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教案(合集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美術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美術教案1
一、活動名稱:
大象(命題活動--折紙)
二、年齡班:
大班
三、人 數(shù):
30人(分成兩組,15人一組)
四、活動時間:
5月中旬的第二個星期
五、活動目標:
1.認識大象的外部特征(認知)
2.能用正方形的A4紙這大象,并給大象畫上眼睛、耳朵、和腳;(技能)
3.體驗折大象的過程帶來的快樂;(情感)
4.發(fā)揮想象用油畫棒涂出自己心中的大象(創(chuàng)造)
六、活動重點:
學會用正方形的A4紙折大象。
七、活動難點:
在折大象時,掌握對角折和對邊折。
八、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觀察大象的外部特征;物質(zhì)準備:教師:A4紙35份,剪刀5把,已做好的范例大象折紙,大象圖片2張;準備折大象的步驟圖1份;幼兒:油畫棒一份
九、活動過程:
(一)導入
1.通過謎語,引入課題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小朋友們聽老師說了以后,猜猜謎語里面說的是什么動物--"鼻子長又長、眼睛大又大、耳朵大如扇子、身體重如小山,牙齒彎如月亮"師:小朋友們猜出是什么動物了嗎?對了,是大象。(出事大象圖片)小朋友們看一看是不是和剛才謎語里說的一樣?
師小結:大象有長長的鼻子,大如扇子的耳朵,還有兩顆彎彎的長牙齒,今天老師就要較小朋友們折大象小朋友們先看老師怎么折。
(二)師范講解
1.通過示范講解,讓幼兒知道大象的折法
(1)首先我們要將紙折過來;(如圖1)
(2)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
(3)將正方形角對折后打開;
(4)將兩邊的角對折在中相處;
(5)將剩余的部分再橫折過來;
(6)在依中線再對折;
(7)拿住三角形的'中間部分,往下拉形成一個凹槽;(如圖7)
(8)把鼻子輕輕地折一下,再畫上耳朵、眼睛和腳,并將與耳朵相對的方向剪去一個小的半圓形;(如圖8)
(9)最后大象就完成了。
師:好了,老師的大象折完了。現(xiàn)在該小朋友們折大象了,小朋友們就按照老師剛才的步驟一步一步的折。
(三)布置作業(yè)現(xiàn)在老師將紙,剪刀發(fā)給小朋友們,小朋友們在折的時候注意不要用剪刀弄傷自己或其他小朋友,不要的廢紙要丟在垃圾桶里,在剪大象的腳時注意不能剪得太大,鼻子不要折的太多,要根據(jù)老師出示的步驟圖來折大象。
(四)巡回指導小朋友在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老師教的步驟,對能力差的小朋友給予指導,只要折出大象的外形就可以了,對能力較強的小朋友,鼓勵他們大膽想象,給大象涂上美麗的顏色,對能力中等的小朋友鼓勵他們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做點裝飾。
(五)評價小結今天小朋友們在折大象時都很認真,而且折出來的大象都很漂亮,還給大象涂上了美麗的顏色,但是在做的過程中,有幾個小朋友不夠積極,希望他們下一次能積極地加入到我們的活動中來;現(xiàn)在我們將折出來的大象放到展示區(qū)去,也讓其他小朋友也看看我們的作品。
十、反思
本次活動中,幼兒的探索的興趣還是比較濃厚的,活動目標基本達成,但是在某些地方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1.課堂常規(guī)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
2.應該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引導幼兒自己看圖示并動手折紙,或者是讓能力強的幼兒再次示范折法;
3.在幼兒折紙地過程中,教師可以準備一些輕松優(yōu)美的音樂,創(chuàng)造舒適和諧的學習氛圍,還可以以游戲的形式貫穿與活動始終,這樣可以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與大膽嘗試的興趣;以上不足之處,在以后的類似活動中我要注意改進和完善。
大班美術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對冬天的認識。
2、嘗試用水粉作畫。
3、增強對冬季周圍事物關注。
二、活動重點:
用水粉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對冬天的認識。
三、活動難點:
能畫出冬天里景物、人物的特征。
四、活動準備:
油畫棒、畫紙、范畫、水粉
五、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引出主題。
討論,教師簡單小結。
2、提出繪畫主題,引導幼兒思考。
“今天我們要來畫一幅‘冬天’”,你會畫一些什么呢?”幼兒個別說一說,互相說一說。
3、提出作畫要求,幼兒自主作畫教師觀察引導。
“請小朋友畫出景物、人物在冬天里的樣子,但是要求小朋友用白色油畫棒作畫,整幅作品完成以后,在紙上圖上水粉顏料,一幅非常漂亮的畫面就成現(xiàn)在眼前。盡量不要和別人一樣!
4、幼兒作畫,教師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豐富畫面內(nèi)容,進一步表現(xiàn)冬天特征。
5、活動結束: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或找一找自己喜歡的作品,說說原因。
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就教學和幼兒發(fā)展的關系進行討論。維果斯基的有關理論給了我們許多有益的啟示。維果斯基認為,教學造就了發(fā)展,是發(fā)展的決定性動力;教學與發(fā)展過程既不是兩個互不依賴的過程,也不是同一過程,教學與發(fā)展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關系,只有指向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教學才是好的教學。這是一個十分誘人但又很難在教學中解決的理論假設。中班美術活動《冬娃娃》是一個很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墒,從這一次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教師用維果斯基理論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實踐嘗試。
1 、努力尋找幼兒的大綱。維果斯基曾經(jīng)指出:“3歲以后的兒童是按照成人的大綱同時也是自己的大綱的程度學習的……,因此,教師的大綱同時也應該是兒童自己的大綱!薄抖尥蕖返牡谝粋教學目標是引導幼兒畫出冬季人物服裝的主要特征。這是教師從幼兒原有水平出發(fā)提出的教學自標, 是一個教的大綱。本次活動中,教師在引導討論范例人物小弟弟時,將該目標變得非常具體又非常有彈性:小弟弟要出門怎樣才能保暖呢?你們戴過什么樣的帽子呢?在分辨人物服飾顏色的時候,老師還請幼兒從桌上的蠟筆中任選兩枝,比較哪一枝顏色深,哪一枝顏包淺呢。這里,范例并沒有成為統(tǒng)一的圖像標準,而是從這一具體圖像中引發(fā)了幼兒對已有經(jīng)驗的重現(xiàn)。因此,當教師的大綱變成幼兒的大綱時,就成了穿得暖烘烘,別凍著就好,穿戴什么、穿什么式樣、花紋、顏色都行。這個有統(tǒng)一答案的問題,給了幼兒創(chuàng)造自己圖式最大的安全感。教師的大綱變成幼兒自己的大綱以后,幼兒就信心百倍地投入到表現(xiàn)他們自己對冬季的感受中去了。
2. 將技能與幼兒的經(jīng)驗相聯(lián)系。
幼兒對任何一種美術技能技巧的認識和學習,都與他的生活經(jīng)驗聯(lián)系在一起。當一種技能技巧脫離了幼兒的經(jīng)驗時,他們的學習就會因不理解,沒興趣而變得被動,有時他們還會拒絕學習。
《冬娃娃》中,教師示范蠟筆涂色,其實是提高控制手部肌肉動作的能力和協(xié)調(diào)性的技能演示。但教師沒有把這個涂色技能抽象地告訴幼兒.說:“要用力地涂得均勻,涂得濃”,而是把它與穿上厚厚的衣服,衣服上不要有小孔,別讓北風吹進來等與幼兒息息相關的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所以當幼兒涂色時,他們想到的不是涂滿、均勻,而是給冬娃娃穿上暖暖的衣服,把涂色練習變成了幼兒關心冬娃娃的行為,提高了幼兒練習涂色的積極性。
3.在激發(fā)創(chuàng)造中指向最近發(fā)展區(qū)
維果斯基指出,好的教學不僅能訓練或強化業(yè)已形成的內(nèi)部心理機制,而且能激發(fā)和形成目前尚不存在的心理機能。這就是指向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教學。怎樣才能找到最近發(fā)展區(qū)呢?那就是我們的教學不能停留在幼兒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技能上,必須鼓勵幼兒的創(chuàng)活性表現(xiàn)。在本次活動中,教師兩次對幼兒直接提出表揚。一次是當一名幼兒說出藍色和米色配合時,教師立刻表示驚訝地說:“!你連米色都知道,這可是許多大人也說不出的呀!” 又一次是教師為手套劃分色塊時少劃了一塊,她沒有立刻補上,而把表現(xiàn)的機會留給了幼兒。她用一種猶豫的口吻說 :“呀!少了一塊,兩塊米色要連在一起了!”一位幼兒立刻說:“中間再擠過去—塊!”老師說:“真的,你可救了我了!”這兩個并不明顯的細節(jié),都被教師不失時機地抓住,變成了鼓勵幼兒努力超越的契機。教師還向幼兒提出為冬娃娃找一個動物朋友一起上學的'極具挑戰(zhàn)性的建議。在整個作畫過程中,教師一直在不斷地尋找幼兒創(chuàng)造的那些她從未演示過的圖像,并把這些圖像及時介紹給大家,如狐貍、野牛、松鼠……,在活動結束的時候,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又進一步觀察思考:冬娃娃穿得暖和不暖和,我們找到了哪些動物,它們是怎么過冬的,能不能跟著冬娃娃一起上學。從而引出了更多的話題。也許有人會覺得教師對幼兒認識米色有點小題大做, 幼兒畫的那些動物遠比教師畫得差,甚至讓幼兒幫助教師填色還會降低教師的威信?烧沁@一教學過程體現(xiàn)了教師在為幼兒創(chuàng)造主動學習的良好氛圍,使幼兒不是跟著教師重復已經(jīng)獲得的經(jīng)驗,而是在不斷地努力超越自己,超越同伴,甚至超越老師,從中體會到獲得成功的樂趣。我們看到幼兒非但沒有看不起老師,相反,他們與教師更親密了。這一切使教師從幼兒的真實表現(xiàn)中進一步了解了他們在想什么、喜歡什么、需要什么。
這樣,教師才有可能把教學建立在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
這個教學活動,也給了我們進一步的啟發(fā)。我們的教學工作的確常常不能達到維果斯基所提出的那種好的教學境界,其主要原因不是教材不夠新,也不是教學形式不夠別致,而是教師和幼兒是處于完全不同發(fā)展水平的人,教師并不能真正地完地了解教育對象。這就使我們的教學過程和幼兒的發(fā)展過程常常不能一致。怎樣找到通向理想教學境界的思路呢?維果斯基曾指出,幼兒園編制的大綱應該按照能引導兒童達到一定目的的體系來編制,而且每年要沿著向目標邁進的道路上跨出一定的步伐……大綱實施的次序又應符合兒童感情豐富的興趣的和與一般要領相聯(lián)系的思維特點。如果我們能在教學中努力去創(chuàng)設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情景,每一次都去認真地了解幼兒,把幼兒的不同表現(xiàn)貫通起來,找到一些規(guī)律,并將它們作為設計、組織、評價和改進教學的依據(jù),那么,我們的教學在適應和推動幼兒的發(fā)展上就可能做得更好一些。
大班美術教案3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小蝌蚪找媽媽》含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根據(jù)《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內(nèi)容,按故事情節(jié),并參照有關的繪畫資料,合作畫三、四張連環(huán)畫。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故事情節(jié)。
2、教師的范畫。
3、幼兒在課外練習畫過魚、鴨子、鵝、烏龜?shù),有一定的基礎。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復述故事中的對話,幫助幼兒分析出故事中的主要情節(jié)。
2、請幼兒討論一下,這個故事可分成幾個畫面?每個畫面應該有什么角色?
3、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范畫。
4、理解詞:連環(huán)畫。(我把這些畫按次序裝訂起來,就成了一本書,這種以圖畫為主的書叫連環(huán)畫。)
5、提出要求:
我們每一組小朋友一起來完成一本連環(huán)畫。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自己畫哪一幅,要求每人都不一樣。并請個別幼兒說說:你選的是哪一幅?這幅畫需要畫哪些東西?
6、幼兒作業(yè)。
幼兒根據(jù)自己的選擇畫畫,教師巡回指導,特別指出鴨子和鵝的區(qū)別。
7、講評。
請畫同一幅畫的幼兒把畫放在一起,選出畫得較好的裝訂冊,加上封面成小型連環(huán)畫,放在圖書角上。
活動反思:
這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jié)深深吸引了幼兒。在故事中,通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曲折經(jīng)歷,使幼兒了解到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了解連環(huán)畫的形式,會區(qū)分故事中不同的情節(jié)內(nèi)容,知道其先后順序,制作成連環(huán)畫,并且在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
大班美術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各種線條的方法裝飾房子。
2、在欣賞范例的基礎上,積累裝飾經(jīng)驗,大膽創(chuàng)造裝飾房子;顒訙蕚洌河變河脮,勾線筆。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座房子,引起幼兒的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座房子,我們一起來看看漂亮嗎?
。2)你們覺得這座房子漂亮嗎?
。3)他和我們平時看見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2、教師示范裝飾房子。
。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座房子的輪廓線,啟發(fā)幼兒想想:你想怎樣裝飾房子呢?
。2)讓幼兒講述,可以用哪些線條、圖案進行裝飾,然后教師在黑板上裝飾房子。
3、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讓幼兒觀察欣賞各種各樣的房子,進一步了解線描裝飾房子的基本方法。
4、幼兒繪畫裝飾活動。
教師提醒幼兒用各種線條裝飾房子,在幼兒創(chuàng)作過程中,教師給予指導。
5、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你用了哪些線條來裝飾房子的,并表揚畫面整潔、裝飾的漂亮的幼兒。
幼兒繪畫活動時表現(xiàn)的非常認真,細心,大部分幼兒完成的作品較好。
活動反思:
線描畫,對我班孩子來說并不陌生,他們已掌握了基本的線形,但在畫面的切割、分布、線條的疏密排列上還不夠適宜。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從始至終興趣盎然,積極投入到線的造型活動中。我注重觀察指導,十分珍惜把每一點成功的.機會留給孩子,他們可以自由表現(xiàn)、不受限制,使能力弱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獲得自信,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快樂。最后的作品欣賞,我不作好與壞的絕對評價,而是讓孩子們相互表述自己的觀點,讓每個孩子發(fā)現(xiàn)同伴作品中的閃光點,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功感。最后啟發(fā)幼兒怎樣用這些作品去裝扮自己周圍的環(huán)境,既可以讓孩子獲得自信,又可以煥發(fā)孩子們主人翁的意識。
篇二:大班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5
活動目標:
1、利用紙袋原型,通過畫、剪、貼等技能,表現(xiàn)動物、人物。
2、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并能利用紙袋玩偶進行游戲或講故事。
活動準備:白色紙袋、彩筆、剪刀、抹布、各種人物、動物的五官及玩偶范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師出示紙袋小熊貓,以熊貓的口吻說: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小熊貓。今天,我是到你們班來找小伙伴的,請你們照我的樣子做幾個小伙伴好不好。
2、引導幼兒觀察紙袋小熊貓的制作方法。
紙袋上部適當位置貼上小熊貓的眼睛、嘴巴,也可以用彩筆畫出來。在紙袋上面適當位置貼上小熊貓的兩只耳朵。
紙袋兩邊中下部剪兩個小孔,大小能伸進手指即可。
一只手伸進紙袋,大拇指和小指分別伸進紙袋兩邊的小孔,做小熊貓的手,紙袋玩偶就做好了。
3、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下面請小朋友來為小熊貓做伙伴,老師這里有許多小動物頭像,可以先看看他們長得怎么樣,然后在想想你想做哪種小動物,用什么方法做。幼兒先看玩偶范例,然后動手制作,每個小朋友要盡量注意跟別人做的不一樣。
勵能力強的.幼兒制作兩個不一樣的玩偶,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完成作業(yè)。
4、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師評價作品,可從五官位置、色彩的選用去評。
兒將玩偶套在手上,兩兩對話,學習用玩偶的口吻對話和表述。
活動延伸:將好的玩偶放在語言角內(nèi),供幼兒練習講話,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培養(yǎng)相互交往的能力。
大班美術教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幼兒的想象,組合樹葉,能夠?qū)W會使用樹葉粘貼及拓印。
2、通過活動促進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組合造型的能力。
3、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準備:
各種形狀的樹葉 人手一份操作紙(上面一層薄的白紙,下面一層鉛畫紙) 抹布 牙簽(抹白膠) 白膠 蠟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根據(jù)教室中的物品導入課題,引起幼兒的興趣。)
1、 今天,我們教室中間的椅子上放了許多的什么?(和老師一起在幼兒園撿的各式各樣的樹葉)
2、這些樹葉可以組合成些什么?(幼兒在昨天撿樹葉后,教師組織幼兒拼樹葉)(幼兒講述自己想拼的東西) 3、 等會請小朋友將自己想好的東西拼貼在紙上。
二、介紹拓印
1、 教師提出疑問:這里怎么有兩張紙?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幼兒討論、講述,教師總結) 兩張紙用來印樹葉的 上面一層薄的白紙,下面一層鉛畫紙 樹葉粘貼在鉛畫紙上,拓印在薄的白紙上 薄紙印更加清楚、方便
2、 拓印 (幼兒討論、講述,教師總結) 將樹葉拼貼好 將薄的白紙印在上面 用蠟筆躺著來回壓著涂,進行拓印
3、 要求 幼兒總結桌面材料的操作要求,教師總結 強調(diào)在制作時要輕輕的`
4、 步驟 想象自己制作的物體 挑需要的樹葉 拼貼樹葉 拓印組合的樹葉造型
三、幼兒活動
1、 想好了再進行拼貼。
2、 提醒幼兒粘貼樹葉時可以多使用一些白膠,將大的樹葉粘貼。
3、拓印時兩只手要協(xié)調(diào),一只手拿蠟筆,一只手壓著紙。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操作)
4、 將自己完成的作品展示在墻面上。
大班美術教案7
活動目標:
1、了解自己名字的意義,并知道每個人的名字都有不同的含義。
2、讓幼兒在欣賞各種不同形式名字畫的基礎上,根據(jù)自己名字的字型和意義設計一幅名字畫。
3、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膽地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1、環(huán)境準備:事先在活動室里布置一些民間花鳥名字畫、藝術簽名、俘:教師的名字設計的名字畫作品。
2、經(jīng)驗準備:每個孩子回家詢問自己名字的意義,并用“問調(diào)查表”進行記錄。
3、學具準備:人手一份黑色記號筆、8開彩色卡紙。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以參觀畫展引起幼兒興趣。
欣賞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展出的各種民間花鳥名字畫、藝術簽名,并總結名字畫的特點:這些奇特的畫都是用人的名字畫成的。
1、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見過畫展呀?里面有許多有趣奇特、和以往不一樣的畫呢。想不想跟隨老師去參觀一下神奇的畫展呢?(教師帶領幼兒觀察畫展作品。)在這些畫里都藏著秘密呢,你能找到它嗎?
2、哦,這里面都藏著人的名字呢!名字里還藏著鳥、花、龍一些動物和植物呢,有些名字就像小橋,有些名字像水草,這些美麗的圖案就變成了一幅幅有趣的名字畫啦!
二、介紹自己名字的含義,體會名字中包含著長輩對自己深深的愛。
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名字的“問調(diào)查表”,能在集體面前膽、清楚地講述名字的意義。
1、你們有沒有名字,你叫什么名字呢?(幼兒介紹自己的名字)
2、我們的名字都很特別,昨天我們調(diào)查過了,人為什么給我們起這個名字?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爸爸媽媽為什么給你起這個名字?(幼兒相互交流)
3、剛才,你們已經(jīng)和好朋友交流過了你名字的意義,現(xiàn)在有誰愿意告訴我們家呢。(請個別幼兒在集體中回答)
4、原來呀,我們的名字包含著長輩對我們的祝福、愿望以及深深的愛呀!(教師點出名字的含義)
三、介紹名字畫,及其創(chuàng)作要求。
出示俘作品,向幼兒介紹名字畫的創(chuàng)作要求:根據(jù)名字的字型和意義進行裝飾設計。
1、小朋友,你們知道我的名字嗎?(教師進行自我介紹)老師把自己的名字變成了一幅畫,老師的畫里有些什么?(出示教師的俘作品,幼兒自由講述)
2、我叫“黃愛琴”,“黃”看起來像一塊田,黃又是黃顏色的黃,使我想到了春天里有黃的迎春花,油菜花,等;長輩們給我取名“愛”,希望我美麗可愛,有愛心;琴是彈琴的琴,琴聲會發(fā)出許多小音符。我是根據(jù)名字的形狀和意義裝扮自己的'名字的,你們瞧,這就變成了一幅名字畫!(教師結合俘講解創(chuàng)作要求)
3、每個人的名字都可以變成有趣的畫,你會怎樣裝扮自己的名字呢?找個朋友去說一說吧(幼兒討論交流,并知道名字要寫得些才顯得畫面飽滿生動。)
四、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1、介紹作畫材料以及作畫場地。
2、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卡紙顏色,進行創(chuàng)作。(播放《百家姓》音樂)
3、教師指導:根據(jù)名字的字型和含義,膽、夸張地進行裝飾。
五、展示作品、幼兒交流。
我們的作品也參加畫展啦,你最喜歡那幅畫?(把幼兒的作品布置成展板,引導幼兒根據(jù)畫面的布局、裝飾的外形、名字的含義互評作品。)
六、活動延伸,幼兒為家長、伙伴創(chuàng)作名字畫。
今天我們把自己的名字變成了一幅畫,我們生活周圍還有很多關心愛護我們的人,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你的小伙伴噢。你能不能把他們的名字也變成一幅有趣的畫呢。
活動反思:
我在教學中,通過看一看、想一想、畫一畫,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嘗試設計、裝飾自己的名字,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展現(xiàn)其特的設計風格,表現(xiàn)出別有新意的名字來,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fā)展。雖然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我提出幼兒可以只裝飾名字中的某一個字,但最后只有一個幼兒裝飾了一個字,其他幼兒都能把全名裝飾出來,說明幼兒很喜歡這個富有挑戰(zhàn)性的活動,他們的想象力、思維力得到了發(fā)揮與展示。在最后展示評價過程中采用自評與互評,促進了幼兒的個體發(fā)展。幼兒在課堂中非;钴S,對美術課很感興趣,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繪畫技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達到了教育目的。
活動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1、內(nèi)容相對有些多,幼兒最后的作企多沒有完成涂色部分,可以分兩個課時進行開展效果會更好;
2、欣賞藝術家畫字放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于不識字的幼兒來說會有些抽象,不好理解。我的初衷是覺得中國漢字是從圖形文字演變過來的,只要幼兒能。
大班美術教案8
設計思路:
著名畫家馬蒂斯的《金魚》中靈動的金魚、豐富的背景、強烈的色彩,就很吸引幼兒。幼兒紛紛述說喜歡的理由,于是,“自由”“激動”“漂亮”“悠閑”等詞匯從幼兒口中迸發(fā)?僧斘以儐栍變簭漠嬅嬷心睦锟梢钥吹健白杂伞薄凹印睍r,他們卻難以應答。顯然,幼兒對畫面中的色彩、布局、事物有感覺、喜歡卻難以表達。
活動目標:
1.喜歡作品的色彩,初步感受畫家馬蒂斯的繪畫風格。
2.在欣賞作品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畫家運用色彩的獨特性,大膽表達自己對色彩的理解和感受。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感受作品《金魚》的美感。
活動準備:
1.教具:張貼畫《金魚》三幅(一幅同原作大小147cm*98cm,另兩幅按比例縮小);賞畫配樂三首;感受色彩層次變化的課件。
2.學具:背景替換軟片夾(人手一份);習作用具(實景構圖用物、各色彩紙、粘膠、水粉顏料、畫架、砂皮紙等)。
3.對作品《金魚》及畫家馬蒂斯的其他作品已有前期感受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欣賞作品中色彩的運用
(一)出示作品,引發(fā)欣賞的興趣
1.還記得這幅畫嗎?每次看這幅畫,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
2.作品中的金魚為什么這樣招人喜愛?用紅色畫小魚讓小魚看上去有什么樣的感覺?
3.教師小結:鮮艷的顏色總讓人感到激動和快樂,這些鮮艷的顏色被巧妙地用在作品里,帶給人不同的感受。
【設計意圖:第一次看這幅畫總會被畫面中央的金魚吸引。畫家獨特的用色方法:用鮮艷的紅色使《金魚》主題鮮明。因此,我就順應幼兒的觀察特點,從觀察金魚開始,讓幼兒體會鮮艷色彩帶給人的感受,使之后關于色彩運用的話題得以深入!
(二)觀賞作品,發(fā)現(xiàn)色彩運用的獨特之處
1.你看到那些鮮艷的顏色了嗎?它帶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2.小結與過渡:熱烈的紅、明亮的'黃、濃艷的綠都能讓人感到快樂,但是它們碰在一起就像三個野小子一樣火爆,給人吵鬧的感覺。可是,在這幅畫里,它們卻顯得平靜而輕松,畫家用了什么辦法呢?
3.教師隨后質(zhì)疑:黑色真有這樣的力量嗎?讓我們來做個實驗吧!
(幼兒自由選擇背景色插入《金魚》原作背景替換軟片夾中,將自己選擇替換背景色后的作品與原作放在一起比較,體會和感受其不同。)
4.請幼兒說說選擇這些背景色的理由。
5.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選擇顏色的,畫家也是這樣做的?纯丛邳S色、藍色背景上的小魚與綠葉,再看看畫家在黑色背景上畫小魚與綠葉,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樣?
6.教師小結:黑色是暗和深的顏色,所以能襯托出紅色和綠色的亮麗。畫家馬蒂斯就是這樣運用色彩的。
7.這幅畫上用的最多的是哪一種顏色?你在畫上找到哪些綠色?
8.如果這幅畫只用一種綠,會變成什么樣呢?我們來玩?zhèn)游戲體驗一下吧!
9.只用一種綠色的畫面和馬蒂斯畫的有不同深淺的綠色畫面,有什么不同?
10.教師小結:畫面上的綠色有了深深淺淺的層次變化,畫面就會顯得豐富多彩,非常自然。
11.那么多漂亮的顏色被畫家巧妙地涂到畫布上,你喜歡他的涂色方法嗎?
(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疑惑來提問,并與大家一起討論分享,交換觀點。如有的幼兒覺得畫面中有許多地方顏色沒有涂滿,露出小白點;而有的幼兒認為沒涂滿顏色的欄桿遠遠看去有光線閃爍的感覺……)
12.小結與過渡:我們找到了藏在《金魚》這幅畫里運用色彩的方法,馬蒂斯的畫里還有很多這樣運用色彩的方法,你們想不想知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設計意圖:幼兒欣賞作品時,教師不要打擾幼兒,讓他們邊看邊思考。利用“背景替換軟片夾”這一教具讓幼兒隨意將自己喜歡的背景色替換在作品上,讓色彩的對比效果直觀地呈現(xiàn),通過對比讓幼兒看懂、看出馬蒂斯運用對比色彩的高明之處。游戲“讓綠變成一色”讓幼兒感受到色彩層次變化的效果。這些巧妙的教具和學具能讓幼兒看懂和理解畫家的表現(xiàn)手法,使幼兒覺得畫家和自己并不遙遠,讓幼兒對作品產(chǎn)生親切感。這是教師在幼兒具體形象思維與畫家作品凝練抽象之間搭設的具體形象的階梯,以讓幼兒對畫家作品的效果、手法都能看得到、看得明白!
二、比較作品,感受畫家的風格
(一)教師邊演示PPT,邊介紹畫家馬蒂斯
1.播放PPTl:他就是馬蒂斯,大家心中的“色彩大師”。他喜歡畫幸福而快樂的生活,他的畫中有鮮艷的顏色。他能讓這些像野馬一樣奔騰的顏色在他的畫中有秩序地出現(xiàn)。
2.播放PPT2:《紅色和諧》里紅色的墻、紅色的桌子、紅色的椅子、綠色的窗。強烈的色彩對比被黃色的窗框和黑藍色的花紋緩沖,顯得優(yōu)雅而快樂。
3.播放PPT3:《國王的憂思》里紅、黃、藍、綠大大小小的色塊被巧妙而有秩序地組合在一起,感覺鮮艷奪目又和諧。
4.播放PPT4:《有玉蘭花的靜物》里紅色和綠色有著很多深淺變化,鏡子的架子從深紅到淺紅到白色。每一片玉蘭花都從深綠到淺綠。所以,平面的東西看上去就成立體的了。
5.播放PPT5~6:畫家這樣的用色本領可不是生來就有的,馬蒂斯非?炭嗟鼐毩暜嫯。他每天只吃一頓飯,其余的時間除了睡覺都在畫畫,在他年老得不能站立時,他就剪紙貼畫,《國王的憂思》就是他老年時期的作品。在他虛弱生病臥床時,他就讓人把畫畫的碳棒綁在釣魚竿上,他在墻壁上畫畫。他說:他的一生都沒有感到過寂寞,因為一直有畫陪伴著他,他是幸福而快樂的!
(二)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畫家馬蒂斯
1.你們喜歡他嗎?
(幼兒表達自己喜歡馬蒂斯的理由。)
2.教師小結:一個人如果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就會很幸福!
【設計意圖:播放PPT能拓展幼兒對畫家馬蒂斯的欣賞視野,整個過程要與幼兒互動完成。幼兒熟悉的作品可以鼓勵他們大膽表達,對于他們不了解的內(nèi)容要要求他們認真傾聽。馬蒂斯的執(zhí)著也能讓幼兒驚嘆,由此可以讓他們明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幸福的!】
三、表達表現(xiàn),大膽運用色彩
幼兒使用材料進行習作,嘗試做大師。
1.老師準備了許多材料,想嘗試做色彩大師嗎?試一試吧。
2.幼兒自主選擇撕紙臨摹、色彩創(chuàng)意、實物構景等不同內(nèi)容進行自由表達。
3.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在作品表達的過程中對畫家馬蒂斯運用色彩經(jīng)驗感知的經(jīng)驗遷移。
4.幼兒在不斷嘗試中豐富對顏色對比效果運用的經(jīng)驗。
【設計意圖:之前的欣賞讓幼兒發(fā)現(xiàn)和體會了畫家創(chuàng)作《金魚》時所用的色彩表達方式,這些都在幼兒的心中凝聚成屬于自我的“像”。進入習作環(huán)節(jié)后,幼兒需要將之前理解的、體會的、感受的、發(fā)現(xiàn)的都融入自己的表達、練習中,這樣的創(chuàng)作極富挑戰(zhàn),能讓幼兒在吸收他人經(jīng)驗的基礎上運用自我的藝術智慧來解決問題!
大班美術教案9
通過嘗味,說味,畫味活動,啟發(fā)幼兒發(fā)揮想象,膽運用語言及不同的線,形,色膽的構圖表達自己的感受。
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能力。
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美術創(chuàng)作的愉快。
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難點
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審美能力,膽的用不同的線形色進行構圖,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味道。
教學方法
講解法,觀察分析法,情景教學法,表演法
教學準備
1、各種味道的糖。
2、畫紙、油畫棒等作畫工具。
3、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走進帖展覽會,并在展覽桌周圍圍成一個半圓坐下。
師:小朋友們,今天帖城舉辦了一個帖展覽會,帖城里的悠哈小姐邀請我們小朋友去參加這個展覽會,你們想不想去呀?那我們趕快出發(fā)把。
教師引導幼兒品嘗帖,并提出要求:吃的時候看一看旁邊的小朋友臉上是怎么樣的,說一說你吃到的時什么味道的。
幼兒跟隨教師安靜進場,并記住教師的吃帖的要求。
以帖城引出今天的主題,以有趣的方式為本次活動做好開頭的鋪墊,激發(fā)幼兒對本次的興趣,提高幼兒的積極性。
(二)教師請幼兒上展覽臺拿帖,嘗嘗味道并說說味道。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吃帖吧,一人拿一粒。
你吃到的是什么味道的?感覺怎么樣?用動作和表情來表現(xiàn)一下吧。(幼兒展示完后,教師播放相對應的幻燈)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做一做好不好啊?
幼兒有秩序的品嘗帖,并用動作和表情將味道展示給小朋友看,跟老師一起學一學ppt中的表情。
通過讓幼兒嘗味道,說味道,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味道,并通過做一做表情,學一學動作,將無形的味道轉換為有形的,具體的。
(三)教師引導幼兒將自己喜歡的味道以線形色的方式畫出來。
師:帖城里的帖有這么多種味道,小朋友你最喜歡什么味道?為什么?
老師這里也有個小朋友吃了甜甜地帖,想到了很多美美的事情,覺得心里很高興,畫了幾幅甜甜地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的`味道,并陳述原因以及聯(lián)想到的事情,與教師一起欣賞不同味道的畫。
通過讓幼兒欣賞與其同年齡階段的幼兒作品,以開闊幼兒的視野,打開幼兒的思維,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能力。
(四)教師引導幼兒畫味道,并播放音樂及幻燈片。
教師不斷引導幼兒畫出不同味道的畫,并復強調(diào)作畫要求。
幼兒將自己最喜歡的味道以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
在幼兒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教師播放音樂及幻燈片,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創(chuàng)作的氛圍。并早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斷重復要求,以達到本次活動的目標。
(五)教師將幼兒作品全部展示到展示板上,并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畫,說說你畫的是什么的?你畫了些什么?
幼兒將自己的作品進行展示、交流與分享。
通過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來滿足幼兒的展示欲望,體驗美術創(chuàng)作成功的愉快。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根據(jù)自己本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由于我語言組織能力欠缺,所以選擇了這次美術活動。但是實際上下來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講得部分時間過長,幼兒自己創(chuàng)作的時間過短,沒有將幼兒教育中以幼兒為主體的特點體現(xiàn)出來。在展示PPT表情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引導幼兒一起學一學不同的表情,可能由于我比較緊張,有點沒放開,酸甜苦辣四個表情都沒有做到位。還有在第三環(huán)節(jié)中,我只提供了甜甜的畫和苦苦的畫,素材太少,導致幼兒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好像都沒有理解我的意思,我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幼兒都是畫的表情,比較單一。而我本次活動的目的主要是讓幼兒感受不同的味道,并畫出你最喜歡的味道的創(chuàng)作畫,不是單一的畫表情。最后在幼兒展示的時候,有的幼兒說話都沒有完整,我由于緊張也沒有注意,事后才發(fā)現(xiàn)。還有我上課聲音太輕,小動作太多,以后還需改進!總體來說,本次活動不是很成功。
大班美術教案10
背景描述:
提到過春節(jié),使人們興奮不已,大家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慶祝新年的到來,貼春聯(lián)、放鞭炮、過燈籠是必不可少的慶祝方式,而在孩子眼里燈籠是每年最吉祥的玩具,聽老人說過在農(nóng)村正月十五打著燈籠在家里每個地方照一照,來年家里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完了之后與小伙伴們把燈籠碰一下讓燈籠著起來、這意味著日子紅紅火火,再加上語言書上又一篇古詩也講的是春節(jié)所做的事情提燈籠放鞭炮,在生活中孩子也經(jīng)歷過。是這個古史和課程內(nèi)容讓我產(chǎn)生了這樣一個想法讓孩子自己也來制作燈籠。手工課的單一使我想讓孩子在不一樣的環(huán)境與思想下來完成,想到這里所以借助節(jié)日的氣氛來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不一樣手工燈籠制作的體驗。
案例描述:
在活動開始時先讓孩子們聽《喜洋洋》這首音樂,讓他們聽完這首音樂說出自己的感受想法,有的小朋友就說出了像過年,跟著孩子的話就引出了過年人們要做的事情導入燈籠。
燈籠在我們生活中也很常見,那么我問小朋友"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燈籠",孩子都很興奮說了很多有圓形的、長方形的還有好多動物形狀、還有帶電池的燈籠。再接著我出示了許多漂亮燈籠的`圖案讓他們來欣賞小朋友都發(fā)出一陣陣贊嘆聲,欣賞完我問他們"你看到的燈籠有什么形狀、什么圖案"孩子的記憶力也很好回答了好多。
接著出示了制作好的燈籠讓孩子來欣賞觀察,"燈籠上面都用了哪些材料"孩子觀察的很細心。孩子對材料很感興趣迫不及待的想制作。在制作中家長和孩子花樣也很多配合著柔和的音樂都很用心經(jīng)過半個小時的制作燈籠終于完成了非常漂亮,特別是趙軒懿小朋友的燈籠非常有特色。孩子提著自己的燈籠和家長手拉手伴隨著音樂走了一段T臺秀,把本節(jié)課程推向了高潮,最后我們的王園長向孩子們頒發(fā)了巧手寶寶獎并和家長進行了合影留念,讓孩子們記住這快樂地時刻。
案例反思:
在本案例中,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興趣點盒繪畫心理發(fā)展水平選擇了幼兒喜歡的挑戰(zhàn)難度適宜的美術活動,為了達到家園共育培養(yǎng)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特此以親子活動完成本節(jié)課程內(nèi)容,家長和孩子都非常積極。
為了能使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教師選用了立體畫來展現(xiàn),活動材料準備也很豐富,在通過欣賞不同形狀、不同圖案的燈籠來刺激幼兒的視覺,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運用不同材料構造出自己的燈籠,幼兒很感興趣迫不及待的想制作。
大班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繪畫能力的發(fā)展已經(jīng)進入,他們對表現(xiàn)自己的經(jīng)驗、情感、和想象有明確的目的,能用簡單的線條、圖案、形狀表象越來越多的事物。然家長和孩子配合也很默契,想法很豐富構造出來的燈籠千姿百態(tài),幼兒和家長用自己喜歡的美術方式將想法表現(xiàn)出來對自己的繪畫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通過本次活動我深刻體會到美術是孩子的第二語言。八他們想說,想做和想法用美術用畫筆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大班美術教案11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大師作品、觀察放大的花卉圖片了解并學習色彩漸變的方法。
2.嘗試用飽滿的構圖和漸變的色彩表現(xiàn)自己喜歡的單朵花卉。
3.細致觀察感受花卉的美,萌發(fā)熱愛生活的情感。
活動準備:
花卉照片,畫家奧基弗的繪畫作品,兩幅圖形一樣色彩不一樣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花卉照片,感知色彩、造型的美。
1.教師播放6幅花卉照片的幻燈片,根據(jù)幼兒的選擇點擊放大欣賞。(挑選六張漸變色的花朵圖片展示,并用1~6的數(shù)字給每張圖片做標記)2.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從造型和色彩等方面進行觀察。
教師提問:這里擺了了六朵花,它們的形狀顏色各不相同,我想請小朋友來告訴我你喜歡幾號花?
學生回答:我喜歡x號花教師問:那你為什么喜歡這朵花呢?是喜歡它的顏色還是形狀呢?
學生答:……
二、欣賞奧基弗的作品及放大的花卉圖片,學習表現(xiàn)色彩漸變及畫一朵大花的方法。
1.教師說:今天我也給大家?guī)砹艘晃划嫾业淖髌,這位畫家的名字叫奧基弗,她也畫了一朵大花,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么畫的,好不好?
學生答:好教師:我們看完奧基弗的畫了,我現(xiàn)在邀請一位小朋友告訴我,它的花瓣顏色是怎么樣的?
學生答:它是紅色的教師問:那這朵花只有紅色嗎?你仔細看看是不是還有其他的顏色……學生答:它還有黃色跟橙色教師:噢,那這朵花的花瓣上一共有三種顏色,
2.提問:你看了她畫的花以后有什么感覺?花兒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為什么你會感覺它畫的花很大呢?
。ㄒ龑в變赫f出這朵花給人的感覺,花兒的顏色由黃色變成紅色再變成橙色,)
3.教師播放小花漸漸變大的幻燈片,引導幼兒對比討論。
教師:這兒有一朵小小的小紫花,它要變變變,變成了一朵大大的花。為什么同樣是一朵花,左邊的很小,右邊的`看起來很大呢?
學生:……教師:那我們畫畫的時候呢,也要把這朵花畫的大大的,把圖紙都畫滿
4.總結:花瓣要畫大,畫紙邊緣留下空白的地方要少,也可以讓花瓣伸到畫面外面去
三、教師示范教師拿出兩幅圖片作對比,比較單色花跟漸變色花的不同。
教師:老師今天也畫了兩幅花的畫,上面都只畫了一朵花,你們覺得哪一幅畫比較好,并且要說說哪里又不同的……學生:……通過對話讓幼兒了解這次的繪畫內(nèi)容是要畫出一朵漸變色的大花
四、交待要求,幼兒創(chuàng)作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畫家奧基弗,畫一朵自己喜歡的美麗的大花,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去畫一朵自己喜歡的大大的花可以先想一想,自己花一朵什么樣的花?花瓣是什么形狀的?顏色是怎么變化的?想好了就可以開始了。
五、展示作品,欣賞評價。
你最喜歡哪一幅作品?喜歡它的什么地方?
大班美術教案12
活動目標:
1.欣賞畢加索作品《夢》,感受作品傳遞的快樂和舒適的感覺。
2.能結合對作品色彩的感知,為自己描繪自己睡夢中的狀態(tài)并能配上相應色調(diào)的背景。
3. 體驗自我創(chuàng)作夢境帶來的快樂。
4.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 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會畫熟睡的自己。
教學具準備:PPT、音樂《沉思曲》、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作品,共同欣賞。
昨天左老師做了一個夢,我夢到了一幅美麗的畫,瞧,這兒有個紅色的沙發(fā),軟軟的好舒服,坐在上面,身體也變得軟軟的,很輕松很輕松,慢慢地我就睡著了……原來這幅畫的名字就叫做《夢》。
二、賞析作品,感受色彩。
1、分析作品,體驗作品傳遞的快樂和舒適。
咦,畫上是誰?你覺得她像在干什么?
。ㄓ變海寒嫾耶嬃艘晃话⒁炭吭谏嘲l(fā)上睡得好香,她在做夢呢?)
我們也來學學畫上的阿姨,坐在自己的軟軟沙發(fā)上,放松自己。
躺在柔軟的沙發(fā)上休息了一下,你的心情怎么樣?(輕松,舒服,快樂)
小結:是啊,畫中的阿姨和我們一樣,在沙發(fā)上舒服地睡著、夢著,這讓我們看畫的人也覺得很舒服,很快樂。
2、感受色彩,理解不同的背景色調(diào)。
、傩蕾p作品中的主要色調(diào),感受作品的輕松,快樂的基調(diào)。
提問:這幅畫上什么顏色最多?(紅色和黃色)
這兩種顏色給你什么感覺?(暖洋洋)
小結:紅紅的,軟軟的沙發(fā),襯托出阿姨粉紅色的手臂,畫家紅色和黃色兩種暖色調(diào)
給我們一種很舒服的、很高興、很暖和感覺。
、诔鍪静煌谋尘吧{(diào)引導幼兒相互討論,感知不同色調(diào)帶來的不同感受。
背景出現(xiàn)藍色的夜空
提問:如果阿姨的背后換成了夜空,你覺得她又會夢見什么呢?
背景出現(xiàn)遼闊的草原
提問:如果是綠色的草原呢?
背景出現(xiàn)冰川
提問:如果阿姨的背景是冰川,這幅畫又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
小結:你們的眼睛可真亮,真會動腦筋,通過看畫面的色彩就能知道阿姨夢到的東西,可真棒!
三、選擇背景,創(chuàng)作夢境。
1、介紹工具材料。
想一想你做過什么樣的夢,這個夢是溫暖快樂的,還是恐怖詭異的,請你選擇合適的夢境背景顏色進行繪畫。
四、作品展示,教師講評。
展示幼兒的作品,可請幼兒通過色彩等方面的感知,請個別幼兒講講自己的'夢的內(nèi)容。
結束語:小朋友們真是了不起,能將自己的的夢畫下來,告訴你們這幅《夢》是西班牙著名的畫家畢加索創(chuàng)作的,看來你們比他還厲害呢。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用她優(yōu)美的音樂結合輕柔語言和肢體動作引導幼兒感受《夢》的輕松、舒適的感覺,結合自身體驗說一說作品帶來的感受;其次利用PPT增加了幼兒對色調(diào)的認識和理解,培養(yǎng)了幼兒運用色調(diào)進行表現(xiàn)的興趣和能力。在幼兒畫自己的夢地時候,通過引導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背景去畫自己的夢,作品設計大膽而豐富,小部分孩子畫的非常有創(chuàng)意。
大班美術教案13
內(nèi)容與要求:
1、通過繪畫水中倒影的景象,感受周圍生活中的美。
2、能夠大膽運用炫彩棒表現(xiàn)豐富的色彩完成畫作,感受對稱水印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炫彩棒、A4紙(鉛畫紙)、排刷、水等
活動重難點:
重點:在半幅畫紙上運用炫彩棒表現(xiàn)色彩豐富的畫面。
難點:運用炫彩棒溶于水的原理完成對稱水印畫,表現(xiàn)水中倒影的景象。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
關鍵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倒影)什么是倒影?
出示預先搜集的各種倒影。
(說明: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用回憶的方式和幼兒一起回憶一些倒影的知識,加深和進一步對倒影的認識)。
教師小結:倒影就是物體在水中的倒立的虛像。
二、欣賞討論
關鍵提問:你看到了什么?水中的倒影和岸上的圖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說明:在繪畫之前都要以觀察為主,讓幼兒清楚的對比出原畫和倒影畫的不同,在觀察后對倒影的認識更加清晰,為之后的繪畫做一個推進作用)
(預設幼兒回答:水中的倒影。顏色一樣、圖案一樣、能重合,上下是對稱的。不同的是上面的清楚,下面的模糊。)
教師小結:原來水中的倒影,看著和原圖一樣,能重合。但是水中的倒影是模糊的,不比原圖清楚。
三、示范對稱水印畫
過渡語:我們小朋友都畫過對稱的圖,可是倒影它和我們平時畫的不一樣,他是倒過來畫的?你覺得應該怎么畫。
(說明:這是一個主要的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討論一下到底該怎么繪畫比較合適呢?好在孩子在之前畫過對稱,有一些經(jīng)驗,在教師的`引導下,可在對稱上有進一步的深入,在多人探討中孩子們可能會有新的方法,所以請幼兒討論然后總結,這樣效果比較好,同時也體現(xiàn)孩子和老師之間的平等和提高了師幼互動)。
過渡語:你們都有了這么多的好辦法,__的辦法很好,我們一起用水來幫忙,畫水中的倒影。出示一幅只有岸上圖案的圖,請幾個幼兒嘗試著來畫一畫。
(幼兒示范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預防幼兒畫到紙張的下半部分或者用小面積的顏色繪畫,預先做一個錯誤提醒)。
2、教師操作刷水和印畫的步驟
3、教師小結操作過程:直接用炫彩棒在半張紙上繪畫——用排刷在下半部分刷水——對折紙用力印畫
四、幼兒操作指導要點:
1、先思考,后繪畫。
2、大膽地運用炫彩棒畫出大面積顏色的畫作,顏色鮮艷豐富,發(fā)揮創(chuàng)意想象。
3、掌握正確的對稱水印畫的制作過程。
4、保持桌面、地面及衣服的清潔。
五、欣賞評價:
1、同伴互相交流欣賞作品。
2、說說你們都畫了哪些風景或畫面?哪幅作品最漂亮?
(說明:鼓勵幼兒大膽用語言進行表述,激發(fā)自信。)
大班美術教案14
一、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與古詩詞的意境,學習在音樂的伴奏聲中有節(jié)奏地吟誦古詩詞,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作品。
2、探索用動作表現(xiàn)音樂內(nèi)容,愿意與同伴一起參與音樂活動進行表演。
3、嘗試根據(jù)古詩情境進行繪畫。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讓學生了解清明的習俗。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在語言活動中已經(jīng)會吟誦《清明》這首詩歌,并對清明節(jié)有一定的認識。
2、材料準備:《清明》圖片,音樂,紙,顏料等
三、活動過程
1、在情境中創(chuàng)編動作,初步用動作表現(xiàn)詩歌《清明》
師:你們知道古詩里描繪的是哪個季節(jié)嗎?猜猜詩人杜牧想表達什么樣的情感?
。ㄔu:古詩對幼兒來說是比較難以領會的,因此我決定用音樂,動作來幫助幼兒更好的體會古詩的含義)
2、按節(jié)奏吟誦《清明》
。1)教師朗誦《清明》,同時出示圖片,幼兒欣賞。
。ㄔu: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大部分使用聽覺幫助幼兒理解,而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追加了視覺,運用圖片幫助幼兒,更上一層樓。)
。2)教師再次示范朗誦歌詞,并以穩(wěn)定拍的節(jié)奏配合拍手,幼兒跟隨教師按穩(wěn)定拍的節(jié)奏拍手。
。ㄔu:穩(wěn)定的節(jié)奏幫助幼兒穩(wěn),準地熟悉古詩。)
。3)引導幼兒結合穩(wěn)定拍,進行歌詞的朗誦,注意重拍的運用。
。4)教師用動作提示,與幼兒進行歌詞的對答,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對下半句。如,教師說“清明時節(jié)”,幼兒接“雨紛紛”,以此類推。
。ㄔu:以不同的方式幫助幼兒重復學習,記住古詩)
。5)幼兒跟著音樂完整地朗誦,吟唱歌詞。
3、根據(jù)理解繪制圖畫
幼兒根據(jù)自己對古詩的理解,畫出他們想象中的.《清明》圖
。ㄔu:這個環(huán)節(jié)是自主性比較強的,希望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理解。)
4、交流欣賞
幼兒介紹和欣賞小朋友的圖畫,加深對《清明》的理解。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大班美術教案15
目標:
1、嘗試表現(xiàn)金魚的不同形態(tài)、顏色和動態(tài),并能合理布局畫面。
2、感受金魚的美。
準備
材料準備:
ppx、油畫棒、記號筆、繪畫紙張(魚缸)等
設計意圖:
我們進入了《我是中國人》的主題,中國有著多彩的民間藝術,而著名的觀賞動物金魚也是其中之一。金魚,因為它美麗多姿,成為我國特有的觀賞魚,并流傳到世界各地。因此,它也需要繼承和發(fā)揚。在我們的自然角里,孩子有欣賞和喂養(yǎng)金魚的經(jīng)驗;在我們的區(qū)角里我們也提供了金魚的欣賞圖片,孩子們在區(qū)角里也嘗試畫金魚,但發(fā)現(xiàn)孩子畫出來的金魚比較呆板,畫面也比較單一,布局不合理。所以覺得有必要開張一次集體活動。
活動預設方案:
一:欣賞大師畫
主要提問:你看到的金魚顏色是怎么樣的的?你看到的金魚畫里還出現(xiàn)了什么?你看到的金魚游動的方向是怎么樣的`嗎?
二:欣賞金魚圖
教師自編詩歌,幼兒感受金魚的美
三:比較
師:你喜歡哪張圖?說說你的理由.
小結:我們在畫金魚的時候,要注意畫出金魚的不同形態(tài)、顏色以及金魚的動態(tài),要合理布局,畫面要豐富。
四:作畫
要求
1、畫出金魚的不同形態(tài)、顏色和動態(tài)
2、畫面豐富美觀
3、教師個別指導
五:分享交流
1、誰想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你的魚在干什么?(自我介紹作品)
2、你喜歡哪幅圖?為什么?(評價他人作品))
3、以正面引導的方式進行作品比較
【大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06-12
大班美術繪畫教案05-26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三篇05-17
大班美術教案15篇06-12
大班美術教案(15篇)06-15
大班美術教案16篇06-22
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及教學反思03-29
【推薦】大班美術教案四篇06-09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合集5篇06-10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