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匯總[10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幘恼淼恼Z文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師:出示兩只小獅子的圖片問:看看這是兩只什么樣的小獅子?你能向大家介紹介紹嗎?
生:一只小獅子很勤勞,看它正在練功呢。
生:一只小獅子很懶,看它正架著二郎腿躺在樹下睡懶覺。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F(xiàn)在請大家認真讀讀書中是怎么寫這兩只小獅子的?
(充分讓學生展示自己觀察與表達的能力。通過看圖,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觀察結果,同時注意文本的合理應用,讓學生在初步了解圖意的前提下,引導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學會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圖意。)
師:同學們讀得真用心。你們讀了課文后,想演一演這兩只小獅子嗎?怎樣演才像呢?同桌交流一下。
生:我想扮演勤勞的獅子。
師:請你演一演那只勤獅子。
生:天剛亮,勤勞的小獅子就開始練習(動作表演)滾(轉著身子)、撲(向前撲的動作)、撕(雙手撕抓)、咬(齜牙裂嘴的樣子)
師:他演得怎樣?如果整天做這些動作,你們覺得怎樣?
生:演得真像。要是整天這樣練習一定很辛苦,很累。
師:是的,我們的`勤獅子整天都這樣做,你想對小獅子說什么?
生:勤獅子你真了不起,一點也不怕苦不怕累,我要向你學習。
生:勤獅子你以后一定能成為林中之王!
……
。▽W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學心中自主探究,學會獨立思考明辨是非。再通過生動活潑的角色表演,去揣摩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行為表現(xiàn),體驗苦練本領的不容易,從而領會課文蘊含的道理:只有學會生活的本領,才能成為有用的人。要學會生活的本領就必須不怕苦不怕累。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第二自然段的寫作方法,注意用好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
2、隨文品悟重點詞句的意思。
3、結合課后選讀課文,練習概括能力,發(fā)展語言,擴大知識量。
過程與方法:采用自學、小組合作的探究性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了解課文內容,產生對機器人的興趣和愛科學、學科學的愿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的寫作方法,注意用好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
難點:了解課文內容,產生對機器人的興趣和愛科學、學科學的愿望。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詞語搭配練習。
1、師:上課之前我們先來做個游戲好不好。游戲的名字叫“詞語搭配”。
師:請大家聽清楚,我說幾個詞,你看哪兩個詞語能搭配在一起。
(1)心情、美好、愉快
(2)探訪、天空、太空、藍天
(3)五顏六色的、鮮花、紅花
2、師:看來還真難不倒你們,前幾天我們不是學了《鷸蚌相爭》這篇課文嗎,我出幾個詞,你看看能用上這幾個詞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
河蚌、鷸、毫不示弱、互不相讓、不肯
過渡:通過剛才做的小游戲,已經讓我感受到咱們班同學的聰明機智了,現(xiàn)在鈴聲響了,我們正式上課好嗎?
二、復習詞語,整體感知。
1、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探索者1號》這篇課文,請大家伸出右手和我一起板書課題。
2、師:老師帶著大家學習了這篇課文的字詞,這些詞你們都記住了嗎?咱們一起來寫一寫?誰愿意到黑板上來寫?
其他同學打開聽寫本,那我們現(xiàn)在就開始了(聽寫字詞)。
迅速、棋藝、執(zhí)行、高超、任務、頑強、不折不扣
師:同桌兩人交換,幫對方檢查一下。
師:全對的請舉手。有錯的同學請你現(xiàn)在把原處改正確后,在下邊再寫一遍。
3、師:剛才我們做了詞語搭配的小游戲,現(xiàn)在請你觀察黑板上這些字詞,你能用黑板上的詞進行詞語搭配嗎?
4、師:說的很好,你能用黑板上的幾個詞向大家介紹一下探索者1號嗎?
過渡:剛才兩位同學向大家介紹了探索者1號,上學期我們還認識了幾位機器人導游呢,和它們相比探索者1號的本領又是什么呢?請你快速讀課文,找一找。
(板書)使用工具、化學實驗、機械操作、下棋
三、感知精彩,學習寫法。
1、師:第幾自然段寫了探索者1號進行使用工具、化學實驗、機械操作的表演?
2、師:這3個精彩的表演是同時進行的嗎?
3、師:請你輕聲讀課文第2自然段,用圓圈圈出,是哪些詞把這些表演連起來的?
指名答:先、接著、隨后。
。1)我們再來讀讀這些用上表示先后順序詞語的句子。
。2)(出示課件)句子對比
、偬剿髡撸碧栂缺硌菔褂媚竟ず徒鸸さ墓ぞ,接著輕巧地做了一次化學實驗,隨后進行機械操作表演。
②探索者1號表演使用木工和金工的工具,還輕巧地做了一次化學實驗,還進行機械操作表演。
師:讀讀這兩句,感受一樣嗎?為什么?
師:看來,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不僅能讓我們知道他都做了哪些表演而且還讓我們知道他表演的順序。
。3)師:你還知道哪些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
5、師:探索者1號可以使用工具,可以做化學實驗,可以進行機械操作,你們覺得他的表演怎么樣?
6、師:請你帶著自己的感受(這要隨學生的感受把讀的指向性更明確一些,如,請你把你的精彩、佩服、驚嘆帶進去)再讀讀這個自然段。
7、小結:第二自然段先寫了表演開始,接著按先后順序寫了探索者1號先后進行了使用工具,做化學實驗,表演機械操作。
師:我們下節(jié)課可以模仿這種寫法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看誰能用好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
過渡:你們和機器人下過棋嗎?第二自然段是寫探索者1號自己進行的表演,我們已經覺得很精彩了。其實呀,它與我們幾位棋壇高手一起下棋的節(jié)目更精彩!
四、感悟精彩,練習表達
1、自主學習,感悟精彩。
。1)請你默讀描寫探索者1號下棋的自然段。用曲線按順序畫出表示探索者1號的表演更精彩的語句。
(2)在旁邊寫出自己的感受。
(3)把你畫的內容和寫的批注在小組內與大家交流。
2、集體交流,指導朗讀
師:哪個同學把你們的討論結果和大家交流一下?請按照課文內容的順序。
。1)大家交換著驚異的目光。
。2)機器人棋藝高超,很快就殺敗了兩名頑強的對手。
(3)師:其他同學還從哪些地方看出下棋這個表演更精彩?
他故意把“馬”連跳了兩步,想試探一下機器人的反映。不料機器人冷靜地說:“你走錯了!” 然后有禮貌地把他的棋子退回原處。
探索者1號的棋藝實在是太高超了,帶著你的`佩服再讀讀這句吧!
師:從這兩句中,我們可以看出探索者1號不僅聰明,而且還很(有禮貌)
。4)探索者1號的棋藝如此高超,它究竟是怎樣下棋的呢?誰愿意為大家讀一讀。
師:你明白機器人是怎樣下棋的了嗎?請你再讀讀這句。
3、了解原因,練習表達
聰明的探索者1號又是怎樣判斷青年走錯棋的呢?你能試著用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說說探索者1號看到青年走錯棋后,這個信號是怎樣傳到電子大腦并迅速做出正確判斷的嗎?
。1)開始下棋了。青年故意把“馬”連跳了兩步,想試探一下機器人的反應。探索者1號看到這個動作了,它()把棋盤上棋子的位置變成信號傳到電子大腦中,( )電子大腦迅速做出判斷:這步棋走錯了。()它冷靜地說:“你走錯了!”()探索者一號有禮貌地把他的棋子退回原處。
(2)師:探索者1號擁有智能的大腦,不僅能很快地殺敗對手,還能發(fā)現(xiàn)對手走的棋是對是錯,這可比上學期我們學的《有趣的機器人導游》中的靈靈、瑩瑩、童童和哈力先進的多呀!探索者1號實在是太聰明了。把自己當成這個聰明的機器人再有感情地讀這個自然段。
過渡:我們也和觀眾一起欣賞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賽,(手指板書)探索者1號先表演了使用工具,接著做化學實驗,隨后進行機械操作,最后和人下棋,請你快速瀏覽課文,看看還有哪些機器人在我們的生活中發(fā)揮著哪些巨大的作用呢?
五、深入感知,拓展提高。
1、(課件出示:)
在自動化的工廠中,在有毒氣的實驗室里,在無人駕駛的飛機和汽車中,在醫(yī)學超微手術中……
師:這句話中連著用了4個在,說明了機器人在不同地方的用途。省略號表示機器人的用途還有許多。書上136頁選讀課文中有一篇機器人的文章,請大家快速瀏覽一遍,看看機器人還有哪些用途。
六、回顧整體,學習寫法
師:這篇課文我們首先欣賞了探索者1號使用工具,接著做化學實驗,隨后機械操作,最后下棋,這些精彩表演,還寫出了觀眾們看到這些表演后的反應,請你快速瀏覽課文,用直線畫出觀眾們的反應。
指名答。
師:課文既然主要寫機器人精彩的表演,為什么還要寫觀眾的反應呢?
生:寫觀眾的反應是為了從側面寫出機器人表演的非常精彩。
七、升華主題,激發(fā)興趣。
1、師:機器人能按照人的意志,不折不扣地執(zhí)行任務。希望大家現(xiàn)在能好好學習,將來能研制出更好的機器人。
2、師:機器人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是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呀!愿意再回顧一下這些精彩的表演嗎?請你輕聲朗讀一遍課文。體會探索者1號的精彩表演。
八、運用方法,寫作練習
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注意用好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如
1、下午放學回到家,( )。
2、媽媽開始炒菜了,( )。
3、我們開始做值日了,( )。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理解本文的主旨和合理想象的寫作手法。
2、鍛煉想象力。
3、擴大詞語掌握范圍。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給加粗字注音:
牟取眾目暌暌哂笑棘手履行
2、解釋詞語:
哂笑:
牟。
棘手:
雨后春筍:
心安理得:
二、導入
臺風吹倒了一座小廟,廟底下露出一個身不可測的黑洞,于是,各色人物圍著它紛紛表演,它成了人們丟棄廢物的垃圾桶……這篇科幻小說充滿了神奇的想象,更使我們陷入深深的思考。
作者:星期一,日本現(xiàn)代小說家。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說說標題的'意思?
四、學習課文
(學生質疑,小組合作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1、故事真否?
2、圍繞的話題是什么?
3、洞真的是無底嗎?
4、洞是比喻什么?
5、文章寫了幾種人?各有什么表現(xiàn)?和生活中的這些人是不是相象?
6、這幾種人你最贊同的哪個?最想否定的是哪個?
7、作者要說的道理是什么?
五、探究活動
1、討論文章主題。
2、想一想,在小說結尾,那奇怪的叫聲以及那塊小石頭是從哪里來的?天上掉下那塊石頭以后,接下來可能還會發(fā)生什么?
六、教師小結
七、課堂練習
寫一篇小作文。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人間真情,體會戰(zhàn)士們的細心及英雄媽媽的堅強意志和博大胸懷。
教學重難點
感受人間真情,體會英雄媽媽的堅強意志和博大胸懷。
教學準備
課件;通過各種途徑收集抗日戰(zhàn)爭的相關資料;了解書信常識。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辯詞導入,引生入文
老師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認為“說謊”對不對?為什么呢?(不對,騙人,不誠實等)可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文章就有了一大群人在說謊。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嗎?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吧。
板書:17 不平常的信
二、初讀,尋找興奮點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想辦法先把課文讀通,然后再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小組內交流。
2.全班匯報總結:初步明白課文內容,他們不是撒謊,而是為了安慰抗日英雄趙蒙生的媽媽不要傷心難過而寫的信,這是善意的謊言。(從定期寫信、模仿筆跡等方面也看出戰(zhàn)士們的細心。)
三、細讀,找準情感持續(xù)點
1.找出課文中一共寫了幾封信,分別是誰寫給誰的。
2.初讀課文,我們已經明白了這些人寫信“撒謊”的原因,再讀課文。
課件出示前兩封信:第一次假設自己的身份,你們是其中的一個角色,當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時會想些什么?用簡單的詞或句子概括寫下來。
A.和排長一起寫第一封信給蒙生媽媽的戰(zhàn)士們。
B.戰(zhàn)士們想象蒙生媽媽收到這封信的.情景。
C.收到蒙生媽媽回信的戰(zhàn)士們。全班交流。
3.帶著自己的想象,再讀這兩封信,想:他們是的士兵。
4.我們給蒙生媽媽寫了很多信,從哪里看出來的?“我們一直和英雄……1946年春天!弊ブ攸c詞:一直。復習鞏固過渡句的作用。
5.自讀文中的最后一封信,談談自己的感受。想:這是一封的信。
6.課件出示這最后一封信:再次假設自己的身份,你們是其中的一個角色,當發(fā)生這樣的事情時會想些什么?用簡單的詞或句子概括寫下來。
7.兩次假設對比,說說自己的感受。帶著這樣的感受再讀文中兩封給戰(zhàn)士們的回信。
四、精讀,抓住情感升華點
在整個故事中,除了課文提到的不平常的信以外,還有很多不平常的人、事、物。不平常的你發(fā)現(xiàn)了嗎?再讀課文找一找。課件出示:不平常的人、事、物。
五、真情流露,評選感動班級人物
讀完這篇課文,我們在善意的謊言里看到了很多真誠的人,有真情的人。課文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感動,找找最讓你感動的部分讀讀。說說誰最讓你感動,并寫上簡單的推薦詞。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學會12個生字,理解“盤纏”“把式”等詞語。
2、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亡羊補牢和南轅北轍這兩個寓言故事。
3、能懂得兩則寓言所蘊涵的寓意。
【教學重難點】
理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課前準備】
教師:
掛圖,生字詞卡片。
學生:
收集寓言。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東西丟了你會怎么辦?(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讓學生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則寓言《亡羊補牢》,看它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齊讀課題。解題(結合預習):“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讀,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理解課文
1、第一自然段:
⑴ 過渡:
羊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樣丟的?
、 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詞雖簡單,但學生的經驗積累和生活狀況讓他們還不能比較準確的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故需引導孩子觀察、感受。)
⑶ 想一想,說一說養(yǎng)羊人此時的心情。(可表演)
2、第二、三、四自然段:
⑴ 那個人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
、 你認為這個人的做法對不對?你打算怎樣勸他?
(小組表演,教師要借機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 那個人聽勸告了嗎?結果如何?(引導學生品味兩個“又”字。)
3、第五自然段:
、 看到羊又丟了,養(yǎng)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現(xiàn)在是怎樣做的?讀一讀,勾一勾。
⑵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維
1、討論從養(yǎng)羊人的經歷中,你吸取了什么經驗?(引導學生說出寓意。)
2、你認為這個養(yǎng)羊人是個怎樣的人?說出理由?(可引導學生進行辯論。)
五、指導書寫生字
重點提示:“窿”字不要丟一橫,“叼”字最后一筆是提。
六、作業(yè)
把《亡羊補牢》這個寓言講給父母聽。
七、板書設計
亡羊補牢
丟 勸 又丟 修 再也沒丟
(后悔)
有錯 就改 不算晚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從家里到學校,一般情況下,你愿意多走路還是少走路?是的!我們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費時間,但有一個人明明該往南走,他卻偏偏要往北走,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聰明了嗎?咱們現(xiàn)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讀《南轅北轍》這則寓言,看看自己能讀懂什么?還有哪些不懂?做上符號。
2、小組交流,全班交流解決問題。重點詞語:提醒、把式、盤纏。
三、熟讀自悟
1、采用多種形式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獲取知識,從而拋棄教師煩瑣的講解。)
2、課文中主要講了幾個人?根據自己的理解給要到楚國去的那個人取個名字,并說明理由。
3、(學生說理由實際就是在評價此人)這給人真的很笨嗎?他是不是蠻不講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導學生解析課文)
朋友 楚國人(學生取的名字)
在南邊 馬跑得快
越遠 車夫是個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 盤纏多
…………
(板書)
4、假如你是這個楚國人的朋友你會勸他嗎?怎樣勸?同桌、小組表演。
5、這個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國?說說自己的理由。(相機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6、你想對那個楚國人說點什么呢?
四、總結寓意
討論:
這個人的做法好不好?為什么?
五、學習生字
重點提示:
“街”可同“銜”對比;“纏”字別忘一點。
六、拓展
交流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學習摘錄筆記,針對景物思路嚴整地提問方法。
2、能力目標: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式搜集資料,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整理資料的能力,指導學生靈活運用學會查資料的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指導學生在具體環(huán)境中使用語言;指導學生修改習作,“有聲有色”是較高的標準。
教學重難點:
1、培養(yǎng)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yǎng)成積累的好習慣
2、學習摘錄筆記,針對景物思路嚴整地提問方法。
教具準備:投影儀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語文天地》第一題、第二題、暢所欲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語文天地》。
二、講授新課:
學習摘錄筆記,進行組詞練習
1、出示投影片:
2、學生自己讀生詞。想一想:體會動詞的作用是什么?
3、學生進行小組內交流。老師進行巡視了解情況。
4、指學生回答。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時要完整。
5、這些生字形狀差不多,那么我們怎么來區(qū)分他們呢?
6、引導學生理解生詞的意思。
7、進行生字的組詞練習。有能力的學生可以鼓勵進行說話練習。
三、學習古詩
1、你對這首古詩句有哪些了解?(指學生說說自己了解的`資料)
。ㄓ嘘P詩人、年代、古詩詞的意思)
2、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詞語。
3、老師可以簡單的講解古詩的意思。
4、學生再進行語句的朗讀,一邊讀一邊結合自己理解談話。
5、練習說話
四、課堂小結:
課堂中我們進行了生字、詞語和句子的練習,課下要求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把閱讀熟練讀熟練。
作業(yè)設計:
1、誦古詩詞,說說古詩詞的意思。
2、搜集禮貌用語、以小組為單位,貼到教師的留言板上,學習運用。設計,語文,教學反思,北師大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繩子,兩條綠線內的8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4個偏旁。
2、借助插圖,理解本課詞語,了解一些運動知識,積累詞匯。
3、教育學生從小熱愛體育運動,樹立為國爭光的遠大志向。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能認識本課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在田字格內書寫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詞串,激發(fā)學生對體育的熱愛。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詞卡、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出示獲獎運動員手拿鮮花致意圖)并放國歌。同學們,這幅圖畫了什么?
2、是的,運動員在國際大賽上為國爭光,那么你們了解哪些體育項目呢?今天,我們來學識字2(板書課題)
二、 圖文結合,學詞語
1、(出示掛圖)看一看,圖上的運動員在進行什么運動項目呢?你能向同學們介紹一下你熟悉的其中一項體育項目嗎?
2、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在掛圖旁貼上相應的詞卡。
籃球
。1)讀準生字的字音,“籃”是邊音。指名讀、齊讀。
(2)介紹一點相關的籃球知識。
足球
。1)讀準“足”的聲母,是平舌音,齊讀。
。2)愛踢足球嗎?知道20xx年,我國男子足球對實現(xiàn)了什么夢想呢?
排球
。1)齊讀詞語兩遍。
。2)你了解些有關排球的知識。
競走
。1)讀準生字的字音,“競”是后鼻音,“走”是平舌音。
(2)什么是“競走”呢?“競”表示比賽的意思,那么“競走”就是什么?
。3)簡單介紹一點有關競走的小知識。
跳高、跳遠
。1)讀準生字的'字音,齊讀詞語。
。2)“高”的反義詞是什么?“遠”的呢?它們都是速度為主,是徑賽。
鐵餅、鉛球、標槍
。1)自讀詞語,把生字字音讀準,尤其是“餅”、“槍”都是后鼻音。
(2)指讀、開火車讀、齊讀。
(3)這三種是田賽項目,是以力為主的體育項目,屬于田賽。
游泳、射擊、登山
。1)讀準生字詞的讀音。
。2) 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3)你了解這幾種體育項目嗎?
三、 朗讀詞串,積累詞匯
1、打開書,讀一讀這些詞串,把字音讀準。
2、歸類朗讀詞串。
四、 教學生字
1、今天,我們學習4個生字,還要學習它們的偏旁。
2、“競”:是立字頭,怎樣記住“競”呢?你能用它擴詞嗎?“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跟有什么有關呢?“遠”:是走之兒,分三筆寫成!坝尽保焊嘘P,想一想,還有什么三點水旁的字?注意右邊“永”的筆順。
3、學生描紅。
五、 指導寫字
1、怎樣才能把4個生字寫美觀呢?仔細觀察一下,來告訴老師和同學們。
2、學生回答,老師補充。3、老師范寫,學生仿影,臨寫,放錄音。
教學后記:
1.學會了本課生字8個,能夠根據拼音識字。
2.“嫩”字有一部分學生較難讀準。
3.能夠有感情朗讀詞串,積累詞匯。了解了春天景物的特點,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點:
1、說明方法:舉例子、作比較
2、注意以下字詞的讀音:凌、嶄
3、注意以下字詞的書寫:鴿、盈
一、質疑導入
1、出示恐龍圖片,這是什么?用一個詞來形容它,你會用什么詞來形容?
2、當你看到“飛向藍天”幾個字,你會想到什么動物?你會用什么詞來形容它?
3、一個那么笨重,一個那么輕盈,你覺得他們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嗎?(我也覺得沒有)但是,它們的確又有很大的聯(lián)系。那究竟有什么聯(lián)系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飛向藍天的恐龍》。
4、齊讀課題。
二、生字詞。
1、開火車讀——全班讀
2、強調讀音:凌、嶄
3、哪個字容易寫錯:鴿、盈、捷
4、互相檢查
二、整體感悟
1、聽課文錄音,要求:
①聽準讀音
、谙胂胝n文主要講了什么
2、反饋
、偃忝嬔▁ue)
②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精讀第一自然段
1、默讀第一段,思考問題。
很多同學都覺得,其實恐龍和鳥,二者毫不相干,其實不僅是你們,很多人都也是如此,F(xiàn)在讓我們迅速閱讀第一自然段,找找鳥和恐龍有什么不同之處,用“ ”劃起來。
2、反饋。出示表格
3、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4、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是近年來通過大量的化石,卻有一個驚人的發(fā)現(xiàn),請問,那是什么?
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
5、好詞:這里有一個好詞——凌空翱翔,大家用圈起來。
6、談感受,指導朗讀。
(過渡)
四、小結所以,現(xiàn)在我們就知道了,鳥兒和恐龍之間其實是有聯(lián)系的。但這究竟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呀?這個問題就等到下節(jié)課來解決。
五、作業(yè)布置
1、抄寫生字詞。
2、預習課文剩下部分的內容
語文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地拼讀注音的生字;理解新詞在詞語中的意思。
2、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3、能用讀懂兒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閱讀課文,通過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迅速發(fā)展的科學技術及其在現(xiàn)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了解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三、教學難點:改變人稱介紹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
四、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理解詞語。
(二)理清文章思路。
二、教學過程
1、揭題導入
玻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誰想介紹一下自己對玻璃的了解?(學生交流)
你們知道得還真不少。今天我們要學的內容與玻璃緊密相關(板書課題《新型玻璃》),理解新型
這篇課文所介紹的玻璃與我們已知的玻璃有什么不同?同學們想不想知道?
2、確定方法
先熟讀課文,然后召開產品新聞發(fā)布會,推選五名同學扮演玻璃廠的新聞發(fā)布人(組長任廠長),介紹新產品,其余同學以組為單位,分別扮演各媒體的記者,對新產品進行采訪。老師也以一個記者身份參加。這么學習行嗎?
3、自學課文。
1)教師提出讀書要求:1、認真自讀課文,要求讀通順,讀流利,讀懂;
2、抓住文中描述新型玻璃的名稱、特點與作用的部分,深入思考,變成自己的理解,在發(fā)布會上宣講。
2)學生自學
4、課堂交流發(fā)布會
教師隨機穿插提問學生遺漏疏忽之處,隨機理解重點詞語。引導學生從特點和作用兩方面宣傳產品。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繼續(xù)介紹新型玻璃的特點和作用;用我想發(fā)明-----玻璃開頭寫一段話。
二、教學過程
1、繼續(xù)召開產品新聞發(fā)布會
2、拓展訓練
教師順勢以記者的身份提問:能談談貴廠產品開發(fā)的設想嗎?
3、推銷產品
1)熟讀課文,自由準備。
2)學生推銷介紹
4、聯(lián)系實際,寫話訓練
1)說說我們的生活中,還需要哪些新型玻璃。
2)學生討論交流
3)用我想發(fā)明-----玻璃開頭寫一段話。
4)反饋交流
5、總結,布置作業(yè)。
查找資料:還有哪些新型玻璃?
6、板書設計
新型玻璃
特點
作用
夾絲網防盜玻璃
夾絲玻璃
變色玻璃
吸熱玻璃
吃音玻璃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讀書在語言環(huán)境中領悟“婉轉.豐腴而優(yōu)雅、妙不可言”等詞語的意思。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品味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感受鳥兒給冬日帶來的溫暖與快樂、生機與活力,享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
4、通過朗讀,體會反問句的表達效果及作者感受。
5、借助文本進行語言訓練,深化主題。
6、啟發(fā)學生生活中要勤于觀察,樂于想象,善于動腦。
教學重點:感受鳥兒給冬天帶來的生機。
教學難點:感受鳥與樹,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以花朵為話題。導入新課
一、齊讀課題:《鳥是樹的花朵》。
二、讀文引入,導入新課。
冬天,一棵棵樹落光了葉子,少了夏日枝繁葉茂的風姿。望著變得稀疏而空曠的枝杈,我常有一種沖動,希望在冬天的樹枝與樹枝之間放點什么。(就在這時)課件出示:落滿鳥的樹的圖片。
一些鳥落到了樹上,大大小小,五顏六色。我仿佛看見滿樹的花朵!
“仿佛”還可以換成什么詞?
三、讓學生去感受“鳥像花朵又美于花朵”。
1、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了解了那幾段寫了作者的觀察。
2、課件出示3、4、5自然段的開頭。
、儆袝r候,鳥是一群一群地飛來又飛走的。
、谟袝r候,鳥是三只五只。
、勖慨斂吹綐渖下錆M鳥的時候,我就會停下來。
齊讀這三句話,注意下面有標注的詞語,你能體會到什么?
3、好,下面我們就讀這三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寫了鳥像花朵。
課件出示:①讀課文,找一找,那句話寫了鳥像花朵?哪里像?
預設:①要是一群白鴿落在樹枝上,便仿佛早春的玉蘭花,白得豐腴而優(yōu)雅。
理解“豐腴而優(yōu)雅”教給解詞方法。
在這句話中作者看到的是什么?想到的又是什么呢?
點明:觀察使要展開想象。
②一只鳥孤獨地立在細細的樹枝上,這使人記起樹上的花朵,也是先開一朵,再開一大片的。
導語:這鳥真像花朵。可是作者為什么在觀察之后說“這樹枝上的`鳥比真實的花朵還要美麗呢?”
4、變序導讀,學習第6自然段。
課件出示三個問句,指名讀。
①你見過一朵花從春開到冬嗎?你見過樹上的花朵在樹枝之間飛來飛去嗎?你見過會唱歌的花朵嗎?
作者在這連續(xù)用三個問句,是想表達他的疑惑嗎?這三句話其實是什么意思?(變陳述句)
②男女生分組對比讀。體會那種句式表達效果好,好在哪里?
怎么把作者要表達的強烈情感讀出來呢?(逐句指導朗讀)
課件出示:樹枝上的鳥比真實的花朵還要美麗。你見過一朵花從春開到冬嗎?你見過樹上的花朵在樹枝之間飛來飛去嗎?你見過會唱歌的花朵嗎?正是鳥再造了冬天的生機。
5、再讀3、4、5自然段,讓學生到字里行間去感受鳥兒的生機,與作者產生共鳴。
課件出示:再讀3、4、5自然段,你能從那些語句中感受到了鳥兒的生機。
(學生每讀完一處時,追問:生機體現(xiàn)在哪?)
鳥兒只有在冬天才是樹的花朵嗎?
四、學習7、8自然段。
(一)聽老師讀第7、8自然段,找出相關的句子。
課件出示:配樂四季鳥樹圖片。
讀后指名回答。
鳥兒們?yōu)槭裁床蝗e處呢?
課件出示:
鳥從來就是樹上的花朵。
樹本來就是鳥的家園。
指名讀這兩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鳥和樹誰也離不開誰)
指名配樂讀第八自然段,感受鳥與樹的和諧美好。
(二)、導語:接下來作者又想到了什么呢?齊讀。(深化主題,語言訓練。)
課件出示:我想,一年四季的樹木會感謝一年四季的鳥。因為,鳥是樹的花朵,千姿百態(tài)的花朵,常開常新的花朵,跳著舞蹈的花朵,唱著歌的花朵……
1、省略號省略了什么,根據你對課文的理解補充內容。
2、鳥是樹的花朵,樹是鳥的家園,鳥因樹而生動,樹因鳥兒美麗。所以,
課件出示:我們想,一年四季的鳥也會感謝一年四季的樹木。因為,樹是鳥的家園,的家園,的家園,的家園,的家園……
教師隨機板書學生補充的詞語。
把課文最后一段和語言訓練的段落連起來讀一讀。
。ㄈ⿴煟菏前。B和樹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無窮的色彩,春天,我們吟誦著“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夏天,我們感受著“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秋天,我們在“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中走過。而冬天樹又因為鳥兒變得如此生動,蓬勃。ü旁娪谜n件打出來)所以說,鳥和樹都應該被感謝,被誰感謝呢?(人)
我們要感謝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和諧與美好,我們的感謝就是:
課件出示:把碧綠還給大地,把蔚藍還給海洋,把透明還給天空,把一切還給自然。▽W生齊讀)
結束語:同學們,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只要我們像作者那樣勤觀察,樂想象,多感受,善思考,一定會發(fā)現(xiàn)許多身邊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