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热免费在线视频观看|欧美国产精品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b id="w545d"><legend id="w545d"></legend></b>
<blockquote id="w545d"></blockquote>
    1. <thead id="w545d"></thead>
        首頁 申請書推薦信邀請函通知工作總結工作計劃策劃書工作報告合同演講稿職業(yè)規(guī)劃
        當前位置:98158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幼兒園社會教案

        幼兒園社會教案

        時間:2023-07-06 07:28:48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社會教案優(yōu)選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社會教案優(yōu)選15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1

          設計意圖

          當幼兒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都會情不自禁地說:“我的衣服真好看”。確實,幼兒喜歡的衣服能給他們帶來無盡的歡樂。何不讓我們一起來關注自己、關注生活,發(fā)現(xiàn)美的奧妙。活動的準備工作由家長們幫助完成,以激發(fā)孩子對自己喜愛的衣服的積極情感。同時,創(chuàng)設與同伴的交流機會,主動嘗試表達自己的意愿。活動中,要多為幼兒、特別是膽小的幼兒創(chuàng)設表達、交流的機會,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不斷交流、分享中獲得發(fā)展。

          活動目標

          1、能大膽描述自己喜歡的衣服。

          2、樂意表達自己的意愿。

          3、感受服裝的美。

          活動準備

          1、家長準備:為孩子穿一件最喜歡的衣服入園。(若天氣、服裝類型不適宜,就帶入園)

          2、攝像機一部、音樂磁帶。

          過程建議

          1、引發(fā)興趣:今天你們都把自己喜歡的衣服穿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衣服?

          2、認識各種衣服:

          (1)看一看、摸一摸。幼兒自由觀看、欣賞各種衣服。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2)問一問、說一說。今天你們真漂亮,誰來告訴大家?

          根據(jù)幼兒的興趣點,引導孩子說說:我的衣服上有……、我喜歡衣服上的……,鼓勵孩子在集體面前大膽主動表述。

          3、找一找。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衣服由哪幾部分組成?衣服上有什么?教師可以參加者的身份親切、自然的參與到幼兒的交談中,特別是與口語表達能力較弱的孩子交談。

          4、服裝表演會

          布置服裝表演會,幼兒自由結伴進行服裝表演(可自選表演道具)。

          延伸提示

          回放“服裝表演”的錄像,與同伴分享展示交流的`快樂。

          2、小班社會活動教案:我們的幼兒園教案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是xx幼兒園的小朋友,初步感受幼兒園景物、房舍的美,產生熱愛幼兒園的情感。

          (2)能用簡短的語言描述幼兒園,如很大、很美等。

          (3)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幼兒園多美麗。

          (4)培養(yǎng)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等好習慣。

          (5)讓幼兒知道自己是一個生活在愛和美好的世界里。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認識幼兒園的興趣

          提問:誰知道,我們是哪個幼兒園的小朋友?我們的幼兒園是什么樣子的?

          2.知道自己是x x幼兒園的小朋友,尋找幼兒園的園牌,認一認園名

          參觀幼兒園大門,告訴幼兒門旁墻上金光閃閃的字是我們幼兒園的名字。幼兒跟念幾遍“xx幼兒園”。

          3.參觀幼兒園全貌,知道幼兒園很大、很美

          (1)走進大門觀賞幼兒園的全貌,知道幼兒園很大、很美。

          (2)找找幼兒園最漂亮的地方。提問:我們的幼兒園漂亮嗎?你最喜歡什么地方?

          (3)幼兒自由地在喜愛的景物、房舍前坐坐、玩玩、談談、說說。

          (4)念兒歌(小結):我們幼兒園,又大又漂亮;我們小朋友,人人都喜歡。

          3、幼兒園社會教案:來幼兒園的路上

        幼兒園社會教案2

          1、設計思路

          野田的故事,也可能發(fā)生在許多幼兒身上,因為生活總是有煩惱、有矛盾的。在遇到煩惱、矛盾時,怎樣把控自己、不迷失自我,怎樣把快樂和幸福找回來呢?在讀完故事后,可能會給幼兒帶來許多有益的幫助和啟迪。升入大班了,我們是幼兒園最大的孩子了,也要當哥哥姐姐了,讓我們帶弟弟妹妹一起游戲、玩耍,做快樂的哥哥姐姐吧。

          2、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中人物的表情和動作,感受野田的心理變化。

          (2)嘗試幫助小班的弟弟妹妹解決困難,體驗當哥哥姐姐的快樂。

          3、活動準備

          PPT課件

          幼兒人手一本圖畫書

          錄像:小班幼兒生活片段紙、筆

          4、活動過程

          (1)升班儀式,引起興趣

         、儆變焊璩渡喔琛。

          ②談話:

          一我們升班啦,現(xiàn)在是我們幼兒園里最大的孩子了,是弟弟妹妹的哥哥姐姐了。當哥哥姐姐你喜歡嗎?為什么呢?(幼兒自由講講當哥哥姐姐的感受。)

          (2)閱讀圖書,理解故事

         、俪鍪痉饷妫

          有只小貓叫野田,他也做哥哥了,他快樂嗎?

          你從畫面哪看出來野田不快樂呢?(引導幼兒觀察野田的表情,大膽猜想。)

          故事里的小貓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我們一起來看圖畫書。

         、诔鍪镜1~3頁:

          貓媽媽生了五只小貓,小貓野田做哥哥了。媽媽總是忙著照顧弟弟妹妹,野田覺得媽媽好像不如從前那樣喜歡自己了。

          野田為什么會不高興呢?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貓媽媽是真的'不喜歡野田了嗎?

         、鄢鍪镜4頁:

          弟弟妹妹一天一天地長大了。媽媽說:“喂,野田,帶弟弟妹妹出去散散步!”

          你覺得野田能帶好弟弟妹妹嗎?(幼兒大膽猜想。)④自主閱讀(幼兒人手一本圖畫書):

          野田帶弟弟妹妹出去玩,遇到了什么事情?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仔細看看野田臉上的表情和身體的動作,這可以幫助你看懂故事。

          野田愿意帶弟弟妹妹出去玩嗎?

          弟弟妹妹遇到危險了嗎?哪里可以看出來呢?

          弟弟妹妹們遇到了哪些危險的事情呢?

          (3)觀看視頻,情景體驗

          小班弟弟妹妹們剛進幼兒園,也會遇到許多困難,你愿意幫助他們嗎?

          (觀看視頻:幼兒剛入園哭鬧、走路不穩(wěn)、不會穿衣、不會吃飯等。)許多弟弟妹妹剛進幼兒園時會哭鬧,為什么會這樣呢?你有什么辦法讓他們高興呢?

          弟弟妹妹走路搖搖擺擺,如果不小心摔倒了,你會怎么做?

          在幼兒園遇到弟弟妹妹走過來,你又會怎么做?

          弟弟妹妹不會自己吃飯,你有什么好主意幫助他們呢?

          小結:這些真是好辦法(好主意),你是好哥哥(好姐姐)!

          (4)選擇任務,分組完成

          ①幼兒分組,選擇上述某一情景內容作為任務,討論制定“幫助弟弟妹妹”計劃書。

         、诜纸M制定完成“幫助弟弟妹妹”計劃書,討論哪些是比較合適的辦法和做法。

         、嘟y(tǒng)計:哪組的好辦法最多。

        幼兒園社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再現(xiàn)日常生活情景,體驗全家人圍坐在鍋邊吃火鍋的歡樂。

          2、不斷積累目測一部分接著往下數(shù)的經驗。

          【活動準備】

          1、模擬火鍋一個,幼兒自制各種火鍋食品,分類放在盤子內。

          2、每人一只盛放生菜的小籃和一只空碗。

          【活動過程】

          一、進入情境

          1、幼兒模擬圍坐火鍋邊(人數(shù)不限,可隨游戲逐步增加)。

          2、了解規(guī)則:

          (1)取放每一品種的數(shù)量可由游戲者事先確定。

          (2)加菜時鍋里同類品種不能超過10個。

          (3)籃里的菜必須投放到鍋里表示燙熟后才能夾出放進碗里。

          (4)必須從自己的籃子里取菜投入鍋里,但夾菜時可選鍋里的任何品種,不必區(qū)別是誰投放的食物。

          二、加菜

          1、識別各種火鍋菜肴,按自己的喜好往小籃里放三至四種菜。

          2、輪流往火鍋里加菜,品種和數(shù)量都可由幼兒自定,邊加菜邊接著某數(shù)往下數(shù),每種菜的數(shù)量最多到10。

          三、開火

          鍋里的菜較滿后,蓋上鍋蓋,共同念一首兒歌模擬開火,兒歌念完,表示鍋里的水燒開了。

          四、吃菜

          1、輪流用手做筷子夾菜,放進自己的碗里,數(shù)一數(shù)各品種的.菜吃了多少。

          2、反復夾菜,接著某數(shù)往下數(shù),每種菜的數(shù)量最多到10。

          五、關火

          1、蓋上鍋蓋,每人數(shù)一數(shù)今天我吃了哪些食品,各有多少。

          2、與同伴比一比,找出每一種菜吃得最多的朋友。

          幼兒在此基礎上結合日常生活中跟家人吃火鍋的經驗,可生成多種玩法:

          玩法一:葷素搭配。幼兒先在鍋里投放葷菜(每種菜的數(shù)量為10),然后開火、吃菜,用筷子將鍋里的菜夾進自己的碗里,等葷菜都“吃”完后,再將素菜放入鍋內,繼續(xù)品嘗素菜。

          玩法二:每日菜譜。幼兒按照各自的需要和喜好,每天選擇不同的菜肴進行“吃火鍋”的游戲。

        幼兒園社會教案4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水能解渴,應多喝開水。

          2、讓幼兒講述水與人們的密切關系,了解自來水的來源。

          3、教育幼兒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4、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1、ppt課件:水的作用

          2、ppt課件:如果沒有水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活動

          1、教師拿著水杯喝水。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喝水嗎?

          2、請幼兒拿水杯喝水。

          提問:喝完水有什么感覺?我們喝的是什么水?

          二、了解自來水的來源。

          1、我們喝的水是從哪里來的?

          出示自來水凈水過程圖片,向幼兒介紹自來水的凈水過程

          2、江河里的水我們能直接取出來飲用嗎?

          江河里的水不清潔,不能直接飲用,自來水廠把江河里的水抽上來進行加工、凈化、消毒,變成自來水,通過自來水管道輸送到各個地方,我們打開水龍頭,自來水就會嘩嘩地流出來。

          三、水與人們的密切關系。

          1、ppt課件:水的作用,了解水對人們的作用

          2、ppt課件:我們人要喝水,要洗衣服、洗菜、洗米做飯,沒有了水,我們就沒有水喝,就會口渴,沒有了水我么就不能生活。

          3、節(jié)約用水,愛護水資源。

         。1)教育幼兒要珍惜水資源,節(jié)約用水,不要隨便把水浪費掉。

          (2)水的用處那么多,我們應該怎樣節(jié)約用水?

          (讓幼兒自由討論,教師提示幼兒講出:

          我們洗手時不要把水龍頭開得太大,看到水龍頭滴水應馬上關起來

          四、活動結束

          1、教育幼兒多喝開水。

          2、水對人體有好處,對人們也有很多用處,所以,水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好好保護水資源。

          3、記住國家節(jié)水標志,以及世界愛水日。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首先從幼兒的體驗入手,讓幼兒在鍛煉后飲水,感受口渴時喝水的舒適。讓幼兒明白白開水才是最健康的飲料。激發(fā)幼兒主動飲水的意愿。活動后,大多數(shù)幼兒能主動飲水,個別幼兒不能斷絕喝飲料,需要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

          活動目標:

          1、了解小學生下課10分鐘適合做的.事情。

          2、模擬小學生下課10分鐘的活動,嘗試合理安排課間10分鐘。

          活動準備:

          已參觀過小學下課的前期經驗;幼兒自備書包,小學學習用品若干;書籍、棋類、玩具和時鐘等。

          活動過程:

          一、回憶交流,引出話題

          1、討論:小學生怎么知道什么時候上課?什么時候下課?課與課之間可以休息幾分鐘?

          2、觀看時間:知道時鐘的長針走2大格,就是10分鐘。

          二、下課10分鐘該做什么

          1、在下課10分鐘里,可以做哪些事情?

          2、哪些事可做可不做?哪些事必須做好?(幼兒根據(jù)操作材料選擇)

          3、教師按幼兒的討論總結:

         。1)必須做,如喝水、上廁所準備下一節(jié)課的課本等。

         。2)可選擇做,如看圖書、下棋、聊天、到操場上去轉一圈等。

          4、兒歌小結

          三、模擬小學生下課活動

          1、模擬下課,規(guī)定10分鐘休息。

          2、幼兒按自己的想法安排活動。

          3、按上課鈴聲準時回到座位上。

          四、交流

          1、教師檢查幼兒是否準備好課本和文具。

          2、介紹自己在課間10分鐘所做的事情,說說這樣安排的理由。

          總結:課間10分鐘是很有限的,必須做好下節(jié)課的準備工作和必要的休息,這樣的10分鐘才會過得有意義。

        幼兒園社會教案5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產生情感共鳴——喜愛螞蟻,理解尊重螞蟻。

          2、知道以恰當?shù)姆绞綄Υ∥浵仭?/p>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關心自己飼養(yǎng)的小動物,產生情感共鳴。

          活動難點:

          知道如何送螞蟻回家。

          活動準備:

          故事磁帶,小旗小花等。

          活動過程:

          一、螞蟻想家了。

          1、欣賞故事,小螞蟻為什么不吃東西,只是看看瓶子外面呢,它在想什么呢?

          2、幼兒充分想象議論。

          3、欣賞故事后面部分,小螞蟻想家了,妞妞和盼盼是怎么想的?他們是怎樣送螞蟻回家的?

          二、向螞蟻告別。

          1、我們的小螞蟻也想媽媽了,想回家了怎么辦?

          2、小螞蟻和我們在一起有一個星期了,我們每天給它喂食?墒撬丶伊,你有話對小螞蟻說嗎、你想說些什么了?

          3、幼兒向自己的小螞蟻說告別的話。

          三、送螞蟻回家

          1、幼兒拿著自制的標志,小心地將螞蟻帶到戶外。

          2、請幼兒將螞蟻送到當時發(fā)現(xiàn)它的地方,看看螞蟻回到了哪里,將自己的標志插在螞蟻消失的地方。

          3、幼兒相互看看標記,了解各自螞蟻回家的.地方。

          4、使幼兒明白讓昆蟲回歸大自然是很重要的,與幼兒約定以后再來看看它們螞蟻朋友。

          活動效果:

          通過傾聽故事,幼兒產生情感共鳴——喜愛螞蟻,理解尊重螞蟻,知道以恰當?shù)姆绞綄Υ∥浵,使幼兒明白讓昆蟲回歸大自然是很重要的。

        幼兒園社會教案6

          教育要求:

          1、通過觀察實物,圖片,感知香蕉的顏色,形狀,構造,味道,科學食用方法,生長地方,誰栽培。

          2、知道吃香蕉有利健康,吃時要適量,培養(yǎng)幼兒不吃獨食,愿意與他人分享。

          3、發(fā)展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在美術活動中學習制作香蕉。

          教學準備:

          1、實物:一串香蕉,圖片,結香蕉的樹(香蕉園)

          2、彩色油泥和棕色,綠、黃紙。香蕉的故事(課題一)

          教學課程:

          1、出示香蕉園圖片,引起幼兒注意,這些叫什么樹?(香蕉樹),提問:香蕉是長在什么地方的?它和桔子長得一樣嗎?桔子是一個一個長在樹枝上,看看香蕉是怎么長的?(一串串,一把把地)許多香蕉長在一個把子上。(1和許多)

          2、出示香蕉,這是從香蕉樹上摘下來的,數(shù)數(shù)有幾根?每人發(fā)1根香蕉,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提問:香蕉是什么顏色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象什么?(彎彎的象月亮)摸在手里怎么樣?知道怎么吃法嗎?(請一位幼兒剝給大家看,老師示范正確的剝法,再請一位幼兒上來試試)然后請小朋友都練習剝香蕉,吃香蕉。提問:香蕉肉吃到嘴里感覺怎么樣?(滑滑的,甜甜的,涼涼的)一次能吃很多根嗎?

          3、香蕉皮應該放在哪里?(在家,在幼兒園和在外)教育幼兒不亂扔亂拋,讓幼兒練習把香蕉皮丟到指定地方。小不點分香蕉(課題二)

          教學過程:

          1、出示小不點家的場景。老師介紹這是小不點的家,小不點在干什么?(在塔積木或看書)這是小不點的奶奶,在干什么?(織毛衣)小不點的'爸爸媽媽上班去了。

          2、音樂門鈴響,小不點趕緊去開門,原來是媽媽回來了。小不點說:“媽媽好!”媽媽說:“小不點好!”媽媽從包里拿出一把香蕉給小不點說:“這是你最喜歡吃的香蕉!毙〔稽c謝謝媽媽。

          3、(分香蕉)小不點一邊擺弄香蕉,一邊在想:數(shù)數(shù)有四根香蕉,他扳下一個最大的香蕉自言自語地說:這只香蕉最大,他拿著走到奶奶面前說:“奶奶,你最辛苦,請您吃大香蕉。"奶奶說:“謝謝小不點,你真是乖孩子”,小不點又扳下一個香焦自言自語地說:“這根香焦也大”,他拿著走到正在和面粉的媽媽面前說:“媽媽您工作很辛苦,請您吃大香蕉!眿寢屝χf:“謝謝你,你真是一個乖孩子!边剩下兩根香蕉一大一小,小不點拿著香蕉說“爸爸工作也辛苦,這根大的留給爸爸,小的我自己吃!

          4、提問:小不點拿到最喜歡吃的香蕉是不是一個人吃了?他是怎么做的?

          5、行為訓練:老師:小不點吃到好吃的總是想到大家,真是乖孩子,我們都來學小不點當乖孩子好嗎?小不點帶領小朋友走到奶奶,媽媽面前,用模擬動作比劃請吃香蕉,給爸爸留1根大的自己吃小的。

          6、謝謝小哥哥,再見。ㄐ〔稽c請大班小朋友扮演)

        幼兒園社會教案7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應及時大小便,大小便應在適當?shù)牡胤?/p>

          2、初步懂得要講衛(wèi)生,愛清潔。

          活動準備:

          1、認識衛(wèi)生間的有關標志和圖片。

          2、搜集或自編事例:關于幼兒貪玩尿濕了褲子。

          3、自編故事“愛清潔的小貓”。

          活動過程:

          1、教師用某位小朋友由于玩得高興,忘了及時去方便而尿濕褲子的事例,讓幼兒知道,需要大小便時,應及時去方便,然后再去做游戲。

          2、請幼兒說一說尿濕褲子后的感受,如:不舒服、身體難受等,使幼兒了冬天尿濕褲子還會著涼。

          3、帶領幼兒認識本班的衛(wèi)生室(廁所),向幼兒介紹大小便應去的地方,并告訴幼兒,只要需要,隨時可以去大小便。

          4、講述自編故事“愛清潔的'小貓”,讓幼兒了解小貓方便的時候也有固定的地方,并用土等將排泄物掩埋好,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排泄衛(wèi)生的認識。

          活動評價:

          1、在3~4歲幼兒的游戲中,教師應注意提醒他們大小便,幫助他們逐步養(yǎng)成講衛(wèi)生、愛清潔的習慣。

          2、教師可以安排適當?shù)幕顒?教育幼兒不嘲笑尿濕褲子的小伙伴。如發(fā)現(xiàn)有尿濕褲子的幼兒,應及時向老師報告。

          3、請家長協(xié)助,為幼兒提供穿脫方便的衣褲,以便幼兒自我照料。

          活動總結:

          幼兒今天的表現(xiàn),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欣賞故事的同時,感受到社會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yǎng)他們對社會活動的興趣。

        幼兒園社會教案8

          一、活動目標

          (1)說說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

         。2)遇到困難能自己想辦法辦法解決;

         。3)體驗想辦法解決困難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故事、四幅圖片。

          三、活動過程

         、駥

          (1)故事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提問:"故事里有誰?""它們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仔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虻谝淮尾僮

          (2)鼓勵幼兒根據(jù)故事里發(fā)生的事情,開動腦筋幫助小動物們解決困難。

          提問:"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動物你會想什么辦法解決困難呢?"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蠓窒斫涷

          (3)出示圖片,讓幼兒分組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儆鹈虮粧煸诹藰渖,小羊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下來呢?

         、谛∏驖L進了樹洞,小猴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來呢?

         、坌⌒艿难澴咏o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怎么辦呢?

         、茏哪绝B喝不了這半杯水,你們有什么方法喝到水呢?

         、菪÷沟'釘子全撒在這了,你們能用什么方法把釘子很快地撿起?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辦法解決圖片上的問題并大膽的說出來。

          Ⅳ再次操作

         。4)引導幼兒感知生活中有許多困難問題,鼓勵幼兒大膽想出解決方法。

          提問:

         、"你在家里、幼兒園遇到了困難是怎么解決的呢?"

         、"如果媽媽生病了,家里只剩下你一個人了,你該怎么辦呢?"

          ③"如果在公園玩,你跟媽媽走散了這時有一個你不認識的叔叔走來說要帶你去找媽媽你該怎么辦呢?"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大膽的說出解決困難的辦法。

          四、活動延伸

          講圖片投放到區(qū)角。

        幼兒園社會教案9

          活動目標

          體驗生病的小朋友的情緒、情感,學習用各種方式關心、幫助生病的同伴。

          活動準備

          錄音機、空白磁帶、信箋、筆、制作禮品的材料等。

          活動過程

          1、引出情境。

         。1)用“點名”的方法讓幼兒意識到某個小朋友缺席。

         。2)請幼兒猜測小朋友缺席的原因。

         。3)此時,事先安排好的`一位教師來班告知小朋友因病請假一周的消息。

          2、啟發(fā)提問。

         。1)你生病時是怎么樣的?心里會感到怎么樣?會想些什么?為什么?

          (2)現(xiàn)在小朋友生病在家,他心里會怎么樣?

         。3)人在生病時最需要的是什么?

          3、分組討論:怎樣幫助生病的小朋友?

          4、請幼兒按意愿選擇“關心病人”的方式,參加相應的小組活動。

         。1)幼兒口述,教師代筆,共同給病人寫一封問候信,送上大家的祝福。

         。2)把自己想與病人說的話錄音,通過錄音帶把問候和快樂傳遞給病人。

         。3)為病人制作一些有趣的小禮品,祝他早日康復。

          5。教師把寫好的信讀給幼兒聽,并讓幼兒聽錄音、看禮品,對孩子們的每一種“關心”予以表揚和鼓勵。

          6。活動結束,推舉一名幼兒代表隨有關教師把信、錄音帶、小禮品轉送給生病的小朋友。

        幼兒園社會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綠色、親綠色、種綠色讓幼兒感知綠色植物可以美化和清新環(huán)境。

          2、幼兒以自身的肢體語言體現(xiàn)綠色植物的美,體驗快樂的情緒。

          3、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美,表現(xiàn)美的欲望,培養(yǎng)幼兒親近自然參與環(huán)保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各類綠色植物、綠色背景、綠色地毯

          2、動物家園樓盤

          3、彩色種植泥、柳枝、透明杯子若干

          活動過程

          1、看綠色

          老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玩一玩!

          老師:啊,這兒的空氣真新鮮呀,原來這兒有那么多的綠色植物!有綠色的—,有綠色的—,讓我們在這兒玩一玩吧!幼兒自由玩耍。

          2、親綠色

          老師:玩得真開心呀,我和小草、小樹成了好朋友,我也想變成一棵小草,你想變成小草、小樹嗎?

          小草、小樹們一起來跳舞。

          3、種綠色

          老師:小草、小樹們有點累了,休息一下吧,咦,這兒有一座動物新村,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老師:這只小鴨告訴老師這兒什么都好就是沒有綠色,那怎么辦呢?我們來為它們栽些小樹、小草吧。

          教師與幼兒一起栽樹。

          4、結束活動

          和小動物們再見,結束活動。

        幼兒園社會教案11

          教學目標:

          1、了解龍的由來,知道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2、練習舞龍,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3、樂于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4、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重點難點環(huán)境與材料準備:

          1、幼兒搜集有關龍的故事

          2、舞龍的錄象、飲料筒或布做的龍

          3、教學掛圖〈龍〉、〈健康-社會〉P2-3

          一次備課

          1、說說印象中的龍

          --你見過龍嗎?龍是什么樣子的?

          --請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龍的樣子。

          --幼兒欣賞掛圖和畫冊〈龍〉,請幼兒說一說圖中龍的樣子,龍的各個部位都像什么。

          2、聽一聽龍的由來

          --啟發(fā)幼兒將自己知道的關于龍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教師講解龍的由來,讓幼兒了解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3、欣賞舞龍表演

          --放有關舞龍表演的`錄象,幼兒欣賞。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表演者是如何舞龍的。

          4、練習舞龍

          --幼兒自由組合分成4人一組,并協(xié)商分配好舞龍的角色。然后自由嘗試舞龍。

          --讓舞龍配合最好的一組幼兒說說自己的經驗。讓幼兒懂得合作的團隊意識。

          活動反思:

          分享閱讀《大跳龍》是我上的一節(jié)模仿課,活動開展前我先觀看在這成熟的課中,教師是如何展開的,如何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有效提問體會動物們被大跳龍嚇破了膽時的動作和神態(tài)。在語言運用方面,引導幼兒預測故事情節(jié),大膽表述自己的閱讀理解。

          教師先出示封面,知道故事中的角色,導入出今天的主要角色"大跳龍"為了激發(fā)起幼兒的閱讀興趣,我讓幼兒猜想大跳龍到底是誰?接著通過讓幼兒猜想,帶著幼兒進入繪本一起來尋找大跳龍到底是誰。通過猜測、模仿語氣、大膽想象等獎大跳龍更加神秘化,同時引導幼兒觀察動物的表情和動作,并請幼兒模仿每一個動物的表情和動作,讓幼兒更深刻的理解此時動物被大跳龍嚇破了膽的心理狀態(tài)。語言部分,先出示錄音幼兒通過學習表情、動作、語氣等來模仿動物之間的對話,到后來自己閱讀、進行對話的仿編。

          這個活動,讓我從多方面了解如何上好一個閱讀活動,如何有效指導幼兒去閱讀,讓幼兒喜歡閱讀。

        幼兒園社會教案12

          活動目標:

          1、通過角色表演來理解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誠實的美德。

          2、知道每個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只要能勇敢地承認錯誤,仍然是個好孩子。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知道每個人都會有犯錯誤的時候,只要能勇敢地承認錯誤,仍然是個好孩子。

          活動難點:通過角色表演來理解故事情節(jié),培養(yǎng)誠實的美德。

          活動準備:

          掛圖60—25。

          活動過程:

          一、老師講故事,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故事內容。

          1、教師出示掛圖,請幼兒看掛圖,老師逐圖講述故事內容。

          2、教師提問:故事里的孩子叫什么名字?他們在誰家里?他們在玩什么游戲?在玩游戲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列寧是怎么做的?他后來又是怎么改正的`?

          3、教師小結:故事里有個小男孩叫列寧,他們在姑媽家里玩捉迷藏的游戲,在玩游戲的時候列寧不小心碰到了桌子,花瓶打碎了。列寧回到家里把打碎花瓶的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叫他寫信個姑媽承認自己說了謊,過了幾天郵遞員送來了姑媽的回信,說他是個誠實的孩子。

          二、請幼兒進行角色扮演,體驗故事情境。

          1、教師:小朋友誰愿意來扮演列寧和他的小伙伴呢?

          2、幼兒上前表演,老師做旁白,并指導幼兒適當?shù)刈鰟幼鳌?/p>

          三、請幼兒仔細體會列寧當時的心情。

          1、剛才有許多小朋友扮演了列寧,當列寧說:“不是我”的時候,他有什么感覺呢?引導幼兒回答。

          2、老師小結:列寧回答的聲音很輕,因為他感到很內疚。

          3、當列寧寫信向姑媽承認錯誤之后,他又有什么感覺呢?

          教師小結:列寧承認錯誤之后,他得到了姑媽的原諒,覺得心里舒服多了。

          四、結合幼兒生活,讓幼兒談談自己的經歷,引導幼兒在做錯了事情的時候要勇于承認。

          教師:小朋友你們以前說過謊嗎?當時心里是怎樣想的?后來又是怎么做的?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經歷的真實的想法。

          教師小結:教師根據(jù)孩子平時在園的個案進行小結。

          教師:誰能告訴我,小朋友能不能說謊話呢?小朋友,你們想做一個誠實的小孩子還是一個說謊的小孩子呢?為什么?(引導幼兒與同伴進行討論。)

          教師小結:其實每個人都有過犯錯誤的時候,只要能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并且努力改正,就還是個好孩子。不過我們不要故意去做錯事情哦!

        幼兒園社會教案13

          【活動目標】

          1、分享幫助別人的樂趣。

          2、初步培養(yǎng)樂于助人的精神。

          【活動準備】

          1、把幾張心形貼紙放進神秘袋。

          2、音樂。

          3、“我愛幫助人”補充操作材料(見材料制作)。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聽音樂傳神秘袋,當音樂停下,拿著袋子的幼兒需說出一件自己幫助別人的`事,然后從袋中抽一張心形貼紙貼在衣服上,獎勵自己。

          2、教師告訴幼兒不但在幼兒園可以幫助小朋友和老師,在家中也可以幫助家人。

          3、出示“我愛幫助人”補充操作材料,請幼兒每天記錄在家里或幼兒園幫助別人的事情?烧埣议L協(xié)助幼兒完成。

          教師每天與幼兒回顧補充操作材料的內容,若幼兒能做到補充操作材料上的所有事情,可以用小禮物作為鼓勵。

          4、一星期后,請幼兒出示補充操作材料,交流幫助別人的感受。

          活動評價:

          1、能說出幫助別人的事情。

          2、樂于幫助別人。

          活動建議:

          此活動中,教師需要注意引導幼兒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而不要追求物質上的獎勵。

        幼兒園社會教案14

          活動目標

          1、學習快樂,嘗試在不快樂的情況下,試圖讓自己快樂。

          2、通過討論、記錄等方式,找尋讓自己快樂的方法。

          3、了解心情愉快對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活動準備

          1、課件-動畫片:我快樂

          2、小戲臺幕布。

          活動過程

          一、動畫片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引導幼兒從動物的表情上來觀察、比較。

          2、你看出來這些動物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嗎?有哪些表現(xiàn)?

          很高興的.笑

          皺著眉頭

          憤怒的樣子

          3、了解表情和心情的關系,并選用合適的詞來形容。

         。ü膭钣變河枚喾N詞匯來表達。)

          喜笑顏開

          悶悶不樂

          愁眉不展

          忐忑不安等等

          二、結合動畫片,了解不快樂的原因,幫助自己或他人找到快樂的方法。

          1、說說小動物會因為什么事情而快樂。

         。ㄓ變航Y合自己的經驗,大膽表述。)

          2、說說小動物會因為什么事情而不快樂。

          小動物有這么多不快樂的事情,我們一起來想想辦法,

          如何讓他快樂起來呢?

          3、你遇到過什么不快樂的事情?

         。ㄗ層變簝A訴自己心中不愉快的事,排解一下心情)

          4、你有沒有想辦法讓自己快樂?現(xiàn)在,如果你再遇到不快樂的事情,怎么讓自己變得快樂呢?

         。ㄒ龑в變合氤龈鞣N愉快的辦法)

          三、游戲:可笑的“鬼臉”

          1、給幼兒提供一個小戲臺屏幕,分別請幼兒站在幕布后面。

          在幕布上面露臉時,給小朋友做一個“鬼臉”,然后說:我是×××。

          2、根據(jù)幼兒的興趣,變換形式反復進行,讓幼兒沉浸在快樂的情緒中。

        幼兒園社會教案15

          活動目標:

          懂得玩過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處,學習收拾玩具的方法。

          活動準備:

          1.一個會哭、會笑的娃娃。

          2.一些散放在各處的玩具。

          3.根據(jù)玩具的特征,制作玩具標記貼在玩具架上,幫助幼兒建立常規(guī)意識。

          活動過程:

          1.送娃娃回家。

          尋找哭聲:將玩具娃娃丟棄在一角,使其發(fā)出哭聲,帶領幼兒尋找哭聲是從哪里來的。

          找到娃娃后抱一抱、親一親,引導幼兒關心娃娃。

          請幼兒將娃娃送回家,使其發(fā)出笑聲,啟發(fā)幼兒想像自己找不到媽媽時會怎么樣,使幼兒懂得玩完玩具后要送玩具回家。

          2.幫玩具找家。

          找一找還有什么玩具沒有在自己家里,請幼兒幫助它們回家。(即按玩具標記擺放)

          3.游戲“誰走錯了家”(先請幼兒閉上眼睛)。

          先將部分玩具拿出玩具柜,散放各處或調換位置。

          ?請幼兒睜開眼睛觀察什么玩具走錯了“家”,幫助玩具回家。

          4.欣賞兒歌:寶貝玩具

          寶貝玩具真有趣,

          天天和我做游戲,

          輕輕拿,輕輕放,

          收拾整齊要牢記。

          建議:

          在游戲時經常提醒、鼓勵,幫助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習慣。

          評價:

          1.能夠關注娃娃的哭聲同情找不到家的'娃娃。

          2.能認真仔細地尋找散落在地上的玩具并把它們送回各自的“家”。

        【幼兒園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社會教案06-13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6-12

        【精】幼兒園社會教案06-13

        幼兒園社會教案【精】06-13

        幼兒園社會教案【推薦】06-13

        幼兒園社會教案【熱】06-13

        【熱門】幼兒園社會教案06-13

        幼兒園社會教案【薦】06-13

        【熱】幼兒園社會教案06-13

        幼兒園社會教案【熱門】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