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錦集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培養(yǎng)學生的文本整體感知和概括能力、鑒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
萃取文章標志性關鍵詞句感知、概括文意
學會賞析文中富有西部地域特色的精彩描寫
了解文章總分式結構模式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利用自然中的審美元素,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審美意識,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的感悟。
教學重點:
對文本的.感知、概括與賞析
教學策略: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教具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上文《日出》中我們有幸欣賞了兩位唐代詩人筆下對落日所做的精彩描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杜甫《后出塞》),今天我們再一起來欣賞一下西部作家高建群筆下的《西部地平線上的落日》。
二、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投影)
1、了解:作者、背景。
2、初讀:整體感知
掌握字詞
3、賞讀:精美語句
精彩修辭
4、研讀:探究問題:
(1)最能概括全文內(nèi)容的一句:
貫穿全文的感情線索:
。2) 本文寫了哪兩個地點的不同落日:
作者分別有怎樣的反應,感受:
(3)全文采用什么結構:
試理出文章寫作思路:
三、自學指導:(投影)
1、了解作者:瀏覽“資料整合”(《導學方案》p15)用紅筆提煉重要信息——籍貫、身份、地位、稱謂、代表作等,并整合、識記。
2、初讀課文:讀法指導:不指讀、不復讀、不出聲、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擴大識別間距。
學習字詞:用紅筆劃——用字典查——在本上寫——在心中記
3、賞讀課文:精彩修辭:(比喻、擬人。。)
精美詞語(色彩、形態(tài)、動態(tài)、情態(tài) 。。)
精彩描寫(地域特色)
關鍵句子(中心句、過渡句)
4、研讀課文:探究問題:
(1)總領句往往在首段:找中心句(段首、段末)
找標志性詞語(令我。。。。)
。2)找方位名詞短語兩個:
找標志性感知動詞(我們。。。了,我們感覺。。我們感到。。。)
。3)結構模式: 總--分式 (結合文中中心句、過渡、銜接句以及標志文脈的語句來判斷,對號入座 )
總--分--總式
分--總式
分--分式
梳理思路:結合標志文脈的語句概括段意。
四、學生根據(jù)“自學指導”對學習目標逐一展開自學,教師只提供學法指導,不干擾學生自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 用。(先學)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保障,不要中途打斷。
五、學生就自學階段無力自主解決的問題展開互動交流,相互學習,切磋,實現(xiàn)“兵教兵”。
并展示交流成果。
六、教師幫助學生集中解決自學階段帶有共性的“不會的”遺留問題。(后教:只教不會的)
七,當堂訓練:完成《學案導學》自主測評1-2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一、領會文中描寫景物委婉細致,用詞準確、生動,比喻形象鮮明,學習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朗讀、背誦
教學時數(shù):兩教時。
教學步驟
一、復習舊知識,展現(xiàn)春的意境。
今天,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xiàn)了陽光明媚,東風蕩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彩筆描繪春天,歌頌春天。
同學們想一想,詩人杜甫在《絕句》中怎樣描繪春色的(同學背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樣描繪的(同學背誦: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蘇舜欽在《淮中晚泊犢頭》的詩中又是怎樣寫春的呢(同學背誦:春陽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二、進行比較,激發(fā)興趣。
以上背誦的詩都是絕句,容量有限,是取一個景物或兩三個景物來寫春的,今天學的散文《春》寫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呢再說,春就在我們身邊,現(xiàn)在我們就歡樂地生活在陽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寫的這些景物的姿態(tài)、色彩等等你注意到?jīng)]有呢讓我們細讀課文,領略大好春光,尋找與作者觀察的差距。
三、學生朗讀全文,要求:
1.提出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2.文中以迎接春天寫到描繪春天的美麗景色,再寫到歌頌春天,讀后分分看,哪幾節(jié)寫什么。
注意正音:
巢Cháo應和hè醞釀yùnniàng暈yùn
第一節(jié)迎接春天。(第一段)
第2至7節(jié)描繪春天。(第二段)
第8至10節(jié)歌頌春天。(第三段)
四、講讀體會:
1.第一段:迎春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著,盼望著。為什么要連用兩個呢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準確,告訴我們春天還未來到。
(2)輕聲讀第1節(jié),體會四個詞尾的作用。兩個著,兩個了,給我們以非常柔和、親切的感覺。
2、第二段:繪春。
春終于盼來了,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作者滿懷喜悅的心情,先用一句話對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繪,然后再分別作細致的描繪。
(1)齊讀總寫的一句話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一切說明什么沒有一個例外。
然,是詞尾,表示狀態(tài),樣子的意思。
(2)朗讀第2節(jié)?倢懘夯卮蟮睾螅确謩e描繪了哪些景物怎樣描繪的
山、水、太陽的臉。
朗潤:明朗,潤澤。朗潤是怎樣一幅情景呢出示月歷上山景彩色照片;再叫學生看外語課發(fā)的《Lookandsay)里第140幅hill這幅畫,那個山,就是潤澤的樣子。
水漲Zhǎng
朗潤漲紅,非常準確地描繪了春天的山、水、太陽。
背誦第2節(jié)。
(3)第3節(jié)寫小草,寫得很細。從哪些方面寫的哪些詞特別用得好
鉆,寫生命力。嫩,寫質(zhì)地。
綠,寫顏色。滿是的,寫范圍。
軟綿綿,寫姿態(tài)。
鉆,用得非常好,寫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著春天,草從泥土里鉆出來,盼望春天。
草好,人歡樂。
朗讀、背誦。
(4)第4節(jié)寫什么呢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再寫什么一派怎樣的景象
樹,花,蜜蜂,蝴蝶,野花。
眨zhǎ
趕趟兒:爭先奔赴目的地的意思。
寫花的爭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結的果實。
花下是怎樣的情景呢有一個詞用得特別好,哪個詞鬧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
為什么野花會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沒有明寫風,但風寓在其中;沒有明寫太陽,但太陽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動。
細筆描繪了一幅繁花似錦,昆蟲喧鬧,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鮮艷,層次分明。
朗讀背誦。
(5)第5節(jié)寫風,寫鳥,寫牧童的短篇。怎么寫的呢
背誦僧人志南的詩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基扶我過橋東。沾衣不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寫風的撫摸,風的芬芳醒郁,鳥的呼朋引伴,短笛的嘹亮。鳥的清脆的聲音,輕風流水的聲音,牧童短笛嘹亮的聲音應和著,構成了一首非常動聽的春天交響樂,和諧優(yōu)美,此起彼落。
朗讀。
(6)雨中的景色描繪得同樣十分動人,先寫雨的形態(tài),再寫雨中景色。找兩個詞把雨的形態(tài)講出來。
細和密。二個比喻形象生動。
接著寫雨中屋、雨中樹、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寫的呢
朗讀第6節(jié),展開想象。
綠得發(fā)亮青得通你的眼,把樹木、小草經(jīng)春雨淋浴后的鮮艷色彩描繪得十分逼真。逼什么意思呢可以在王安石的《書湖明先生壁》詩中找一句話來形容。兩山排閾送青來,兩座山好像把門推開,把青送到眼前。燈光給人以溫暖的感覺。
雨中景是靜的,但靜中又有動,筆筆緊扣春天。
(7)第2到6節(jié)著重寫景,第7節(jié)著重寫人。寥寥幾筆。天上地下,城里鄉(xiāng)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都寫到了。
一年之計在于春:計,計劃。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計劃,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工夫:時間。
朗讀第7節(jié),體會:寥寥幾筆,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無限好的美景。
(8)小結:
這一部分繪春是全文的重點。細筆描繪,繪聲繪色繪態(tài),繪幼繪靜,語言非常生動。比如說,寫草的生命力,用鉆;寫熱烈的氣氛,用鬧:寫小草的青,用逼。細致的描繪來源于什么細致的觀察。觀察以后還要怎樣呢表達出來。要仔細讀書,積累詞語,描繪起來就會形象生動了。
3.第三段:頌春。
(1)朗讀8、9、10節(jié)。
(2)在繪春以后,作者滿懷喜悅的心情來頌春,用了什么手法呢
用比喻手法。三個比喻有聯(lián)系有區(qū)別,使春意越來越濃。先喻為娃娃,再喻為小姑娘,最后喻為健壯的青年,從不同角度寫,寫春的成長,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態(tài)、青春活力描繪得十分動人。
五、作業(yè) :
1.誦讀全文,仔細體會本文用詞造句的妙處。體會那些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一樣的詞句是怎樣從筆端流淌出來的。
2.下周去長風公園春游,仔細觀察春景,領略大好春光,寫一篇《春天的歌》,也可自己命題。
板書設計
總寫一切
山、水、太陽的臉(遠)
草:鉆、嫩、綠、滿、軟綿綿
花:開滿,紅、粉.白、甜味兒(樹上、花間、地上)
繪春分寫
風:撫摸、醞釀
雨:細、密
人:趕趟兒
頌春生意盎然千姿百態(tài)青春活力
教學后記
1.接初一下學期班級后,自選了這篇教材作為補充讀物。第一次教學生寫景的'散文,著力于細,讓學生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培養(yǎng)學生想象的能力。
2.學生十分喜愛,兩節(jié)課教下來,學生已能背誦。
3.兼帶教百花爭艷、繁花似錦、芬芳黎郁、大地回春、萬象更新、紅杏枝頭春意鬧等問句。
4.比較買、賣、脹、漲。
5.有些地方過于細碎,要改進。
又記:
第二次教《春》時,吸取了前次教得細碎的教訓,重點放在朗讀訓練上,內(nèi)容只作了粗線條的分析,學生讀得比較流暢,但在寫作上反映的效果反不及前次。第一次抓住細筆細繪的特點引導學生仔細品味,學生在習作上明顯地進了一步,寫景不是大而化之,籠籠統(tǒng)統(tǒng),而是平時注意細致地觀察,下筆具體得多,生動得多。要注意:糾正教學中缺點時,不能把長處也甩掉。(教案略)
又記:
第三次教《春》時,又作了較大的更動。一是加強了單元教學,把《春》、《海濱仲夏夜》、《香山紅葉》和《濟南的冬天》結合起來考慮,除抓住特點,比較異同外,引入課文也重新作了設計。設計是這樣的:法國雕刻家羅丹曾這樣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它不同于巧奪天工的工藝美,也不同于繞梁三日的音樂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種美的組合。尤其是我們祖國壯麗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jié),不同的地方,展觀出不同的美姿。現(xiàn)在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組描寫四季景物特征的情文并茂的散文。通過反復誦讀,咀嚼推敲,來領會它們精彩的寫法和表現(xiàn)的情境美。二是加強思維與語言的訓練。先給學生做樣子,就春草的描繪進行分析,明確寫了些什么,從哪些角度描繪的,哪個詞或哪些詞用得特別精當,描繪時主要運用哪些方法。然后幫助同學自讀課文,有條理地進行分析。學生把理解、口述、朗讀結合起來,學習的效果比較好。(教案略)
語文教案 篇3
一、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兩張蟋蟀的圖片)
師:同學們認識這兩個小東西嗎?它們叫什么? 生:蟋蟀。
師:對,這是它的大名,它的小名叫什么,大家知道嗎?(蛐蛐)
師:蟋蟀這小家伙雖然小,但早已是大名鼎鼎,它的出名不僅是因為它能唱歌,更是因為他的住宅,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第7課《蟋蟀的住宅》。
板書:蟋蟀的住宅(齊讀課題) 師:“住宅”一般是指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動物,為什么也叫住宅呢?這是因為這篇課文的最大特點就在于作者把蟋蟀當作人來寫。學習課文的時候同學們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1、師: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按要求做:(課件)
(1)、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2)、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重點詞語。
(3)、思考: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點?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造的?
2、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
3、認讀本課的生詞。
(1)自由讀。 (2)指名領讀。 (3)齊讀。
4、聯(lián)系課文,學生理解哪個詞就請他說哪個詞,老師重點指導“隨遇而安”。
三、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1、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解決第一個問題: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點呢? (板書:住宅特點)
大家一起看大屏幕,同學們可以從三方面思考。(課件出示)
2、請同學們默讀相關課文,畫出相關的句子。
3、小組討論交流蟋蟀住宅特點。 學生讀課文匯報:(師生歸納) 1學習選址部分。 (板書)
師:蟋蟀在為房子選址上與其他昆蟲有什么不同呢?誰能讀一讀這部分課文?
指名讀相關課文。
師:是呀,蟋蟀和別的昆蟲不同,蟋蟀不肯隨遇而安,那么“隨遇而安”是什么意思呢?
生:“隨遇而安”指能適應各種環(huán)境,在任何環(huán)境中都能滿足。 師:課文的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生:課文中講到蟋蟀慎重..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yōu)良,并且有溫和的陽光。它不利用現(xiàn)成的洞穴。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課件)蟋蟀對住宅的選址是很慎重的,絕不肯隨遇而安。
2、學習蟋蟀住宅的外部特點。 (板書:外部)
(1)師:下面誰能讀一下描寫蟋蟀住宅外部特點的句子呢? 指名讀課文。
(2)師生歸納特點:向陽、隱蔽、干燥、有門、有平臺。(課件)
3、學習蟋蟀住宅的內(nèi)部特點。 (板書:內(nèi)部)
(1)師:蟋蟀住宅的內(nèi)部特點呢?誰來讀一讀相關的句子? 指名讀相關的句子。
(2)師生歸納特點:光滑、平整、簡樸、清潔、衛(wèi)生。(課件)
4、重點句子理解。
師: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蟋蟀住宅的特點,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體會這部分中的兩個重點句。
(1)課件出示句子:“當四周很安靜是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毙揶o手法是什么?這樣寫得好處。
(2)課件出示句子:“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弊髡邽槭裁催@么說呢?
(那是因為蟋蟀的整個身體都是那么的柔弱,施工的工具又僅僅是它那細弱的前足和后腿,把這些再與它的住宅相比較,就不能不說蟋蟀的住宅是一項偉大的工程了。
師:從這個句子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蟋蟀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
師:是呀,蟋蟀和別的昆蟲不同,蟋蟀不肯隨遇而安,那么“隨遇而安”是什么意思呢?
生:“隨遇而安”指能適應各種環(huán)境,在任何環(huán)境中都能滿足。 師:課文的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蟋蟀“不肯隨遇而安”? 生:課文中講到蟋蟀慎重..選擇住址,一定要排水優(yōu)良,并且有溫和的陽光。它不利用現(xiàn)成的洞穴。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課件)蟋蟀對住宅的選址是很慎重的,絕不肯隨遇而安。
2、學習蟋蟀住宅的外部特點。 (板書:外部)
(1)師:下面誰能讀一下描寫蟋蟀住宅外部特點的句子呢? 指名讀課文。
(2)師生歸納特點:向陽、隱蔽、干燥、有門、有平臺。(課件)
3、學習蟋蟀住宅的內(nèi)部特點。 (板書:內(nèi)部)
(1)師:蟋蟀住宅的內(nèi)部特點呢?誰來讀一讀相關的句子? 指名讀相關的句子。
(2)師生歸納特點:光滑、平整、簡樸、清潔、衛(wèi)生。(課件) 4、重點句子理解。
師: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蟋蟀住宅的特點,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體會這部分中的兩個重點句
(1)課件出示句子:“當四周很安靜是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毙揶o手法是什么?這樣寫得好處。
(2)課件出示句子:“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弊髡邽槭裁催@么說呢?
(那是因為蟋蟀的整個身體都是那么的柔弱,施工的工具又僅僅是它那細弱的前足和后腿,把這些再與它的住宅相比較,就不能不說蟋蟀的'住宅是一項偉大的工程了。
師:從這個句子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蟋蟀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
四、了解蟋蟀是怎樣建房的。
師:蟋蟀住宅的特點我們就學習到這里,那么這偉大的工程是怎樣建造的呢?(板書:建造過程)
現(xiàn)在我們就來解決第二個問題(課件出示),請同學們思考:蟋蟀是怎樣建造自己的住宅的?
請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并小組交流。 (小組交流后,師生歸納。)
師:首先想一想:蟋蟀是在什么時間開始建造住宅的呢?誰來說說。 (板書:時間)
生:“蟋蟀蓋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時候”。
師:對,這就是蟋蟀蓋房子的時間。(課件出示)
師:同學們讀完課文后,大家覺得蟋蟀建造住宅的過程辛苦嗎?(辛苦)下面請同學們小聲讀課文第8自然段,找出寫蟋蟀蓋房子動作的句子,并劃出動詞,我們從動作中體會蟋蟀蓋房子的艱難與辛苦。(板書:動作)
學生歸納后匯報。
師:蟋蟀的住宅建好了,可是它好像并沒有滿足,它還要做什么?
生:整修。
師:對,整修。(板書:整修) 那么蟋蟀是怎樣整修的呢?誰來讀一讀描寫蟋蟀整修住宅的句子。
師生歸納:長時間,加深加固(課件出示)
師: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蟋蟀的住宅是靠自己長年累月不斷修整換來的,是靠自己的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學習了蟋蟀住宅的建造過程以后,你能說說蟋蟀有什么精神嗎?
生回答:(勤勞,持之以恒,認真工作、不辭勞苦的精神)
(師板書:勤勞、持之以恒)
師:下面我們就再次朗讀描寫蟋蟀建造房子的動作,以及它整修住宅的過程,體會蟋蟀吃苦耐勞、持之以恒的精神,體會作者對這種精神的敬佩贊揚的思想感情。
五、小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蟋蟀的住宅
住宅特點:選址 外部 內(nèi)部
建造過程:時間 建造 整修
語文教案 篇4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學習過程
一、引入
孩子們,我們生活在充滿愛的世界里,你享受了哪些愛?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是什么?有一個小朋友卡羅納在也無法享受母愛,因為他的母親去世了。今天我們學習《卡羅納》看看大家是怎樣做的
二、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通讀課文,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并了解課文大致內(nèi)容
師生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2.再讀課文,勾出使你受感動的`地方,在旁邊寫出感想
3.分小組交流
三、交流閱讀中的收獲
1.說說哪些地方使你感動,為什么?
2.讀4-8段,找出大家知道卡羅納母親去世見到卡羅納的言行舉止,在旁邊寫出感想
3.分小組交流大家的表現(xiàn)并談談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
5.說說你從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四、再讀讀課文,看看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大家討論
五、讀讀“資料袋”并推薦《愛的教育》此書供學生課外閱讀,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愛
內(nèi)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卡羅納》教學設計一,卡羅納,希望對你有幫助!
語文教案 篇5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 學科:語文
2、課時:2課時
3、學生課前準備:
(1)學生利用百度搜索了解瑞士國家的地理情況、氣候知識。
。2)學生利用百度搜索認識燕子,了解燕子的生活習性。
。3)學生利用百度搜索了解關于保護鳥類的法律常識。
教學課題:6、燕子專列
教材分析:
《燕子專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三年級下冊第二組以愛護周圍環(huán)境為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的單元要求是要學生留心周圍的環(huán)境,想想為保護環(huán)境我們能做什么。這篇課文進述的是和燕子有關的一個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途經(jīng)瑞士,因當?shù)貧鉁伢E降,風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瀕臨死亡。。瑞士政府發(fā)現(xiàn)這一險情后,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并用帶有空調(diào)的列車將這些獲救的燕子送到溫暖的地方。本文體現(xiàn)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喚人們要保護動物,向我們充分展示了人與動物之間營造起來的溫馨和諧的生活空間。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惡劣氣候、環(huán)境與人們奉獻愛心之間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2)學習本課生字,積累優(yōu)美詞語。
。3)說話訓練,發(fā)展學生的想象思維。
。4)寫一寫自己對小姑娘貝蒂的心里話,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媒體直觀教學,想要減肥就選收腹機有用嗎使學生深入認識燕子遭遇的險境:惡劣氣候導致饑寒交迫,瀕臨死亡。
。2)通過研讀重點句子、課堂拓展訓練讓、演練法讓學生感受人們關愛燕子的真摯情感。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
(2)增強學生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進行說話、寫話訓練,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2、教學難點:
感悟惡劣氣候與環(huán)境和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
效果。
教學策略:
1、運用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充分感受人類給予動物的愛,讓學生在學習中受到人文的熏陶。
2、使用朗讀法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讀中悟情明理。
3、采用自主、合作、評價學習的策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教學環(huán)境和資源準備:
1、教學環(huán)境:多媒體教室
2、資源準備:PPT課件,燕子模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識記“歐洲”、“瑞士”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體會惡劣氣候、環(huán)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新課。
1、播放火車鳴汽笛的聲音(由近及遠),指名說說自己剛才聽到了什么聲音。
2、教師給予肯定:在歐洲瑞士這列漂亮的火車正準備出發(fā)。出示外形漂亮的列車動畫圖片,點擊列車圖像溶換成瑞士地圖,近鏡頭拉大顯示瑞士國家,初步認識瑞士的概況。
6、質(zhì)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想法?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的完美結局。
1、指名朗讀第一段。
2、指導學生通過朗讀把作者心中的疑問表達出來。
3、自由朗讀第一段,完成練習。這是一列怎樣的火車?裝載著怎樣的乘客?嘗試用文中的詞語回答。
三、品讀重點詞句,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惡劣氣候、環(huán)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8-26
語文教案07-20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8-10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11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13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02
語文教案[精選]07-26
【精選】語文教案07-21
小學語文教案06-18
《彩虹》語文教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