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與浮》大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大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大班科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大班科學教案(必備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大樹的不同部位。
2.知道四季樹木的變化。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樹葉、樹枝、樹皮、樹根及不透明的袋子一個。
2.音頻材料散《文落葉》
活動過程:
1.問候引出課題;
2.出示神秘筆袋,先讓幼兒猜猜筆袋里面裝有什么,然后叫幾個小朋友上臺展示出袋子里的東西;
3.教師引導幼兒想想我們的`身體各個部位相當于大樹的什么部位;
4.幼兒表演大樹;
5.引入四季樹葉的變化,帶著問題欣賞散文《落葉》;
6.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四季樹葉都有什么變化;
7.幼兒表演(把自己想象成一顆樹)。
活動延伸:
1.幼兒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大樹;
2.家長可帶幼兒去戶外觀察大樹。
教學反思:
在這一主題活動中,我們讓幼兒認識了各種各樣的樹,給孩子們展示個各種各樣的樹葉,讓他們能大概得分清樹葉的名稱,知道樹葉四季的變化,馬路上的樹和公園里的有什么不同,知道這些行道樹的功能,并且扮演了各種樹的姿態(tài),及他們不同的造型,被人們當衣架晾衣服時的不開心,知道保護樹木。
小百科:樹木是一種高大的木本組織植物, 由“枝”和“桿”還有“葉”呈現(xiàn),可存活幾十年。
大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會演唱歌曲,能控制聲音的變化,用優(yōu)美的聲音形象的'表現(xiàn)"原聲"和"回聲",發(fā)展音樂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
2、了解山谷回音的現(xiàn)象,明白簡單的道理。
活動準備:
1、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磁帶。
2、回音錄像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看回聲錄像。
2、討論回聲現(xiàn)象,讓幼兒明白簡單的道理,能用聲音形象的表現(xiàn)"原聲"和"回聲"。
(1)教師引導幼兒了解回音產(chǎn)生的條件。
師:剛才看到、聽到了什么?教師再次放錄像驗證幼兒的說法。
小結(jié):人在對著障礙物,大約17米的距離時大喊,可以聽到回聲。
(2)了解"原聲"和"回聲"的區(qū)別,請幼兒進行模仿。
。3)幼兒嘗試模仿"原聲"和"回聲"。
教師強調(diào)原聲和回聲是一樣的,但原聲聲音要高、強,回聲聲音要小、弱。如:唱的"啊",回聲也是"啊",不能變。
3、欣賞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1)聽到了什么?請幼兒說一說。
。2)再次欣賞歌曲。
4、幼兒學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1)幼兒跟教師一起唱歌。
(2)教師與幼兒分組唱,教師唱原聲部分,幼兒唱回聲部分。教師強調(diào)幼兒唱回聲時,聲音要弱、要小。
。3)教師與幼兒交換演唱部分,幼兒唱原聲,教師唱回聲。
。4)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5、幼兒演唱歌曲。請幼兒分兩組進行表演。一組唱原聲,一組唱回聲。
教師提醒幼兒注意演唱技巧。
6、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空曠的地方,遠距離對著墻大喊,進行嘗試。
大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面食的來源及制品。
2、讓幼兒知道面食的制作過程,并享受制作面食的樂趣。
3、教育幼兒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養(yǎng)成愛惜糧食的習慣。
活動準備:
泡過的小麥粒,大棗,面包,饅頭,麻花及饅頭片,胸卡,干凈濕毛巾,面板,發(fā)面,百寶箱,《大饅頭》的錄音帶,錄音機,課件。
活動過程:
1、出示百寶箱,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百寶箱,以神秘的口吻問:“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百寶箱,你們猜一猜里面有什么好東西?”“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數(shù)完一二三的時候再睜開眼睛看一看,”教師一一將麻花、面包、饅頭呈現(xiàn)在幼兒面前,啟發(fā)幼兒說出更多的面食。
2、觀看課件,了解面食的`種類。
教師:“面食大家庭里的成員可真不少,就像小朋友說的有糖包、花卷……老師這里有很多面食的照片,它們到底有誰呢?請小朋友看大屏幕!辈シ耪n件,讓幼兒進一步了解面食的種類。
3、請全體幼兒品嘗饅頭片,啟發(fā)幼兒探索饅頭片的來源。
4、結(jié)合課件,欣賞歌曲《大饅頭》,了解面食的來源。
5、出示小麥粒,請幼兒咬開小麥粒,黃黃的麥粒里面有白白的面粉,探索麥粒與面粉的關(guān)系及面粉來源于麥粒。
6、現(xiàn)場演示面食的制作過程,教師邊講解邊演示,重點突出團、搓、揉、壓等動作技巧。
7、幼兒自制面食,將幼兒帶入已經(jīng)布置好的場地,請幼兒自制面食,鼓勵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將面食做出花樣。
8、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9、游戲:《面粉媽媽找寶寶》。通過游戲鞏固所學內(nèi)容。最后帶幼兒出教室。
玩法:
分發(fā)胸卡,老師扮演面粉媽媽,幼兒分別扮演饅頭寶寶、水餃寶寶、包子寶寶和面條寶寶。
面粉媽媽邊作敲門的動作邊說:“叮鈴鈴,”
所有的寶寶都問:“誰呀?”
面粉媽媽回答:“我是面粉媽媽呀!
所有的寶寶都問:“你找誰呀?”
面粉媽媽說:“我找饅頭寶寶(……)呀!
“饅頭寶寶”馬上到面粉媽媽跟前來,排成一隊,面粉媽媽開車帶寶寶回家。到家后,幼兒回到座位上游戲重新開始,最后,所有寶寶都上車有媽媽帶出教室。
大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的存在,掌握空氣的'特征及作用。
2、讓幼兒初步了解空氣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
3、培養(yǎng)幼兒關(guān)心和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器材:杯子、手帕、大玻璃缸、蠟燭、尼龍袋子、氣球、打火機、水。
2、課件-空氣污染
趣味練習
空氣污染的原因
大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探索使用輔助材料讓紙片入水不濕的方法。
2、探索垂直杯口扣入水而紙不濕的方法,感受空氣的存在。
3、積極參與活動,大膽操作,并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實驗的方法,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第一次操作材料:皺紋紙、塑料包裝紙、透明塑料袋、可封口塑料小袋、牛皮筋、一次性塑料杯、玻璃小瓶、剪刀、寬透明膠帶若干、清水5盆、干毛巾若干。(每組一份)。
2、第二次操作材料:透明一次性杯人手一只,皺紋紙。
活動過程
。ㄒ唬┏鍪炯埰,引導幼兒討論不讓小紙片潮濕的辦法,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
今天,我們一起來玩一個小紙片不怕水的游戲。我要請小朋友開動腦筋,讓小紙片沉到水里而紙片不濕。我們先來看看桌上有哪些材料?請你思考一下自己準備怎么做?你想選擇什么材料呢?
(二)實驗一:幼兒探索做用多種輔助材料使小紙片不怕水的方法。
1、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做實驗,教師交代實驗要求。
你們都想好辦法了嗎?好,下面就來試一試吧!如果你試了一次還想試第二次,必須用毛巾把工具和手擦干,這樣才能保證第二次實驗的成功。試完一種方法,你可以再試一種。
2、幼兒實驗操作,教師巡視觀察,傾聽幼兒的方法,給有困難的幼兒予以幫助。
3、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方法,教師及時點評。
。1)成功的幼兒介紹自己的實驗方法,同種方法的幼兒進行補充講述。
"你成功了嗎?你是用什么方法成功的?
。2)沒有成功的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方法,同伴幫助尋找不成功的原因。
"有誰沒有成功的,讓大家來幫你解決解決?"
4、教師:成功的幼兒做實驗時材料封緊了,沒有縫隙,水進不去,紙就不會濕;沒有成功的小朋友也知道失敗的原因了,是因為材料有縫隙,水進去了,紙也就濕了。
(三)實驗二:提高難度,引導幼兒探索用一個開口的杯子讓紙片不濕的方法。
1、教師交代實驗要求。
剛才是用了桌上的材料,有的`成功了,有的失敗了,也找到了原因,F(xiàn)在老師要出難題了,只用一只杯子,能不能讓小紙片沉到水底而紙不濕呢?
2、幼兒取出杯子,進行實驗,教師巡視,傾聽幼兒的方法,及時獎勵成功的幼兒。
3、請成功的幼兒講述方法,并演示。
4、教師清晰演示全過程,邊演示邊實驗要求:杯子要垂直上下,不能斜,要快、穩(wěn)、直。
5、幼兒討論尋找原因紙片不濕的原因。
"剛才我們把紙嚴嚴實實包起來才不會濕,而杯子口這么大,紙也不會濕,這是為什么呢?"
活動
是空氣把杯子密封起來使紙不會濕的,F(xiàn)在,我們把這個魔術(shù)帶到教室表演給其他的小朋友看,好嗎?
大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會自己探索制作"小鳥入籠"玩具,能正確把握小鳥身體的比例。
2、會玩小鳥入籠玩具,發(fā)現(xiàn)轉(zhuǎn)動速度與小鳥入籠的關(guān)系,體驗視覺暫留現(xiàn)象的奇妙。
活動準備:
每組一個制造好的"小鳥入籠"玩具,硬卡紙、筷子、彩筆、膠水、其他會轉(zhuǎn)動的玩具。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小鳥入籠"玩具,給小朋友變個魔術(shù),吸引幼兒制作興趣。
2、教師將"小鳥入籠"玩具每組放一個,請幼兒自由探索制作方法。
。1)在一張硬卡紙上畫上小鳥,重點指導幼兒畫小鳥時要掌握身體的比例。提醒幼兒給小鳥圖上漂亮的顏色。
。2)在另一張紙上畫鳥籠,在兩張紙的中間夾上筷子粘貼在一起即可。
3、引導幼兒玩玩具,雙手來回搓動筷子,即會出現(xiàn)小鳥入籠現(xiàn)象。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手的轉(zhuǎn)動速度與小鳥入籠的關(guān)系,體驗視覺暫留現(xiàn)象的.奇妙感受。
活動延伸:
教師出示更多會轉(zhuǎn)動的玩具,引導幼兒到區(qū)域中去玩,了解不同玩具轉(zhuǎn)動的秘密。
大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動物不同于人類的的過冬方式。
2、通過游戲模仿動物的不同方式。
活動準備:動物頭飾、動物過冬幻燈片、場景布置。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冬天)冬天的天氣怎么樣?(很冷)對,現(xiàn)在天氣變得越來越冷了,你有什么好辦法來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嗎?
二、探討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教師:小朋友的辦法都很好,那你們知道動物們是怎樣過冬嗎?
(請個別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
小動物們是這樣過冬的嗎?我們來聽聽故事《動物過冬》。
1、教師有表情地講述故事。
2、提問:故事里說到了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過冬的?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在背景圖上放出相應的動物過冬幻燈片。)
(1)故事里說到了小螞蟻,小螞蟻是怎樣過冬的?(小螞蟻在天氣還沒變冷的時候就找了許多準備過冬的食物在窩里儲藏起來過冬。)小螞蟻為什么要在天氣還沒變冷的時候就找到 許多準備過冬的食物在窩里儲藏起來過冬?(因為冬天天氣冷,不容易找到食物。)象小螞蟻這樣在天氣還沒變冷的時候就找到許多食物過冬的就是儲食過冬。還有誰也是像小螞蟻一樣儲食過冬的?
故事里還說到了誰?是怎樣過冬的?
(2)燕子是怎樣過冬的?(燕子飛到南方去過冬。)它為什么要飛到南方去過冬呢?象燕子這樣從一個地方飛到另一個地方去過冬的就是就是遷徒過冬。還有誰是遷徙過冬的?
(3)青蛙是怎樣過冬的?(青蛙是冬眠過冬的。)象青蛙這樣整個冬天都躲在洞里睡覺,不吃也不動的就是冬眠。還有誰也是冬眠過冬的?
(4)獅子是怎樣過冬的?(換上厚厚的毛過冬。)獅子換上了濃密的毛,它就不怕冷了,就像小朋友們穿上厚厚的棉襖一樣,可暖和了,還有什么動物也是像獅子一樣換上濃密的毛過冬的?
3、知識拓展。
教師:小動物們除了有冬眠過冬、儲食過冬、遷徙過冬、換毛過冬,你還有怎樣過冬的呢?
(還有產(chǎn)卵過冬的,像螳螂、蝗蟲就是秋季時產(chǎn)卵,讓孵在樹枝上、草叢中、泥土里過冬,等春天來臨時,它們的'幼蟲就會爬出來。)
只要小朋友用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過冬方式。
三、游戲“動物過冬”
教師:小動物過冬的辦法真多真有趣!現(xiàn)在我們就來做“動物過冬”的游戲吧!
1、交待游戲規(guī)則。
教師:這里有很多小動物,有燕子、獅子…你喜歡誰,你就戴上誰?再?想想它是怎樣過冬的,如果你是冬眠過冬的,你就鉆到這個洞里睡好,不能動。如果你是儲食過冬的,你就把糧食搬進這個洞里儲存起來,這里有很多糧食,一袋一袋的,搬的時候要一個一個鉆進去,不能擠,搬好了就躲在洞里不出來了。如果是換毛過冬的,你就把身上的外套脫下來,換上這個厚厚的毛茸茸的的衣服。如果是遷徙過冬的,你就要飛到南方去。
2、幼兒進行游戲。
教師:請小朋友們輕輕地走到這里來,拿上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看清楚你扮演的是什么動物?是怎樣過冬的?
3、檢查游戲結(jié)果,活動結(jié)束。
教師逐個問:里面住著誰呀?你們是怎樣過冬的?
四、小結(jié)。
教師:剛才小朋友們都表演得很好,請小朋友們出來,把頭飾摘下來,放到老師這里來,跟陳老師回教室里去。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20
大班科學教案06-28
大班科學教案[精選]07-25
[經(jīng)典]大班科學教案07-24
[精選]大班科學教案07-27
【優(yōu)】大班科學教案07-20
大班科學教案[優(yōu)]07-20
大班科學教案(精品)07-20
(通用)大班科學教案07-21
[熱門]大班科學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