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感受童年幸?鞓返纳詈兔篮玫脑竿。
3.培養(yǎng)想象力,激發(fā)寫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兒童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教學難點:
掌握詩歌的特點,激發(fā)寫詩興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讀
音頻導入
1.師問:你們知道徐志摩嗎?如果知道,那你們能說出他的一兩個代表作嗎?
課件出示徐志摩的圖片,
師:對,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篇文章。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感受一下徐志摩的寫作特點。
課件播放音頻。
2.認識作者
?徐志摩: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是一位在中國文壇上曾經活躍一時并有一定影響的作家。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徐志摩的一首兒童詩《花牛歌》。
揭示課題:《花牛歌》
二、字詞揭秘
我會寫
。1)課件出示羅。
師:羅字在書寫時注意偏旁罒在書寫時要寫得扁一些,不能超過整個字的三分之一。羅字是上下結構,偏旁是上面的罒,可以組詞星羅,張羅,我們用張羅造個句,班里的什么事都是班長張羅。
。2)課件出示眠
師:眠在書寫時注意目作為偏旁時要寫得窄一些。眠是左右結構,部首是目,可以組詞睡眠,休眠,例句,一個人要保證一天最少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3)課件出示霸
師:霸上面的雨字作偏旁時,注意第二筆不是豎,而是撇,第三筆的橫折勾變成橫折,而且折要寫得短一些。霸是上下結構,部首是上面的雨,可以組詞霸占,霸主,例句,地主依仗權勢霸占了很多老百姓的土地。
。4)課件出示占
師:占的部首卜在占字中時第二筆不是點,而是橫。占是獨體結構的字,部首是卜,例句,占領市場必先占領消費者的心靈。
三、課文精講
1.學習前兩節(jié)
課件出示:花牛在草地里坐,
壓扁了一穗剪秋蘿。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個天。
師解釋:剪秋蘿:別名大花剪秋羅,多年生草本,暗紅色,呈流蘇狀。喜陽,涼爽,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產于我國。
霸占:憑借權勢強行占有。
2.學習后兩節(jié)
師解釋:西山:指太陽從西邊落下。
師問:詩中都寫了花牛在干什么?
引導學生朗讀描寫花牛動作的幾個句子,同時課件出示
師解釋:每節(jié)第一行都以文字相近的詩句起首,用簡單明朗、輕快活潑、一詠三嘆的詩句形式,將草氈從中的花牛行動景象巧妙生動地展示,表達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崇。
3.問題一:詩人是怎樣表達自己美好心愿的?
引導學生先找出詩中的句子,然后分析。
師小結:“花牛在草地里做夢,太陽偷渡了西山的青峰!蓖ㄟ^花牛的夢來表達自己對童年的回憶,同時“西山的青峰”表達了作者的'美好心愿是自由。
問題二:讀了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同桌討論,舉手回答
師小結:花牛在草地里睡覺的童趣。
四、課堂小結
《花牛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同學舉手自由發(fā)言,師點評
師小結: 這首詩歌讓我們體會到了童年時的樂趣。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和和豐富的想象,讓我們在詩的世界里享受著生活的樂趣。
五、課堂練習
1.根據課文回答問題。
。1)《花牛歌》中花牛在草地上做什么了
。2)“霸占”在詩中怎么解釋?
2.比一比,組詞語。
占()眠() 溜()
古( )眼() 榴( )
板書設計:
花牛歌
在草地里坐
在草地里眠
在草地里走
在草地里做夢
教學反思:
徐志摩的這首詩,是來源于童年的秘密經歷的詩。它有兒童看世界的趣味和生動,活潑和自然,同時詩歌的詞語又不失典雅,韻律也很講究。對于詩歌來說,韻律尤其重要,對于兒童詩來說,也是如此。以兒童為主要受眾的詩,即便它所傳達的意思并不能被兒童所完全理解,但它的韻律卻能被兒童準確地捕捉。
《花牛歌》全詩四節(jié),每一節(jié)的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詩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夢”,用簡單明了,輕快活潑,一詠三嘆的詩句形式,將草氈叢中的花牛,行動的景象巧妙生動地展現,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崇。
所以在授課時多注重學生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槐鄉(xiāng)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快。
2.了解槐鄉(xiāng)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的內容,培養(yǎng)自讀能力,并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既是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教學工具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先學后教
1.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會獲得許多的樂趣,但你有沒有品嘗過勞動的快樂?就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作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學習──《槐鄉(xiāng)的孩子》(板書課題)。
2.課件出示“我會讀”,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
二、合作交流,整體感知
1.配樂、配圖朗讀,整體感知。
2.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3.前后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每個成員在小組里朗讀一遍課文,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評選最佳選手。
4.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披文入情,品讀體驗
1.結合課文插圖介紹槐樹、槐花。
槐樹,落葉喬木,羽狀復葉,花淡黃色,結莢果,圓筒形。花和果實可以制黃色染料;、果實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藥。
2.討論:
a.槐樹什么時候開花?那花苞什么樣的?文中又稱槐花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處?
c.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
讀讀相關的課文。
3.出示重點段落并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槐鄉(xiāng)的孩子,( )就和槐樹結成了伴。槐鄉(xiāng)的孩子( )槐樹,( )海邊的娃娃( )大海,山上的孩子( )石頭。
勤勞的槐鄉(xiāng)的孩子是不會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的,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 )來的。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體會槐鄉(xiāng)孩子的勤勞懂事。板書:勤勞懂事
4.八月份,天很熱,這炎熱的天氣大家都經歷過,誰能描述一下這種情景。
描述后讀句子,交流感受,體會槐鄉(xiāng)孩子的吃苦耐勞。(出示重點段落美讀:雞熱得耷拉著翅膀……知了(指導學生讀出天氣的炎熱);槐鄉(xiāng)的孩子不怕熱……就已經爬到小山了。)使學生感受到:天氣這么熱,可孩子們卻不怕熱,上山采摘槐米?梢娝麄兡軌虺钥嗄蛣。板書:吃苦耐勞
指名讀,評價,再讀。
5.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了解槐鄉(xiāng)孩子采槐花的方法,體會采摘槐米的快樂。(出示重點句、段來理解:1、男孩常常是爬到樹上,用長長的鉤刀一下又一下地削著槐米。2、一簇簇槐米落下來了……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板書:以苦為樂
6.學習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體會槐鄉(xiāng)孩子們的快樂。師出示課件,練習用“槐鄉(xiāng)孩子的籃子里滿載著________________,滿載著________________滿載著________________”說話。
7.你喜歡課文中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練習一下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讀,并且說說自己朗讀的句子寫什么內容,自己為什么喜歡。
四、總結拓展
1. 快樂不只來自于休閑、享樂,沒有勞動就沒有收獲,沒有勞動就不能享受,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xiāng)的孩子一樣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出示課件:配背景音樂欣賞詩歌《一片槐樹葉》,愉悅學生的心智,陶冶學生的情操。
2.通過課文的誦讀,我們認識了槐樹,認識了槐鄉(xiāng)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五、作業(yè)超市:
1.你平時進行了哪些勞動(或活動),它們給你帶來了什么收獲和快樂?
2.回顧自己在學;蚣依飬⒓幽稠梽趧拥慕涍^再把它寫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旭日東升
泰山日出是壯觀而動人心弦的,是岱頂奇觀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標志。隨著旭日發(fā)出的第一縷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從而使東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漸轉為魚肚白、紅色,直至耀眼的金黃,噴射出萬道霞光,最后,一輪火球躍出水面,騰空而起,整個過程象一個技藝高超的魔術師,在瞬息間變幻出千萬種多姿多彩的畫面,令人嘆為觀止。岱頂觀日歷來為游人所向往,也使許多文人墨客為之高歌。
晚霞夕照
當雨過天晴,天高氣爽,夕陽西下的時候,若漫步泰山極頂,仰望西天:朵朵殘云如峰似巒,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霧,直瀉人間。在夕陽的`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鑲嵌著一層金燦燦的亮邊,閃爍著奇珍異寶般的光輝!罢l持彩筆染長空,幾處深黃幾處紅!薄扒迦獮a萬仞,落日御千峰!
泰山佛光
泰山佛光是岱頂奇觀之一。
每當云霧彌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較高的山頭上順光而視,就可能看到縹緲的霧幕上,呈現出一個內藍外紅的彩色光環(huán),將整個人影或頭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頭上方五彩斑斕的光環(huán),故得名“佛光”或“寶光”。泰山佛光是一種光的衍射現象,它的出現是有條件的。據記載,泰山佛光大多出現在6—8月中半晴半霧的天氣,而且是太陽斜照之時。
云海玉盤
云海玉盤是岱頂的又一奇觀。
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氣蒸發(fā)上升,加之夏季從海上吹來的暖溫空氣被高壓氣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時,如果無風,在岱頂就會看見白云平鋪萬里,猶如一個巨大的玉盤懸浮在天地之間。遠處的群山全被云霧吞沒,只有幾座山頭露出云端;近處游人踏云駕霧,仿佛來到了天外。微風吹來,云海浮波,諸峰時隱時現,像不可捉摸的仙島,風大了,玉盤便化為巨龍,上下飛騰,倒海翻江。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運用方法認字、寫字。
2、積累詞匯、詩歌。
3、口語交際。
4、展示作品。
5、通過認、讀、說、寫,做識字、積詞、交際,完成作業(yè)。
教學重難點:
1、運用方法認字、寫字。
2、進行口語交際。
教學時數:
四課時
第一課時
我的發(fā)現
這一項安排了兩組漢字,每組的前一個字都是學過的熟字,后一個字都是要學習的生字,而后一個字都是前一個字表示讀音的部分。教學時應引導學生辨一辨,從中發(fā)現規(guī)律——利用形聲字聲旁識字的方法。在“我會讀”中應采用多種形式進行鞏固,記住生字。在“我會寫”中引導學生寫出帶有“木、月、艸、宀”偏旁的字,從中加以鞏固和運用識字方法。
過程:
我會認
1、學生看拼音讀字、讀詞,在詞語中認讀生字。
2、辯字形,讓學生自己去找出每組中兩個字的異同。
3、組詞語,區(qū)別每組兩個字的意思。
4、書中的學習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生字的呢?你能幫她告訴大家嗎?(形聲字聲旁識字的方法或熟字減一減的方法。)
5、出示“我會認”中生字,讀準字音。重點指導:翹舌音“支”,后鼻韻“龍”。
6、擴詞練習。引導學生采取多種方式擴詞。
7、改變語境,在不同語境中鞏固生字。
出示下列詞語,學生認讀。
交朋友交通支招一支筆九龍坡龍頭巨龍龍舟
要求請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
我會寫:
1、出示四組字引導學生認讀。
2、引導學生發(fā)現每組字的相同點。回憶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頭代表的意思。
3、書中的學習小伙伴還能寫出幾個這樣的字,你也能嗎?
木字旁:樹、林、枝、楓、樣、楊、梅、柳
月字旁:明、肚、臉、膽、腿、腳、腦
草字頭:草、花、藍、苗、蘋、苦、荷
寶蓋頭:寶、它、安、完、家、定
第二課時
日積月累
這部分是由“我會讀”和“讀讀背背”組成。“我會讀”是本組教材中所學生字的復現,幫助學生加以鞏固!白x讀背背”是一首表現秋天豐收景象的兒歌,與“我會讀”共同起到促進學生對語言積累的作用。
過程:
我會讀:
1、學生分小組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后全班進行讀詞訓練。
2、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
3、交流詞語的記憶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找出記住詞語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進。
讀讀背背:
1、教師示范讀。
2、輕聲讀兒歌,不認識的字,看看音節(jié)多讀幾遍。
3、引導學生品讀,比一比誰讀得有味道。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兒歌。
2、拓展
將收集的秋天的兒歌讀給同學聽或自己寫一寫兒歌展示給同學。
(朗讀時需注意:輕聲:莊稼高粱葡萄一聲:黃澄澄紅彤彤)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是進行秋游的前期準備,主要是討論去哪,要做些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計劃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學生想說的熱情,能說清自己的計劃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與別人交流。在交際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取長補短的好品質。
交際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學生搜集的有關景點或秋游路線的資料。
組織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走進秋天。
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出秋天的美麗景色。教師啟發(fā)談話:同學們,秋媽媽已來到了我們身邊,給我們帶來美景,帶來豐收,帶來樂趣。我們在這樣美好的季節(jié)里去秋游那有多好呀!可不去什么地方,你們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2、小組匯報,組內討論。
引導學生出示自己課前搜集的有關景點或秋游的路線資料,結合資料向小組的伙伴說說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進行評價。
小組討論誰的計劃好,達成共識,進行補充完善本組的秋游計劃。
3、全班交流,統(tǒng)一計劃。
各組陳述本組的計劃和理由,進行評價,引導學生用商量的'語氣進行討論,集中大家的意見,確定秋天計劃。
4、討論具體事宜。
引導學生討論秋天的前期準備工作和秋游的分工。
5、總結評議,提出建議。
教師總結秋天的計劃研究情況,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建議。
第四課時
展示臺
這次展示臺是在本組教學開始就引導學生平時進行動手、動腦,創(chuàng)作關于秋天的作品,積累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的內容是學生自制的書簽、賀卡、圖畫、詩歌等都是有關秋天的,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成果的平臺,可讓學生盡情享受學習的快樂。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動:布置一個展示角或課上展出并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自我表現的意識。
過程:
一、出示一些簡易的手工作品:
1、看、欣賞、評。
2、導語:
這些作品都是用卡紙、樹葉、花、塑料瓶殼做成的,今天我們就來制作自己喜愛的作品。
二、動手做作品:
可以寫、畫、剪、貼等。
三、展示作品,評作品。
四、作業(yè):
為自己的作品寫幾句話。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教學設計七,二上語文園地一,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朦朧的情感美。
2、運用想像、聯想,揣摩、欣賞詩中精彩的畫面美。
3、以詩解詩,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感悟自然的詩情美。
教學難點:對詩歌感情的體悟。(突破方法:以詩解詩,戴望舒的詩句)
教學重點:對詩歌畫面美的感受。(突破方法:以老師范例的方式引導學生寫)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現在已是冬天,可我還珍藏著秋天的幾枚落葉,每當看到他們,我就想到了我所鐘愛的秋天,在寂靜的林蔭道上,那金黃的落葉在微涼的秋風中翩躚起舞。同學們, 當你回望秋天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是怎樣的畫面呢?
老師:哦。你眼中的秋天的颯颯的秋風里
你眼中的秋天在粼粼的波面上
你眼中的秋天在南歸的大雁身上
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欣賞何其芳眼中的《秋天》。
二、檢查預習,朗讀糾錯。
請三個學生,一人一節(jié)讀詩。學生互相糾錯。
老師讀一遍,大家在課文上標注一下沒找出來的讀錯的音。
學生明確易讀錯字(撒、背等),老師幫助辨析。
三、感知內容,讀出感受。
剛剛大家讀的和老師讀的,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比如用什么樣感情?語調激昂還是柔和呢?節(jié)奏是快速還是舒緩呢?
集體用柔和的語調、舒緩的節(jié)奏把它讀一遍,讀出對秋天的喜愛。
四、品味第一節(jié),練習朗讀,想象畫面。
想要讀得更好,我們還要深入理解詩歌。
當代詩人徐志摩在他的詩作《私語》里,認為秋在“一片將黃未黃的`樹葉上”,那么請問第一節(jié)中,何其芳眼中的秋天在哪里?
大家找到的這些是極具農家特色和秋天美感的物品。那何其芳可不可以就直接寫,可不可以這樣寫?似乎更簡潔呢。打PPT
1、 大家可以出聲地讀一讀,比一比。說說你更喜歡哪一個?輕盈2、豐收樂 滿披著和“滿載著”比較,得出輕盈的特點。
“飽食”讓學生想象,餓的時候吃飽了的感覺。豐收的滿足。 老師有一個問題要問大家:“為什么用棲息這個詞,而不用簡潔的秋天在農家里呢?” 你的某個句子讀得很有特色,為什么這樣處理呢?為什么這里重讀了呢?或者,要怎么讀出感情呢?有些詞需要強調,強調有重讀強調,也有輕讀強調,大家看看哪些詞要重讀,哪些要輕讀。
總結:畫面更動態(tài),情韻更豐富,更能突出秋天豐收的喜悅。我們一起再來讀一遍,讀
出農人豐收的喜悅。(板書:農家豐收 喜悅)
聽了大家的朗讀,老師深深地陶醉了。好像看到了一幅畫面,邀請大家閉上眼睛,一起去想象一下。
清晨,“唰啦、唰啦”有節(jié)奏的割稻聲響在原野上。稻葉上,晶瑩的露珠,一顆顆調皮地跳上了阿婆的衣裳。丁丁的伐木聲從遠方悠悠地飄來,像節(jié)奏歡快的曲子,別有韻味。阿婆放下手中的鐮刀,聽得入了迷,她想起了年輕時阿公唱過的山歌。當阿婆發(fā)現自己已經沾濕的衣裳時,不禁莞爾,露珠怕是被遠方的歌聲震落下來的吧。阿婆走到果樹旁,伸手去摘那黃橙橙的梨,那肥胖的梨兒,憨厚地躲進了阿婆身后的背簍。
聽了老師描繪的畫面,感覺怎么樣?能具體評價一下嗎?老師用了什么方法讓大家感覺到身臨其境的?(豐富的想象和聯想;優(yōu)美的細節(jié)描寫等)
五、讀第二節(jié),質疑內容,描繪畫面。
請大家默讀二兩節(jié)詩,也用老師的方法,在腦海中想象第二節(jié)的畫面。字句理解上,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讀完后提出來。 請大家提出疑問。
重點解決:“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一句
縮句法,然后問魚人怎么會把烏桕葉的影子當成青鳊魚呢?比較兩種意象共同點 讓學生揣想魚人收網后的心情和表情的變化?從哪里看出來的?
哦,用文中的一個詞來說。原來秋天的景物就像在和魚人做(游戲),是的,開了一個善意的玩笑。那漁人沒有捕到魚,他惱了嗎?、
哦,原來漁人也是以(游戲的心態(tài))來對待這個結果的。他悠閑地搖著小船,我們可以看出他怎樣的心態(tài)呢?板書:漁人悠然趣。
請大家像老師之前那樣,充分發(fā)揮聯想和想象,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描繪出畫面。拿筆寫在書的旁邊。我們分兩部分,1-3組描寫第二節(jié)的12兩句,456三組描寫第二節(jié)的后三句。我們比一比哪組的同學的畫面更具有悠閑的情趣。開始。
師巡視學生寫作情況,完成后,生展示。 好,下面我們就把這種悠然的情緒讀出來。女生讀前兩行,讀出清晨靜謐的感覺。男生讀三四行,讀出悠然的情趣。齊讀最后一句,讀出游戲的活潑。
六、讀第三節(jié),以詩解詩,體會感情。
前兩節(jié)在字面上沒有明確出現人物,第三節(jié)有了,誰?齊讀最后一句話。
我們可以把這個句式變換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說“秋天在牧羊女的眼里就像一場??”(夢)。
你做過么夢嗎?夢的特點是什么?
大家說的特點各不相同,但是都體現了夢飄渺、虛幻的感覺。那么當秋天到來的時候,牧羊女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她產生了飄渺、虛幻的夢一樣的感覺呢?
其間適時補充材料:1、戴望舒《秋天的夢》:“秋天的夢是輕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戀” 學生答各種感受后,牧女的感情是說不清道不明的復雜朦朧的情懷,板書《牧女朦朧情》 根據詩人的自述,19歲那年,作者經歷了一場愛情風暴之后,一切痛苦和煩惱都化成了最甜美的回憶的時候,靜靜地流淌出了這樣一首詩歌。就是他自己的心境。作者自己在《夢
中道路》中說“最后給我留下一片凄清又艷麗的秋光”。
如此純凈的感情,讓我們用優(yōu)美的朗讀表現出來,男生讀前兩行,女生讀三四行,結句齊讀。
是啊,在同一片原野,同一條溪水之篇,這里曾經是百草豐茂、流水潺潺而今已經是漸進枯涸。曾經這里發(fā)生過、散發(fā)著香與熱的美好故事,而今卻在微涼的秋風中消散無蹤。當我們體會到牧羊女的這番感受的時候,同學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牧羊女此時的心情了呢?
不是秋天夢寐在人的眼里,而是人在秋天中夢寐。當秋天來臨的時候,一切都充滿了豐收的喜悅、生活的悠閑、而曾經那個夏天的一切就像一場夢一樣,留下一份明朗純凈的懷念。
七、小結。
"在詩意畫面的感受和縈縈于耳的誦讀聲里,在朦朧愛情與優(yōu)美秋光的無限延伸中,我們讀懂了秋天。感謝何其芳,他的《秋天》何其芬芳!最后讓我們帶著飽滿的感情齊讀全文,再品芬芳!
八、作業(yè)布置。
老師在讀完這篇詩歌之后,深深地被這樣的秋天打動,寫下了這樣一首詩。讓學生一句話談感受。請你也用幾句詩寫寫自己心中的秋天。
1、 練習板書
2、 站姿不夠挺拔(巡視學生的過程中,個別指導的時候不要對著話筒講,講什么都可以)
3、 因為這首詩的整體語調是輕柔的,這幾個詞需要讀得尤其輕才可以讀出輕柔的感覺。 4、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一、導入課題,
1、同學們,你們了解黃河嗎?生交流資料,師板書:黃河。是啊,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哺育了中華民族,養(yǎng)育了中華兒女。從古到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贊頌過她。我們一起誦讀李白筆下的黃河。齊讀詩句。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走進現代著名作家袁鷹的《黃河的主人》,齊讀課題。能讀得再氣勢點更好,再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說什么?你提的問題很有價值,我們通過讀課文一起來探究。
二、初讀感知
1、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看清字形,讀準字音,不熟悉或容易出錯的地方,標出來,多讀幾遍。
2、同學們的讀書習慣可真好。有需要提示或幫助的地方嗎?(1)出示易讀錯的詞:指名讀、同位互讀,有錯及時糾正。強調多音字,說出另一個讀音。齊讀。(2)這兒有一組優(yōu)美的詞,我們一起來讀,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組不同顏色的詞分別寫什么的?寫人物的這四個詞,你知道課文中寫誰嗎?板書:“我”乘客艄公
3、誰是黃河的主人?憑什么說“艄公是黃河的主人”?瀏覽課文,找到句子畫出來。
三、精讀感悟
1、跟他意見一致的?同學們真會讀書。出示句子他憑著勇敢和智慧,鎮(zhèn)靜和機敏,戰(zhàn)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為黃河的主人。
(1)在這句話中,你理解了哪個詞?理解“如履平地”“驚濤駭浪”。
2、同學們,課文中有個段落寫了黃河的“驚濤駭浪”,請看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自己讀讀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你能讀出黃河的氣勢嗎?注意“頓號”,在朗讀時它的停頓比逗號還短,用在這兩個詞之間,讀起來快,聽起來更有氣勢。男生讀試試。這就是我們的母親河,想看看嗎?播放視頻。面對著我們的母親河,我們一起來讀出心中的感受。
小結:艄公就在這樣的黃河上“戰(zhàn)勝了驚濤駭浪”,你覺得艄公如何?——勇敢。真不愧是黃河的主人!讓我們一起來贊美艄公吧。
3、同學們,艄公是做什么的?對,艄公就是撐船的,文中的船指的是?——羊皮筏子。哪些句子寫了羊皮筏子?請找出來,抓住關鍵字詞,說說羊皮筏子的特點。學生交流:
(1)“從岸上遠遠望去,那么小,那么輕,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個小小浪頭,就能把它整個兒吞沒!薄霸俣ňσ磺,啊,那上面還有人哩!還有一個……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個人!這六個人,就如在湍急的黃河上貼著水面漂流!
體會小、輕,看一看文中插圖,然后再來讀這句話,讀出你自己的感覺。(教師用多媒體展示羊皮筏子的圖片)體會到筏子雖小,但載人載物很重,在黃河上漂流很險。指導有感情朗讀。
小結引讀: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輕,載人載物又那么多,在洶涌的激流里時隱時現,艄公是多么勇敢啊。怎能不讓人贊嘆?齊讀“他憑著……他是黃河的主人”
4、看到這小而輕的羊皮筏子,載著人在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黃河上漂流著,作者“我不禁提心吊膽……”艄公、乘客又是怎樣的表現呢?同學們默讀第六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詞語。然后小組交流。
(指著黑板提示) “我”、艄公和乘客分別是怎樣的表現?生交流師相機板書:提心吊膽、專心致志、談笑風生。你能聯系上下文理解這三個詞嗎?對,可以采取找近義詞的`方法。
A筏子上的乘客不害怕嗎?對,當遇到大浪時,艄公——“小心地注視著水勢”;風浪過后他開始——“大膽地破浪前行”。從這里足以看出艄公的鎮(zhèn)靜和機敏。跟這樣的艄公在一起乘風破浪,你害怕嗎?你對艄公很信賴。你看筏子上的乘客還不停地向岸上指指點點呢。
B練習寫話。此時,你就是那乘客,你看到什么,指點什么?會興奮地說什么?出示文圖寫話(身臨情境,想象說話):皮筏上的乘客談笑風生,他們向岸上指指點點,有的說,有的,還有的。那從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車上瀏覽窗外的景色。
學生交流。你們的指指點點把我也帶入了黃河,不再提心吊膽。
小結:更值得敬仰和贊頌的是艄公面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齊讀最后一段。黃河的主人不屬于他還會屬于誰呢?請同學們全體起立,一起發(fā)自內心地贊美艄公。讀——(“他憑著……”。)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贊頌這機智勇敢,勇于與大自然抗衡的黃河主人們!起——“他憑著……”
四、說寫結合,贊美艄公的風采
1、同學們,滔滔的黃河水從遠古流到了現在,更將從現在流向未來,黃河的主人用他特有的魅力征服了黃河,征服了我們所有讀者。此時此刻,你肯定有許多話要對艄公說,請大家拿出紙、筆,寫出你想說的話。“我想對艄公說……”2、真情朗讀自己寫的話。
五、總結延伸
今天,你們勇敢地站起來,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今天,你們大膽地表達了自己的見解,你們就是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最后送給大家一句話:(齊讀)撐起自信的竹篙,揚起希望的風帆,努力拼搏,成為學習、生活的主人!
六、作業(yè)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板書: “我” 提心吊膽
黃河的主人 艄公 鎮(zhèn)靜勇敢
乘客 談笑風生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經典】小學語文教案07-20
小學語文教案06-18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7-27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7-31
[經典]小學語文教案08-27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8-22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8-31
小學語文教案【熱門】07-02
小學語文教案【薦】07-02
【薦】小學語文教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