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10篇【經典】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感受集體活動的快樂氣氛,喜歡參加集體活動。
2、 知道水果有營養(yǎng),,喜歡吃水果。
3、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水果若干,比如柿子、蘋果、甜橙、鴨梨、香蕉、桃子等等。
活動情況記錄:
由來: 十月八日孩子們共享他們在水果店購買的水果后議論紛紛,說水果真好吃。班上有個別幼兒平常不喜歡吃水果。為了進一步激發(fā)他們對水果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他們愛吃水果的習慣,我們抓住這個教育契機,組織了此次音樂活動:《吃水果》。
活動過程:
1、出示已有的.水果,讓幼兒討論水果的味道怎樣?吃水果對身體有什么好處。
2、教師與幼兒討論整理出:“柿子味道好,蘋果味道好,天天吃水果,身體健康……”
3、 好聽的歌,增加幼兒愉悅感和成就感。
4、鼓勵幼兒運用“換詞法”改編歌詞,激發(fā)幼兒對更多的水果發(fā)生喜愛之情,喜歡吃各種水果。
5、請小朋友互相交流“××水果有營養(yǎng),我喜歡吃××水果”。引導幼兒說完整的話
6、教師鼓勵幼兒與水果交朋友。
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冬眠,是變溫動物避開食物匱乏的寒冷冬天的一個“法寶”。這幾天,我們正進行著有關“春天”的活動。今天的這個活動就是圍繞“春天的動物”中冬眠的小動物進行的。孩子一開始就非常喜歡小動物,加上我們?yōu)楹⒆釉O計了“春天來了,冬眠的動物醒來啦!”這個版面(可以自由拉動墻壁上的小動物)因此他們對冬眠的小動物有了更大的興趣。午睡時,葉晨小朋友問起了“小豬冬眠嗎?”戶外活動時王宇問起了“小蝸牛冬眠嗎?”孩子們從家里收集了許多資料,有的帶來了從網上下載的資料,有的帶來了毛絨玩具,還有的帶來了有關冬眠動物的故事……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游戲活動,目的讓幼兒了解更多的有關冬眠的動物。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了解哪些動物是冬眠的。
2、嘗試在游戲中說說英語,體驗游戲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幻燈片、冬眠動物版面、動物頭飾、春天歌曲
活動過程:
一、說說最近我們忙著做件什么事情?(尋找哪些是冬眠的小動物)說說你找到的冬眠的小動物有哪些?
二、觀看幻燈,師生討論
討論幻燈片中的小動物是否冬眠(其中有爭議的地方可讓幼兒問問客人老師或在“小問號”內記錄)
三、游戲《Wake up!冬眠的動物醒來啦!》
1、個別游戲
玩法:幼兒對紙袋里的小動物說些有關春天的話,然后把冬眠的小動物拉出來。
2、集體游戲
玩法:幼兒做冬眠的小動物,教師做叫醒小動物的人。聽到“冬天來了,許多小動物開始冬眠啦!”幼兒做睡覺狀。聽到“春天來了,冬眠的動物醒來了。小青蛙,Wake up!Wake up!”小青蛙就做醒過來的樣子。然后再去把其它冬眠的動物叫醒。直至所有的小動物都醒過來。
規(guī)則:冬眠的動物聽到“wake up!wake up!”才可醒來。叫醒小動物的人要說一些有關春天的話。
活動延伸:
學習冬眠的知識
冬眠也叫“冬蟄”。某些動物在冬季時生命活動處于極度降低的狀態(tài),是這些動物對冬季外界不良環(huán)境條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種適應。蝙蝠、刺猬、極地松鼠等都有冬眠習慣。你看,冬天一到,刺猬就縮進泥洞里,蜷著身子,不食不動,它幾乎不怎么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鐘只跳10~20次。如果把它浸到水里,半小時也死不了,可是當一只醒著的'刺猬浸在水里2~3分鐘后,就會被淹死,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冬眠時,動物的神經已經進入麻痹狀態(tài)。有人曾用蜜蜂進行試驗,當氣溫在7~9℃時,蜜蜂翅和足就停止了活動,但輕輕觸動它時,它的翅和足還能微微抖動;當氣溫下降到4~6℃時,再觸動它卻沒有絲毫反應,顯然它已進入了深沉的麻痹狀態(tài);當氣溫下降到0.5℃時,它則進入更深沉的睡眠狀態(tài)。由此可見,冬眠時神經的麻痹深度是與溫度有密切關系。
另外,冬眠時,動物體溫顯著下降。據研究,黃鼠在130個晝夜的冬眠時間中,共放出70卡熱量,但冬眠過后的13.7個晝夜中,就能放出579卡熱量。一般來說,動物在冬眠過程中,每晝夜只能放出0.5卡熱量,但在它蘇醒后,興奮的時候,每晝夜則能放出42卡熱量。由此可見,冬眠動物體溫下降時,機體內的新陳代謝作用變得非常緩慢,所以僅僅能維持它的生命。
活動反思:
但是本次活動中也有不足之處,在游戲中,如果在教室內創(chuàng)設幾個動物過冬的場景,請小朋友分別扮演一種小動物,然后帶上相應的動物頭飾,去找到自己過冬的地方,會使課堂的氛圍更加的活躍,更能加強幼兒的參與性。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掌握穿襪子的方法,感知襪子是成雙的。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提高自我服務能力。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感知襪子是成雙的。
活動難點:掌握穿襪子的方法及牢記兒歌。
活動準備:
1、襪子若干(分幼兒人數相等),小墊子每人一塊,歡快的音樂。
2、組織幼兒做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師:“今天我請來了小腳的好朋友:襪子”。
1、認識襪子
(1) 出示各種各樣的襪子,請幼兒觀察襪子的外形。
師:看看這些襪子漂亮嗎?他們都有什么顏色?
感知襪子是成雙成對的。
請老師和幼兒自由選一只自己喜歡的襪子。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每人選出自己最喜歡的襪子,找一找襪子的好朋友在哪里”?幼兒玩游戲《找朋友》,湊出成雙的襪子。
教師小結:兩只一樣的襪子組成了一雙襪子,他們就像兩個好朋友,缺一不可。
二、學習穿襪子
請幼兒說一說應該怎樣穿襪子,在請個別幼兒示范。
師:“小朋友們都會穿襪子嗎?現(xiàn)在來試一試”。
請個別幼兒示范穿襪子的方法。
(2) 教師示范穿襪子的方法
師:“現(xiàn)在我也要穿襪子,請小朋友看清我穿的對不對!
教師邊念兒歌邊演示穿襪子的方法
兒歌:脫襪子:縮起小脖子,拉長長鼻子,彎彎小身子,住進小房子。
穿襪子:縮起小脖子,鉆進小洞子,拉長長鼻子,穿好小襪子。
三、講解穿襪子的要領
A:教師再次出示襪子,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襪子的各個部分。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襪子有幾個呢”?(一個),“我們的小腳從哪里 鉆進去呢?”(襪子),“襪子也有腳面和后跟,襪子哪一面穿在腳面上?”“哪一面穿在腳下?”。
B:教師小結:穿襪子的時候,雙手把襪子的襪口撐開,腳趾從襪口鉆進去,雙手同時向上拉起,襪子的腳面穿在腳的上面,后跟穿在腳的下面。
四、帶領幼兒練習穿襪子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邊念兒歌邊穿襪子吧!”(幼兒練習,教師逐個檢查,指導,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方法)
五、競賽:誰的襪子穿的好?(伴音樂)
A:分組進行穿襪子比賽
B:鼓勵幼兒在家中也堅持自己穿襪子
活動延伸:在生活區(qū)投放腳的模型和襪子若干,便于幼兒練習。
活動反思:
每一位孩子,再為襪子寶寶找朋友時,都很樂意,并且很快的就會找到。自己找襪子朋友時,襪子也很快的找到相應的另一只。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認識了襪子,知道一雙襪子就是兩只一模一樣的在一起,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但是,在教幼兒穿襪子的`環(huán)節(jié)中有幾位孩子的表現(xiàn),大大的顯示出了現(xiàn)在孩子們存在的問題。就是每次做事情之前說的很好,自己會穿。但是,真正讓讓孩子去做時,孩子們確實很難掌握正確的穿襪子的方法,現(xiàn)在孩子們的自理能力就是太過于被大人們來代替。孩子們缺少這些鍛煉。我想在今后我們還要深刻反思,把孩子培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個個有愛心,積極幫助別人,不怕臟不怕累的好習慣。
小班教案 篇4
語言:
1、兒歌游戲《秋媽媽與果娃娃》秋媽媽肚皮大呀,生下許多果娃娃呀。蘋果、梨子和香蕉,還有石榴和葡萄。哎呀呀,哎呀呀,裝也裝不下。哎呀呀,哎呀呀,裝也裝不下。
2、散文《風娃娃》風娃娃來了,她托起了小鳥的翅膀,小鳥飛呀飛呀!風娃娃來了,她吹動了小狗的風車,風車轉呀轉呀!風娃娃來了,她把小兔的風箏吹上了天,小兔笑呀笑呀!風娃娃來了,她吹動了小松鼠的小船,小船鼓起了風帆,跑呀跑呀!風娃娃來了,大家都歡迎她。
3、童話《七彩象》小白象是個油漆匠,幫助小狗漆門窗。門窗漆成天藍色,小狗說:“我要給你洗衣裳!毙∠笳f:“顧不上,顧不上,小貓等我去幫忙!毙∧敬财岢煞奂t色。小貓說:“我要給你洗衣裳!毙∠笳f:“顧不上,顧不上,小兔請我去幫忙!蹦咀榔岢刹菥G色。小兔說:“我要給你洗衣裳!毙∠笳f:“顧不上,顧不上,還有朋友等我去幫忙!庇推峤趁τ置,紅黃綠藍紫??全都抹身上。小白象變成小花象,大家都說真漂亮!
4、兒歌《藏貓貓》小月亮飄呀飄,找塊云朵藏貓貓。藏著頭,露著腳,逗得星星眨眼笑。
音樂:
1、《小烏龜》小小烏龜爬山坡,嗨嗨喲,嗨嗨喲,帶著面包和糖果,嗨嗨嗨嗨喲。2、《網小魚》河里小魚游游游,搖搖尾巴點點頭,一會上,一會下,好像快樂的小朋友。3、《秋天》秋天呀秋天呀,樹葉到處飛呀飛,樹葉到處飛呀飛,秋天呀秋天呀秋天多可愛。秋天呀秋天呀,樹葉輕輕睡地上,樹葉輕輕睡地上,秋天呀秋天呀秋天多可愛。4、《大樹媽媽》大樹媽媽個兒高,對著搖籃唱歌謠。搖呀搖,搖呀搖,搖籃里的小鳥睡著了。大樹媽媽個兒高,對著小鳥呵呵笑,風來了,雨來了,搖籃上的小傘撐開了。
數學:
1、嘗試將兩種物品有規(guī)律地進行交替排序。2、能按數的'大小給一組(3個)物體排序,并匹配相應的物品。3、能確認卡片上圖形的數量,并制作相應數量的實物。4、感知、區(qū)別3個物體的大小、長短,并能按大小、長短等量的差異給3個物體排序。
科學:
1、感知了解秋天里樹葉的變化,知道有的樹葉會變黃飄落。2、初步了解每個人都有影子,影子會跟隨自己的動作而變化,豐富有關影子的經驗。3、通過飼養(yǎng)和觀察小金魚和烏龜,了解金魚和烏龜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社會:
1、懂得打招呼是一種有禮貌的行為。2、愿意與人主動打招呼,能大膽的說“早上好”、“再見”等禮貌用語。3、養(yǎng)成玩后收拾玩具的習慣,會把玩具放回原處。
4、學會用“請你和我一起玩”等禮貌語言,邀請同伴和自己一起活動、游戲。健康:
1、能兩臂側平舉,身體正直地在寬25厘米的紙板上行走。2、嘗試鉆過70厘米高的障礙物,練習雙手雙膝著地向前爬行。3、在感覺冷和熱時,能及時地告訴成人。4、了解正確地滑滑梯的重要性,知道在游戲中保護自己。5、知道鞋子不一樣,有左右之分。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對物體下落現(xiàn)象感興趣。
2、能初步感知物體下落時速度有快有慢。
活動準備:
1、幼兒游戲材料人手一套。
2、教師演示用具一套。
活動過程:
1、出示各色紙寶寶,區(qū)分紅、黃、綠三色。
2、幼兒探索,觀察各種紙寶寶下落的軌跡。
3、幼兒用身體動作模仿各種紙下落的軌跡。
4、幼兒探索感知各種紙寶寶落下來時速度有快有慢。
5、教師設疑:想一想各種紙寶寶落下來時一樣快嗎?
6、幼兒探索感知各種紙落下來有快有慢。
活動延伸:
觀察其他物體下落的軌跡。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要讓幼兒通過生活中的觀察、摸等感官來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紙的不同特征,如有些紙是厚的、薄的;有些紙是光滑的、粗糙的;還有些紙的顏色是不同的。在這里課前我讓幼兒收集了各種材料,以便讓幼兒們能夠更好的'在活動中去發(fā)現(xiàn)、去觀察。
科學活動重在讓幼兒參與,而這堂課幼兒的主體地位沒有體現(xiàn)出來,我講的太多,可能是我太注重課堂紀律,而忽視了幼兒。
小班教案 篇6
一、教學要求:
1.在多次感受,邊感受邊學會表演的基礎上,初步要求幼兒人人會表演。
2.激發(fā)幼兒的表演愿望和自信心,初步做到聲音較響亮,較大膽地進行表演。
3.讓幼兒懂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并體驗獲得成功的歡快情感。
二、教學準備:
1.準備六組道具。
2.對能力差的幼兒適當進行輔導。
三、教學過程:
(一)引發(fā)興趣,交代任務
小朋友!今天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大蘿卜,數數看是幾個?(六個)對,是六個大蘿卜。我知道每個小朋友都會演!所以,今天我們分六組,每個小朋友都參加表演好嗎?為了演得更好,我們一起再練習練習。
(二)幼兒練習和表演
1.請能力強的幼兒演一遍。誰愿意先到臺上來演?(有意識請六個能力強的幼兒)小朋友看看他們誰演的好?就給誰拍下照片。(幼兒自愿、自由給演節(jié)目的幼兒拍照)
表演后提問:你們給誰拍了照片?為什么?請拍照的幼兒講清楚演的好的.人及好的地方。教師根據情況給予肯定。
2.練習難點。
①練習老公公的動作和語言。
剛才我給XX小朋友拍了一張照,因為他演的老公公特別好。我們向他學習,一起練習練習。
練習老公公走路、種蘿卜的過程及用較慢、低沉、粗的聲音、語調講話。
、诰毩暟翁}卜的不同表情。
“哎!還是拔不動。”講這句時,兩手要攤開,皺著眉頭,用發(fā)愁的語調講出。
“蘿卜有點動了,我們再用力拔呀!”講這句時,眼睛要看著蘿卜,表現(xiàn)高興的神情。
“蘿卜拔出來了!”講這句時語調提高,并要拍手蹦跳歡呼。
3.幼兒分成六組表演。
老師念出六組名單,要求:
、儆變夯ハ嗌塘,自報公議,分配角色。
、诨ハ嗷瘖y,共同布置場景。
、勖咳税嶙约旱男∫巫,在自己組坐好,用心看,輪到自己出場時再上場。
④演完放好自己的椅子和道具。
兩位老師巡回指導幼兒表演。
(三)結束
我們小朋友的本領又大了,又學會了一個表演,可以每天到“小小電視臺”去表演。
提醒幼兒整理好道具,結束。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感受歡樂,融洽的氣氛。
2、愿意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
1、課件。
2、《生日快樂》音樂磁帶。
。刍顒舆^程]
。ㄒ唬㈤_始部分
屏幕上出示漂亮的`“大蛋糕”, 播放《生日快樂》歌,師生齊唱“祝你生日快樂”,感受氣氛。
教師提問:孩子們,今天誰過生日呢?請大家一起來猜一猜。(幼兒自由交談議論)
教師作性發(fā)言:哦,今天是媽媽的生日,孩子和爸爸正忙著給下廚房給媽媽做好吃的呢。
。ǘ、基本部分
1、教師提問:“小朋友們,媽媽過生日了,她喜歡吃什么呢?(幼兒自由議論:大蝦、排骨、蔬菜、烤雞~~~~~)
教師自言自語地做思考狀,忽然想到了,說:先來一盤蝦吧。(屏幕上出示一盤紅燒大蝦)再燒一碗湯(出示一碗熱氣騰騰的湯)。
2、學念兒歌前兩句:“媽媽過生日,我和爸爸忙,先來一盤蝦,再燒一碗湯”。
3、引導幼兒思考:兩個菜還不夠,怎么辦呢?再加幾個菜吧!唉!爸爸在干什么呢?(引導幼兒觀看大屏幕:爸爸在切黃瓜)那我能干些什么呢?(我也不能閑著,我?guī)桶职址糯缀吞前。)給媽媽嘗一口,媽媽會說什么呢?(唔,這個拌黃瓜,味道特別香)
4、情景表演
1、) 教師扮演媽媽,幼兒扮演孩子,孩子把拌黃瓜送到“媽媽”嘴里,媽媽嘗一口。一邊點頭一邊說:“唔,這個拌黃瓜,味道特別香”。媽媽與孩子相擁在一起。
2、)教師與幼兒互換角色,幼兒扮演媽媽說:“唔,這個拌黃瓜,味道特別香!
5、學念兒歌
1) 師:“孩子們,剛才我們一起給媽媽過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生日,老師心里非常感動,就把作者件事情編成了一首兒歌,名字就叫《媽媽過生日》。
2)教師朗誦兒歌《媽媽過生日》幼兒集體跟念。
6、仿編兒歌
1)請幼兒說一說媽媽喜歡吃的菜。
2)用幼兒提出的菜名替換兒歌中“先來一盤蝦,再燒一碗湯”這兩句。
如“先來炒魚片,再燒青菜湯”,“先來紅燒肉, 再來炒雞蛋”。
“先來拌三絲,再燒排骨湯”,“先來糖醋魚,再來土豆絲”。
。ㄈ┙Y束部分
教師簡單講評,把讓幼兒把這首兒歌回家說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
[活動延伸]
讓幼兒再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媽媽分擔一點家務勞動。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和少。
2、培養(yǎng)初步的分析、比較能力。
3、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做小主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凳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卡片、小汽車音樂、小口杯、動物頭飾、小球、布娃娃。
活動過程:
一、智力游戲:小司機快快坐下來。
1、導語:小朋友想當小司機嗎?今天老師帶你們做個有趣的游戲:小司機快快坐下來。
2、介紹游戲規(guī)則:圈內放三個小凳子,請四名小朋友當小司機,放音樂,小司機圍著小凳子轉圈,音樂一停,小司機趕快找凳子坐下來。
3、游戲開始:先放音樂,再停下來。
問:
1、小司機都坐下來了嗎?
2、有一個小司機為什么沒有坐下來呢?(引出:小司機多,小凳子少。)
二、情景表演:小班請客。
師述:剛才小司機把小汽車開到我們小班來了,還給我們帶來了三位小客人,請你們看看是誰來了?(小客人上場)
1、我們和客人打打招呼(老虎、小豬、小老鼠好,請坐!)
2、客人來了,我們要給客人倒杯茶,哪位小朋友來招待客人?
3、客人都喝茶了嗎?為什么?(客人多,茶杯少。)
4、老師還買了許多水果招待客人你們看看有哪些水果?(出示水果卡片)
5、認識水果:葡萄、西瓜。并比較兩種水果那種多,那種少。
6、找一名小朋友上前找水果給客人。先找葡萄。問:客人都有葡萄了嗎?為什么?(葡萄少,客人多。)
7、再找西瓜。問:客人都有西瓜了嗎?(都有)。西瓜找完了嗎?為什么?(西瓜多,客人少。)
三、活動延伸:游戲(互送禮物)。
1、讓小客人把禮物(小球)送給小朋友,比較得出(小朋友多,禮物少)。
2、回送禮物,讓小朋友把禮物(布娃娃)送給小客人,比較得出(禮物多,客人少)。
四、活動結束:評價小朋友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出較多的物體,回比較多少。
2、培養(yǎng)幼兒的初步分析、比較能力。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圖片3張、紙偶2個、記號筆、鈴鐺、凳子
活動過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課題。
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兩位新朋友,一個是汪汪狗,一個是跳跳兔。
二、出示禮物,感知物體的`多少。
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們收到了許多許多禮物。
出示圖片①: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個別幼兒)蘿卜有幾個?我們伸出小手數一數?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禮物?(集體)有幾顆?請幼兒想辦法比較誰的禮物多?
出示圖片②: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禮物?哪個小朋友知道3個蘑菇多,還是4個蘋果多?你是用什么好辦法知道的?
教師引導:我們是用什么好辦法比較多少的?
出示圖片③: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禮物,有幾塊餅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幾根骨頭?請幼兒比較,誰的禮物多?你是用什么好辦法知道的。請幼兒操作,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三、游戲:
1、跳跳兔和汪汪狗要邀請小朋友到他們家來玩搶凳子的游戲,小朋友要聽小鈴鐺的聲音學解放軍繞著凳子走,鈴聲停馬上坐下,一張凳子坐一個小朋友,看看誰能搶到小凳子。幼兒游戲。
2、搶凳子的游戲好玩嗎?老師還要帶小朋友們去外面玩,我們一邊唱歌一邊找朋友,1個女孩子必須找1個男孩子做朋友。看看誰最能干,會找到朋友,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一起和老師去外面做游戲。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chuàng)設各種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xiàn)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小班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孩子們平時喜歡玩紙球,但是光玩紙球內容太單調,于是我們利用廢舊物品制作了體育器械“高爾夫球桿”。幫助幼兒對紙球的控制能力,因此設計此活動,使幼兒不再是單純地滾紙球。
【活動目標】
1.練習持物控球跑,提高控制能力。
2.發(fā)展動作的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
利用廢舊物品自制體育器械“高爾夫球桿”、紙球、小椅子若干張。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熱身運動。
2.教師先示范游戲玩法,然后 幼兒每人領一頭小豬(紙球),用“高爾夫球桿”趕著小豬去散步。
3. 啟發(fā)幼兒想象,例如趕著小豬去郊游或者去……,使幼兒在練習的過程中更有趣味。
4.游戲:送小豬回家:
(1)小豬迷路了,請小朋友幫助小豬送回家,回家路程要走過一條彎曲的小路,還要經過一座小山。(用小椅子設置的.障礙物)
。2)幼兒一個跟著一個送小豬回家。
。3)幼兒熟練游戲以后也可利用比賽的形式比一比誰在短的時間內把小豬送回家。
【活動反思】
許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讓紙球滾掉,如過滾走,要馬上追回來。繼續(xù)趕。另外,教師還可在幼兒熟練后增加難度,將“高爾夫球桿”換成紙棒趕小豬。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經典】07-29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經典]07-22
小班的教案05-16
(精選)小班教案08-01
小班教案(熱)07-26
(優(yōu)選)小班教案07-26
小班教案(精華)07-26
小班教案(薦)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