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實用的中班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學習按某一特征有規(guī)律地間隔排列。
2.在探索尋找活動中,選擇不同的方法嘗試有規(guī)律排序。
3.培養(yǎng)幼兒有初步的推理能力,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海洋球、乒乓球若干;蠶豆、黃豆、赤豆若干排列操作紙卡人手一分;帶有回形針的紅、黃、綠圓形娃娃圖片若干,長鉛絲兩條。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興趣
出示背景圖:今天,老師帶小朋友來到了一個俱樂部,你們看看會是什么俱樂部?(背景圖上顯著標志兩個圓)對了,是圓圓俱樂部,看看,俱樂部里都來了哪些“圓圓”的朋友?(逐一介紹海洋球、乒乓球、各種豆子及圓形娃娃等)
二、初步學習按兩種物體大小特征有規(guī)律的間隔排列
1.海洋球和乒乓球要進行舞蹈演出,老師為它們排了一個隊形,大家看看是怎么排的。
2.出示一個間隔一個的`排列方法,請幼兒說說是怎么排的?(海洋球-乒乓球-海洋球-乒乓球即ABAB的形式排序)
3.后面的還沒有排完,請大家?guī)兔^續(xù)排完。
4.除了這樣一個間隔一個有規(guī)律的排列,誰還能有規(guī)律的排出另外一個隊形?
5.幼兒嘗試進行兩個隔兩個或一個、兩個間隔有規(guī)律排列的方法(海洋球-海洋球-乒乓球-乒乓球或者海洋球-乒乓球-乒乓球即AABB或ABB的方式)。完成后展示不同的排法。
三、探索嘗試用三種物品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有規(guī)律排序
1.看,我們又來到了種子樂園,蠶豆、黃豆、綠豆都在紙板上等著我們小朋友來和它們做朋友呢。
2.誰來把這三種豆子也象剛才一樣排的又整齊又有規(guī)律呢?想想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方法?
3.幼兒操作,嘗試進行一至兩種不同方法的有規(guī)律排列。(紙板上有雙面膠,幼兒從盒子中取豆子粘在紙板上即可)
4.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有規(guī)律的排列三種豆子的?個別幼兒展示講解自己的排列方法。(引導幼兒進行ABC、AABBCC、ABBCCC等不同的方法進行排序)
四、游戲:走鋼絲
1.圓圓俱樂部里最驚險的游戲就是走鋼絲了,看圓形娃娃都準備好了,小朋友們也和它們一起來玩這個游戲好嗎?
2.請幼兒將紅、黃、綠三種圓形娃娃有規(guī)律的排列在鉛絲上。(娃娃上有回形針可別在鉛絲上)鼓勵幼兒嘗試多種方法,多用自己沒有嘗試過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 了解鼠寶寶上奶奶家作客的情節(jié),嘗試在集體面前清楚地交流自己的經驗。
2. 體驗奶奶愛寶寶,寶寶愛奶奶的情感,并能用恰當的語言和表情進行表達。
二、活動準備
玩偶老鼠、糖果、故事幻燈、鼠寶寶頭飾、圍兜、鼠奶奶圍裙。
三、活動過程
(一) 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小朋友們看,這是誰?鼠寶寶有個大口袋,誰想來摸一摸?(請幼兒摸摸口袋)大口袋鼓鼓囊囊的,猜猜里面有什么?鼠寶寶帶著一口袋糖果會去干什么呢?
(二) 欣賞故事,體驗情感
1.放幻燈
1) 鼠寶寶去奶奶家作客,她到了奶奶家門口,先是怎么做的?
2) 奶奶看見鼠寶寶心里怎么樣?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找找奶奶高興的圖片。
3)奶奶是怎么招待鼠寶寶的?(學學親熱的動作)
4)我們小朋友也有一個喜歡我們的奶奶和外婆。你去奶奶或者外婆家作客,她們是怎么招待你的?平時還怎么關心、照顧你?跟你的'好朋友說一說。
2.鼠奶奶也深愛著鼠寶寶,他們在一起開開心心地玩了一天。太陽要下山了,鼠寶寶要走了,奶奶會怎么樣呢?我們接著看下去。放幻燈。
奶奶現(xiàn)在怎么樣?我們一起來找找這張圖片。
3.篤篤篤,誰在敲門?放幻燈
1)鼠寶寶又回來了,你們看鼠奶奶怎么樣?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幼兒模仿驚訝的表情,并說說鼠奶奶的話)
2)鼠寶寶為什么又回來了呢?
4.放幻燈
1)鼠寶寶對奶奶說了什么?(幼兒學說:奶奶,我有水果糖,很甜的,給你吃。)
2)奶奶現(xiàn)在表情怎么樣?
5.分角色表演送糖一段。
(三)結束活動,分享糖果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朋友之間好東西要分享的道理,學習分享的經驗。
2、運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是如何與同伴分享的,以及分享后的感受。
3、感受與他人分享物品與快樂時的積極情緒體驗,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友好相處的能力。
4、感受從分享物品到分享快樂。
5、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1、故事課件《好朋友》;
2、幼兒從家里帶來一件最喜歡的小物品,玩具、圖書、食品等;教師帶一張和朋友在一起玩得最開心的`照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課題。
。1)你的好朋友都是誰?
(2)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么?
。c評:選擇幼兒最感興趣的話題直接切入主題,層層遞進,引向深入,大大調動了幼兒自由大膽表達與交流的愿望,為主題的進一步深入奠定了基礎)
2、教師結合課件講述故事《好朋友》。
提問:故事中,這兩個好朋友是誰?
小兔子是怎樣招待她的好朋友的?
你的家里來了客人,你會怎樣招待呢?
(點評:生動形象的故事課件既能引發(fā)幼兒生活經驗的回憶,又可以通過課件中小動物的具體行為幫助幼兒理解朋友之間要分享的道理。)
3、幼兒共同分享物品,體驗其中的愉悅。
(1)幼兒展示帶來的自己喜歡的物品,并向他人介紹自己的物品,說出它們的名稱、外形、玩法等。
小百科:與他人分著享受、使用、行使。讓他在這里分享我的勝利的喜悅。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教幼兒一句一句地歌唱,吐字清楚,節(jié)奏正確。
2、學會在間奏處做好準備。
活動準備:
1、老鼠形象圖。2、小花貓頭飾。3、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律動:《鞋匠舞》
《學做解放軍》
練聲:《我上幼兒園》
《小樹葉》
二、基本部分。
1、通過談話導入活動內容。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什么動畫片呢?(幼兒自由回答)
是的,有那么多好看的動畫片,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貓和老鼠的動畫片,請小朋友們來說一說你們看到的里面的老鼠是長得什么樣子的?
(幼兒回答)
教師根據幼兒回答。
2、幼兒通過觀察,用語言描述圖片上的老鼠形象,初步熟悉歌詞前半部分。
(1)幼兒觀察教師出示的老鼠圖。
教師:小朋友們,老這里有老鼠圖,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好嗎?
(2)引導幼兒用語言描述老鼠的外形。
教師:這幅圖里老鼠長得是什么樣子的呢?它的`眼睛是怎么樣的?還有牙齒,它的胡子長成什么形狀了?
教師根據歌詞內容:一只小老鼠,瞪著小眼珠,呲著兩顆小牙,長著八字胡。
3、出示小花貓頭飾,引導幼兒熟悉歌詞后半部分。
(1)教師:你們看看,之后誰來了?(出示小花貓)小花貓是怎么叫的呢?老鼠看到小花貓它們會表現(xiàn)的怎么樣呢?
(幼兒回答)
(2)教師用歌詞內容:一只小花貓,妙妙妙妙妙,嚇得老鼠趕快往回跑。
4、教師范唱歌曲,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老師這里有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做《貓和老鼠》,你們聽一聽,歌曲里面唱到了什么?
(教師范唱)
(2)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面先說到了誰?它是什么樣子的?然后又說到了誰?它是怎么樣叫的?
(幼兒回答)
(3)幼兒學唱歌曲。
教師:小朋友們,這首歌曲真的很有意思呢,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唱這首歌曲吧?纯凑l唱的好哦。
(4)提醒幼兒注意間奏處。
教師:前面唱完小老鼠之后,有一段間奏哦,小朋友們要仔細聽,唱準節(jié)奏哦。
(重復學唱2-3遍)
三、活動結束。
復習歌曲《鞋匠舞》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喜歡傾聽故事《快樂口袋》,感受故事中小動物們的快樂。
2、理解故事內容,初步學習復述故事。
3、愿意表達自己的快樂,能夠用“快樂”說一句話。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使自己快樂的事。
物質準備:自制快樂口袋一個;有關快樂的話的錄音;小孔雀、小青蛙、小鳥、小象、小豬、小猴子等小動物的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口袋,請幼兒觀察畫面。
1、老師這里有一個口袋,你們看,口袋上有什么呀?
(二)播放“快樂的話”,請幼兒認真傾聽。
1、播放錄音,請幼兒猜想聲音是從哪里來的?
2、再聽一遍錄音,驗證聲音是從口袋里傳出來的。
。ㄈ┙處熡斜砬椤⒂袆幼,富有感染力地講述一遍故事。
(四)出示小動物圖片,以提問的方式回憶故事主要內容。
1、森林里住著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他們都是誰呢?
2、有哪些小動物跑來對著口袋說話了?他們分別說了什么?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指導重點:幼兒依次學習小孔雀、小青蛙、小鳥、小象、小豬、小猴的話,并用適當的語氣和動作表現(xiàn)。
3、突然森林里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
4、小猴想起了什么?他是怎么做的?
5、最后小動物們怎么樣了?是誰讓小動物們又重新快樂起來的?
6、為什么管它叫快樂口袋?
(五)完整欣賞故事,學習復述故事、為故事起名字。
1、這個口袋真的是太神奇了,我們一起再來完整地聽聽這個故事,請小朋友們用好聽的聲音跟著老師講一講這個故事。
2、我們給這個故事起個名字吧。
(六)說一說: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
1、請你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讓你感到快樂的事。
指導重點:啟發(fā)幼兒從多角度談談自己的快樂。
2、請幾名幼兒對著快樂口袋說說自己的`快樂的事。
。ㄆ撸┯懻摚翰豢鞓返臅r候怎樣就能變得快樂?
剛才小朋友們都說了那么多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那你們遇到過不快樂的事嗎?當你們遇到不快樂的事時你是怎樣做的就能變得快樂了?
活動延伸:
1、將快樂口袋投放到語言區(qū),鼓勵幼兒去說一說快樂的事,不快樂的時候去聽一聽。
2、下次活動將開展分角色表演活動。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紙箱的各種玩法,鍛煉孩子爬、跑、鉆的能力。
2、在游戲中培養(yǎng)孩子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同時培養(yǎng)幼兒團結互助的.。
二、活動準備:
在C區(qū)地墊上放有大小紙箱若干個。紙箱上都挖好了洞,可以讓幼兒把手伸出來。
三、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聽音樂模仿機器人做準備活動。
(二)紙箱游戲:百變紙箱地墊上放了很多紙箱,教師告訴小朋友今天用紙箱來做游戲。
玩法一:我是機器人。
出示紙箱,請幼兒套上紙箱模仿機器人走路。小紙箱一個人玩,大紙箱可以幾個人玩,小朋友自由選擇伙伴玩。
玩法二:穿山洞。
請小朋友將紙箱一個一個連起來,象一列火車,然后請幼兒一個一個從紙箱的一頭爬向另一頭。
玩法三:開小車比賽將小朋友分成兩組,小朋友站在紙箱里,用雙手拿起紙箱跑向終點,先到為勝。
(三)放松活動聽音樂做放松動作,結束活動。
中班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喜歡閱讀故事,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懂得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3.能理解每個工作既能發(fā)揮螃蟹的特點,卻又因為螃蟹的'泡
泡,而妨礙工作的原因
教學準備
螃蟹的圖片、幼兒用書、《自然界的聲音》
教學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師幼互相問候
線上活動,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教師播放錄音,請小朋友聽聽錄音機里有什么聲音。
2.教師發(fā)書
二、感知活動
1.教師帶領幼兒看螃蟹的圖片:你們知道關于螃蟹的知識嗎?讓小朋友邊說邊看
2.交流:螃蟹身上最厲害的是什么?為什么螃蟹要不停地吐泡泡呢?
3.討論:有一只小螃蟹想去找工作,你覺得什么樣的工作適合他?
三、自主閱讀
教師請幼兒把書翻到故事《小螃蟹找工作》看看小螃蟹的工作
和我們猜的是不是一樣的,請幼兒進行交流
教師適時的介入個別幼兒的閱讀,提出問答題:小螃蟹干了什么工作,干的怎么樣?小螃蟹為什么要換工作?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四、共同閱讀
1.師幼共同閱讀故事,教師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說出故事內容小螃蟹做理發(fā)師好嗎為什么不做了?以下依次進行
教師小結:每個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發(fā)揮自己的長處,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五、完整欣賞
教師播放故事音帶,幼兒看書小聲跟讀
六、結束活動
交流小結,播放音樂,教師收書
中班教案 篇8
設計背景
過新年是對于孩子來說是一件十分高興的大事。如今,剛過了新年孩子們還沉浸在熱鬧的新年氣氛中。我抓住契機,結合新課程中“新年樹”的主題,我便設計了本次活動“過新年”。活動中主要是引導幼兒在游戲與觀察中感知新年禮物的顏色,在看看、講講、玩玩中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知禮物的顏色,對顏色感興趣。
2、體驗過新年的快樂。
重點難點
讓幼兒在活動中說出禮物的顏色特征,激發(fā)幼兒對各種顏色的毽子的不同玩法
活動準備
禮物盒(紅、黃、藍、綠)若干、毽子(紅、黃、藍、綠)若干、新年帽若干、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生每人戴一頂新年帽進教室)
。ń淌业靥荷戏庞泻枚啻蟠笮⌒,各種顏色的禮物盒)
師:寶寶,過新年啰!看,新年老爺爺給我們寶寶送來了許多許多禮物,真高興呀!
二、觀察交流:
1、(圍坐)
師:寶寶們,我們一起來看看,你最喜歡新年老爺爺帶來的'哪個禮物?
。ㄒ龑в變赫f出禮物的顏色特征)
(幼兒可集體自由說說:也可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認一認)
2、師:寶寶猜一猜,這些盒子里會有什么禮物呢?
——幼兒自由猜想,老師肯定每一個幼兒的想法。
三、游戲分享:
1、每個寶寶選一個小盒子,拆開看看小盒子里是什么禮物?
——幼兒拆禮物
觀察寶寶拆盒的過程,適時地進行引導。
2、師:盒子拆開了,里面藏的是什么呀?(毽子)
這些毽子是什么顏色的呀?(老師引導幼兒觀察毽子的顏色,并講出毽子的顏色)
3、幼兒玩毽子
師:寶寶,我們一起和毽子做游戲吧!
。ǹ刹捎枚喾N方法分別玩各種顏色的毽子,如:拋毽子、頂毽子、踢毽子等)
如:我們先找一個紅顏色的毽子,“紅毽子,紅毽子,拋起來!薄
4、寶寶們,新年老爺爺送的禮物真好玩,過新年真好!
——放背景音樂《新年好》;顒釉诟杪曋薪Y束。
中班教案 篇9
游動目標
通過游戲鍛煉幼兒的四肢力。
讓幼兒明白父母也會保護他們。
游戲準備
大小袋鼠頭飾若干個。
《袋鼠之歌》音樂
游戲玩法
1、由一位家長陪自己家的寶寶進行做游戲。
2、每位家長都要上教師手里領取大小袋鼠頭飾戴好。
3、家長和幼兒在起點站好等待游戲開始。
4、游戲有起來和終點,以音樂響起為開始的`口令。
5、教師發(fā)出預備口令時,幼兒要雙手摟住家長的脖子,雙腿環(huán)住家長的腰。
6、游戲開始時,家長要彎下腰,雙手雙腳著地的快速向終點爬。
7、幼兒要像小袋鼠掛在家長的身上,第一位先到終點的家庭為勝。
8、在游戲中過程家長要注意幼兒的安全,以免幼兒摟不住家長在磕到頭。
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使幼兒認識米的外形特征,并能用較連貫的語言描述。
2、讓幼兒知道米和人們生活的關系。
3、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4、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準備:
裝有米的無毒不透明塑料瓶每組1個;每組1張16開或8開紙。
活動組織:
1、讓幼兒搖動桌上的瓶子,以引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用語參考:“小朋友,你們輪流搖桌子上的瓶子,聽聽有沒有聲音,猜猜里面是什么。一個搖過了要給另一個,不要爭!
2、引發(fā)幼兒猜想瓶中的東西是什么。
教師用語參考:“剛才每個小朋友都搖過了,那你們猜猜瓶子里是什么呢?”
3、引導幼觀察米,說出米的特征。
教師用語參考:“剛才有的小朋友說瓶子里是米,好,現(xiàn)在我們把瓶子蓋開開,把瓶子里的東西倒在紙上,可以用手摸摸,看看是什么東西,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樣子的。小朋友可以一邊看一邊講給旁邊的小朋友聽!薄罢l愿意告訴大家米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樣子的?”“好,剛才許多小朋友都說了,米是白色的,小小的,一粒粒的,有的`長,有點圓,捏在手里硬硬的像個睡著的小娃娃!
4、引導幼兒說出米的好處。
教師用語參考:“小朋友知道米有什么用嗎?”“對了,米可以做成飯,可以讓小朋友吃飽,長身體,米是糧食。”“好,大家把米撿到瓶子里去,我們一起把它送到廚房的阿姨把它們做成飯。要小心點,千萬別弄到地上,這是農民叔叔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一會吃飯時也要小心,不要灑到地上,要愛惜糧食!
教學反思:
指導學生認識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了解種水稻的過程和食品的 簡單加工過程, 明白糧食來之不易的道理。 該學科與民族精神教育的結合點是: 教育學生懂得愛惜糧食,珍惜勞動人民的勞動果實,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jié)約的 傳統(tǒng)精神?紤]到現(xiàn)在學生的生活已遠離農村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我采取 生活模擬、圖像感知、情境體驗等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參與實踐的機會,積 極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究,把所學的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自身體驗結合起 來,不斷增強對愛惜糧食的深刻體會,把愛惜糧食內化為自己的行動和責任。
小百科:米是禾本目禾本科稻屬植物的果實–稻谷經脫殼、碾磨粗皮后的成品,可食用。大米是人類的主要糧食之一,也是亞洲人的主要糧食之一,全世界約有二分之一的人口食用大米。常見當作主食的地區(qū)在亞洲和各地唐人街。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典】07-20
(精選)中班教案07-22
(經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經典]07-24
中班教案【精選】07-24
中班常規(guī)教案06-20
中班美術教案06-12
中班音樂教案06-12
【集合】中班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