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班教案9篇[推薦]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教案目標:
1、引導幼兒認真聽其他小朋友的講話,培養(yǎng)幼兒傾聽習慣。
2、通過談話使幼兒回憶過春節(jié)的快樂,共同分享快樂。
教案準備:幼兒春節(jié)活動的照片。
教案過程:
1、教師與幼兒互相問春節(jié)好。
師:你是在哪里過春節(jié)的?春節(jié)你去了哪里玩?和誰去的看到了什么?春節(jié)你吃過什么好吃的東西?
2、有的小朋友春節(jié)好拍了照片,你們想看嗎?大家把春節(jié)照的照片拿出來,然后找朋友,一起看。(小朋友三五成群地一起看)
3、幼兒講述自己在春節(jié)時的有趣的事情。
4、現(xiàn)在有小朋友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的照片,那就把你的照片貼到語言區(qū)的`墻上,給其他小朋友看看你在過春節(jié)的有趣的事。
延伸活動: 幼兒邊看邊講述邊用紙筆畫出自己過春節(jié)的事。
小班教案 篇2
教育活動:
做湯圓(數(shù)學-點數(shù))。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地點數(shù)5以內(nèi)物體的數(shù)量并說出總數(shù)
2、在游戲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活動帶來的樂趣。
3、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橡皮泥,盤子,賣湯圓的歌曲。
2、幼兒準備:已有的風俗習慣,用橡皮泥搓圓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1、游戲情景導入,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指導語:小朋友們,今天是元宵節(jié),我們要吃什么啊?那我們一起搓湯圓,好嗎?
指導重點:引發(fā)幼兒對湯圓的關(guān)注并為下面的活動打下基礎引入活動。
2、教師示范。
(1)、指導語:今天,我和小妹妹在家,我要做兩個湯圓,要選擇幾個面團啊?我們放到手上搓一搓,一個湯圓出現(xiàn)了,然后放到鍋里,我們再搓一個面團,現(xiàn)在幾個湯圓出現(xiàn)了,小手要指著一個一個的數(shù),最后數(shù)到幾就是幾個湯圓。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數(shù),最后說出總數(shù)。
(2)、指導語:這時,我的爸爸回來了,他告訴我,他很餓,我會怎么做啊?那我在搓一個吧。我們再來數(shù)數(shù)有幾個湯圓?還記得老師說的方法嗎?手要指著,嘴要數(shù)著,最后的數(shù)到幾就是有幾個湯圓。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逐一數(shù)數(shù),幼兒掌握點數(shù)的方法。
(3)、指導語:我們現(xiàn)在要開火煮湯圓的'時候,我的媽媽回來了,我會怎么做?那我又要搓一個湯圓,我們再來數(shù)數(shù)有幾個湯圓了。
指導重點:鞏固幼兒點數(shù),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數(shù),說出總數(shù)。
3、幼兒動手操作,老師放音樂指導語:請小朋友拿到盤子,盤子上有幾個點,你就要做幾個湯圓,然后你去告訴你的好朋友,你搓了幾個湯圓。
指導重點:幼兒一邊搓湯圓,一邊數(shù),鞏固幼兒點數(shù)的方法。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了解了孩子對數(shù)學都很薄弱,為了能夠使他們對數(shù)學感興趣,我準備在以后的數(shù)學活動中多加游戲,做到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的目的。真正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不斷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敘事散文的情節(jié)。積極地猜測和想象熊寶寶內(nèi)心的期望及散文情節(jié)的發(fā)展。學說短句:“長啊長,長大了。”
2、愿意在集體中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3、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PPT1背景圖)
1、你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用散文中的話來回答。
幼兒講述,教師用散文中的話總結(jié):“這是一個天是藍藍的,云是白白的,草是綠綠的,花是紅紅的地方!
二、觀察、猜測、想象故事內(nèi)容,并學說短句
1、散文第一環(huán)節(jié)
。1)(出示PPT2熊寶寶手拿鏟子出現(xiàn)在草地上)這么美麗的地方,熊寶寶也來了,你來猜猜熊寶寶會來這么美的地方做什么呢?
。2)(出示PPT3熊寶寶種下一粒種子)熊寶寶種下一粒種子,長啊長,長出了小芽芽,熊寶寶高興呀,每天都來看看它。(PPT4給芽芽澆水)
2、散文第二環(huán)節(jié)
。1)芽芽長啊長,會怎么樣呢?(幼兒猜測)會長大(動作表示慢慢長大)小芽芽長啊長,長大了!你覺得會長出什么呢?
教師用散文中的語句總結(jié):“長啊長,長大了!會不會長出xx呀?(幼兒學用短句猜測)你會不會也用我的這樣的`話來猜一猜,芽芽長大了會長出什么呢?
。2)教師繼續(xù)講故事
“長啊長,長大了!會不會長出蘋果啊?(PPT5蘋果)長啊長,長大了!會不會長出梨子啊?(PPT6梨子)長啊長,長大了!會不會長出西瓜?(PPT7西瓜)長啊長,長大了!沒有果也沒有瓜。≒PT8熊寶寶和綠葉子)
。3)什么都沒有長出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熊寶寶接著會做些什么呢?(PPT9熊寶寶吃葉子)“熊寶寶摘下葉子咬一口!比~子好吃嗎?(不好吃)你怎么看出來的?(皺眉)我們也來做做難吃的樣子。熊寶寶吃到這么難吃的葉子心里感覺怎么樣?(生氣)“是呀,熊寶寶生氣地拔起它,快快扔了吧!
3、散文第三環(huán)節(jié)
。1)(PPT10熊寶寶拔葉子)我們一起來幫熊寶寶把它拔出來吧(嘿喲喲,嘿喲喲)沒有拔出來再拔一次(嘿喲喲,嘿喲喲)
。2)(PPT11熊寶寶拔出蘿卜)拔出來了,原來是個大蘿卜。熊寶寶可高興了,如果你是熊寶寶會把這個蘿卜怎么樣呢?(幼兒猜測)吃蘿卜的哪里?(根)原來蘿卜是要吃根的,一開始熊寶寶吃的蘿卜葉子,怪不得那么難吃。
“啊嗚,啊嗚,熊寶寶高興地吃了它!啊嗚,啊嗚,熊寶寶高興地吃了它。≒PT12熊寶寶吃蘿卜)
三、完整講述散文
1、請你給這個好聽的散文取個名字?
2、我們一起來講講這個散文。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學會B段木頭人動作的基礎上,學玩游戲《小鼴鼠和木頭人》。
2.根據(jù)動作的提示,能在A段音樂的句尾處快速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上。
3.體驗控制性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魔法棒、小鼴鼠的圖片、有木頭人的動作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隨《木偶舞曲》進場。
幼兒跟音樂隨意做木頭人動作。
師:今天小木頭人要來跟大家玩游戲了,看一看,他來了!你們也來學一下。
二、游戲。
1.通過教師手指游戲熟悉A段音樂。
師:這是誰呀?今天小木頭人就帶了小鼴鼠來玩游戲。小鼴鼠可調(diào)皮了,他會在地里打洞,還喜歡在路上東跑跑,西跑跑。我們跟著音樂看看小鼴鼠的腳在干嗎!
2.跟隨音樂玩手指游戲,熟悉在每一句的句尾回原位的規(guī)則。
用小手當小鼴鼠的.腳,跟著音樂聽一聽,跑一跑,找到音樂停頓的地方。
3.跟隨音樂玩小腳游戲,加深對規(guī)則的理解。
師:音樂放到什么時候小鼴鼠回來排好隊的?現(xiàn)在我要你們的小腳也來玩一下這個游戲。在每段音樂的后面回來,準備好。
4.隨教師唱A段音樂玩游戲,探索如何才能快速歸隊。
請幾名幼兒嘗試玩游戲。
5.隨A段音樂玩游戲,嘗試隨音樂快速歸隊。
交換幼兒嘗試。
6.隨音樂完整游戲。
師:現(xiàn)在我要帶所有的小鼴鼠到森林邊去玩。
7.再次游戲,增加角色。
魔法棒定造型。
幼兒嘗試做木偶人。
三、結(jié)束活動。
師:森林里可能會遇見誰呀?一起來聽一聽。趕快跑啊,快跑回家呀!哇,剛才森林里是誰呀?還可能有誰?這么多可怕的動物都出來了,我嚇了一身的冷汗,你緊張嗎?這次我們要跟著小木頭人到別的地方去玩游戲了,別的地方可能更緊張、更危險,可能有更可怕的東西出來,所以我們要學會躲避,學會保護自己。好,全體起立,今天我們玩的這個游戲叫什么名字。拷行↓B鼠和木頭人,回去可以跟其他的小朋友玩一玩這個游戲。今天玩的開心嗎?那我們就用開心的表情和科任老師們說再見!
活動反思:
《小鼴鼠和小木偶》是由兩支樂曲組合而成。根據(jù)這兩個不同的音樂性質(zhì),我設計了小鼴鼠和小木偶這兩個角色,并貫穿于整個音樂活動之中。小木偶的音樂主要是幫助孩子們掌握合拍和節(jié)奏,這一段音樂中孩子們可以自由發(fā)揮,創(chuàng)編。而小鼴鼠的音樂則是培養(yǎng)孩子們動作的控制性。教師給與幼兒一定的提示,并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創(chuàng)編與音樂相匹配的形象的動作。最后大家共同設計成完整的游戲,真正體現(xiàn)了雙主體。
今天的活動,采用的是漸強模式:上肢+音樂刺激—疲勞時+創(chuàng)編動作—再疲勞時+身體大幅動作+游戲規(guī)則,孩子們很容易就通過動作掌握了兩段音樂的節(jié)奏,搶著要當木頭人。在活動的最后還升華了主題,讓幼兒明白躲避危險的道理。
小班教案 篇5
游戲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喜歡各種食物。知道不同食品給我們?nèi)梭w能夠補償不同的營養(yǎng)。
2。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要養(yǎng)成從小不挑食的好習慣。
3、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
活動重點:
培養(yǎng)幼兒喜歡各種食物。知道不同食品給我們?nèi)梭w能夠補償不同的營養(yǎng)。
活動難點:
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娃娃家:各種食物、娃娃、媽媽角色頭飾。益智區(qū):各種水果和食物小圖卡,進行按大小排序。角色區(qū):課前老師或幼兒自備幾種食品,綿紙等材料制作不同的食品。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平時喜歡吃些什么食品呢?(喜歡吃糖、喜歡吃餅干)原來小朋友喜歡吃這么多好吃的食品,除了吃這些零食,我們每天還要吃各種各樣的食物,你們知道這些食物對我們有什么用嗎?(我們每天要吃各種不同的食物,因為不同食品給我們?nèi)梭w能夠補償不同的營養(yǎng)。)
今天老師在每個區(qū)域里都投放了很多的材料讓你們?nèi)ゲ僮鳎覀円黄饋砜纯窗?
二、介紹各個區(qū)域。
1、娃娃家。
娃娃家里都有各種食物、娃娃、媽媽角色頭飾,今天就要來讓我們的小朋友用好吃的食品來招待你的小客人。。
2、圖書區(qū)。
今天老師在圖書區(qū)準備了各種關(guān)于食物的圖書,待會小朋友可以看圖書和朋友一起講講,看完后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說說。
3、動手區(qū)。
在手工區(qū)老師準備了:卡紙、海綿紙、等材料制作各種食物。
三、組織幼兒進區(qū)區(qū)域。
1、提出區(qū)域規(guī)則。
在進區(qū)的時候,你先要想好來你要進什么區(qū)角。但是我們進區(qū)域時我們先要拿好進區(qū)卡,只有拿到了進區(qū)卡的小朋友才能到區(qū)角里面去活動,如果你去的哪個區(qū)角里的卡插滿了,你就不能再進這個區(qū)了,只有把卡插在哪個區(qū)里,你就在哪個區(qū)里活動。當老師放音樂時候,小朋友就趕緊把區(qū)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在區(qū)域中不能大聲喧嘩,靜靜的'玩。
2、教師巡回指導幼兒進行區(qū)域活動。
四、收拾材料,結(jié)束游戲。
小結(jié),小朋友進區(qū)觀看的情況,表揚有序進區(qū)的幼兒,對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兒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夠的地方。效果分析: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簡單的降溫方法,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能大膽的參與操作活動,體驗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冷水一杯,熱水一杯。
2.熱水若干杯,扇子,調(diào)羹,冰塊,空杯子,一盆水,水滴,吸管。
3.教師使用的一張記錄紙;紅、綠標簽紙;ppt。
活動過程:
1.哪杯水熱
(1)教師出示兩杯水,王老師這里有兩杯水,請小朋友看看,這兩杯水一樣嗎?誰來摸摸看,請小朋友來摸一摸,有什么不同呢?請個別幼兒嘗試。對了,熱水還會冒熱氣呢。(一杯冷水,一杯熱水)
(2)教師邊貼標簽邊小結(jié)說:摸上去燙燙的還會冒熱氣的是熱水,我們給熱水貼上紅色的標簽,這杯水摸上去冰冰的,涼涼的是冷水,我們給它貼上藍色的標簽。
2.通過嘗試水變冷
。1)哇!這杯水好燙呀,王老師想讓它涼下來,你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幫我,使這杯熱水快點變冷呢?小朋友來說一說。
。2)幼兒想辦法:(吹一吹、倒點水、加點冰、電風扇。)(多鼓勵)
(3)哦,剛才小朋友想的辦法可真多,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呢?看,王老師在桌子上給你們準備了這么多的東西,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么呀?(有冰塊、扇子、調(diào)羹、吸管、空杯子、盛有冷水的小盆)
。4)操作要求:王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杯熱水,還有這么多的材料,請小朋友想一種辦法讓這杯熱水變冷,還要注意安全不要把熱水倒在自己身上。做好實驗后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可以跟好朋友交流,F(xiàn)在請小朋友每人找一杯熱水,用你們的方法讓熱水變冷吧!記得用好了的.材料要放回小框里哦。
。5)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6)集中,討論:請幼兒上來說說自己用的是什么方法并在老師的協(xié)助下演示。(教師幫忙記錄)(多鼓勵)
。7)教師小結(jié):我們小朋友真棒,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讓熱水變冷,“用扇子扇”、“用嘴吹”、“用調(diào)羹攪拌”、“用空杯子相互調(diào)換” “添加冰塊”、“添加冷水”、“放在冷水里浸泡”,現(xiàn)在我們的熱水都變冷了,謝謝你們哦!如果還有其他的方法我們回家可以再試一試哦。
3.經(jīng)驗生活化
(1)有時候我們在外面玩的時候,會玩的很熱,現(xiàn)在夏天到了,我們的身體也會感到很熱,那我們怎樣讓自己的身體涼快些,不那么熱呢?
。2)幼兒說說方法:空調(diào)、扇子、吃棒冰、游泳,等等。
(3)你們想的辦法真多,老師這里也有一些方法,我們來看看這些方法你有沒有想到,(教師播放ppt),其實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使自己變得涼快些,我們回去再找一找、試一試,明天來告訴老師好嗎?
小班教案 篇7
練習“走”的游戲
游戲名稱:“小老鼠過河”
游戲目的:通過游戲,讓幼兒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提高排隊走能力。
游戲準備:在場地上畫兩條相距10~15米的`平行線當作“小河”幼兒每人一個布繩。
游戲的玩法及規(guī)則:
1將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四組,分別組成路縱隊“站在”平行線一側(cè)。2教師扮演“老鼠”媽媽幼兒每人腰系一根布繩(留長一端作為老鼠的尾巴)扮演小老鼠。3游戲前除排頭小老鼠外,其余小老鼠依次抓住前面小老鼠的尾巴。4游戲時,當小老鼠聽到老鼠媽媽說:“小老鼠,我們排隊出去玩吧”時,小老鼠一個跟著一個走向“河對岸”(另一側(cè)的平行線)5游戲可重復進行。
游戲建議:
1初學者為保證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可要求幼兒一定要拉住前面幼兒腰間的繩子,且走路時不要太快。
2待幼兒熟悉游戲后,可讓幼兒不抓繩子,一個跟著一個走,并提醒幼兒走路時抬頭,挺胸。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nèi)容,初步理解“交換”的意思,知道交換的好處。
2、會使用短句:“我用xx交換你的xx,好嗎?”
活動準備:圖片,小兔手偶,各種蔬菜塑料玩具。
活動過程:
一、了解故事內(nèi)容
1、教師有感情講故事一遍。
提問:兔妹妹跟誰交換東西了?交換到一些什么東西?交換時應該怎么說?
2、出示圖片,講故事第二遍。
幼兒學說:“我用xx交換你的xx,好嗎?”
兔妹妹為什么能有那么多好吃的東西呢?;、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wǎng);下面我們也像兔妹妹一樣來交換東西。
二、向幼兒介紹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
幼兒先選一樣東西,然后跟同伴交換,交換時使用短句“我用xx交換你的xx,好嗎?”
三、引導幼兒游戲
1、請兩組幼兒上來,每人選擇一種蔬菜,數(shù)量為兩個,然后兩組進行交換練習,會用交換句式“我用xx交換你的xx,好嗎?”
2、幼兒每人選擇一種蔬菜,數(shù)量相等,然后自由選擇同伴交換。
四、小結(jié)
交換可以讓小朋友換到自己沒有的東西,平時小朋友帶來的書和玩具也可以和小朋友交換著看和玩,那么你就可以看到許多你自己沒有的書和玩到許多你自己沒有的'玩具了。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對文字的興趣。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理解詩歌內(nèi)容,感受詩歌的童趣和優(yōu)美的意境。
2、推測果子變色的原因。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孩子能吟誦兒歌,了解番茄的成長過程。
難點:能根據(jù)兒歌內(nèi)容自編動作。
活動準備
熟了的番茄、綠番茄、魔法箱、各種會變顏色的蔬果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番茄。
老師的魔法箱藏著一個神奇的東西,酸酸甜甜的`可好吃了,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么?那誰來摸一摸?(圓圓的很光滑)對了是西紅柿,它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番茄。
二、引導幼兒大膽想象。
可這個綠綠的番茄怎么會變成紅色?(教師總結(jié)讓幼兒感受語詞中的音韻節(jié)奏與“番茄急得臉都紅了”的關(guān)系。)請幼兒念一念,用聲調(diào)表現(xiàn)“番茄等著等著,急得臉都紅了”的情形。
三、欣賞兒歌,感受詩歌的童趣和優(yōu)美的意境。
四、活動延伸:鼓勵幼兒講講變色的蔬果。
那你曾經(jīng)吃過或見過的什么蔬果還會變色?在區(qū)域中展示其他會變顏色的蔬果。
教學反思
1、本節(jié)課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趣味性濃,容易讓幼兒對課堂產(chǎn)生興趣。
2、 在課堂環(huán)節(jié)設置上: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滲透,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3、 幼兒在課堂上表現(xiàn)活躍,學習積極性濃厚,因而很快熟悉了兒歌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能在老師的引導與啟發(fā)下自編動作,激發(fā)了孩子的想象能力,還課堂給孩子,孩子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小百科:番茄屬的一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體高0.6-2米,全體生粘質(zhì)腺毛,有強烈氣味,莖易倒伏,葉羽狀復葉或羽狀深裂,花序總梗長2-5厘米,常3-7朵花,花萼輻狀,花冠輻狀,漿果扁球狀或近球狀,肉質(zhì)而多汁液,種子黃色,花果期夏秋季。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的教案05-16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2
(精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9
(精選)小班教案08-01
小班教案及反思07-05
小班健康教案05-31
關(guān)于小班教案06-20
小班六一教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