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錦集六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在表演中理解故事的內容,并與同伴大膽想象情節(jié)。
2、引導幼兒學習句式“大象我的小花傘給你的 x x x擋擋雨”.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動物頭飾、有關內容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小花傘。
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你們看,森林里的小動物也撐著傘出來了,看有誰?
我們最喜歡的小象怎么沒來?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這么多的原因到底是為什么呢,它藏在一個好聽的故事里呢
2、欣賞理解故事。
(1)聽故事第一、二節(jié),出示相應圖片。
提問:為什么大象沒出來?
讓我們一起來為大象想一個辦法,看誰的辦法又多又好?
幼兒自由講。(教師拿著大象頭飾聽取辦法)
如果你有雨傘,看到大象沒有雨傘在雨里,你會怎么做?
幼兒表演,教師表演大象。
(2)小動物會怎么做呢?聽故事第二段。
讓幼兒學一學小動物的對話。(幼兒戴上指偶學說“大象我的小花傘借給你的xxx擋擋雨”)幼兒分角色表演小動物的對話。
為什么每次小動物要幫助大象它都說不用?
(3)再次聽故事(出示大象在大樹底下的圖片)
師:怎么辦?
(4)聽故事看圖片最后一幅。
3、完整欣賞故事。
活動反思:
活動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思考、參與講述的積極性。通過繪本的閱讀,幼兒不僅學會了關系對應,而且從中感受到了朋友們之間的友情與關愛,從而學會了在朋友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關愛才是真正的友情。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的內容主要是以小老鼠和落葉展開話題,活動旨在通過故事感受小老鼠掃落葉時的熱鬧場面,學習用正確的動詞去表述。同時了解落葉與氣候之間的關系。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老鼠掃落葉的熱鬧場面。
2、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講述,學習用正確的動詞“掃”、“拾”、“抬”、“頂”。
3、知道秋天有些樹葉會自然地從樹上落下來。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自制PPT課件
2、落葉若干,籃筐、掃把簸箕各兩個,老鼠頭像6個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老鼠掃落葉的`熱鬧場面,學習動詞“掃”、“拾”、“抬”、“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
1、你看到了什么?
2、在大樹下有一間小房子,里面住著誰,他們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故事《小老鼠和落葉》。
二、教師有表情講述故事一遍,提問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第一段:在大樹下有一棟小房子……小老鼠說:“瞧,這下地上可干凈啦!”
(1)小老鼠們一家住在什么地方?
(2)鼠媽媽為什么說小老鼠們長大了?
(3)鼠媽媽叫小老鼠們去干什么了呀?
2、第二段:這時,一只小老鼠……吵成一片。
(1)他們?yōu)槭裁闯称饋砹恕?/p>
(2)這多出來的樹葉是從哪里來的?(引導幼兒根據日常的觀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3、第三段:正在他們爭吵時……又可以做游戲了 ——老鼠媽媽是怎么說的?
三、結合課件,欣賞重點片段,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1、播放ppt。
(1)它們是怎樣幫媽媽打掃落葉的?(定格觀察,鼓勵幼兒聯(lián)系自己的經驗進行講述。請幼兒學習動詞“掃”、“拾”、“運”、“頂”并進行集體模仿)
、賿撸河脪甙寻训厣系穆淙~清除掉。(請兩名幼兒上臺模仿老鼠掃落葉。)
②拾:用手撿起來。(請幼兒集體模仿“拾”的動作。)
、厶В簝扇嘶騼扇艘陨虾献靼鸦@筐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請兩對幼兒上來模仿老鼠合作運落葉的動作。)
、茼敚喊褬淙~放在頭頂上。(請幼兒集體模仿。)
(2)打掃干凈后,小老鼠的的心情怎么樣?它們說了一句什么話?
四、播放課件,完整欣賞故事。
五、延伸:
1、帶領幼兒到活動室門口以各種方式打掃落葉。
2、鼓勵幼兒了解幼兒園內外的落葉樹與常青樹。播放多媒體畫面:秋天的樹林,直接導出課題。秋天的森林和落葉直接吸引幼兒的注意,并讓幼兒帶著疑問輕松地進入故事的情境中。讓幼兒通過親身體驗來,在學一學、動一動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掃”、“拾”、“抬”、“頂”的有趣動作,既滿足幼兒好動的特點,又讓孩子在無形中感受了小老鼠掃落葉時的熱鬧情景,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通過提問小老鼠打掃完的心情,在交流中幫助幼兒體驗勞動后的快樂。借助學習鼠媽媽的話,進一步理解落葉與氣候之間的聯(lián)系。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的認字能力差,通過字卡,圖片,下雨時小朋友需要打傘等。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大膽想象,愿意在同伴面前講述。
2.愿意嘗試小段文字的閱讀。
3.認識“頂、蘑菇、傘、芭蕉、荷葉、折、手帕”等字詞。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激發(fā)想像。
2.鞏固認字識字。
活動準備
1、故事相關的圖片四幅,字卡若干。
2、大圖書一本,小圖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放錄音)“聽,是什么聲音?”(打雷、下雨)
“放學的時候,突然下雨了,如果沒有雨傘,怎么辦呢?”(幼兒討論)
二、激發(fā)說話欲望,潛意識感知目的字
1.“放學啦,小白兔、小黃狗、小青蛙和小娃娃走到幼兒園門口,突然下雨啦,可是他們沒有傘,怎么辦呢?”(出示字卡“傘”)
2.出示圖片一:“兔媽媽來了,小白兔是怎樣回家的?”
。ǔ鍪咀挚ā绊敗、“蘑菇”)
3. 出示圖片二:“小黃狗頂著什么傘回家的?”(出示字卡“芭蕉”)
4. 出示圖片三:“青蛙媽媽帶來了什么?小青蛙心里覺得怎么樣?”(出示字卡“荷葉”)
5. 出示圖片四:“娃娃的媽媽沒有來,怎么辦呢?請小朋友幫她想想辦法。”(出示字卡“折”、“手帕”)
三、完整講述,進一步感知目的'字
1. 教師啟發(fā):“小動物們回到了家會怎么樣?我們看著圖來編一個故事,把小動物們怎么回家的、心情怎么樣都編進去,好嗎?”
2. 幼兒嘗試看圖講述故事。
3. 幼兒講述故事時,教師適當指點目的字,以加深印象。
四、游戲“買雨傘”,鞏固目的字
提供音樂、背景,創(chuàng)設下雨天的情景。
“我們要回家啦,看,下雨啦,你想買什么傘?快去挑選吧!”(雨傘后面有字)
五、嘗試小段文字的閱讀
1.教師啟發(fā):“剛才小朋友自己編了一個故事,現在,老師來講一個故事,聽一聽,我是根據什么講的?”(教師邊看文字邊講故事)
2. 幼兒嘗試閱讀大圖書。
六、延伸活動
幼兒邊閱讀小圖書,邊用顏色筆將認識的字圈出來。
教學反思
本學期,我們結合主題課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了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美整潔且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環(huán)境,我們充分利用各片場地,設計最佳的區(qū)角位置,還利用走廊一角,布置成“春天一條街”把孩子們和家人一起制作的手工作品陳列出來,很受小朋友喜歡,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小手也變巧了,還鍛煉了他們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鬧的現象也少了。
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難成方圓”。良好的常規(guī)可以使幼兒的生活具有合理的節(jié)奏,使神經系統(tǒng)得到有益的調節(jié),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為今后的生活和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當然常規(guī)也不是以犧牲幼兒的個性、快樂為代價。我班有個別幼兒生性好動,比較調皮,我們兩位老師步調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漸能互相幫助、關心集體,搗亂的小朋友少了,熱愛勞動的小朋友多了。
中班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而且自我服務的愿望和要求日趨激烈,我們抓住孩子這一心理特征,開展了“值日生輪換制”,讓做值日生的孩子負責發(fā)蠟筆、分點心,擺椅子……抓住這些細小的機會,既培養(yǎng)了他們?yōu)橥榉⻊盏哪芰,而且督促了孩子的自律,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促進了整個班風班貌的提高。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正值各地爭創(chuàng)首批文明城市之際,對幼兒進行做文明小市民,我做主動人公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平時幼兒在出游時多以乘座公共汽車為主,為此選擇<讓座>這個古老而又洋溢著熱情的兒歌為主線展開教育教學活動
教育目標:對幼兒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使幼兒在游戲中體會文明禮貌帶來的愉快的心情;培養(yǎng)幼兒關愛他人,并體驗到互敬互愛給人們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材料準備:小椅子若干 小娃娃一個 自制方向盤一個.
教學過程:
(一) 開始部分
談話引題:星期天去了哪里?乘什么去的?看到了什么?(重點引導幼兒講出公交車上擁擠的情況及所見所聞)
(二)進行部分
1.象表演:公交車上的故事
幼兒分別扮演司機售票員乘客,教師自告奮勇扮演老奶奶.
2.講評:車上出現了什么情況,乘客們是怎么做的,你怎樣看這件事?
3.教師用兒歌的形式講述公交車上的故事,激發(fā)幼兒學習兒歌的熱情和再進行表演的愿望.
4.師幼兒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三)結束部分
幼兒自由組合成三組進行表演游戲. 教師要鼓勵幼兒大膽表演,不拘泥于兒歌的內容,盡情想象,扮演社會上各行各業(yè)的人,將公交車上的故事表演的生動活潑,并評選出最佳的一組.
散文欣賞--橘子花
目標:
1.在做做玩玩中,初步感受和體驗散文中展示的語言美和快樂的情緒。
2.愿意并大聲說出自己體驗和學習橘子花的感受。
3.在教師的提醒下,學習安靜地傾聽。
準備:橘子若干,自制背景大樹,音樂錄音
過程:
1.運用操作活動,引發(fā)幼兒欣賞散文的興趣。
(1) 師生共同制作橘子花,請幼兒說說橘子花象什么。
(2) 教師引導幼兒聞一聞、摸一摸、嘗一嘗、橘子花,說出自己的感受。
提問:聞一聞橘子花,聞起來怎么樣?(清香)。
摸一摸橘子花,感覺怎么樣?(軟軟的)
每人拿一個橘瓣,嘗一嘗,味道怎么樣?(又酸又甜)
可以請幼兒先與身邊的.同伴說說,再請若干幼兒在集體中大聲說出自己的感受。
2欣賞散文,感受作品的語言美。
(1) 教師配樂朗誦散文,請幼兒說說“散文的名字是什么”“什么地方最好聽”。
(2) 教師手托橘子花,配以體態(tài)動作,再次朗誦后請小朋友討論:
散文中橘子是什么顏色.(金黃的)
橘子脫下金黃的外衣,橘瓣就會怎么樣?(害羞的,緊緊地抱在一起。)
聞一聞橘子花,怎么樣?(一股清香撲面而來。)
摸一摸橘子花,感覺怎么樣?(軟軟的,象小姑娘的手。)
嘗一嘗橘子花,味道怎么樣?(又酸又甜)
(先請幼兒和旁邊的同伴說說,然后再請若干幼兒在集體中發(fā)言,提醒幼兒注意傾聽他人發(fā)言。)
3.教師與幼兒手托橘子花,共同傾聽散文錄音。
討論:你喜歡《橘子花》這首散文嗎?為什么?
4.制作橘子花樹,體驗散文中展示的語言美和快樂的情感。
放配音錄音,幼兒與教師一起將自己制作的橘子花掛到背景大樹上。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教師引導幼兒感受兒歌的音韻美,激發(fā)對語言活動的興趣。
2、學習整首兒歌,并能有節(jié)律地進行朗讀。
3、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及感知數量詞的運用。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根據兒歌內容制作富有趣味、操作性強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游戲:《變變變》導入課題,引起孩子興趣。
1、通過小兔子說:“我最近很高興,因為我開了一家鋪子,小朋友你們知道什么是鋪子嗎?(鋪子是商店,北方人叫商店為鋪子,我們南方人的鋪子叫商店。)請小朋友們幫忙宣傳我的店,讓所有的小動物都都知我小兔子開鋪子啦!”教師引出兒歌《小兔子開鋪子》并請幼兒認真傾聽。
2、小兔子:“誰能說說我鋪子里有賣什么東西”引導幼兒說出兒歌內容并說說什么是鋪子。
3、教師引導幼兒正確的'發(fā)鋪子的音。
二、請幼兒看PPT課件,學習理解兒歌《小兔子開鋪子》。
1、教師請幼兒看課件參觀小兔子的鋪子,邊看課件邊學念兒歌。
2、教師引導幼兒看課件獨自朗讀兒歌。
三、教師引導幼兒感受兒歌韻律美和歡快感。
1、教師和幼兒一起拍手朗讀兒歌感受兒歌的快樂。
2、教師引導幼兒為小兔子的鋪子取店名。
3、教師與幼兒一起玩兒歌接龍游戲。
四、小結:今天我們看了小兔子的鋪子,可真開心。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開也開一家店。磕钦埿∨笥训葧䞍夯顒拥臅r候可以想想開什么店,店名叫什么?(教師舉例)
活動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時的會給幼兒以適當的鼓勵和肯定,讓幼兒不斷的增加信心。在活動的最后我還當時就把小猴子買的東西全撤掉,讓幼兒來給小兔子的鋪子添貨,并讓幼兒畫添貨的物品,由于時間的關系來不及在課堂上畫回去在班上畫,和班上的老師也交流過,把幼兒自己畫的物品添上以后在念一下兒歌。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覺得自己也有許多要改進的地方,例如:在目標的制定上,初步感知兒歌的特點,在活動中體現的不夠,應該作一個小結。
通過今天的活動我發(fā)現在進行教學活動時,作為老師要根據孩子的發(fā)展水平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方法。這樣才能讓幼兒在活動中有所收獲。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有幫助家人或同伴的經驗。
2、《小蛇散步》ppt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活動
1、師:“身上花花綠綠,走路彎彎曲曲,沒有手和腳”。下了很長時間的春雨終于停了,外面的空氣真好啊!小蛇要出門去散步。(出示繪本封面)
二、欣賞繪本,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助人為樂的情感
1、(觀看圖1)師:“小蛇爬著爬著,咦!路中間出現了一個大水坑。該怎么過去呢?誰來幫小蛇想想辦法?”(個別幼兒說說)
2、(觀看小圖)師:“那讓我們一起看看小蛇是怎么過去的。小蛇想‘這點小事難不倒我只要這樣……’它先把腦袋伸過去,弓起身體就像什么?(一座小橋)然后把尾巴縮回來就行了!
3、師:“突然遠處傳來一個聲音,“請等一下、請等一下”是誰呢?(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網)幼兒猜一猜(觀看陰影圖猜:小螞蟻、小蝸牛、小老鼠)他們想過去它會對小蛇說什么?(個別幼兒說說)“能從你的背上爬過去嗎?”它是怎么說的?
4、師:“小蛇幫助了小動物們,小動物們會怎么樣呢?(集體說說、鞠躬道謝)小蛇幫助了朋友心里感覺怎么樣?(開心)小蛇會說什么呢?小蛇說“能幫助你們,我就很快樂”。那么小朋友你們幫助別人的時候心情是不是和小蛇一樣呢?(是)
5、師:這時又有人要過大水坑,是誰呢?“汪汪汪請讓我也過去吧!是誰啊?原來是大狗。小蛇說“可以,可以”。(看書第三頁)大狗嗒嗒嗒的從小蛇背上走過,你們看小蛇的表情怎么了?它的'眼睛為什么要張得大大的?
6、師:“瞧!大狗后面還跟著誰?讓我們看看到底是誰。猜謎語:腦袋大、胡子稀,頭發(fā)蓬松不梳理,又兇猛、又暴躁,經常吼叫發(fā)脾氣”(獅子)獅子也想從小蛇背上走過去,如果你是小蛇,你會怎么做呢?為什么?讓我們看看故事里的小蛇是怎么做的。(看書第四頁)小蛇最后還是讓獅子咣咣咣的從它背上走過,小蛇怎么樣了?
7、師:“咚咚咚后面還跟著一位動物朋友,是誰?(長鼻子大象)大象說:“讓我也過去吧!”大象竟然也想從小蛇背上走過去。大象那么重,小蛇會不會讓大象過去呢?為什么?
8、(觀看書第六頁)師:“看,現在小蛇怎么了?怎么會變成這樣呢?小蛇呼~~~的吐了口氣,終于緩過了勁來,竟然沒有受一點傷。小蛇棒不棒?
9、小結:師:“今天小蛇用自己的本領幫助了這么多的朋友心里真開心。那它幫助了哪些朋友呢?(小螞蟻、小蝸牛、小老鼠、大狗、獅子最后還有大象)
三、遷移內化
1、師:“你有沒有幫助過別人呢?你幫助別人后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2、小結:原來用自己的本領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而且還會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反思:
這個故事以小蛇有趣、可愛的神態(tài)、充滿疑問的故事情節(jié),深深的吸引了小朋友們。在整個活動中,小朋友們觀察得都很很仔細,小到小蛇臉上的表情都能關注,通過故事,也知道了我們要關心朋友。最后讓孩子們說說發(fā)生在身邊助人為樂的事情,讓小朋友們懂得助人為樂的道理;顒又幸泊嬖谝恍┎蛔悖航處煹脑捳Z不夠簡潔,留給小朋友們動腦思考的環(huán)節(jié)還不夠多。在今后的語言教學活動中,要多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爭取把語言課上好。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5-17
中班語言活動夢說課稿教案04-05
【精選】中班語言活動教案4篇07-02
實用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三篇06-08
精選中班語言活動教案三篇06-01
有關中班語言活動教案3篇05-11
【精選】中班語言活動教案范文合集八篇05-24
有關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四篇05-27
【精品】中班語言活動教案范文6篇05-27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集錦9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