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小學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待、倒、模,理解22個新詞。
2、能說出第5段排句成段的順序,說出哪幾句是圍繞同一方面的內(nèi)容寫的。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能背誦、默寫課文的最后兩段。
4、懂得自己遇到不幸境況,不要灰心;別人遭到不幸,不要嘲笑。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鞏固本單元訓練點,按要求讀懂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寫的段。
2、教學難點:理解課文的積極意義,從中受到教育。
三、教學準備
《安徒生童話》、安徒生畫像、磁帶、錄音機、小黑板、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訓練找反義詞。
2、讀通課文,了解大致意思。
3、學習第1、2段,朗讀訓練。
四、教學過程
一、出示安徒生畫像及《安徒生童話》,簡介安徒生。
二、揭題,讀題
三、初讀課文,思考
1、丑小鴨的丑什么意思?
2、丑小鴨長大以后成了什么?
四、學習第1段
1、自學該段生字
2、自讀課文
A、說說丑小鴨的名字是怎么來的?
B、劃出說明丑小鴨長得難看的句子
3、朗讀指導
4、填空
嘴(大大的) 腿( 的) 樣子( 的)
五、學習第2段
1、自讀,思考:你覺得丑小鴨怎么樣?
2、填空:()的丑小鴨
3、朗讀指導:孤獨、可憐
六、作業(yè)
1、齊讀1、2段
2、給多音字注音
等待() 待()會兒
模()樣 模()糊
3、課作2、3
4、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3—6段,能按問題找到對應的課文段落。
2、能按要求讀懂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寫的'段。
3、能區(qū)分倒影和倒映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明確學習目標
二、學習3—4段
1、自讀3—6,思考:哪幾段是寫丑小鴨離家后的不幸遭遇。
2、自讀3、4段,先自學生字,再填表
來到哪里遇到什么不幸
水草地野鴨()
。ǎ├镄▲B()獵狗()
。ǎ﹨仓刑鞖猓ǎ
3、再讀課文3、4段,繼續(xù)填表(接上表右邊)
丑小鴨怎樣做
離開了水草地
白天()晚上()
()在蘆葦叢中
4、朗讀指導
4、丑小鴨離開家之后有哪些不幸遭遇?
三、學習5、6段
1、哪幾段是寫丑小鴨發(fā)現(xiàn)自己變成了天鵝,很快樂?
2、自讀,學習生字
3、學習第5段,鞏固單元學習提示
A、齊讀,思考:這一段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B、回顧按事情發(fā)展寫的段,應該怎樣讀?
C、自讀,思考:這段話共有幾句?哪幾句說同一方面的內(nèi)容?這段話先說什么,再說什么,最后說什么?
4、學習第6段
A、默讀,用~~~劃出說明丑小鴨快樂的句子。
B、訓練有表情地朗讀。
5、丑小鴨發(fā)現(xiàn)自己長成了美麗的天鵝,為什么那么快樂?
四、作業(yè)
1、課作5
2、齊讀3—6段。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背誦、默寫5、6段
2、懂得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學會正確對待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丑小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課作1、2、3
五、理解、學用“極了”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感知與認識。
2、能較熟練地掌握本單元的生字詞等。
3、能較好地復習或背誦所要求掌握的篇目。
4、通過一定的`習題練習,讓學生鞏固本單元所要求掌握的一些基礎知識。
第一二課時教學
教學過程:
一、感知課文內(nèi)容
1、《給予是快樂的》
、倌闶窃鯓永斫狻八麄?nèi)齻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边@一句話的?
、诩由罡兄败囃:,小男孩......”這一節(jié)。
2、《黃鶴樓送別》
、僮x課文有感情地讀描寫詩句意思的語句。
、谀苁毂痴n文中的兩首詩。
、鄯e累本課的對早春描寫的詞語。
3、《鄭成功》
、倌艽笾轮v一下這個故事。
②讓學生準確地復述課文描寫收復的一小節(jié)。
、壅f一說鄭成功是一位怎樣的人。
二、感知破折號的用法。
1、說說有哪些用法。
2、讓學生列舉一些例子。
三、積累春聯(lián)
1、每人都要積累3-4幅,并且同桌互相交流。
2、注意對好上下聯(lián),以及字的正確書寫。
四、默寫詞語
1、默寫部分:
慷慨激昂載歌載舞街頭巷尾綿延
繁花似錦煙霧迷蒙融洽慰勞暫時
炫耀櫥窗給予禮物轎車
2、根據(jù)學生默寫的情況進行指導。
五、習題鞏固
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①《鄭成功》這一篇歷史故事,講述了的史實,歌頌了。
、谀贻p的詩人李白在(時間)(地點)為大詩人(誰)餞行。
2、寫出一幅反映欣欣向榮的春聯(lián):
3、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說課要點】
1、說教材
《神秘的恐龍》是一篇科學常識類的說明文,敘述了恐龍原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它的滅絕至今是科學上的一個謎。文中列舉了科學家推測其滅絕的四種可能出現(xiàn)的原因。一是由于地球上突然變得寒冷;二是宇宙行星撞擊了地球,塵埃遮住太陽長達三個月,恐龍因此滅絕了;三是很多動物經(jīng)常偷吃恐龍蛋,使恐龍絕了后;四是突然出現(xiàn)的傳染病,使恐龍滅絕。動物一向是小學生喜歡的,恐龍又因其龐大《神秘的恐龍》一文是較讓學生感興趣的。和神秘使大多數(shù)人都為之好奇,所以,
2、說學情
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朗讀基礎,經(jīng)過一年半的學習,他們認識了較多的字,也閱讀了較多的課文。一部分的學生已經(jīng)在沒有教師指導下知道如何聲情并茂地讀好課文,另一部分學生雖然不能達到這個要求,但是經(jīng)過課前預習,也能夠讀通課文,基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但是,大多數(shù)學生課前的讀還是僅僅停留在讀通課文上,他們還是需要老師對他們提出讀的要求,并沒有主動去理解課文內(nèi)容,如邊讀邊劃,邊讀邊想。課堂上,需要花費的時間還是應該在有目的的朗讀上,讓他們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讀。
3、說教學目標
本單元的單元教學重點是:在閱讀中能根據(jù)要求圈劃有關詞句,我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制訂本課的教學目標。本課的教學目標盡量體現(xiàn)一定層次性,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結合課文內(nèi)容認識本課的十個生字:秘、恐、龐、億、歷、史、測、亡、存、遮。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書寫:“龐、歷、史、亡、存”。能正確熟練地朗讀課文。然后在閱讀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找出關于恐龍消失的原因。知道恐龍曾是地球上的龐然大物,它的滅絕至今是科學上的一個謎。在達到這個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讓一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在課外去查找資料。
4、說教法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倍寣W生產(chǎn)生自主學習的.動力首先就得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正是學生的老師,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也就能讓學生自愿地去學,才能產(chǎn)生“我要學”的想法。
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課的開頭,我就讓學生就恐龍談談他們的了解,對于能展示自己知識的機會,學生自然比較愿意主動交流。而學生的知識畢竟有限,他們對于神秘莫測的恐龍仍然存在著很多疑問,鼓勵學生真質疑,讓他們暢所欲言自己的真實問題,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又可以激發(fā)他們課后繼續(xù)探索恐龍奧秘的興趣。只要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形成愉快的學習氛圍,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生字時,以學生自學為主。
二年級的小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觀念和方法,他們完全可以在自學、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完成識字這一任務。小組自學生字,能鍛煉他們的自學能力,同時,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同學之間能夠互相幫助,彌補不足,有助于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教師只需選擇一兩個進行重點教學。如:“龐”可以查字典理解意思;“恐”進行擴詞教學等。
在教學課文內(nèi)容時,我以自由讀、小組讀、男女生讀等多種形式讀,讓學生不至于對讀產(chǎn)生厭倦感。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把握課文的內(nèi)容,圈劃詞句。其中穿插一定的有關恐龍知識的短文,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恐龍,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5、說學法
興趣是的老師,讓學生對于課文充滿興趣,對于這一節(jié)課充滿興趣,學生的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讓學生自由地提出自己的疑問,鼓勵他們不拘課題的質疑,可以讓他們暢所欲言,充分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以這種情緒引入課文,使一節(jié)課的情緒都較為飽滿。
在整節(jié)課的教學中,并沒有太多過細的分析,只是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圈圈劃劃,理解內(nèi)容。因為這是一篇科學常識課文,恐龍又是擁有太多謎團的動物。所以,課外的補充資料在學習中也占了一定的分量,一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同時又能拓展學生的閱讀量。
6、說實施
(1)揭示課題,進行根據(jù)教學設計,本課主要圍繞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實施的。
(2)整體感知,學習質疑。讓學生們對恐龍進行質疑,激發(fā)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生字。針對已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的學生,學習生字以自學為主,因在后面教學中,學生會對課文反復朗讀,在此過程中學生對生字會有多次見面的機會,所以,在檢
(3)讀課文,圈劃詞句。由于課文內(nèi)查自學情況時,教師檢查也以檢查詞語為主。容比較淺顯,對于恐龍滅絕原因的介紹非常清楚,沒有太大的閱讀、理解困難。因此,我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以讀代講,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自讀自悟,理解課
(4)課外延伸,練習說話。事先文內(nèi)容,從而能夠按照課文要求來進行圈劃詞句。讓學生收集好一定的資料,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合資料的能力,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恐
(5)復習鞏固,指導書寫。書寫指導有一龍,從而激發(fā)他們對于探索科學的興趣。定的側重性,把握難點和重點。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一、從文中找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容易( )永久( )明亮( )
衰老( )空閑( )粗糙( )
二、仿照例句,把句子寫生動。
例:明明咯咯的笑聲銀鈴樣清脆,一串一串地追著人走。
1、小女孩的笑容像( )。
2、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圓,像( )。
3、她拿著失而復得的錢包,激動的.淚水奪眶而出,像( )。
三、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
1、文中的我因為( )、( ),所以心情灰暗無比。
2、好心人為明明捐獻了( ),明明打算為我捐獻( )?梢娒髅魇莻(善良、富有愛心的)孩子。
3、番茄太陽是文章中的盲童小女孩對(太陽)的特定稱謂。小女孩雖然雙目失明,但她對生活右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用摸過的番茄來稱呼太陽,表達了她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課文以番茄太陽為題,給人以心靈的震撼和面對困難的(勇氣)。
文中三次出現(xiàn)番茄太陽它的意思不同,分別是( )。
四、拓展 積累勇于面對困難的名言警句。
心中有了快樂,光明還會遠嗎?
1、大自然把人們困在黑暗之中,迫使人們永遠向往光明。歌德
2、危難是生命的試金石。希羅科夫
3、只有在苦難中,才能認識自我。希爾蒂
4、患難困苦,是磨煉人格之最高學校。梁啟超
5、最困難之時,就是離成功不遠之日。拿破侖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育目標:
知識教學點
1.學會12個生字,理解“骨骼、昂首闊步、炙烤、橢圓、有氣無力、掙扎、驚恐、腐爛、挖掘、一瞬間”等詞的意思。
2.理解科學家是怎樣想象黃河象骨骼化石的來歷的以及他們這樣假想的根據(jù)。
3.體會文章的記敘順序。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
德育滲透點
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
學示引導:
1、教師教法
教學本課,教師在組織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可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并通過感情朗讀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學生學法
自學、自悟、討論、交流。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體會黃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特點及形成原因。
2.理解科學家想象黃河象骨骼化石來歷的經(jīng)過。
3.弄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難點
理解科學家假想的根據(jù)。
解決辦法
學生自讀自悟,討論交流,在此基礎上教師多媒體,并通過感情朗讀理
解課文內(nèi)容。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設計
1.組織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2.借助電教媒體幫助學生理解。
學生活動設計
1.自學、討論、交流。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第19課。
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教師出示要求;
(1)讀準字音。
(2)畫出帶有生字的生詞;反復讀一讀并試著理解。
(3)思考這篇課文講了什么?
2.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資源共享。
學習生字詞
1.讀帶有生詞的句子,將生詞多讀幾遍。
2.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生詞,指名讀并加以理解。
3.指導書寫。
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詞。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明確目標
課文寫了哪些內(nèi)容?(學生回答)這節(jié)課我們進一步來研究這幾個問題。
深入探究課文
1.合作學習第1自然段。
(l)靜靜地讀第1自然段,邊讀邊想:從這些語言中你體會出這具古代黃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點?把使你產(chǎn)生這種感受的詞句標出來。
(2)小組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
討論的重點句子;
a.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長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裝起來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長的大象牙,接著是頭骨和下頜,甚至連很難發(fā)現(xiàn)的舌骨也保存著。
c.在一百多塊腳趾骨中,連三四厘米長的末端趾骨也沒有失掉。
d.古代黃河象的骨架能夠這樣完整地保存下來,在象化石的發(fā)現(xiàn)是很少見的。
(4)媒體演示,進一步體會化石高大完整的特點。
(5)朗讀體會特點。
(6)小結并被書。這樣一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為科學家假想它的來歷提供了依據(jù)。
2.以瀏覽方式學習第2-6自然段。
(1)采取瀏覽方式閱讀第2-6自然段,思考:科學家是怎樣想象黃河象骨骼化石的來歷的?
(2)四人小組交流。
(3)互動交流,匯報學習收獲,相機進行板書朗讀指導。
3.學習第7、8自然段。
(l)默讀思考:這具象化石是如何發(fā)現(xiàn)并挖掘的?科學家想象了它的來歷,他們這樣假想的根據(jù)有哪些?
(2)小組內(nèi)交流。
(3)全班交流。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其他小組補充,教師適時點撥并相機板書。關于假想的根據(jù),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著重肯定兩點:一是從它站立的姿勢,推斷是失足落水;二是從骨頭關聯(lián)的情況,推斷它死后一直沒被移動過。
(4)指導朗讀。
4.瀏覽全文并對照板書,想一想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記敘的?
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暢談收獲
可以談寫法,可以談啟發(fā),只要談得合理,教師都應給予鼓勵。
板書設計:
黃河象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檢測本單元重點字詞,理解運用字詞。
重難點
注重學生字詞句的訓練
樂學善思辦法
通過小組間的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流程
一、導入課題
師:本單元我們在輕松愉快的教學中學完了,這節(jié)課我們上一節(jié)字詞檢測課。(板書課題)
二、交流檢測
1.組內(nèi)檢測: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由組長組織進行識字檢測,記錄識字情況。
2.組長匯報:請組長匯報一下你們小組的.識字情況(學生匯報)
三、反饋識字
1.詞語檢測:剛才小組長的識字情況進行了檢測?墒,老師想親自考考大家,看看這些詞語你是否讀準確。
2.輪讀詞語:我們按座位輪讀詞語。
3.賽讀詞語:以小組為單位,看哪個小組讀得又快又準。
4.理解詞語:
5.生字檢測:為了檢查大家讀得是否準確,我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賽讀,看哪個小組能獲勝。
6.交流識字方法:通過賽讀可以看出同學們把這些生字記得很準確,我
們來看:(1)容易讀錯的字(2)多音字指導(3)誰能向大家介紹比的識字方法。
四、指導書寫
學習漢字,不僅要會認會寫,還應會用,這才是學習漢字的最終目的,本單元的生字新詞你會用了嗎?
五、合作檢測
同學們,下面我們就來比比看誰能準確的掌握本單元的生字生詞并能靈活運用。(發(fā)合作檢測卷)
1.獨立答題
2.組內(nèi)訂正
3.組長匯報
4.反饋指導
六、盤點收獲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認知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理解詩句的意思,能聯(lián)系重點詞語體會詩歌的感情。
3、初步理解詩歌具有的藝術概括性和夸張手法的'巧用。
課前準備
通過查找相關資料,初步感知詩歌中較難理解的詞語
長征: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從江西、福建動身,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行程二萬五千余里。
五嶺: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或稱南嶺),橫亙在江西、湖南、兩廣之間。
逶迤:彎彎曲曲延續(xù)不絕的樣子。
烏蒙:云貴間金沙江南岸的山脈。
走泥丸:《漢書蒯通轉》,“阪上走丸”,從斜坡滾下泥丸,形容跳動之快。
鐵索:大渡河上的瀘定橋,它是用十三根鐵索組成的橋。
岷山:在四川和甘肅邊境,海拔四千米左右。1935年9月紅軍長征經(jīng)此。
教學過程
誦讀品悟,領略詩境
聽一聽《長征組歌》中的段落,談一談你所了解的長征。
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初步滲透相關的詩歌知識
指導朗讀:從節(jié)奏、重音、韻腳、感情幾方面考慮。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澎湃/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后/盡/開顏。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播放長征歌曲,以唱配誦。以唱帶誦
討論
在現(xiàn)代生活中,俺們?nèi)绾螌W習和發(fā)揚長征精神,磨煉意志,培養(yǎng)樂觀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