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班教案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迷路之后該怎么辦,了解如何正確分辨方向。
2、懂得迷路之后不要害怕,要大膽、禮貌的向他人尋求幫助。
【活動準備】
故事內容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今天趙老師的好朋友鼠先生遇到了一個大問題,想請小朋友幫幫忙。
師:我們一起聽聽它遇到了什么問題。(出示ppt)
二、分段講述。
(一)幼兒觀看故事前半部分。
師:鼠先生遇到了什么問題?
師:鼠先生為什么找不到鼠小姐的家?(因為鼠先生迷路了)
師:鼠先生應該怎么辦?
幼:可以問警察,可以做記號等。
(二)觀看故事后半部分。
1、師:那最后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家了嗎?幼:找到了。
2、師:鼠先生是用了什么辦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
(幼兒:問了許多的小動物,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與幼兒角色扮演。
三、經(jīng)驗遷移。
1、師:鼠先生迷路了之后是通過問路的辦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那如果有一天我們小朋友一個人在外面迷路了該怎么辦呢?(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當給予提示、指導)
2、小結:迷路后可以使用的辦法有,記住自己家的門牌號、電話號碼、父母手機號,打電話給家人;向路上的行人問路;找警察叔叔,讓他們把自己送回家……
3、我們回家后可以問問家長還有什么好辦法,下次活動時大家在一起進行交流。
四、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幫鼠先生找到了鼠小姐的家,他們高興的擁抱在一起,那我們也很開心,我們一起和鼠先生、鼠小姐跳舞好嗎?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應體現(xiàn)三維認知、能力、情感)
1、用圖畫和文字表達珍惜食物的意愿,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
2、通過分工合作設計、制作海報。
3、培養(yǎng)幼兒合作精神。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yǎng)。
活動重點:
分工設計海報難點: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與幼兒一起欣賞宣傳保護環(huán)境的海報,請幼兒說說海報的用途。
二、基本部分
(一)請幼兒介紹他們帶來的食物圖片,出處然后老師提議設計"珍惜食物"主題海報,并提出建議:可以用現(xiàn)有的圖片拼圖,也可以用繪畫的方式。
(二)請幼兒分組,給每組分發(fā)一張打圖紙,請各組先設計海報,討論怎么分工,如:由誰來繪畫,由誰來負責粘貼。
(三)已經(jīng)完成討論的組開始制作海報,老師巡回指導各組,并給與必要的幫助。
(四)全部完成后,老師在黑板上寫上"珍惜食物海報展",并張貼各組的海報。
三、結束部分幼兒投票選出最受歡迎的海報,張貼在幼兒園走廊的墻上,提醒大家珍惜食物。
活動反思:
幼兒對珍惜食物在這一活動時,我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是幼兒對海報設計過程的構成因素理解不是很清楚。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海報的設計過程。海報的構成因素重要有三點:文字、圖形與色彩。文字。標題。標題是海報內容的濃縮、提煉,是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說明文。除標題、副標題外的文字都屬于說明文。畫面上的.文字一般要概括、簡煉,要寫在突出的位置上,以便突出主題。圖形。海報是視覺藝術,目的是為了突出主題,給人以直觀的印象,使它產(chǎn)生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從而引人注目,達到宣傳的目的。圖形又可分為具象和抽象兩種。色彩。色彩是海報中的重要因素。色彩具有象征性,可使人們產(chǎn)生各種不同的聯(lián)想。鮮艷奪目,對比強烈的色彩能引人注目。一般來說,標主題往往施以重點,鮮艷和明亮跳動的顏色。還可以用大面積暖色包圍冷色,突出冷色或圖形。也可以反過來,用大面積冷色包圍暖色或大面積淺色包圍深色等。在實際操作中,色彩的配置是千變萬化的,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圍繞主題、突出主題,一切為主題服務。
通過以上幾點的分析和說明,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對學生的設計與構思有所啟迪和幫助。
中班教案 篇3
中班游戲活動飛盤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游戲準備,游戲玩法,游戲規(guī)則,注意事項等內容,發(fā)展跑、跳、投的技能,增強上下肢力量,提高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平衡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游戲活動課,快來看看飛盤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發(fā)展跑、跳、投的技能,增強上下肢力量。
2、提高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平衡能力。
2、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2、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2、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游戲準備:
1、彩色塑料飛盤(人手一個)。
2、較寬敞、無物體擺放的長方形場地,以長10~15米、寬6米左右為宜;蜉^為空曠的圓形場地,如操場。
游戲玩法:
1、幼兒手拿飛盤分散站在場地上。教師發(fā)出口令:“把飛盤放在頭上,松開手慢慢地向前方走!”幼兒立即將手中的飛盤頂在頭上,雙手側平舉在場地上慢慢地走。片刻后,教師發(fā)出口令:“!!向后慢步走!”幼兒立即慢慢移動腳步向自己后方走。片刻后,教師發(fā)出口令:“!!向左側方向走!”幼兒立即慢慢地移動腳步向左側方向走。片刻后,教師發(fā)出口令:“!∠蛴覀确较蜃!”幼兒立即慢慢移動腳步向自己的右側方向走。
2、幼兒手持飛盤分成4組,分別站在場地四周(一個小組站在場地的一邊)。教師發(fā)出口令:“右手握飛盤,向場地中間擲飛盤!”各組幼兒立即將右手中的飛盤擲向場地中間。然后教師發(fā)出口令:“男小朋友入場撿飛盤,回原位!”待男幼兒全部都站回原位后,教師再發(fā)出口令:“女小朋友撿回飛盤,回原位!”女幼兒全部回原位后,教師又發(fā)出口令:“左手握飛盤,向場地中間擲飛盤!”如此反復,幼兒左右手投擲飛盤并撿回飛盤多次。
游戲規(guī)則:
1、頭頂飛盤走時,手不能扶著飛盤。
2、投擲飛盤時要左右手交替進行。
3、跳躍場地上的飛盤時,要按要求雙腳、單腳起跳。
注意事項:
1、頭頂飛盤走時,幼兒動作不要太大、太快,以免飛盤落下。
2、撿回飛盤環(huán)節(jié)要分組進行,以免場地上人數(shù)過多而發(fā)生爭搶。
3、游戲結束后教師要對活動進行點評,表揚表現(xiàn)好的幼兒。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穩(wěn)定的音樂節(jié)拍和速度,為歌曲中象聲詞拍節(jié)奏;
2、培養(yǎng)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通過幼兒參與歌表演發(fā)展幼兒初步的表演能力;
3、鼓勵幼兒根據(jù)歌曲內容自編動作表演,發(fā)展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編能力。
活動準備:
鈴鼓、花,教師熟悉歌表演動作。
活動重點:
節(jié)奏正確,動作協(xié)調地積極參加歌表演。
活動難點:
能根據(jù)歌曲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并大膽表演。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教師出示雙手,提問:這是什么?(雙手)小朋友的雙手在哪里?請舉起來,一起說:這是什么?(我的小手)引出主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二、學唱歌曲:“我的小手”
1、教師示范演唱歌曲“我的小手”,并結合動作表演,幼兒欣賞。
2、教師提:歌曲唱了些什么?并帶領幼兒用手拍歌曲節(jié)奏,感受音樂的節(jié)拍和速度,根據(jù)歌曲節(jié)奏拍手學念歌詞兩遍。
3、學唱歌曲:教師采用逐句教唱、跟唱的'方式,讓幼兒學會演唱歌曲,注意吐字清楚,可根據(jù)歌曲內容創(chuàng)編一些動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三、聽音樂,讓幼兒聽音樂中的象聲詞拍節(jié)奏。
1、教師提出歌曲中的象聲詞“拍拍、踏踏”,讓幼兒自己拍節(jié)奏。
2、教師帶領幼兒用鈴鼓為象聲詞拍節(jié)奏。
×× | ×× |
拍拍 踏踏
3、聽音樂拍出全曲節(jié)拍×× | ×× |,鞏固熟悉歌曲節(jié)奏。
四、教師示范歌表演,幼兒為老師打節(jié)奏、欣賞。
1、教師示范歌表演,幼兒為教師打節(jié)奏、欣賞。
(1)-(2)小節(jié)小手拍一拍。(3)-(4)小節(jié)小腳跺一跺。(5)-(8)小節(jié)兩只小手同時或輪流做從下向上爬動作(從小腿到膝蓋,到身體腹部,到肩、臉、頭頂上)。(9)-(12)小節(jié)同(5)-(8)小節(jié)。
2、幼兒邊演唱歌曲邊學習歌表演基本動作。
3、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歌表演,采取集體、小組、個別的方式進行,教師指導、幫助,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大膽表現(xiàn)自己,教師可拍鈴鼓幫助幼兒鞏固節(jié)奏。
4、在幼兒熟悉歌表演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幼兒自編動作進行表演,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新動作,教師鼓勵幫助個別膽小、能力較弱的幼兒。
延伸活動:
教師組織幼兒做音樂游戲“擊鼓傳花”,讓幼兒的自我表現(xiàn)欲望得到進一步延伸,給幼兒表現(xiàn)的空間,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音樂游戲,用自己創(chuàng)編或學會的歌表演在教師及同伴面前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及操作,感知不同紙張制作的睡蓮的吸水性能。
2、培養(yǎng)仔細觀察和探索的習慣。
3、體驗實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紙張的睡蓮(粉畫紙、蠟光紙、植絨紙、牛皮紙)、筆、記錄表、6張集體記錄表格、盆子、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歌表演《我的小花園》
二、引發(fā)興趣師:我的小花園里開滿了鮮花,老師這里也有一朵花,但是是用紙做的花。
(1)出示一紙制含苞待放的睡蓮。小朋友們想一想,這朵紙做的睡蓮會在沙里、土里還是水里開放?
(2)教師把紙睡蓮分別放入裝有沙、土、水的盆里?、水中的睡蓮怎樣了?
(3)念兒歌:(師)睡蓮睡蓮哪里開?(眾)沙里它不開。(師)睡蓮睡蓮哪里開?(眾)土里它不開。(師)睡蓮睡蓮哪里開?(眾)水中它才開。
(4)為什么睡蓮能在水中開放呢?(請個別幼兒講述后教師小結)
三、幼兒實驗
(1)這里有不同紙張制作的睡蓮,請你們把它們放在水中試一試能不能開放。哪種睡蓮先開?哪種睡蓮后開?
(2)引導幼兒把不同質地的紙制成的睡蓮放入水盆中仔細觀察。
(3)幼兒操作。發(fā)現(xiàn)睡蓮開放的順序不同。
(4)請它們仔細看看什么紙做的睡蓮最先開放,什么紙做的睡蓮最后開放?
四、交流實驗結果
(1)剛才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
(2)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討論:為什么粉畫紙做的睡蓮最先開放?牛皮紙做的睡蓮最后開放?
(4)請幼兒回答,引導幼兒觀察各種紙的質地。
(5)小結:有的紙吸水性強,吸水的速度就快;有的紙吸水性弱,吸水的速度就慢。
五、填寫實驗表
(1)教師講解記錄方法。
(2)幼兒填寫實驗的結果,并說說表格中的記錄結果說明了什么。
六、游戲《花仙子》
活動反思:
我根據(jù)中班幼兒年齡特點,他們對于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好問、喜歡探索操作活動,能運用各種感官探究問題。于是我設計此節(jié)科學活動。
首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把各種紙質的睡蓮展現(xiàn)出來,讓幼兒猜想,它們能在土、沙,水里開放嗎?因為有些幼兒先前這方面的知識經(jīng)驗缺乏,有可能會有不同的'猜想,教師對孩子的猜想暫且不做評價,讓孩子進一步試著實驗觀察,結果結論一致,教師繼續(xù)抓住幼兒探究心理,為什么紙做的睡蓮為什么能在水中開放呢?初步讓幼兒了解紙有吸水性。教師循序漸進,紙有多種,它們吸水性一樣嗎?幼兒通過猜想-----驗證------再驗證,最后通過實驗自己得出結論。
整節(jié)活動結束,老師和領導對活動的組織評價較高,組織比較嚴謹,幼兒的興趣非常濃厚,探究欲望較高,最后通過區(qū)域活動使幼兒求知欲望得到了延伸。但從中也存在不足,比如:材料的投放方面,有紙質吸水性相差不太大,如果幼兒不注意觀察,有可能結果不同,所以教師在備課之前盡量選擇吸水性差別較大的觀察,對于吸水性差別小的,放在區(qū)域中個別指導,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找出排序規(guī)律。
2.學習將兩種物體按交替重復的規(guī)律排序。
3.愿意參加操作活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游戲、PPT、圖片(蘋果、梨),音樂、幼兒操作卡。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師幼問好。
4.游戲環(huán)節(jié)《紅燈綠燈》。
5.掛燈游戲,PPT演示到小豬家,小豬請小朋友幫助它把燈掛在房子前,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ABAB規(guī)律,并學習排序。
6.集體活動:水果排排隊,教師出示圖片蘋果和梨,示范2組排序“蘋果梨蘋果梨”,請幾位小朋友完成2組。
7.幼兒操作環(huán)節(jié),一人一份操作材料排序:葡萄草莓葡萄草莓。
8.交流分享。
9.活動結束,開車離開小豬家。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精選)09-12
中班教案(經(jīng)典)10-27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9-19
【精選】中班教案08-24
中班教案(精選)07-31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8-05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5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8-05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