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热免费在线视频观看|欧美国产精品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b id="w545d"><legend id="w545d"></legend></b>
<blockquote id="w545d"></blockquote>
    1. <thead id="w545d"></thead>
        首頁 申請書推薦信邀請函通知工作總結工作計劃策劃書工作報告合同演講稿職業(yè)規(guī)劃
        當前位置:98158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時間:2023-07-12 12:58:4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學一年級的教案集合六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小學一年級的教案集合六篇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送動物回家的形式把圖畫與拼音音節(jié)連接起來,復習漢語拼音,增長動物知識,激發(fā)學生主動練習的興趣;

          2、通過讀拼音識字,同時鞏固拼音和字詞,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

          3、能按照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和習性,說出完整的句子。

          教學重點:

          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練習說完整的話。

          教具:

          動物頭飾、錄音、詞卡、掛圖

          教學內(nèi)容和過程:

          一、游戲?qū)?/p>

          1、小朋友們,今天有5位動物朋友來我們一(3)班,要和你們交朋友、玩耍,你們歡迎嗎?

          2、(5位戴頭飾的小朋友上臺)現(xiàn)在小動物們已經(jīng)來了,你們想和哪個小動物玩?準備怎樣玩?(唱歌、跳舞、交談)

          3、(音樂聲中)小朋友和某一小動物或唱歌、或跳舞、或交談。

          過渡:剛才老師看你們和小動物們在一起玩得可真開心,想不想把你新交的動物朋友介紹給大家?

          二、教學字詞句

          1、學生自己介紹:我剛才是和()玩的,因為()。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下列詞語。(出示詞卡)

          (1)蜜蜂:

          誰來做小蜜蜂讀一讀?(指明讀)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蜂”后鼻音)----一起讀“翁嗡翁,我是一只小蜜蜂!

         。2)松鼠:

          誰來給大家提個醒?(讀準平舌音、翹舌音)

          請小松鼠來作個自我介紹

          (3)馬:

          你為什么和馬教朋友?你了解馬兒了嗎?來向在座各位作個介紹。想讀的一起讀。

          (4)北極熊:

          請北極熊地朋友來介紹介紹北極熊。誰來補充?

          請北極熊的朋友一起讀!

         。5)燕子:

          指名讀。誰來介紹一下燕子(歌曲《小燕子》)

          3、去拼音開火車讀詞語。

          三、創(chuàng)設情境,練說句子。

          過渡:看來小朋友們真的和5位小動物交上了朋友了。現(xiàn)在呀你們的朋友碰到了困難。故事:昨天,有一位老巫婆把正在玩耍的小松鼠、小燕子、小北極熊、馬、小蜜蜂裝進了一個神奇的口袋,想帶回家,正好被老師看見了,老師把這口袋奪了回來。把小動物們放了出來,想送它們回家,可是老巫婆念了咒語。這個咒語只有我們一(3)班的和這些小動物交上朋友的小朋友才能解開,只有你們才能把它們送回家。聽到這兒,你此時此刻迫不及待地想干什么了?(把它們送回家)

          1、出示例句:松鼠住在樹林里。

          請生讀,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

          2、依次出示圖片:蜜蜂、馬、燕子、北極熊。進行說話練習。

          3、小朋友都知道他們的家在哪兒了,現(xiàn)在你能從圖上找到它們的家并把它們送回家嗎?

         。1)出示動物的家的圖。

         。2)逐一認識小動物的家。

          (3)請學生把戴著頭飾的`小動物送回家。(貼上頭飾和詞卡)

          (4)小動物們得到你們的幫助,可開心了,不停地說“謝謝”。

         。5)再看圖,你能給圖取個好聽的名字嗎?

          4、才你們用自己的愛心和慧心。幫助了有困難的小動物,小動物們呀把你的事跡在動物王國、植物王國等地方傳揚開了:現(xiàn)在還有許多被巫婆魔口袋關著的小動物、小植物等著你們解救呢!請你們把它們送回家呢。愿意再做拯救大使嗎?

          5、出示口袋讓學生摸(動物、植物)

          角色遷移,我是**,誰來把我送回家?

          生:**。**地方是你的家。

          四、復習鞏固

          1、小動物們都回家了。多快樂呀!為了讓的小動物、小植物找到家,讓我們一起來編首兒歌幫幫它們吧!

          2、齊背《家》

          3、學生自由編兒歌。

          4、指名說,評議。

          五、遷移練習。

          1、聽故事,《粗心的郵遞員》。

          故事:小貓咪是一位剛參加工作的郵遞員。他工作挺認真的,可就是太粗心了。這不他今天背著郵袋,騎著摩托車一溜煙似的沖了出去,他把小兔的信放在了山頂上,把青蛙的信放在屋檐下,把小鳥的信放在河岸上,把袋鼠的信放到南極。

          2、動物們能收到信嗎?為什么?

          3、請你去幫幫小貓咪重新送一下信好嗎?(請學生表演)

          六、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的兩步思維過程.能用湊十法正確計算8加幾的式題.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8加幾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地口算.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計算方法.

          課前準備

          教具:磁鐵黑板、紅花、黃花圖片、8根綠色小棒、4根紅色小棒、8個黃圓片、7個紅圓片.

          學具:8根綠色小棒、4根紅色小棒、8個黃圓片,7個紅圓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復習數(shù)的組成.

          2.連算.

          8+( )=10 8+( )=10 8+( )=10

          10+4=( ) 10+3=( ) 10+7=( )

          8+2+2=( ) 8+2+5=( )

          8+2+6=( ) 8+2+8=( )

          3.口算.

          9+4= 9+7= 9+5=

          9+3= 9+6= 9+8=

          師問:9+6 9+8你是怎樣想的?

          師指8+( )=10問:8加幾等于10?板書:2

          二、學習新課.

          啟發(fā)談話:我們已經(jīng)學了9加幾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來計算的?(湊十法)

          今天我們還用湊十法來學習8加幾的進位加法.(板書課題:8加幾)

          1.教學例1.

          出示例1 8+3=11

         。1)出示黃花、紅花圖.

          師說:根據(jù)圖上黃花、紅花的個數(shù),請同學們編一道加法應用題.

          指名學生編出:格子里有8朵黃花,格子外面有3朵紅花,一共有幾朵花?

          師問:要求一共有幾朵花,怎樣列式?(板書:8+3=)

          師問:8+3這道題怎樣計算?同學們可以用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現(xiàn)在分小組討論一下.

          指名說計算方法.

         。2)直觀演示.

          師說:剛才同學們討論得很好,計算8加3時,可以用我們學過的9加幾的湊十法來計算.

          老師邊說邊演示:格子里有8朵黃花,如果把格子里湊滿10朵需要放幾朵?(放2朵)那就把8和幾湊成十?(8和2湊成10)把外面的3朵紅花分成幾朵和幾朵?(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里,8加2得幾?(8加2得10)10朵再加幾朵?(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幾?(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于11.

          (3)講計算過程.

          請一個同學把計算過程完整地說一遍:

          學生邊說,老師邊在式子上用連線表明.

          師問: ① 為什么要把3分成2和1?

          ② 計算8+3時怎樣想?

          引導學生說:這樣想:

          ① 先把8湊成10,把3分成2和1.

         、 8加2等于10,

         、 10再加1等于11.

          2.教學例2.

          出示例2 8+4= 8+7=

         。1)擺小棒,算一算.

          師說:左邊擺8根綠色小棒,右邊擺4根紅色小棒.(老師同時在磁鐵黑板上擺出小棒)

          師問:誰能看圖直接列出加法算式?(板書:8+4=12)

          師問:8加4等于12,你是怎樣想的?怎樣移動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多少?誰來試試?

          指名上前移動磁鐵小黑板上的小棒.

          師問:你們都看清楚了嗎?請你們擺一擺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12.引導學生這樣擺:把4根紅色小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綠色小棒一邊.老師連線:

          學生自己小聲說計算過程.

         。2)擺圓片,算一算.

          師說:左邊擺8個黃圓片,右邊擺7個紅圓片.(指名一個同學同時在磁鐵黑板上擺圓片)

          看圖,自己小聲說加法算式.

          指名說算式:8+7=□

          師問:8+7怎樣想?請同學們邊擺圓片邊說計算過程.

          指名一個同學上前邊擺邊說計算過程.

          指名看算式說計算過程.

          師問:8加7時,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

          3.教學例3.

          出示例3 想一想:

          8+5=□ 8+6=□ 8+8=□

          師說:剛才我們計算的這幾道

          8加幾的題都是把后面的加數(shù)分成2和幾,2和8湊成10,10再加剩下的幾就是十幾.

          現(xiàn)在老師再出幾道題,不看圖、不擺實物,看誰會算?

          教師出示:8+5=□ 8+6=□ 8+8=□

          兩人一組說一說每道題怎樣想.

          老師點題,指名口算,并說計算過程.

          4.教學例4.

          出示例4 8+9=□

         。1)師問:怎樣想能很快說出得數(shù)?

          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然后老師歸納出兩種方法:

         、 把9分成2和7,2和8湊成10,10再加7等于17.

          ② 9+8=17調(diào)換加數(shù)位置,8+9也等于17.

         。2)師問:你們認為這兩種方法,哪種方法最好?

          小組討論.老師行間巡視,聽取意見.

          指名說討論結果:第二種方法好.

          師問:為什么說第二種方法好?(第二種方法簡便)

          師說:你們真聰明,會用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

          齊讀黑板上的算式.

          5.小結.

          提問:

         。1)今天我們學的是幾加幾的題?

          老師指課題:8加幾

          (2)我們計算8加幾時,應先把8怎么樣?(把8湊成10)

          (3)湊10后再怎么辦?(把另一個加數(shù)分成2和幾,分出的2和8湊成10,10再加幾就是十幾)

         。4)8+9這道題怎樣想?(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計算)

          教師小結:8加幾,先把8湊成10,把另一個加數(shù)分成2和幾,8加2等于10,10再加幾就等于十幾.這就是我們要求的數(shù).

          三、鞏固反饋.

          1.看圖寫算式.

          2.口算.

          8+2+2= 8+2+6= 8+2+5= 8+2+3=

          8+4= 8+8= 8+7= 8+5=

          師問:上面每組題之間有什么關系?

          3.移動8,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數(shù).(學生舉數(shù)字卡片回答)

          4.猜一猜,花是幾?

          8+3= 8+9= 8+5=

          8+7= 8+6= 8+8=

          8+10= 8+2= 8+4=

          教案點評:

          8加幾是在已學過9加幾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有了9加幾的.基礎.難度不大,所以在設計教案時,重點引導學生將已學過的湊十法遷移到8加幾的學習中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本節(jié)課的復習準備的設計都是為新課鋪墊.這節(jié)課的教材共安排了四個例題.在設計教案時是這樣安排的:例1,通過觀察小花圖,看老師演示,使學生清楚地看到8加幾的湊十法是8和2湊成10.例2、例3,老師放手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新問題.例4,老師引導學生用交換加數(shù)的方法來計算小數(shù)加大數(shù)的題.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多讓學生說一說想的過程,而且要面向全體,達到人人會說,人人都能掌握湊十法的目的.

          鞏固練習的安排分三個層次進行練習.第一層次是看圖列式計算.第二層次是基本練習.第三層次是搶答,要求學生能正確迅速地口算.

          探究活動

          加法轉(zhuǎn)盤

          活動目的

          通過游戲使學生進一步熟悉8加幾的計算.

          活動準備

          一個形如下圖的轉(zhuǎn)盤(黑色圓圈及箭頭可轉(zhuǎn)動).

          活動過程

          1.教師將轉(zhuǎn)盤懸掛在黑板(墻壁)上.

          2.學生依次轉(zhuǎn)動箭頭,計算8與箭頭停住時所指數(shù)字的和.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38頁的例題,第39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5以內(nèi)的加法一課是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中首次接觸計算的問題,這節(jié)課的知識基礎是5以內(nèi)數(shù)的分與合。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nèi)的加法,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初步的數(shù)學意識

          本節(jié)課包括加法的初步認識和5以內(nèi)的加法兩部分內(nèi)容。加法的初步認識是選擇了學生熟悉的在校園中勞動的場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到把兩個數(shù)合起來要用加法計算。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讓學生看看、擺擺、算算,學習5以內(nèi)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學會用加法解決生活里簡單的實際問題

          本節(jié)課的重點是初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并學會5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nèi)的加法

          2、發(fā)展初步的觀察、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學習用加法計算解決問題,樹立數(shù)學意識,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游戲:快速搶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墼u:由游戲?qū)胄抡n,學生的注意力很快投入到課堂之中,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同時游戲的內(nèi)容又是學生計算5以內(nèi)加法的基礎,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形成了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

          二、認識加法,理解含義

          1、談話:我們在學校里上學,不僅要學習,而且要勞動

          看,一些小同學正在校園里干什么出示例1圖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圖意,提出問題。

          2、提問:怎樣表示把3個人和2個人合起來是5個人呢(板書:3+2=5)

          讓學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過交流,明確是合起來的意思

          讀算式:3加2等于5

          小結:+的名字叫加號,它代表了一種計算方法加法。把兩部分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墼u:對加法意義的理解是重點,這里教師沒有硬性灌輸,而是結合學生熟悉的具體事例,讓學生在猜測中主動地思考,自主探索,認識和理解加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最大限度的活動余地,使學生盡情地表現(xiàn)自己。]

          三、學會計算,掌握方法

          1、連續(xù)出示例2的兩幅圖,讓學生說出圖意

          2、引導學生根據(jù)圖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問:算式中的每個數(shù)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組中互相交流

          3、誰知道得數(shù)多少是怎樣想的

          教師對學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墼u:5以內(nèi)加法計算的基礎就是5以內(nèi)各數(shù)的分與合,但教師并不急于將最優(yōu)的方法介紹給學生,而是鼓勵學生 先獨立思考,再合作交流,找出 不同方法,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探究新知的過程。這樣既保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開拓寬了大家的思路,促進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

          四、實際應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題談話:小動物們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好,紛紛把自己的寶寶帶來向大家學習。你們看,誰來了

         。1)出示圖1(雞媽媽一家),學生說圖意,提問題,列算式計算。說說怎樣算出來的(可以用多種方法)

          說說3+1=4這個算式中每個數(shù)表示的意思

         。2)出示圖2(小兔一家)、圖3(青蛙一家),按圖1的要求完成。對算式的含義在小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聰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學習,自己也想學加法,回家后,列了許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擺小棒的方法計算呢!

          同桌學生合作,看算式,先用小棒擺一擺,再在書上填得數(shù)

          集體訂正。糾正錯誤,對學生加以鼓勵

          3、想想做做第3題

         。1)出示加法算式:1+1=□,

          你能說出結果嗎把得數(shù)填在書上

         。2)出示:2+1=□,1+2=□。引導學生用3的分與合來計算結果

          4比較:剛才我們用數(shù)圖、擺小棒、想分與合的方法來計算加法,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小結:這就是今天同學們學習的5以內(nèi)的加法。(板書課題)

         。墼u:在想想做做第1、2、3題的練習過程中,教師先引導學生充分體驗加法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動手、動口、動腦實踐,多種感官并用,學習的過程化靜為動、化難為易,思維水平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

          五、拓展應用,提高能力

          1、想想做做第4題

          講述:小白兔看到同學們學得這么好,正在準備禮物獎勵大家呢!

         。1)出示圖1。學生列加法算式,說含義

         。2)根據(jù)圖2、圖3的意思,學生在書上完成

         。3)集體訂正

          2、想想做做第5題

          (1)學生說說圖意

         。2)根據(jù)這幅圖能說出幾道加法算式(只要符合圖意,都要鼓勵)

         。3)根據(jù)這幅圖說一個算式,你能猜猜求的.是什么嗎

          如1+2=3,學生會說天上1只小鳥加上2只小鳥,一共是3只小鳥;還會說1個跳繩的女孩加2個搖繩的女孩一共是3個女孩

          小結:大家用5以內(nèi)的加法解決了這么多問題。

          回家后,繼續(xù)觀察,看看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好嗎

         。墼u: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空間,學生在活動中不僅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還進一步加深了對加法意義的理解,并在合作探究中不斷發(fā)展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總評]

          5以內(nèi)的加法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清晰:導入階段,激發(fā)興趣,做好知識準備;探索階段,引導學生在主動探索中掌握了新知,訓練了思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初步探究的能力;應用階段,層次清楚,在鞏固學生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合作交流的能力。總之,這節(jié)課始終以數(shù)學課程標準為依據(jù),環(huán)節(jié)設計緊湊,過渡自然,教學過程始終圍繞教學目標有序地展開,把握了重點,尊重學生的實際,符合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課堂教學達到了優(yōu)化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4

          一、預期效果

          1.應掌握的知識

          通過說一說、掂一掂、稱一稱的活動,使學生逐步加深對輕重的體驗與理解,學會一些比較的方法,體會輕重的相對性;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能準確地比出物體的輕重,從而認識到借助工具確定輕重的必要性和精確性。

          2.發(fā)展的能力

          鼓勵學生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初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

          3.應培養(yǎng)的情感

          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

          二、設計要旨

          1.課標解讀

          初步讓學生感知“輕”、“重”的含義;會用符號表示兩個數(shù)之間的大小關系。其中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通過觀察、操作、嘗試體驗“輕”、“重”、“最輕”、“最重”的含義,使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知識,在探索中辯析易錯概念;第二個層面是練習,在練習中充分注意到問題的開放和答案的不惟一性,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2、內(nèi)容分析

          教學重點是學會比較的方法;教學難點是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

          3.學情認識

          學生對比較輕重、高矮、長短雖然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jīng)驗,但對比較活動中的相對性認識不足,本單元就要通過觀察、比較、思考,使學生獲得比較多少、高矮、長短、大小、輕重的相對性的認識。

          直接比較兩個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輕重等學生并不困難,但對間接比較兩個事物的大小、多少等等需要通過一定的推理才能獲得,因而是教學中的難點。

          4. 經(jīng)驗介紹

          “輕重”這部分內(nèi)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比較大小、高矮、長短、厚薄等基礎上開展的又一次體驗活動。教科書在安排上體現(xiàn)了三個層次:說一說——掂一掂——稱一稱。 “說一說”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兩個小動物玩蹺蹺板,使學生一眼看出誰輕誰重,認識到重量差別大的兩個物體可以通過看得出比較的結果;“掂一掂”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淘氣和笑笑動手掂一掂,獲得對輕重的感性體驗,認識到用眼不能看出輕重的情況下可以用手掂一掂;“稱一稱”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確當看、掂都難以分辯物體輕重時,可以借助工具來比較,從而體會到借助工具確定輕重的必要性和精確性。最后通過一組練習來使學生獲得得間接比較輕重的方法,知道輕重和大小、高矮一樣是相對的,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

          三、實施要領

          1、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等

          2、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學輔導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蹦軠蚀_說出自己家的地址.

         。矊W習有禮貌地邀請別人.

          課前準備:

         。泵课粚W生自制一張名片.

         。沧寣W生問清自己家的地址.

          3制作教學掛圖,對話錄音,線路圖.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示訓練重點.

         。笔紫日埻瑢W們看一幅非常漂亮的掛圖.(出示掛圖)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2創(chuàng)設情境,介紹圖上主要人物.

         。ㄟ@是一個星期五的下午,希望小學放學了.同學們都離開教室回家了.這時操場上走來三個好朋友,他們是王新李剛謝小雨.他們邊走邊說.說得真開心!你想知道他們說些什么嗎?讓我來告訴你吧!)

         。辰處熯呏笀D邊讀教材上的對話.

          4讀完對話后,回答問題.

         。保┧麄冊谡務撌裁磫栴}?

         。玻┩跣抡埶呐笥训阶约杭易隹蜁r對他的朋友說了些什么?

         。常┱f說王新家住在哪?

         。矗┤ネ跣录以趺醋?(請同學們讀課文,在課本上找出答案)

         。悼偨Y談話,提出說話要求。

         。ㄍ瑢W們,王新很有禮貌的告訴他的朋友,他的家住在哪.去他家怎么走.他請到了他的朋友玩得很開心.)

          二激發(fā)學生交友的欲望,開展同學間的互動交流.

         。奔ぐl(fā)學生交友的欲望.

          (同學們你們也請你的朋友到你家去玩嗎?為什么?)

         。餐瑢W們找到你的朋友,熱情的邀請他到你家做客吧!

          (注意提醒學生說清自己家的住址及去自己家怎么走.并且要熱情、有禮貌.)

         。硨W生自由交流.

         。磪R報交流情況.

          1)同學們,你們請到了自己的朋友了嗎?誰來把剛才你請朋友的過程,再演給大家看一看?

          2)全班同學對表演的同學進行評議.

          3)你最想到那位同學家里做客?請到臺前來與那位同學商量一下,好嗎?

          4)全班同學再次對表演的同學進行評議.

          三進一步引導,開展師生間的`交流.

         。苯處煼謩e與兩位同學對話.

         。ㄍ瑢W們,老師也想到你們家去玩.誰愿意請我到你家去玩嗎?)

         。舱埰渌瑢W幫老師決定該到誰家去玩.并說說理由.

          四鼓勵學生大膽的與周圍的人交流.

         。ㄍ瑢W們,現(xiàn)在正在聽課的老師也非常喜歡你們.他們也想到你家去玩.你愿意與他們交個朋友.請他到你家去玩嗎?那么就拿上你的名片,有禮貌地說清你家的住址及去你家的路線.熱情地邀請他們到你家做客吧。

          五總結下課.

          (同學們今天你們學會了有禮貌地邀請別人.并且能夠說清自己家的住址及怎樣去你家.老師覺得你們有長大了.你們真能干。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6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44頁的例,第44~45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法算式。

          2、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發(fā)展初步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簡單的函數(shù)的思想。

          教學重點:

          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加法的含義,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發(fā)展初步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簡單的函數(shù)的思想。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

          在所有的數(shù)字娃娃中,6和7是最要好的兄弟。有一天,他們卻吵起來了,6說:“兩個數(shù)相加,和是6的算式比和7的算式多。”7說:“不對,不對,兩個數(shù)相加,和是7的算式比較多。”小朋友,你認為誰說得對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和是6、7的加法。(出示課題:和是6、7的加法)

          二、自主探索,體會領悟

          1、操作學具

          請小朋友拿出學具來擺一擺,看看能寫出幾個和是6、7的加法算式,填在下表里。再比一比,到底誰的加法算式多?

          2、教學例1

          電腦演示學生植樹的動畫,讓學生說說動畫的意思。

          提問:要算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可以怎樣列式?

          質(zhì)疑:為什么同一幅圖可以列出兩道不同的算式,而得數(shù)卻相同?

          教師左手拿2支筆站在學生中,分別叫前后的學生列算式,得到不同的.算式。(2+5=7,5+2=7)

          提問:從這兩道題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教學例2

          電腦出示例2圖:3個青辣椒,4個紅辣椒,再出示括線和問號,告訴學生:這是括線和問號。

          讓學生猜括線和問號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請學生互相說一說整個圖的意思,再指名說。

          4、“想想做做”第2題——說一說

          讓同桌學生說一說圖畫的意思,再指名說,然后把算式寫在書上。

          5、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

          提問:黑板上的算式有點亂,誰來整理一下?說一說為什么這樣整理。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敘述:小朋友表現(xiàn)很好,老師帶你們到動物世界去輕松一下,好不好?(完成“想想做做”第3~5題)

          四、小結與質(zhì)疑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或新的想法嗎?

          六、 教學后:1 學生基本上能掌握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

          2 學會通過數(shù)的分合來學習新知識。

          3 對于利用加法求減法,還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利用。

          4 計算的時間太長,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快的反應出來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一年級的教案四篇05-12

        【精選】小學一年級的教案5篇05-31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06-01

        精選小學一年級的教案4篇05-25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三篇06-05

        【精選】小學一年級的教案三篇06-07

        【精選】小學一年級的教案4篇06-02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4篇06-02

        【精選】小學一年級的教案3篇05-27

        精選小學一年級的教案五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