幫我們檢查完我們應該怎么說?
教師:今天有哪些小朋友讓保健老師檢查了?現(xiàn)在有哪些小朋友愿意再讓保健老師檢查一次呢?
教師組織自愿檢查的幼兒到保健老師處檢查,鼓勵膽小的幼兒接受檢查。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的教案05-16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9-14
小班教案(精選)09-14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9-21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9-06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2
【精選】小班教案10-26
(精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