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語文教案集合7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有順序地仔細觀察一次科學小實驗的演示過程。
2.學會有條理地具體地記敘一次科學小實驗的經(jīng)過。
3.初步懂得這個小實驗的科學道理,激發(fā)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有條理地具體地把實驗經(jīng)過寫下來。
教學難點:注意實驗經(jīng)過要分層寫,揭示小實驗科學的道理。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有順序地仔細觀察燒紙船小實驗的演示過程。
2.學會有條理地具體地說說燒紙船小實驗的經(jīng)過。
3.初步懂得這個小實驗的科學道理,激發(fā)愛科學的興趣。
(二)教學過程
1.激發(fā)興趣,明確學習任務。
(1)啟發(fā)式談話:同學們,今天作文課我們將要做一個有趣的實驗--燒紙船。
(2)質疑:讀了題目,你產(chǎn)生了哪些疑問?
(3)學生自學課文第一部分,明確本次習作要求,
出示:有條理地具體地說一說、寫一寫科學小實驗,注意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2.演示實驗,揭示科學道理。
(1)學生默讀第二部分,明確觀察小實驗的要求。
(2)出示第1個思考題:老師做的是一個什么小實驗?實驗前做了哪些準備?
老師分別擺上實驗器材,請學生一一描述。(注意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數(shù)量詞)
(3)出示第2個思考題:實驗分幾步?每一步實驗是怎么做的?
教師按照實驗步驟一一做具體演示。
、偌芎萌羌,三角架上放上紙船,在紙船內倒?jié)M清水。
、诰凭珶舴胖糜诩埓旅,然后點燃酒精燈。
、圩寣W生觀察紙船的變化,紙船有沒有被燒掉。
第三步時,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當紙船燒至3-4分鐘時,請學生上臺用手試溫,然后等水快沸時,再請學生上臺試溫。引導學生觀察上臺試溫同學的神情、動作、語言。
(4)出示第3個思考題:想想這個小實驗告訴我們什么科學道理?
突破難點:先讓學生說,當學生表達不能到位時,教師作必要的講解。
3.口述實驗經(jīng)過。
(1)回憶實驗演示的經(jīng)過。(教師可以重現(xiàn)實驗演示動作)
(2)說說每一步實驗是怎么做的?(四人小組討論) (注意抓住實驗時的一系列動作詞)
(3)學生自由練說實驗經(jīng)過。
(4)指名說,評議。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有條理地具體地記敘燒紙船小實驗的'經(jīng)過。
2.文章初步做到語句通順、意思連貫。
(二)教學過程
1.進一步明確習作要求。
指名說說本次習作的要求。
2.指導當堂書面作文。
(1)再讀觀察小實驗的3個思考題,教師點撥:一個思考題的內容可以寫一段,開頭先交待實驗前的準備;然后寫實驗的經(jīng)過,注意要把實驗分幾步寫具體,并能抓住實驗時的一系列動作來寫;最后揭示小實驗告訴人們的一個科學道理。
(2)學生獨立習作,教師巡視,對困難生加以個別指導。
3.交流、講評。
(1)定稿后,指名學生讀自己的作文,讀后評議。
(2)各自修改作文。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引導學生和爸爸媽媽進行溫情溝通,一起回憶童年的故事。
技能: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例文,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真情,體會細節(jié)的描寫。
能力:引導學生領會題眼,把故事有趣的地方寫具體。
情意:激發(fā)學生對家庭生活的熱愛和對父母的感恩。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例文,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真情,體會細節(jié)的描寫,并領會題眼,把故事有趣的地方寫具體。
對策:和爸爸媽媽進行溫情溝通,一起回憶童年的故事,在此基礎上進行習作。
課前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教師再次明確習作的要求:
選擇一件自己深刻的事例,把最有趣的地方寫具體。
二、錯別字(投影出示這些詞語)
眼睛(眼鏡) 以經(jīng)(已經(jīng))
倒影(倒映) 風亂來(風刮來)
浸溫(浸濕)胡涂(糊涂)
流尚(流淌)玩要(玩耍)
1、學生讀一讀,辨別這些同音字。
2、交流,分別給它們組詞。
三、文章中的句子存在的問題。(投影出示)
1、而童年的記憶,卻猶如一顆顆閃閃發(fā)光的珍珠,一不小心從我的心窩子里漏出來。
2、“一不小心”一詞用得很不恰當。如果改成“悄悄地”可能更加恰當,語句更加通順。“漏”字也用得不當,如改成“滾”字更妙。
3、說干就干,我在爺爺?shù)哪X后畫了兩只腳,再在爺爺?shù)难劬ι袭嬃藘蓚大圓圈,哈哈,太有趣了!腦海中——釣魚玩。
3、眼鏡的腳長在哪里?小作者畫得有點離譜,應在耳朵上吧
4、畫好了,爺爺笑了,我笑了,爺爺看到我笑了,也跟著笑了,我們對著大家笑,大家也笑,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家都莫名其妙地笑了。
交流說說這些句子存在的問題:
1、爺爺在沒人笑的'時候為什么笑?搞不懂。
2、大家的笑都因爺爺?shù)拿䴓涌尚ΧΓ澳涿睢币辉~用得不當。
3、“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詞感情上有點不妥。
前后的語句不連貫,看不懂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的意思。
四、
從小作者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們的童年是快樂的,是豐富多彩的,但有許多同學的文章語句不夠通順,前后也不能很自然的連接,個別同學的錯別字較多。希望他們今后學會自主修改,真正能夠養(yǎng)成文章不厭百回改的好習慣。
五、集體修改。
1、投影出示(顧雪峰)較差學生的習作。
學生讀這習作,說說存在的毛病(內容空洞,錯別字、病句較多,結構安排較零亂)
2、分小組討論并修改這習作。
3、交流修改意見。
4、指名讀修改后的這習作。
5、學生自由讀自己的習作并加以修改。
六、板書設計:
內容真實
板書:有趣的往事突出趣字
真情實感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朗讀課文,知道講了哪幾種活化石,我們要好好保護它。
3.培養(yǎng)愛自然、愛科學的情操。
教學重難點:
1.生字詞的學習。
2.知道并了解保護活化石的意義。
課前準備:擴大教學掛圖、生字詞卡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恐龍嗎?是怎么知道的?恐龍是生活在很多年前的一種動物,我們現(xiàn)在只能通過化石來認識它!那么,“活化石”又是什么呢?就讓我們來看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
1.憑借拼音,讀準字音,不會讀的多讀幾遍,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意。
2.想辦法識記生字的形。
3.看看課文共分幾個自然段,然后用序號標明。
4.教師范讀。要求:聽準字音,說說課文講了哪幾種活化石?
5.分段指名讀課文,正音,并將擴大數(shù)學掛圖與課文段落相配合。
二、指導學習生字。
1.認讀8個生字和8個生詞。
2.重點指導:歷、史、化
3.認識并記住字形。
。╨)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2)重點指導:代不要寫成“伐”,植右邊有三橫。
4.指導寫字。
。╨)看清楚每個字的間架結構及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完成“我會寫”。
。2)在練習本上寫一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人。
1.認讀生字卡、生詞卡。
2.這篇課文講述了哪幾樣活化石?
二、引導學習課文。
1.自由讀第1自然段。
。╨)化石一般存放在哪兒?(博物館)-
。2)化石可以用來干什么?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思路
1、課文敘述的語言很平白,但語言準確簡練,其中不少科學術語,要讓學生很好領會。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自學理解術語與難理解的詞,教學時再適當檢查或指導理解。
2、本單元的訓練重點項目是“按一定的順序寫”,教學時要注意指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是順序進行敘述的,從而掌握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3、這篇文章的內容告訴我們,地球是很小的,可供人類活動的范圍就更小了。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可是人類卻在隨意毀壞們愛護地球,精心保護地球。在教學中,老師要充分利用課文所寫內容,結合課外了解的'知識和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教學簡析
這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13課《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講讀課文。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可是許多人對地球了解甚少,不注篇文章就告訴我們:這個地球是怎樣的,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兩個問題。地球是很小的,可供人類活動的范圍就更小了。地球的資可是人類卻在隨意毀壞資源,希望我們愛護地球,精心保護地球。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項目是“按一定的順序寫”,教學時要注意指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進文在敘述上先寫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類居住的陸地更。蝗缓髮懙厍驌碛械馁Y源是有限的,可人類卻隨意毀壞自然資源球之外,人類沒有其它星球可。蛔詈髮懳覀円獝圩o這個地球,要精心保護這個地球。在學習上要注意體會課文的這個敘述順序。
課文敘述的語言很平白,但語言準確簡練,其中不少科學術語,要讓學生很好領會。教學時可以先弄清術語與難理解的詞,然學過的讀書自學方法,自學課文,理解內容,有不懂的問題可進行小組討論理解或問老師,教師適時加以指導。
教學重難點
了解為什么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為什么不能破壞地球的自然資源,為什么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從而了解文章題目“只的意思,并且懂得應該保護地球。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通過自學理解等方法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從而理解課文的內容。
過程與方法:能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作者按照一定順序說明事理的方法。
能自學本課生字,并掌握“渺小、礦物、恩賜、慷慨、貢獻、濫用、威脅、目睹、和藹可親、資源枯竭、生態(tài)環(huán)境”等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受到保護地球,保護環(huán)境的教育。
教學媒體運用
現(xiàn)代教學技術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之一,而且本課所講的有關地球的知識學生難以得到具體的感本課運用CAI多媒體教學課件進行教學,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對地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更內容,形成保護環(huán)境,愛護地球的觀念,并付諸行動。
教學要點
采用夢中遨游太空與地球媽媽對話的形式引入課題,理解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而供人類居住的陸地更;資源是有限的,可人類卻隨意毀壞自然資源。在此基礎上知道要好好保護地球。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體會詩歌創(chuàng)造的朦朧迷離,低回動人的意境。
教學設想: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體會詩歌情感。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今年夏天有一個很明顯的天氣特征,是什麼?
生答:“多雨!”
一到陰雨的天氣,天是濕漉漉的,地是濕漉漉的,讓我們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幾分濕漉漉的。雨總是帶給我們一些莫名的憂郁、無可名狀的哀傷,但這種微妙的情緒又很難準確把握,用語言傳神地表達,“雨巷詩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下面,就讓我們共同走進<<雨巷>>。
二、作者簡介
“雨巷詩人”的大名我們早已聽過,有誰知道作者的基本情況?
根據(jù)學生回答總結: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給自己起的筆名,出自屈原的《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后飛廉使奔屬。”望舒是神話傳說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純潔而溫柔,多情又瀟灑。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學的說法,屬于雙魚座。雙魚座的人浪漫柔情,以愛情為生命的養(yǎng)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現(xiàn)實,優(yōu)柔寡斷。戴望舒就是典型的雙魚座性格。
三,詩歌賞析:
1、有這樣溫柔多情的筆名,又有這樣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筆下流淌出來的詩句也必然是細膩多情的,下面就讓我們共同欣賞這首《雨巷》。
師配樂朗誦。
2、欣賞完了這首詩,我們不約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的魅力,那麼,你們覺得這首詩美在何處?
有好幾個男生脫口而出”丁香一樣的姑娘美!”(生笑)
這個姑娘美在何處?她長什麼模樣,穿什麼衣服?(生安靜)
無從知道,那何以見得這姑娘的美?
3、從文本中,我們只知道她是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板書:丁香)丁香是什麼樣的呢,有同學見過嗎(展示丁香圖片)?
丁香,又名紫丁香。春季開花,花紫色,密集成圓錐花序。有淡雅細沉的香氣。因為它的高潔與冷艷,文人墨客把它作為哀婉、愁怨、惆悵的象征反復吟詠,古來已久。唐代詩人李商隱有詩曰:“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碧浦兄骼瞽Z詞曰:“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可見,丁香在古典文學當中是個“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麼,丁香一樣的姑娘會是個什麼樣子的姑娘呢?
生1:應該是一個纖弱的、優(yōu)雅的、楚楚動人的、惹人愛憐的小家碧玉。
生2:應該是憂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同學的描述很形象生動,這樣一個動人的姑娘,我們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麗的臉龐,看一看她到底長什麼模樣呢?
我們看不到,就連詩中的我也看不到。因為,姑娘打著一把油紙傘。我想請同學們注意這把油紙傘。(板書:油紙傘)大家最早聽說油紙傘是在哪個故事里?
生齊答:《白蛇傳》。
油紙傘出現(xiàn)在白娘子初遇許仙的旖旎傳說里,出現(xiàn)在丹青繪就的江南煙雨中,出現(xiàn)在少女玲瓏的舞蹈中,也出現(xiàn)在歌曲動聽的旋律中,不知不覺當中,油紙傘已經(jīng)定格為美的背景、美的點綴,F(xiàn)在,這把油紙傘出現(xiàn)在丁香姑娘的肩頭,我們單只看到傘,已經(jīng)覺得它很美,那麼它點綴的姑娘呢?
生:肯定更美!
油紙傘的出現(xiàn)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樣描繪春雨的?
生:象牛毛、象花針、象細絲,細細的、密密的。
宋人秦觀又在詞中這樣描繪春雨:“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春雨也是一個惹人閑愁幾許的經(jīng)典意象。(板書:春雨)而《雨巷》則把文人對雨的喜愛推向了極至:象一幅微微泛黃的舊水墨畫,自在飛花、無邊絲雨之中,一個長發(fā)披肩的女子,從雨巷中裊裊走來,攜著一縷丁香花的幽香,載著一懷嫣然極致的心事,有嘆息,但不哀傷,有顧盼,但不凄然。
4、至此,丁香姑娘已經(jīng)成為抒情主人公和我們讀者共同的期盼和向往,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說,這個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姑娘就是詩人愛情向往的象征?
生回答,師歸納總結:既是又不是。丁香姑娘可能是詩人渴望而終未能得的愛情,可能是青年時未酬的壯志,可能是年少時青澀的一個愿望,也可能只是對曾經(jīng)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懷戀,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轉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憶的寄托。
詩人只是通過她來表達這種對于美好事物的飄忽短暫、轉瞬即逝的痛惜和追憶,念念不忘卻又無從把握,只剩下淅瀝春雨中的深深追憶,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無可奈何。盡管全詩沒有一句直白的情語,但情語卻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語之中了。同學們總結一下,詩歌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生回答,師歸納總結:對丁香姑娘的期盼,對眼前現(xiàn)狀的迷茫和對往昔之美的深深追憶。
四、延伸拓展:
其實,對美的追憶和留戀是人類共同的情結,古今中外,概莫如此。同學們能否聯(lián)系一下自己的閱讀和欣賞的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理解?
學生踴躍發(fā)言:
生1:李商隱的《錦瑟》中有“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教師點撥)這段感情早已經(jīng)逝去了,只剩下當事人面對著多少年后的物是人非來深深的懷戀,然而無論心里有多少痛惜,曾有的深情卻也無可挽回了。當初怎麼就不知道珍惜呢?
生2:王菲的歌曲《滄海蝴蝶》中有一句歌詞特別動人,“給我一剎那,對你寵愛;給我一輩子,送你離開!保ń處燑c撥)兩個人的交會只有一剎那,于是兩個人的相互溫暖也只在一剎那。短暫的寵愛過后,用漫長漫長的一生來回味這一剎那,珍藏這一剎那,于是,剎那即永恒。
五、布置作業(yè):
1、熟讀成誦,在反復誦讀中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
2、聯(lián)系自己的情感體驗,寫一篇隨筆,寫下自己對某件往事、某人某物的回憶。
【相關閱讀】
1、《雨巷》在藝術上有何特色?
《雨巷》運用了象征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
富于音樂性是《雨巷》的另一個突出的藝術特色。詩中運用了復沓、疊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環(huán)往復的旋律和婉轉悅耳的樂感。因此葉圣陶先生稱贊這首詩為中國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紀元”。
2、《雨巷》在意象選用上的特點及好處是什么?
《雨巷》中應該說有三個主要意象:“雨巷”、“我”和姑娘,這三個表面上看似并不特別的意象事實上深藏著一種極為特殊的時空關系,不僅使整首詩所營造的情境顯得模糊、虛幻、迷離,更使得對詩的意義的理解也有了含混復雜的多義性,三個意象具有某種程度上的一致性,它們統(tǒng)一于一個空間畫面內,而且有著同樣的情感底色:“獨自”、“彷徨”的“我”、“悠長”、“寂寥”、“頹圮”的“雨巷”和“哀怨”、“凄清”、“迷!钡摹肮媚铩惫餐瑯嫵闪艘粋黯淡、低沉,迷離而幽長的空間,給人們帶來一種孤獨、冷寂又帶迷茫的.情緒。這三個意象的空間關系又是動態(tài)的,三個意象在移動中彼此襯托相互呈現(xiàn):移動是隨著“姑娘”的“飄過”展開的,在這種輕緩的“飄過”中,“姑娘”展演著她的顏色、眼光、氣味和姿態(tài),“雨巷”也逐漸因為不斷綿延的“悠長”、“雨的哀曲”和“頹圮的籬墻”變得更為具體,而“我”的期待和夢想、失望和迷茫隨著“姑娘”的身影隱隱顯顯。這使“雨巷”內的空間關系同樣也構成了一種回復,開始“姑娘”離我像夢一樣遙遠,然后她近了,“我”甚至聞到了她的芬芳,感受到她的惆悵,接著她又遠了散了,這種回復的審美功能和音韻及語法上的完全一樣,正是這種意象之間多重復雜的關系,以及由這些復雜關系帶來的虛幻迷離的色彩,使得詩中的意象一下子超越了一般意象的具體形象和實際意旨,而具有了某種象征性。人們完全可以從不同角度生發(fā)出完全不同的對詩意的理解,如果從“我”的角度來看這首詩,這似乎是一個朦朧夢境的再現(xiàn);如果從“雨巷”的角度去理解詩歌的意義,這又可理解為“一種人生體驗或感悟,一種孤寂仍在渴望、迷茫又有期待的人生況味;如從“姑娘”的視角探索,也是對一段逝去的愛的夢中回憶與追訴,總之,正因為詩人沒有把詩的意義限定在一個層面上,我們從中領會的東西才更多了。
語文教案 篇6
一、 復習(說句練習)
1、 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就在我說的一句話里,請你認真聽,聽清楚,還要講清楚。說得好,我們就去這個地方游玩,好嗎?
老師說句子: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說兩遍)
2、 你們知道這個天堂是哪里嗎?(杭州)
過渡: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數(shù)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聞名天下,贏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西湖的秀麗,不僅表現(xiàn)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現(xiàn)在環(huán)抱她的群山,不論從哪個角度來遠眺、近詳,西湖總是那樣的秀麗,令人流連忘返,F(xiàn)在老師就帶你們去看西湖的山、湖(板書:山湖)
二、 學習第二自然段
1、 電腦出示西湖青山綠水的畫面伴隨朗讀
思考:你站在西湖邊看到的山是什么樣?湖是什么的?
2、 交流剛才的問題:
3、 同時板書:層層疊疊,綠青濃淡
靜如銀鏡,一閃一閃
4、 這么美的畫面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xiàn)出來嗎?
學生自由練讀。
請個別學生讀。
集體配音朗讀。
5、 (課前教學生一些句子;蜃x讓一兩個來贊美西湖。學生不會也可以由老師來說)
過渡:是呀,正因為如此,西湖又有了一個比作美女西施的美名--西子湖。西湖之美,美在外有山,湖中有湖,園中有園,四季景色都能使人賞心悅目。尤其以西湖為中心的“西湖十景”更是聞名遐邇。下面就請同學們隨我而來。
三、 學習第三自然段
1、 教師指著畫面講述第三自然段。(電腦出示畫面)
2、 學生可自由說說自己通過查找資料介紹有送景點的介紹。
學生需準備:孤山 白堤 蘇堤(可以是圖片)小瀛洲 湖心亭 阮公墩
聽了同學的介紹,我覺得西湖真美。不過,課文也寫得也很美,有幾詞用得特別好,你能讀一讀把它找出來嗎?
3、 我們一起把這部分的內容有感情地朗讀好嗎?待會兒,我要你們來做小導游介紹西湖。
4、 誰愿意當個小導游來介紹西湖的幾個景點。
學生自由準備
請個別學生來介紹
過渡:剛才聽了小導游的介紹,覺得西湖特別美,真讓我看到了人間天堂。西湖的美景使古往今來的'中外賓客目不暇接,游興難盡。置身其間,眼里的一切,有山,有水,有景。都如詩、如畫,如夢。每當清秋氣爽,湖面平靜如鏡,皓潔的秋月當空,月光與湖水交相輝映,頗有“一色湖光萬頃秋”之感,下一節(jié)課我就帶同學們去觀賞西湖秋色。
四、 學習第四自然段
1、 聽配音朗讀。(電腦出示畫面)
2、 看著這樣一個畫面,聽著優(yōu)雅的聲音,你是否也想來做一次配音演員呢?
3、 學生自由朗讀。
五、 總結: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還是匆匆而過的旅人,
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讓我們以蘇東坡的詩句來結束今天的游覽吧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六、 背誦你喜歡的一段、
板書:
青山 層層疊疊 綠青濃淡
西湖 湖水 靜如銀鏡 一閃一閃
景點 孤山 小瀛洲 湖心亭 阮公墩
月光 明月東升 華燈倒映
語文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僬J識8個生字。能正確讀“規(guī)矩、膽瓶、笑逐顏開、金幣、自言自語、披頭散發(fā)、堡壘、鐵叉、違背、解救、無惡不作、榮華富貴、倒霉、恩將仇報、起誓、簡短、口吻、下流無恥”等詞。
、谟懈星榈乩首x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漁夫是怎樣用智慧戰(zhàn)勝魔鬼的。
、劾砬逦恼旅}絡,簡要地復述課文內容。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
●導入課文,激發(fā)興趣
、購膱D入手:(播放課文插圖)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覺漁夫此時怎樣?你推測事情會有怎樣的結果呢?
、趯дZ:圖中反映的是古代阿拉伯著名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的一個故事,名字叫《漁夫的故事》。正如同學們看到的一樣,故里講述了漁夫和魔鬼之間的事。漁夫是怎樣遇見魔鬼的呢?在比自己不知強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漁夫又是怎樣做的呢?請同學們來讀一讀這個故事,一定會吸引你的。
●自讀故事,完成以下自學要求
、侔颜n文讀正確流利。
、谀x課文,邊讀邊想:漁夫救了魔鬼,魔鬼為什么要殺害漁夫呢?你對漁夫有什么看法?③簡要講述這個故事。
●交流討論
、僦该x課文,認讀生字
。②交流思考的問題。
a.交流魔鬼為什么要殺漁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魔鬼說的話是真的嗎?使學生明白,魔鬼是兇惡和狡猾的,魔鬼的殺人本性是不會改變的,魔鬼是不懂得報恩的。引導學生讀懂第七至十二自然段。
b.交流對漁夫的看法。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根據(jù)情況對學生點撥:漁夫戰(zhàn)勝魔鬼,憑的是什么?你是從哪看出來的?魔鬼如此狡猾,它怎么會上當呢?指導學生讀懂第十五至二十三自然段,讀出漁夫的.智慧?偨Y:看來,漁夫說的沒有錯。人的智慧是能壓制妖氣的。人的智慧,也是能戰(zhàn)勝邪惡的。從漁夫的身上,我們領略到了智慧的巨大力量!
●創(chuàng)設情境,口語交際
、偾榫常ǘ嗝襟w播放家門口漁夫和妻子的對話圖):收服了魔鬼的漁夫,拖著漁網(wǎng)回到了家。妻子見他空手而歸,就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怎么一條魚都沒打上來?”漁夫說;“你聽我慢慢講講海邊的故事吧!睗O夫的妻子說:“說吧,可要簡短點,我還要去織漁網(wǎng)呢!”想想漁夫會怎樣簡短地講給妻子聽?
、谇榫常ǘ嗝襟w播放一群人圍住漁夫圖):傍晚,漁夫把打魚的人們都叫到一起,又會怎樣跟他們講魔鬼的事?漁夫們又會說什么?先在小組里分角色講,再請講得有特色的小組在全班講。
●作業(yè)
、僮x讀記記本課要求讀記的詞語。
②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6-18
《彩虹》語文教案06-20
語文教案模板06-25
語文教學教案07-11
《憫農(nóng)》語文教案05-26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5
有關語文教案范文06-21
小學語文教案【熱門】07-02
小學語文教案【薦】07-02
【薦】小學語文教案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