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集合[4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從情節(jié)、遠近順序、色彩上欣賞美術作品《喂小鳥》,感受畫面的單純與簡潔以及作品中的生活情趣和溫暖的柔情。
2、通過遷移生活中和媽媽在一起的經驗,體驗作品中的母親對孩子無限的愛。
3、愛媽媽,能用語言表達出自己與媽媽之間的愛與關心。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前期經驗:能用簡單的語言說說在和媽媽在一起的事情
幻燈、電腦、電視、MP3。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欣賞米勒的畫:
1、出示幻燈《喂小鳥》。這是法國畫家米勒的一幅畫。提問:這是白天還是晚上?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陽光照在身上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2、這幅畫遠處有什么?近處呢?他們會是誰?你是怎么知道的?
3、畫中有幾個寶寶?媽媽在喂誰?寶寶是怎么吃的?(我們來學一學)旁邊的寶寶在干什么?(我們來學一學)我們想象一下,媽媽喂飯的時候表情會是什么樣子的?當媽媽微笑地看著你的`時候,你的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媽媽一邊喂飯的時候還會說什么呢?我們來聽聽這幅畫中的媽媽對她的寶寶說了些什么?教師用語言描述作品。欣賞完這幅畫,你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
4、其實,每個媽媽都很愛她們的寶寶。欣賞幻燈。請幼兒仔細觀察媽媽和寶寶在一起的時候,她的表情是什么樣子的。除了我們人類的媽媽這么愛寶寶之外,動物媽媽們也非常愛他們的寶寶。重點講解北極熊。
5、我們給米勒的畫取個名字。
二、遷移已有經驗表述媽媽對自己的愛:
1、請幼兒說說你的媽媽是怎樣愛你的。教師將幼兒回答進行提升。
2、這里還有一首說媽媽的歌呢!仔細聽一聽。幼兒隨音樂邊唱邊跳。
三、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關心媽媽:
你也愛媽媽,怎么讓媽媽知道呢?
活動延伸:
美工區(qū)提供一些材料,想做禮物給媽媽的小朋友可以使用。
美術教案 篇2
一、談話導入,引出新年賀卡。
1.小朋友們知不知道馬上我們要迎來一個什么重大的節(jié)日呢?
2.組織幼兒自由回答 。
3.新年快到了,那我們可以怎樣相互祝賀新年呢?
4.組織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5.小結:新年的時候我們可以互相說說吉祥的話,還可以為別人送上一張新年的賀卡,送上美好的祝福。
二、欣賞新年賀卡,激發(fā)幼兒制作賀卡的興趣。
1.今天老師也帶來了許多的賀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教師出示各種各樣的賀卡,幼兒欣賞。
3.你們覺得賀卡漂亮嗎?賀卡上都有些什么呢?
5.組織幼兒結合個別卡片自由介紹。
6.小結:這些新年賀卡五顏六色的非常漂亮,有的上面畫了漂亮的圖案,有的上面寫了祝福的話……
三、教師示范制作賀卡,重點介紹挖空的方法。
1.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張賀卡,可是我覺得它不漂亮,我們一起來想想怎么把它變得更漂亮吧!
2.教師示范制作賀卡,幼兒觀看。先將賀卡上的'心形挖空,然后再在賀卡里面進行裝飾。(可選擇條紋、點畫、人物、植物等不同圖案進行裝飾。
四、幼兒動手操作,大膽裝飾制作賀卡。
1.小朋友們想不想動手設計一張新年賀卡,那就讓我們一起動手做一做吧!
2.教師介紹不同的操作材料,請幼兒在動手制作前先想一想,如何進行裝飾等。(蠟筆組、棉簽點畫組)
3.組織幼兒動手制作賀卡,教師巡回指導。
4.小朋友們的新年賀卡都裝飾好了嗎?那請你們向好朋友們互相介紹自己裝飾的新年賀卡吧!
5.組織幼兒互相介紹自己裝飾的新年賀卡。
6.那現在請你們把裝飾好的新年賀卡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吧!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鼓勵幼兒大膽的創(chuàng)作。
2、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每人一張紙(已畫好各種物品)、水粉,棉簽若干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活動前帶幼兒到室外觀察雨景:請幼兒站在看得到雨點落的地方看雨,并及時加以引導。
二、幼兒大膽說出雨點會落在什么地方?
三、教師示范操作
1. 教師出示畫有樹干的畫:看!這是什么?這是樹干~~小朋友們看老師畫雨點從天上落在樹上,地面上。
2. 教師演示:用棉簽隨意畫
四、幼兒操作
幼兒根據教師的操作方法畫雨點。
五、展示作品
活動反思:
通過觀察雨點后,部分小朋友們能說出雨點會落在房屋,小草,大型玩具,小朋友身上等。在一步步引導下會說汽車,山坡,水里,花朵等。在我畫的時候,小朋友們更是目不轉睛的看著我的手,一點兒聲音也沒有。在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自己動手畫的時候,基本上都能畫的蠻好的.。在受到老師的夸獎以后,小朋友們都很開心!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他們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在畫畫時也很認真。
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圓和橢圓的基本畫法,并能組成小鴨的基本形態(tài)。
2.學習用棉簽畫鴨子,鞏固用棉簽作畫的技能。
3.培養(yǎng)幼兒大膽作畫的習慣。
教學準備:
1.紅色、黃色、黑色、藍色水彩顏料各一盤。
2.棉簽,毛巾若干。
3.不同動態(tài)貼絨小鴨三只,字卡等。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
1.教師邊出示貼絨小鴨邊朗誦兒歌。激發(fā)幼兒畫小鴨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三只貼絨小鴨,說出小鴨的基本外形和生活習性。教師邊提問邊出示字卡。
3.提問:小鴨的頭是什么形狀的?出示字卡(圓圓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出示字卡(橢圓的)。嘴巴是什么形狀的?出示字卡(扁扁的)。它們喜歡在那里玩耍呀?出示字卡(水里游泳)。那小鴨在水里游泳的時候,兩只小腳都看不見了,它的身體看上去像什么?(若幼兒回答困難,再補充問:想象一下它的身體像什么數字?)出示字卡(數字2)。那現在我們來畫一個像數字2的鴨子好不好?
二.教師示范畫小鴨。
教師用棉簽蘸黃色顏料,邊示范邊講解。用蘸好的黃色顏料,在紙上畫個圓圓的腦袋,一個橢圓的身體,提問:如果2字是一只可愛的鴨子,那它還少了什么?教師待幼兒回答后。示范用紅色的顏料畫上嘴巴。邊示范邊強調,鴨子的嘴巴是扁扁的。待顏料稍干后。用黑色畫一只眼睛,再用藍色顏料畫上波浪線。小鴨子在游泳。
三.提問:畫小鴨時哪里畫的不一樣?引導幼兒發(fā)現:小鴨游泳的姿勢不一樣。
四.幼兒練習
1.鼓勵幼兒大膽的畫出小鴨子游泳的不同姿勢。
2.要求幼兒注意畫紙的衛(wèi)生。教師注意指導提示幼兒將小鴨的身體畫粗些。
3.及時展覽,講評幼兒作業(yè)。
4.放音樂,教師扮母鴨,幼兒扮小鴨,帶領幼兒學鴨子游泳,游出教室。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小青蛙學游泳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小青蛙學游泳
活動目標
1.了解青蛙的基本特征,嘗試用動作模仿小青蛙游泳。
2.借助橢圓形變換不同方向,畫出小青蛙的游泳姿態(tài)。
3.養(yǎng)成細致觀察、大膽作畫的習慣。
活動準備
1.表現青蛙身體的橢圓形硬紙片若干。
2.范畫一幅、青蛙照片一幅。
3.紙、蠟筆。
活動過程
1.圖形聯想。
教師出示橢圓形紙片。
提問:看看、猜猜這個圖形像什么?
幼:雞蛋。
師:還像什么?
幼:土豆臉\氣球雨點\青蛙媽媽的蛋。
師:那不叫蛋,那是青蛙媽媽產的卵。
出示青蛙的影像圖。
看,橢圓形變成了什么?
2.觀察圖片,了解青蛙特征。
青蛙長什么樣?青蛙會什么本領?
3.模仿體驗,通過頭、四肢的動作變換不同的游泳姿態(tài)。
青蛙做預備的時候,腿是怎樣的?學一學。
青蛙游向前的時候,腿是怎樣的?學一學。
請個別幼兒上來模仿,老師用語言提示和啟發(fā):小青蛙,學游泳,向左游游,向右游游,向前游游,向下游游,游來游去真快樂。
引導其余幼兒觀察其頭和四肢的位置。
4.討論作畫。
借助橢圓形圖片擺造型。
請小朋友幫忙,先把青蛙的身體擺一擺。
討論:小青蛙向下游時,頭在哪里?眼睛在哪里?向左游呢?
(幼兒可以將橢圓形任意擺放:橫著、豎著、斜著,教師只要巧妙根據橢圓形的方向添畫出青蛙的眼睛、四肢等,便可表現出姿勢各異的小青蛙了。)
請個別幼兒嘗試作畫。教師用語言提示:你想讓青蛙朝哪里游?那它的頭和眼睛畫在哪里?
提出繪畫要求:畫出不同方向的小青蛙,比一比誰的青蛙游泳姿勢最漂亮。
5.幼兒自由作畫。
繪畫過程中,進一步提高作畫要求:給小青蛙穿上衣服,小青蛙累了,給它畫些荷葉,讓它休息休息。
(如果在繪畫前將要求一股腦兒地提出來,不便于幼兒理解和記憶,尤其是對小班幼兒的`語言指令不能過于冗長,我嘗試著將要求分解開來,效果比較好。)
6.師生講評。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小青蛙。評一評誰的青蛙游泳姿勢漂亮。
。ㄐ“嘤變旱奶攸c是以自我為中心,因此,每個幼兒都有表達自己作品的愿望。先讓幼兒說說自己的畫,再來評評別人的畫,比較符合小班幼兒的特點。此外,講評也要突出重點,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即表現小青蛙游泳的不同姿態(tài),我有意表揚大膽畫出不同姿態(tài)的幼兒。這種講評既有利于強化鞏固幼兒獲取的新經驗,也能啟發(fā)幼兒向同伴學習。)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畫出小青蛙唱歌、跳高、洗澡等其他情節(jié)。
2.進一步拓展聯想:引導幼兒用橢圓形進行想像畫的創(chuàng)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