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火柴、打火機、廚房灶具等用品使用不當會有危險。
2、不碰觸易燃、易爆的用具,不玩火。
3、練習遇到火險時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打火機、蠟燭、紙張等實驗用品一套。
2、一大鐵盆枯樹葉樹枝
3、多媒體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
謎語:紅彤彤一大捧,見風它就逞兇狂,無嘴能吃天下物,單怕雨水不怕風。(火)
2、討論:火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危害。
教師邊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邊進行小結:
好處:可以用它來做飯、取暖等。
危害:可以引起火災。
3、觀察小實驗“紙的`燃燒”。
老師用打火機將蠟燭點燃,將一張紙放在蠟燭的上方,讓幼兒觀察紙的燃燒過程,幫助幼兒了解有些物品很容易被引燃。
4、讓幼兒說一說生活中的易燃物品和家中的主要火源。
教師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認識火源和易燃物品。
火源:有打火機、火柴、鞭炮等。
易燃物品:有紙、衣服、玩具、煤炭、汽油等。
教師小結:火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如果不會正確使用火,火娃娃也會生氣,給我們帶來傷害。所以小朋友不能玩火,也不要隨便碰易燃物品。
5、讓幼兒討論如果遇到火災應該怎么辦?火場又應怎樣逃生?
教師小結:如果發(fā)現(xiàn)火災,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從安全出口逃離現(xiàn)場,再求救大人或撥打火警電話119。
6、播放警報音樂同時點燃枯樹葉樹枝發(fā)出煙霧,引導幼兒快速撤離到安全地帶 。
活動反思:
本活動通過讓幼兒了解有關“火”的知識,認識到了玩火的危險性,知道了不能隨便玩火,讓幼兒掌握了更多的自我保護、自救的方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姓名的由來和含義。
2、用搓、揉的方法來給自己的名字貼上泥條。
3、學習認識自己的名字,萌發(fā)對 漢字的興趣。
活動準備:
請家長向孩子介紹其姓名的由來,幫助孩子收集各種名片。
活動過程:
一、做游戲“猜名字”
1、教師根據(jù)班級幼兒姓名的字音和詞意,將幼兒的姓名編成有趣的謎語。
2、教師出示謎語,請幼兒個別回答,激發(fā)幼兒活動的積極性。
3、教師將被猜中孩子的名字的KT板拿出來,供幼兒辨認。
二、師幼討論自己名字的由來和含義,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和祝愿
1、教師:我們每個人的名字都是爸爸、媽媽和長輩們設想而定下來的,名字中包含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老師的名字也是一樣,我的名字叫……我的爸爸媽媽希望我……
2、幼兒自由交流自己名字的由來和含義。
3、請個別幼兒上臺說說自己名字的故事。
4、教師:原來我們的名字那么有意思,每個人都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名字。
三、做做我的名片
1、教師:如果要向不認識的人介紹自己,你會怎樣介紹自己的名字呢?這回,我們就用陶泥來做一張名片。
2、教師介紹技能技法:用搓的.方法把陶泥搓成一段段細細小小的泥條,然后黏貼在已經(jīng)設計好的KT板上。在搓的時候,要注意要把泥條搓的細細的,特別是復雜的名字,更應該仔細哦。
3、請幼兒來做做自己的名片。在做的過程中,請孩子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衣服弄臟。
四、展示
讓孩子們把自己設計的名片放在教室外面,看看誰的名片最好看。
小百科:陶藝,廣泛講是傳統(tǒng)古老文化與現(xiàn)代藝術結合的藝術形式。從歷史的發(fā)展可知,“陶瓷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經(jīng)歷了一個復雜而漫長的文化積淀歷程。它與繪畫、雕塑、設計、以及其他工藝美術等有著無法割舍的傳承與比照關系。
幼兒園大班教案3
教學目標
1.積極開動腦筋,能想出桌子多種創(chuàng)造性的玩法。
2.通過積極參與活動,發(fā)展鉆、爬、跳躍的能力。
3.克服畏難情緒,愿意向自己發(fā)出挑戰(zhàn)。
4.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與靈敏性。
5.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zhàn)與快樂。
教學準備
十二張桌子、墊子、四把椅子。
教學過程
一、探索桌子的多種玩法
1.幼兒主動探索桌子的玩法。
在幼兒探索的過程中,教師關注一些值得學習的動作,排除那些危險或過于簡單的動作,并請大家學習有價值的動作。
2.教師提供預設的'動作(參照第二環(huán)節(jié)的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孩子來學習模仿,為后面的集體游戲做鋪墊。
二、桌子游戲
幼兒分成四個組,每組前擺放三張桌子。
規(guī)則:前面一個孩子完成任務后與后一個孩子擊掌,后一個孩子繼續(xù)進行比賽,依次進行,先完成的為勝利。
1.翻。玩法:桌子依次橫著擺放,每兩張桌子之間留有間距,幼兒從桌子上翻過。
2.爬。玩法:桌子依次豎著擺放,教師可根據(jù)幼兒的表現(xiàn)來調(diào)整每兩張桌子之間的距離,幼兒從桌子上面爬過。
3.鉆。玩法1:桌子依次橫著擺放,幼兒從下面鉆過。玩法2:桌子依次豎著擺放,幼兒從下面鉆過。
4.跳躍。玩法:椅子擺放在桌子前,幼兒雙腿跳上椅子,再雙腿跳上桌子,最后從桌子上直接跳到墊子上。(可根據(jù)幼兒表現(xiàn),繼續(xù)增加高度。)
三、放松活動。
教師與幼兒一起在音樂《我愛洗澡》中放松身體各個部位,特別是放松腿部。
幼兒園大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綠色。
2、讓幼兒知道綠色的東西有哪些。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發(fā)幼兒對綠色的產(chǎn)生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
2、瓶子 綠寶寶 青菜 西瓜 蘋果 香蕉 氣球
活動過程
一、穩(wěn)定幼兒情緒:變魔法。
1、小朋友,這里一瓶水是不是?今天老師要施魔法哦,看一下水會變成什么樣子了?
2、哇!原來水變成什么顏色?
二、小結:水變成綠色了。
三、出示"綠色寶寶"。
1、小朋友,跟綠色寶寶打招呼,它穿一件很漂亮的衣服過來哦!
2、它的.衣服是什么顏色?
3、今天,老師還帶來了很多好吃的東西過來哦!讓我們來看一看它們是誰?
四、出示青菜、西瓜,讓幼兒再次認識綠色,加深印象。
1、這是什么?什么顏色的?
2、小朋友,你們看一下我們教室有沒有綠色的東西呢?我們一起來找一下。
五、游戲鞏固。
黑板上貼上紅色的蘋果、黃色的香蕉和綠色的氣球,讓幼兒找出綠色的東西。
六、活動總結。
1、小朋友今天我們認識了什么顏色?(綠色
2、綠色的東西還有很多哦!我們回家和爸爸媽媽找一下,明天來和老師分享。
小百科:綠色(green)是自然界中常見的顏色,是一種比剛長的嫩草的顏色深些的顏色或呈艷綠,和在光譜中介青與黃之間的那種顏色。
幼兒園大班教案5
活動目標:
1、學跳雙圈集體舞,能初步跟著音樂合拍地動作。
2、探索熊走路、熊跳舞等簡單動作。
3、體驗交換舞伴及與舞伴共舞的快樂。
活動準備:
熊跳舞的錄音帶、有跳圓圈舞的經(jīng)驗、紅、黃腕花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T: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音樂,一起來聽一聽。(1遍)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受?
你覺得這段音樂表現(xiàn)的`是哪個動物?
2、師講述故事
二、探索動作,完整練習
1、探索熊走路、熊跳舞的動作
T:誰會學小熊膽走路的樣子?(個別—集體)
T:兩只小熊高興地跳起了舞,誰來學學看,這個動作最好是兩個人合作完成的?(個別—集體)
2、聽口令練習動作
T:小熊小熊走走走,小熊小熊面對面------
3、聽鋼琴伴奏表演
師帶幼兒跳一遍,提問:什么時候要面對面?
再次表演一遍。
三、學跳雙圈舞
1、站圓,聽鋼琴音樂跳兩遍
請帶紅花的小朋友到中間面向圓心,向后轉。
請帶黃花的小朋友找一個離你最近的紅花朋友面對面站好。
請紅花、黃花面向圓站好。
提問:兩個朋友一起走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交換舞伴
伸出帶腕花的手指現(xiàn)在的朋友,順著腕花的方向指下一個朋友。
里圈的朋友不動,外圈的朋友小跑步找到下一個朋友。
聽鋼琴音樂練習兩遍。
3、集體舞的發(fā)展
聽錄音機里的音樂表演兩遍。
交換里外圈,表演兩遍。
四、結束:
T:今天我們學會了跳雙圈舞,你和舞伴跳舞時開心嗎?如是跳舞時眼睛你看著好朋友,你會感到更高興。下次我們再來跳更多的集體舞蹈。
幼兒園大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常見平面圖的認識,初步體驗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
2.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思維靈活性和動手操作能力。
3.初步認識了解公用邊,知道公用邊的特征及含義。
活動準備:
PPT、美工墊、雪糕棒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鞏固對常見平面圖形的認識。
播放PPT 第1頁請幼兒觀看,這是什么呀?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變個魔術,小朋友可要看仔細哦。
二、講解"公用邊"1.播放PPT第2---3頁,老師拿掉一根雪糕棒還有幾根雪糕棒?你們信不信用5根雪糕棒也能拼搭出兩個三角形,我要變了,你們可要看清楚哦?
2播放PPT第4-6頁。成功了嗎?我用5根雪糕棒也拼搭出了兩個三角形,咦?奇怪了,同樣是兩個三角形,為什么前面我用了6根雪糕棒,而現(xiàn)在我只用了5根雪糕棒也能搭出兩個三角形?(引導幼兒說出兩個圖形都用到中間的一根雪糕棒)小結:原來這根雪糕棒即是上面三角形的一條邊,也是下面三角形的一條邊,兩個三角形都用到了這條邊,我們就把這條兩個圖形都用到的邊叫做"公用邊"。
三、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幼兒對闖關游戲的興趣,啟發(fā)幼兒用雪糕棒拼搭出圖形,感知圖形公用邊的特征。
1.播放PPT電話聲音,教師模仿接電話,告知電話內(nèi)容,引入闖關游戲。
2.引導幼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搭出要求的圖形,進行闖關游戲。
第一關:播放PPT第7---10頁,引導幼兒用6根雪糕棒,用公用邊的方法拼搭出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并找出它們的公用邊。
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幼兒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邊。
小結:集體觀看PPT第11---12頁,原來6根雪糕棒可以拼搭出方向不同的圖形,而且每個圖形都有一條它們的公用邊。
第二關:播放PPT第13---14頁,引導幼兒用公用邊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2個正方形和1個長方形,并找出它們的公用邊。
5.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6.幼兒展示自己拼搭成果,并找出公用邊。
小結:集體觀看PPT第15頁,引導幼兒感知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的每一條邊都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公用邊,這些邊共組成了一個長方形和兩個正方形。
7.集體觀看PPT第16---17頁,聽音樂《大家一起喜洋洋》與同伴一起高興的跳舞,體驗闖關成功的樂趣。
四、活動延伸。
播放PPT第18頁,羊村村長也想考考我們聰明的小朋友給我們小朋友出了一道題,請你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用公用邊的方法,用最少的雪糕棒拼搭出5個正方形和3個三角形。
幼兒園大班教案7
活動目標:
1、嘗試在光滑的瓶身上粘貼彩紙或者其他材料,耐心地完成作品。
2、感受作品帶來的`色彩美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只空酒瓶
2、各種顏色的手工紙、皺紋紙、橡皮泥、剪刀、筆、固體膠等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歌曲《我會變》導入課
1、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2、除了可以變成大皮球還可以變成什么呢?用動作來表示。
二、讓瓶子變身
1、剛才你們玩《我會變》,玩的很開心,空酒瓶也想來玩這個游戲呢,請你給空酒瓶想想,它可以變成什么?
2、出示老師做的幾個瓶子,讓幼兒觀察,并說出用到了哪些材料
三、制作七彩花瓶
1、引導幼兒嘗試用各種方法將彩色皺紋紙粘貼到瓶身上(撕貼、剪貼)
2、將七彩橡皮泥粘貼到瓶子身上,稍微用力壓一下
3、引導幼兒在彩色手工紙上畫上各種圖案,粘貼到瓶子身上
4、引導幼兒互相欣賞自己耐心制作的花瓶,說說自己的感
四、七彩花瓶展示會
1、講戶外采集的狗尾巴草、野花、樹枝插入自制的七彩花瓶中,感受色彩美和造型美
2、引導幼兒重點欣賞作品中豐富多變的色彩 。
幼兒園大班教案8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會根據(jù)部分情節(jié)預期故事的發(fā)展。
2、會按照一定的順序閱讀并理解閱讀的內(nèi)容。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理解故事內(nèi)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1、教具:教學大書一本
2、學具:人手一本讀本
活動過程:
一、閱讀封面。
1、展示遮蔽書名的封面:書的封面上有什么?和我們平時看到讀本有什么不一樣?
2、 展示書名——《錢鼠來了》。
3、討論:為什么把老鼠叫成錢鼠了?
二、師幼共同閱讀讀本P1—P9。
1、師朗讀故事P1—P9。
2、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老公公、老婆婆看到他們家的'老鼠阿灰被摔倒了表情是怎么樣的?
3、引導幼兒猜測故事的發(fā)展:你們覺得老公公、老婆婆會怎么辦呢?
三、幼兒自由閱讀讀本P10—P33,
1、幼兒閱讀,教師進行指導,提醒幼兒按照一定的順序閱讀并理解閱讀的內(nèi)容。
2、共同交流討論,了解幼兒的閱讀情況:誰能用簡單的幾句話說說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
四、師生共同閱讀P10-P33。
1、共同閱讀讀本。
2、討論:為什么老公公把阿灰阿強叫做錢鼠呢?
五、展開討論
你喜歡讀本里的誰?為什么?自由結束活動。
小百科:錢鼠俗稱錢鼠的臭鼩雖然名子中有個"鼠"字,加上外形酷似我們一般認知的老鼠,所以很容易被誤認為老鼠一族。其實錢鼠是一種原始的哺乳動物,在分類上屬于食蟲目,而一般的老鼠則是嚙齒目。
幼兒園大班教案9
活動目的:
1、喜歡春天、喜歡春天的陽光,樂意和同伴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
2、能用繪畫的方式大膽表達,嘗試和同伴一起創(chuàng)編散文詩《太陽的朋友》。
活動準備:
1、和幼兒一起和春天的太陽做游戲,積累感性經(jīng)驗。
2、照片、畫紙、筆。
活動過程:觀看曾經(jīng)的活動照片,師生共同回憶合太陽做游戲的共同經(jīng)歷。
1、春天的陽光是什么樣子的?
2、你們喜歡太陽嗎?為什么?
將已有經(jīng)驗進行整理成一段好聽的散文詩供幼兒欣賞。
散文詩:根據(jù)幼兒的講述整理。
圖一(已畫好):
冬天過去了,春姑娘帶來了春風和春雨。春天的太陽還帶來暖暖的陽光,親親班的'孩子和老師一起找太陽做朋友。
楊老師說:“太陽,太陽我喜歡你,你金燦燦的陽光從天上灑下來,把大地都變成了金色,真美麗”。
天天說:“太陽,太陽,我喜歡你,你是暖暖的陽光照在我的身上,讓我覺得好象躺在外婆的懷里。”;
忙忙說:“太陽,太陽,我喜歡你,你讓校園里的迎春花都開了,還有桃花、紫荊花、海棠花也來和我們做朋友”;
寧寧說:“太陽,太陽,我喜歡你,你照在我的臉上是好舒服的,好象老師的手在摸我的小臉蛋”;
奇奇說:“太陽,太陽,我喜歡你,你能幫助我們補鈣,讓小朋友都長得壯壯的。”
……
你們知道嗎,除了親親班的老師孩子喜歡太陽,還有許多別的東西也喜歡春雨呢。
圖二、三(當場畫):
小河說:“太陽,太陽,我喜歡你,你把河面上的冰都融化了,讓我又可以嘩啦啦,嘩啦啦的流了!保
太陽傘說:“太陽,太陽,我喜歡你,有你的日子,我的小主人會帶著我在陽光下散步,游戲。”
……
鼓勵幼兒用繪畫的形式續(xù)編故事。
幼兒繪畫,教師觀察。
共同講述創(chuàng)編的故事,鼓勵幼兒大膽表達,發(fā)展語言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10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散文的內(nèi)容,感知散文溫情的基調(diào),并用語言較清楚地表達出來。
2.感知、探究、表演散文的內(nèi)容,加深對散文的理解。
3.感受小樹葉和大樹媽媽相互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落葉》。
2.優(yōu)美、抒情的背景音樂。
3.道具:大樹頭飾一個,樹葉手環(huán)若干。
活動過程:
。ㄒ唬└枨缎淙~》導入活動。
教師組織幼兒在活動室門外,播放歌曲《小樹葉》,幼兒隨著教師的動作、語言的暗示做樹葉狀“飄”進活動室。音樂結束前夕,教師提醒幼兒“飄”到自己的座位上。
。ǘ┙處熀陀變汗餐蕾p配樂散文。
教師播放配樂散文,教師做出被散文的內(nèi)容陶醉的樣子,感染幼兒用心地去傾聽配樂散文。
。ㄈ┙處煄椭變夯貞浬⑽牡膬(nèi)容。
教師:你們聽到了什么?(對幼兒的回答用點頭、豎大拇指的'動作加以肯定,鼓勵更多的幼兒說一說。)
。ㄋ模├媒虒W掛圖,教師和幼兒再次欣賞配樂散文。
1.教師隨著配樂散文的播放,用手指到相應的畫面與文字,幫助幼兒把握散文的內(nèi)容與順序。
2.教師:現(xiàn)在我們邊看圖畫,邊聽散文,看看有沒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
。ㄎ澹┕膭钣變禾岢鰡栴},集體探究,加深對散文意境的理解。
教師:這篇散文聽上去有什么感覺?(教師也可以適當?shù)卣f一下自己的感覺。)
1.鼓勵幼兒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感受。對表述不清楚的幼兒,教師可以用征詢的語氣說:你是不是覺得……(注意保護幼兒的自尊心)
教師:以前都是老師提問題。今天要請小朋友來當回老師,請你們來提問,好不好?那聽完這篇散文,你還想知道什么都可以提出來。
2.教師根據(jù)幼兒提出的問題,以反問的方式引導幼兒思考、尋求答案。
(六)隨配樂散文教師和幼兒共同表演,進一步理解散文。
1.教師扮演大樹媽媽,幼兒扮演小樹葉,跟隨配樂散文,用動作表達出各自的理解,以及對大樹媽媽的關愛。
2.教師請表演得好的幼兒交流他們的表演,擴大全體幼兒的經(jīng)驗。
活動延伸:
1.區(qū)角活動:幼兒自制樹葉生長圖卡,并進行排序活動。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教師帶領幼兒共同用落葉裝飾活動室,讓幼兒感受到秋天的氛圍。
3.家園共育:建議家長在休息的日子里,帶領幼兒收集、整理落葉,共同制作落葉的藝術品并記錄下幼兒的創(chuàng)意命名。
資料附錄:
[散文] 落葉 大樹是媽媽,小樹葉是她的孩子。
春天,小樹葉只是綠綠的嫩芽。夏天,小樹葉已長大了,在火辣辣的陽光下為人們撐起一把大傘,送來一片片陰涼。秋天到了,小樹葉由綠變黃,一個個好像穿著金黃色裙子的小姑娘,攙著大樹媽媽在秋風中翩翩起舞。
一天,一陣秋風吹來,小樹葉告別了大樹媽媽。小樹葉不停地翻動著身子,飄呀飄呀,飄到屋頂上,屋頂變得金黃。飄到小河里,水面上像飄著許多小船。飄到草地上,草地上像多了一層軟軟的地毯。飄到大樹媽媽腳下,大伙兒抱成一團,好像在說:“媽媽,天氣漸漸冷起來了,我們給您焐焐腳,讓您暖暖和和好過冬!
小樹葉在秋風中飄呀飄呀,飄向四面八方,一個個都安下了家。它們心里還惦記著大樹媽媽,盼望大樹媽媽明年春天生出許多許多小娃娃。
幼兒園大班教案11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完整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感受、理解詩歌中優(yōu)美的意境,學會朗誦詩歌。
3.啟發(fā)幼兒大膽奇特地展開想象,嘗試創(chuàng)造性地創(chuàng)編詩歌。
活動準備
課件《假如我有翅膀》,音樂:《綠野仙蹤》
活動過程
一、 談話:以欣賞課件中的第一張幻燈導入談話。
“孩子們,今天曹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動漫圖畫,咱們看看圖上有誰?這些小天使都有一個什么共同特點?”“你們想有一對翅膀嗎?為什么?”
運用動漫圖片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孩子通過欣賞圖片,對有翅膀能到處飛翔的小天使充滿羨慕之情,讓孩子們不自覺的想“假如我有一雙翅膀那該多好啊!”很好地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開展作了鋪墊。
二、 引導幼兒展開遐想,假如我有翅膀------
1.假如你有翅膀,你會怎樣飛?
“誰來試試,飛給我們大家看看?”“我們一起來飛飛!好,一起飛到座位上吧!”
讓孩子們閉上眼睛,想象著能展翅飛翔、騰云駕霧的那種自在的感覺,使孩子們的感情得到升華,很自然地引到下一步驟,為目標一的實現(xiàn)打下基礎。
2.圍繞“假如我有翅膀,我會飛到哪?去干什么?”展開想象,啟發(fā)幼兒用語言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是專門為完成目標一而設計的,充分調(diào)動幼兒思維的積極性,讓幼兒以“假如我有翅膀,我會飛到哪?去干什么?”展開聯(lián)想,讓孩子們相互之間先交流,然后用語言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發(fā)展了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及表現(xiàn)能力.
三、欣賞詩歌,朗誦詩歌。
“你們的想法太好了,老師也希望有一雙翅膀,想不想知道老師有什么想法啊?”
1.播放課件,加動作朗誦詩歌。
2.幼兒跟讀。
3. 師幼有表情朗誦詩歌。
在課件的生動演示下,幼兒很快對詩歌的內(nèi)容有了初步了解,并能初步體驗詩歌中的優(yōu)美意境。老師提問“假如我有翅膀我會去干嘛啊?”幼兒能用詩歌中的語言來回答。接著通過幼兒跟讀,填詞練習、接句練習等多種形式幫助幼兒鞏固對詩歌內(nèi)容的掌握,幼兒能完整地朗誦詩歌。師幼的接句練習讓活動掀起了高潮。
四、創(chuàng)編詩歌以上內(nèi)容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奇特的想法,這些想法都太美了,老師有一個建議,我們一起來編一首‘假如我有翅膀’的詩歌。
1.教師啟發(fā)以“假如我有翅膀,我要------”的形式,把自己的想法變成一句完整、優(yōu)美的話說給小朋友聽。教師作記錄。
2.欣賞集體創(chuàng)編的詩歌,并學著讀一讀。
3.集體朗誦,結束活動。
在幼兒掌握詩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大膽想象、創(chuàng)新,以“假如我有翅膀,我要------”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編詩歌。我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極大的自由想象空間,幼兒的思維活躍,參與熱情高,使活動又推向了另一個高潮。
幼兒園大班教案12
活動目標:
1.通過在游戲中的一次次探索,掌握了集體合作釣魚的方法:一個接一個按順序。
2.結合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通過觀察圖片,感知人們生活中處處都要遵守秩序。
3.體驗游戲的快樂,培養(yǎng)初步的規(guī)則意識、安全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礦泉水瓶5個,小魚若干,繩子(彩色繩)。
2.圖片6張:乘汽車擁擠圖,排隊上車圖,幼兒排隊喝水、滑滑梯圖等。
3.1—4的胸卡24張。
4.火災警報一段
5.釣魚記錄表一張,記號筆四支。
活動過程:
一、出示魚,幼兒第一次釣魚。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瓶子)瓶子里有什么?(魚)。
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釣魚的游戲,我們分成四組進行比賽。等會兒請你們根據(jù)自己的胸卡站到相應的桌子周圍,我們來比一比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哪一組釣出的魚最多?記住一定要聽好口令,當老師說開始,小朋友才能釣,當老師說停,大家就要立刻停止釣魚。把你們釣的魚放在桌子中間,看一看你們這一組總共釣出了多少魚?聽明白了嗎?好,走吧!
師:準備好了嗎?預備——開始(幼兒操作)
師:停,時間到,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各組的成績。
第一組_____ 第二組_____ 第三組_____ 第四組_____
師:請小朋友們回到座位上,看黑板上有一張記錄表,請每組派一名代表到上面把你們這次的成績記錄下來。
師:小朋友看,我們釣出來的魚都很少,為什么?(時間少,擠在一起) 擠在哪兒啦?(瓶口)是啊,小朋友一起拉,誰也不肯松開,小魚都擠都擠在瓶口,很難拉出來。那我們該怎么辦?(一個一個拉)
二、幼兒個別嘗試。
師:這個方法行不行呢?我來試試吧,(教師示范)?,我們一個一個拉真的不會擠在一起。
誰也愿意上來試試?(請四位幼兒)
師:小朋友們看,他們一個接一個地很快就把魚釣出來了,原來啊他們在一個一個拉的時候還注意順序呢!小朋友,我們也用這樣的.方法再來一次釣魚比賽,好嗎?這一次我們還用同樣的時間看看每組的成績?nèi)绾。好,我們走吧。準備好了嗎?預備,開始。
三、幼兒再次操作。
師:時間到,停,請小朋友把釣出的魚放在桌子中間,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第一組_____ 第二組_____ 第三組_____ 第四組_____
好,小朋友,我們一起到這邊坐下來看看這次哪一組釣出的魚最多呢,我們一起來為他們鼓鼓掌。再看看我們第二次釣魚的成績和第一次相比怎么樣?(多)?磥,當瓶口很小的時候,我們只有一個接著一個按順序地拉,才能把魚順利地釣出來。
活動反思:(周駿)
以前在開展活動設計時,我總是躲在老教師背后,附和著大家的意見,此次活動的設計過程中,我也嘗到了殫精竭慮、絞盡腦汁的滋味。這種由被動轉向主動的過程,雖然很痛苦,但在積極的思維方式、教育理念的轉變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獲。
這次我們是一個三人組的小團隊,大家齊心協(xié)力共同解決困難。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我學會了尊重別人的意見,逐漸與伙伴們找到了分工合作的契合點。我看到了別人的閃光之處,對我今后的教學有了許多啟示,并學會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
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了自身的不足,對于課堂的掌控以及應變能力都有所欠缺。擔心“放”了“收”不回來,留給孩子主動活動的時間、空間不夠。教學活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但絕不是對孩子實行控制。這種控制會讓孩子失去積極性和興趣,使師生之間的互動流于形式,抑制了孩子觀察、操作、探索、思考的過程。看來,想在課堂上運籌帷幄,收放自如,絕非一日之功。沒有大量的實踐積累,不斷地磨練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在今后的活動中,我會改進自己對實踐的自覺意識,提高開展教學工作的理性程度,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幼兒園大班教案13
數(shù)學《自然測量》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實踐學習自然測量,初步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使幼兒知道量具的長短與測量的結果有關,量具越長,測的次數(shù)越少,量具越短,測的次數(shù)越多。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自然測量的工具(筆、積木、筷子、布條、紙條等)2、記錄測量次數(shù)的紙、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教室里的每一樣物品有多長嗎?
2、學習自然測量。
。1)幼兒嘗試自由測量,記錄結果。
。2)交流,教師請個別幼兒測量從黑板的一端到另一端,并引導幼兒討論出正確的測量方法:測量時,測量工具要和起點對齊,在測量工具的.
另一頭用筆做個記號,第二次測量時,要從記號開始接下去量。
(3)教師與一位幼兒合作,再次進行測量,并做好測量次數(shù)的記錄,最后說出測量結果。
。3)幼兒自由結伴,選擇測量工具和測量線路進行測量,教師進行觀察,適時進行輔導。(4)請部分幼兒說一說測量的結果。
3、體驗測量工具的長短與測量結果的關系。
。1)師:“我用兩種不同的測量工具測同一條線路,測出的結果是一樣的嗎?”
(2)請兩位幼兒進行實踐操作,引導幼兒比較測量結果的數(shù)目為什么不同,說出用長的工具量出來的次數(shù)少,用短的工具量出來的次數(shù)多。
4、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在區(qū)角活動中使用各種不同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比較各種不同的結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14
教學目標
1、了解踩踏事故造成的原因。
2、幫助幼兒掌握防止踩踏及發(fā)生踩踏事故后的自我保護方法。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有關踩踏事件的錄像短片。
教學流程
1、觀看踩踏事件的錄像短片,了解踩踏事故造成的原因。
。ㄒ唬┩ㄟ^短片讓孩子們知道踩踏事故是由于人流量過大,過于擁擠發(fā)生的意外事故。
(二)教師提問: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踩踏事故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什么樣的傷害呢?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引導:因為他受的傷太過嚴重了,如果不能及時被送到醫(yī)院救治,有可能會導致殘疾甚至死亡哦。
幫助幼兒掌握一些火災發(fā)生時自我保護和自救的方法?
。ㄈ┬∨笥眩绻恍⌒陌l(fā)生了踩踏事故,我們該怎么做呢?
。ㄋ模┙處煂φ_的做法進行小結:
。1)發(fā)覺擁擠的人群向著自己行走的方向擁來時,應該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穩(wěn)住雙腳。切記遠離店鋪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傷。
(3)遭遇擁擠的.人流時,一定不要采用體位前傾或者低重心的姿勢,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貿(mào)然彎腰提鞋或系鞋帶。
。4)如有可能,抓住一樣堅固牢靠的東西,例如路燈柱之類,待人群過去后,迅速而鎮(zhèn)靜地離開現(xiàn)常
2、出現(xiàn)混亂局面后怎么辦?
(1)在擁擠的人群中,要時刻保持警惕,當發(fā)現(xiàn)有人情緒不對,或人群開始騷動時,就要做好準備保護自己和他人。
。2)此時腳下要敏感些,千萬不能被絆倒,避免自己成為擁擠踩踏事件的誘發(fā)因素。
。3)當發(fā)現(xiàn)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馬上要停下腳步,同時大聲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當帶著孩子遭遇擁擠的人群時,把孩子抱起來,避免其在混亂中被踩傷。
。5)若被推倒,要設法靠近墻壁。面向墻壁,身體蜷成球狀,雙手在頸后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位。
3、危急時刻如何保持心理鎮(zhèn)定。
。1)在擁擠的人群中,一定要時時保持警惕,不要總是被好奇心理所驅(qū)使。當面對驚慌失措的人群時,更要保持自己情緒穩(wěn)定,不要被別人感染,驚慌只會使情況更糟。
。2)已被裹挾至人群中時,要切記和大多數(shù)人的前進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試圖超過別人,更不能逆行,要聽從指揮人員口令。發(fā)揚團隊精神,因為組織紀律性在災難面前非常重要,
4、事故已經(jīng)發(fā)生該怎么辦?
。1)如果發(fā)生擁擠踩踏事故,應及時報警、聯(lián)系外援,尋求幫助。趕快撥打110、999或120等。
(2)在醫(yī)務人員到達現(xiàn)場前,要抓緊時間用科學的方法開展自救和互救。
幼兒園大班教案15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知道3月8日是婦女節(jié),知道母愛的偉大。
2、能夠用各種形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3、體會媽媽的艱辛,培養(yǎng)幼兒尊重媽媽的情感。
4、用實際行動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5、愛自己的媽媽,并為自己的媽媽感到自豪。
活動準備:
1、晨間談話活動圍繞婦女節(jié)的話題:媽媽的生日、愛好習慣、我怎樣讓媽媽開心等等。
2、教師和家長共同給幼兒講述愛媽媽的一些故事,也可觀看一些教育影片。
3、制作賀卡、畫畫所需要用的的各色紙、油畫棒等。
4、以繪畫的'形式寫一封信給媽媽,畫面中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5、能用實際行動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過程:
活動一:《我的媽媽長的什么樣子》語言,每一個小朋友的媽媽都長的不一樣,而你是否有仔細觀察過你的媽媽呢?
活動二:《我的媽媽》繪畫,將媽媽的樣子用畫筆畫下來。
活動三:《我給媽媽寄封信》,選擇一個媽媽可以收到信的地址,給媽媽一個驚喜。
活動四:《我和媽媽有一個約定》,和媽媽定下一個只屬于兩個人的約定。
活動五:《許愿樹》,將所有的愛全部都寫在樹上。讓樹實現(xiàn)我們的愿望,傳遞我們的愛。
活動六:《愛的錄音》,將一些好聽的母愛歌曲記錄成MP3。
活動七:《感恩派對》,以"母愛"為主題開展。通過歌曲、朗誦、合唱等形式開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2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6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07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7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06-13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13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06-12
幼兒園大班體育教案06-16
幼兒園大班教案【薦】06-13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