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教案范文匯總九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細心觀察和親自動手的能力。
2、能用自己的語言簡單表述螞蟻的形狀、顏色和身體特征。
3、從小培養(yǎng)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意識。
活動準備
螞蟻頭飾、螞蟻掛圖、放大鏡每人一個、盆、沙子、小碟、投影儀、活螞蟻、小透明蓋。
活動過程
活動一:
1、把投影儀打開,上面放著幾只活螞蟻在上面爬,讓幼兒猜猜這是什么?教師:“ 小朋友們,今天教師讓你們看一種很有趣的小動物,你們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幼:“小螞蟻。 ”師:“你們可真聰明”
2、比賽捉螞蟻:讓幼兒從大盆里用手把螞蟻捉到自己的小碟子里,再思考一下用什么方法讓螞蟻不要爬出來。
師:“ 你們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多小螞蟻,你們想不想和它們玩呀?那好,咱們做個游戲,比賽捉螞蟻,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膽大。把盆里的小螞蟻捉到自己的小碟子里,捉好之后還要想辦法不讓螞蟻爬出來。好了,你們聽明白了嗎?”師:“準備好了嗎?開始比賽!
3、觀察螞蟻:讓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自己捉到的螞蟻是什么樣的?(小不小呀?是什么顏色的?有沒有眼睛、口、足…?)小朋友做事要有始有終,我們現在再把小螞蟻放回去。
活動二:
看掛圖,分析掛圖
在教師的指導下,來分析螞蟻的外形特征。說出自己看到的螞蟻和掛圖上的有什么不同嗎?
師:“ 小螞蟻我們都觀察了,現在呀,我們來看一只大螞蟻,你們想不想看呀?
出示掛圖
師:“ 那你們看看你們捉到的螞蟻和教師這里的這只螞蟻一樣嗎?”
師:“ 有說一樣的有說不一樣的,那哪一樣哪不一樣?”讓幼兒
觀察掛圖
師:“ 誰能看出螞蟻身體分為幾部分?”(頭、胸、腹三部分)
師:“ 那我們再看一看,螞蟻頭上都有什么呀!”(眼睛、口、觸角)
師:“ 那你們知道小螞蟻的.觸角是干什么的嗎?”(兩蟻相遇時,靠觸角相碰,傳遞消息,就像我們說話一樣)
師:“ 胸上還有什么?”(叫足,一共有三對)
師:“ 好了,我們今天知道了這么多關于小螞蟻的知識,你們表現的都這么好,想不想玩一個游戲呀?”
活動三:
游戲《小螞蟻搬豆》
1、交代游戲名稱
2、這個游戲怎么玩呢?老師會選出最聽話的小朋友來玩。
小螞蟻們先站好兩組進行比賽,看哪組搬的最快。
玩法:小螞蟻們在搬豆過程中要遇到很多困難。先鉆過山洞,跑到小河邊,跳過小河,爬到小豆豆那里,拿一個豆跑出起點。
3、游戲反復玩幾遍。
活動結束:
今天我們認識了小螞蟻還做了游戲,你們高不高興呀?現在我們帶著這些小螞蟻,送它們回家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觀察感知初夏常見的水果。
2、嘗試用味覺去發(fā)現水果味道的不一樣。
3、大膽跟同伴、教師交流自己的體驗與發(fā)現。
活動準備:
材料:各種水果,彩色筆
經驗:嘗過酸甜苦辣等不同的味道。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偶,引起幼兒興趣。
1、以小猴請小朋友去它家做客引入。
2、帶小朋友到小猴家。
二、品嘗小猴為大家準備的水果,嘗試說出水果的味道和名稱。
1、幼兒品嘗各種初夏的水果。
2、交流討論:
。1)、你吃的是什么水果?什么味道?
。2)、這些水果酸酸甜甜的味道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3)、你還吃過哪些水果?是什么味道?是身體的哪個器官讓我們嘗到了各種各樣的味道?
三、幼兒看操作圖卡
1、幼兒看操作圖卡,說說你認識的.卡上的水果。
2、幼兒看操作圖卡,觀察卡上人物的表情,猜猜他們嘗到了什么味道?請幼兒將人物表情與嘗到的東西連在一起。讓他們建立對應聯系,學習連線的方法。
小班教案 篇3
小班健康教案《漱口》附反思
設計意圖:
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此刻是小班上學期,很多幼兒在園都表現出沒有吃完東西漱口或者不會漱口的情景。小班上學期的常規(guī)教育十分重要,所以我借此活動來幫忙幼兒明白吃完東西應當漱口,以及怎樣正確漱口,讓幼兒在歡樂的活動中學習并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這對幼兒來說是十分必要及有價值的。
培養(yǎng)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應從小抓起,異常是口腔的衛(wèi)生,更應當要注意。在幼兒園里不可能讓孩子刷牙,只能經過中午午餐后的漱口到達清潔牙齒的效果。但一味地對幼兒進行教育是沒有用的。我想借助此活動讓幼兒經過自我的實踐明白漱口也是保護牙齒的一種好辦法。
活動目標:
1、借助兒歌,幫忙幼兒掌握正確地漱口方法。
2、明白漱口能夠保護牙齒,養(yǎng)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
念兒歌學會正確地漱口方法。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丁丁人物頭像(配班教師戴)、米飯、青菜等食物卡片(卡在“丁丁”的牙齒中)、裝有水的杯子若干(比幼兒人數多幾個)、水桶4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活動
1、師:小朋友們好!今日我有一個好朋友也來了,看看是誰?(師喊:“丁丁、丁丁,你快出來吧!”)
2、配班教師戴丁丁頭像,并且牙齒里插好食物圖片跑出和幼兒打招呼:小朋友們好!
(分析: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滲透一些禮貌教育,幫忙幼兒明白要和朋友打招呼、有禮貌,如:和丁丁打招呼,請丁丁坐下等等,并且活潑可愛的丁丁很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3、介紹丁。憾《∈俏业暮门笥眩∷L的圓乎乎的,可結實啦!丁丁每一天都要吃好多好多的東西,我們來看看他今日吃了什么?(米飯、青菜、魚、香蕉)那他一共吃了幾樣東西呢?(請幾位幼兒回答)
4、師帶領幼兒一齊數一數:那他到底吃了幾樣東西呢?我們一齊來數一數,從上頭數到下頭,從左邊開始數,伸出你們的手指:1、2、……
。ǚ治觯哼@幾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滲透一些數學知識,引導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卡在牙齒中的食物,幫忙幼兒用更清楚地方法數數。)
二、幫忙幼兒學會正確地漱口方法
1、(配班教師“丁丁”:吃了這么多東西我困了,我想睡覺了。)
。1)師:等等等等丁丁,小朋友們看!丁丁的牙齒里還有這么多東西他能不能去睡覺呀?牙齒會怎樣樣的?怎樣辦呢?誰來幫他想想辦法?(引導幼兒說出“漱口”)
。2)師:對呀!丁丁能夠漱口呀!那么,漱口要用到什么呢?(杯子、水)
。ǚ治觯航涍^觀察丁丁牙齒中的食物,聯系自我的生活經驗,讓幼兒發(fā)現并明白不漱口就去午睡會蛀牙,自然而然地引入“漱口”。)
2、引導個別幼兒上前漱口。
(1)師:看!教師那里有個小水杯,誰愿意來試一試?(請一位幼兒上前試一試)仔細看他是怎樣漱口的!
、偃粲變簺]有用正確地方法漱口,則教師說:他是這樣漱口的,那誰能把牙齒漱的更干凈些呢?(再請一位幼兒上前試一試)
、谌粲變菏跁r嘴巴里已經發(fā)出“咕嚕咕嚕”的聲音了,則教師強調“咕嚕咕!保簞偛臱X的嘴巴是怎樣動的?(咕嚕咕嚕)
(分析:根據不一樣幼兒的不一樣表現,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fā)現并說出他們是怎樣漱口的,從而學會自我用正確地方法漱口。)
。2)看看教師是怎樣做的?(師漱口給幼兒看并聽聽聲音)
提問:剛才教師是怎樣做的?有沒有聽到什么聲音?(水喝到嘴巴里要一動一動的,學一學,看看你旁邊的小朋友的嘴巴。)
(3)師小結正確地漱口方法:嘴巴咕嚕嚕,然后把水吐掉,我們的牙齒會變得更干凈!
。ǚ治觯航涍^教師親自示范,幫忙幼兒形象生動地了解漱口的正確方法是嘴巴要“咕嚕嚕”,讓幼兒能夠學會正確漱口。)
3、帶領幼兒一齊學一學漱口。
。1)師:原先漱口是這樣的呀!我們一齊來學一學。◣ьI幼兒邊做動作邊念兒歌)
兒歌:拿起小水杯,喝口清清水,嘴巴咕嚕嚕(重點強調),吐……牙齒真干凈!
。2)師:剛才呀教師看見有一些小朋友跟著我一齊邊念兒歌邊做動作,真棒!可是還有一些小朋友可沒有念兒歌哦,此刻我們再來一遍。◣ьI幼兒一齊再做一次,重點突出“嘴巴咕嚕!。)
。ǚ治觯航處煄ьI幼兒一齊練習并念兒歌,借助兒歌幫忙幼兒學會正確地漱口方法。)
三、幼兒漱口
1、師:你們都學會漱口了嗎?丁丁你學會了嗎?(丁。何疫沒有學會……)沒關系沒關系,小朋友,你們教教丁丁好嗎?此刻請你們每人去拿一個杯子漱漱口,一邊漱一邊說兒歌,丁丁要來向你們學習的.噢!
。ǚ治觯航涍^讓幼兒幫忙丁丁漱口激發(fā)其漱口的興趣,經過教丁丁漱口幼兒自我也學會了漱口,在歡樂學習的同時也增加了一些經驗。)
2、幼兒邊漱口邊念兒歌,丁丁去學習,教師作個別輔導。
3、提問:誰來告訴丁丁,你剛才是怎樣漱口的?
4、師:我們小朋友可真棒,都學會了漱口,丁丁你學會了嗎?(丁。何視!我會了!我也想來漱漱口!可是我想請小朋友幫我一個忙,你們來說,我來漱,好嗎?)我們大聲幫丁丁念兒歌哦!(丁丁邊做動作邊將卡在牙齒中的圖片拔出,若來不及拔完能夠再漱一遍。)
。ǚ治觯涸趲兔Χ《∈诘耐瑫r,進一步鞏固漱口的正確方法,更好的達成目標。)
四、幫忙幼兒拓展保護牙齒的方法
1、師:除了漱口還有什么方法來保護我們的牙齒呢?
2、小結:早晚都要刷牙,飯后要漱口,這樣我們的牙齒就會變得更干凈更健康!
3、師:此刻我們一齊和丁丁出去玩吧!
。ǚ治觯涸谧罱K幫忙幼兒拓展知識經驗,明白除了漱口之外還要刷牙,更好的保護牙齒,養(yǎng)成飯后漱口、睡前起床刷牙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目標的達成較好,活動給孩子創(chuàng)設了一個能讓他們親自去感知、去操作、去體驗的環(huán)境。親切可愛的“丁丁”形象讓幼兒對活動產生了極大地興趣,他們經過幫忙丁丁漱口的過程來自主體驗和自主探究,并且經過兒歌的形式形象地幫忙幼兒梳理了漱口的方法,貼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從而使孩子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漱口的作用,并學會了正確的漱口方法。在整個活動中,教學目標得到了真正的落實,兒童的生活技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高。養(yǎng)成飯后漱口的好習慣不能經過今日一個活動達成,而需要我們教師、家長持之以恒地去引導與培養(yǎng),所以在后續(xù)活動中我還將進一步把生活課堂和家庭生活有效鏈接,構成教育合力,逐漸把這種認識變成孩子自覺的行動。
小班教案 篇4
小班:小手真能干
分析:
手是幼兒在一日活動中時時刻刻都在接觸和使用的。“常見不怪”使幼兒對自己的小手缺乏真正的了解,對手的多樣性和本領的多樣性更不了解,保護手的知識和能力也缺乏。
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了解手上有手心、手背、手指、指甲和指紋,知道每個人的手是不一樣的'。
2.通過操作,知道手有很多的本領,從而對自己充滿信心。
3.發(fā)展幼兒手指的小肌肉動作,知道要保護自己的小手。
重點:手的多樣性。
難點:指紋的多樣性。
環(huán)節(jié):
一、觀察、交流:小手上有什么?
二、比一比:我們的手都一樣嗎?(大小、厚薄、指紋)
難點的解決:一組一張紙,讓幼兒用印泥把手指的指紋印在紙上。
三、說一說、做一做:小手會干什么?
四、分組自由選擇操作活動:
1.手印畫。
2.串珠活動。
3.舀米。
4.撿豆。
5.撕花瓣。
小班教案 篇5
目標:
培養(yǎng)幼兒反應以及躲避的能力。
遵守游戲規(guī)則,掌握游戲的玩法。
讓幼兒學會聽口令玩游戲,鍛煉反應能力和傾聽能力。
準備:
皮球(根據班級幼兒情況自定,可以是一個或兩個)
指導要點:
請若干名幼兒站在圈內,其余幼兒在外面圍成一個大圈。站在圈上地幼兒要迅速將球滾出,站在圈內得幼兒要躲閃滾過來的球,被球碰到的幼兒即出局,要站到外面的大圈中做滾球者。游戲直至一名幼兒在圈的`中間為止,則他是勝利者。
(1)請站在大圈上的幼兒滾球時用力一些。
。2)被球碰到的幼兒要主動站回大圈里做滾球者。
教學反思:
課堂環(huán)節(jié)緊湊,幼兒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戲過程中,我講游戲規(guī)則不到位,導致幼兒在游戲過程有的搗亂,氣氛太過度的活躍,導致我控制不住場面。今后我要加強本班的游戲規(guī)則的培養(yǎng),是幼兒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戲樂趣。
小班教案 篇6
內容與要求:
1.細致觀察畫面,理解動物穿背心的感受以及背心變化的原因。
2.愿意用動作、表情以及故事中的語言積極的參與講述活動。
活動準備:教學PPT
活動過程:
一、導入(兩張圖片對比,引出故事)
。ㄒ唬┑谝粡垐D片:
1.瞧,誰來了?我們一起打個招呼吧。
2.今天呀,鼠小弟特別高興,因為他身上穿了一件新衣服。瞧,這是一件什么樣的衣服呀?(PPT出示紅色的小背心)
3、“這是媽媽給我織的小背心,很好看鼠小弟穿著紅色的`小背心,多么開心,多么神氣啊!我們一起來學一學神氣的樣子!保w學神氣樣子)
(二)第二張圖片:
1.剛剛鼠小弟還這么開心,這么神氣,現在它怎么啦?
2.它為什么不開心。浚ㄋ男”承淖兊糜执笥珠L)
3.想知道,為什么這件小背心會變成這樣嗎?這里有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分段欣賞
。ㄒ唬┬蕾p第一段:(鴨子)
1.(教師念嘎嘎嘎,做鴨子動作)誰來了?你們怎么知道?
2.小鴨子在干嘛呢?他在想些什么?
3.鼠小弟會把小背心借給小鴨子穿嗎?為什么?如果你想向別人借東西,你會怎么說呀?我們一起用有禮貌的聲音問問鼠小弟吧?
教師小結:因為小鴨子有禮貌而鼠小弟又很大方所以小鴨子穿上了鼠小弟的小背心。
4.小背心穿在小鴨子身上,感覺怎么樣?哎呀,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的!”小鴨子很開心呢。
。ǘ┬蕾p第二段:(猴子)
1.這次又是誰來了呢?(幼兒說出來后請孩子模仿動作)
2.小猴子在干嘛呢?他在想些什么?
3.小鴨子答應了。瞧!猴子穿上小背心感覺舒服嗎?你從哪里看出來他穿著不舒服?(觀察模仿動作,表情)為什么會不舒服?(猴子比小老鼠長得大)穿上這么小的背心,猴子還是挺喜歡的,他說:“哎呀,有點緊,不過還挺好看的!”
。ㄈ┬蕾p第三段:(海獅、獅子)
1.看,小猴子又遇到了誰呢?
2.海獅穿上小背心舒服嗎?什么表情。
3.接著,海獅遇到誰呢?(請幼兒猜,比海獅大的動物)
4.獅子穿上小背心會怎么說?(請個別幼兒說說)。
。ㄋ模┬蕾p第四段:(小馬、大象)
1.誰來了呢?(馬兒的叫聲)
2.想一想小馬會對獅子說什么呢(老師扮演穿小背心的獅子,師幼共同完成對話)
3.誰來了?(大象)
4.我請小朋友來扮演小馬和大象,誰想來表演一下?(幼兒完成對話)
5.你們覺得小老鼠看到大象穿著他的小背心會是怎么樣的表情!
三、 回憶繪本
1.我們一起來想一想,小背心都被哪些動物穿過?(請孩子們來幫忙排列)
2.為什么鼠小弟穿在身上好好的一件背心,穿上其它小動物的身上就變了樣呢?
3.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動物穿上鼠小弟的背心,都是什么樣的表情?它們的手有怎樣的變化?
4.現在你們終于知道,為什么這件小背心會變得這么大了吧?
教師小結:因為借衣服的動物朋友越來越大,所以鼠小弟的衣服越變越大。
四、引出結局
1. 事情很糟糕,可是沒關系,我們一起想想什么辦法讓鼠小弟重新變得快樂?
2. 我們看看動物朋友們想到了什么好辦法?現在鼠小弟現在的心情是怎樣的?
小結:雖然小背心不能穿了,但是它們想到把小背心當成秋千,讓鼠小弟在大象的鼻子上盡情的玩耍。鼠小弟把背心借給朋友們,讓他們獲得了快樂。當鼠小弟難過的時候,動物朋友們也想到了讓鼠小弟快樂的辦法,相互幫助就能一起獲得快樂!
延伸:你們覺得誰穿上小背心最滑稽呢……
小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冬天來臨,幼兒會自然地感受到氣候的變冷,發(fā)現人們的生活起居、穿戴打扮有了變化。從對冬季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切入,我們開展了科學活動《冬爺爺來了》。
本活動是以冬天的環(huán)境和冬天的人為核心加以組織的,主要包括冬天的氣候、冬天的植物、冬天人們的活動及衣著等方面的內容,主要采用看ppt、討論、探索、談話等活動形式。及時捕捉冬天各種典型的季節(jié)特征,如下雪、結冰等,組織幼兒加以觀察、開展科學教育活動;選取的內容和幼兒生活密切聯系,活動中以幼兒為中心,為幼兒探索創(chuàng)造條件。
在本活動中,幼兒能充滿樂趣地、勇敢地面對環(huán)境,自覺地、主動地認識周圍的變化,他們的認識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得到發(fā)展,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也隨之形成。讓孩子們可以開心地、勇敢地對冬爺爺說:“天冷、我不怕!”
活動目標:
1、感知冬季天氣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自然界的.變化。
2、鼓勵幼兒冬天不怕冷。
活動準備:
課件、冰塊、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談話。
看,冬爺爺來了,我們會感到怎么樣啊?冬爺爺不僅會讓我們感覺冷,而且會讓我們身邊很多的東西發(fā)生改變呢!你看!
二、邊看課件邊說說自己的發(fā)現。
(一)雪景圖:冬爺爺給我們帶來了什么?(下雪了)
1、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雪花飄。(教師帶著幼兒一起做雪花飄的動作)
2、雪花飄到哪里了?(大樹,大地,屋頂)
雪花飄到大樹上,大樹變得怎么樣了?
大地上蓋滿了厚厚的雪,大地會感到冷嗎?(厚厚的大雪就像一條厚厚的被子蓋在大地身上,大地一點兒也不感覺到冷。)
雪花又飄到哪里了?
雪花還會飄到哪里呢?
。ǘ┍皥D:看,冬爺爺還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你想摸一摸嗎?(幼兒感知冰的涼、滑的特性)
看看,哪些地方都結冰了?
我們可以在結冰的河上玩嗎?(讓幼兒感知冰易碎的特性)
汽車還能在結冰的路上開嗎?為什么?(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簡單小結)
想一想,你還在哪里見過冰?
。ㄈ┐髽鋱D:冬天到了,大樹媽媽身上少了什么?
樹葉寶寶為什么要離開樹媽媽?(小樹葉可愛自己的媽媽了,但到了冬天,大樹媽媽身體里的營養(yǎng)不多了,不好再供養(yǎng)樹葉寶寶了,小樹葉只能離開媽媽,讓媽媽安全的過冬,等到春天來了,他們又會回到媽媽的身邊。)
。ㄋ模┬〔輬D:冬天來了,我們仔細看看,小草變成什么樣了?小草枯萎。
(五)人們的變化:冬天來了,我們小朋友有什么變化呢?
引導幼兒觀察孩子的穿著打扮。
三、討論:
1、你們喜歡冬天嗎?為什么?請幼兒簡單說說理由。
2、在冬天,我們怎樣讓自己不怕冷?
3、請幼兒隨著音樂一起動一動。
活動反思:
冬天是令人難忘的,更是值得去體驗的。我通過帶領孩子們觀察、體驗、探索和嘗試,一方面讓他們了解冬天的特征,人們在冬天的生活以及植物在冬天的變化;另一方面,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天天堅持育鍛煉,天天早睡早起),學會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等。回顧整個活動,我有以下一些體會:
一、在選擇教材、運用教材時,一定要根據本班孩子的實際情況和不同的發(fā)展水平以及孩子的興趣點來選取、整合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材。同時,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喜好、欲望和愿望傾向,以各種游戲的形式開展活動的內容,才能逐步使孩子的運動興趣向高層次、長久性和穩(wěn)定性發(fā)展。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氣候的變冷,發(fā)現了人們的生活起居、穿戴打扮有了變化,會因為冰的出現而欣喜不已。
從對冬季生活的感受和體驗,活動中,幼兒充滿樂趣地、勇敢地面對環(huán)境,自覺地、主動地認識周圍的變化,孩子們的認知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得到發(fā)展,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也隨之形成.
二、在和孩子一起進行活動時,能體驗到與孩子共同學習,分享成果的樂趣。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能逐漸發(fā)現自身的差距,及時補充有關主題的一些知識和其他專業(yè)知識,在活動前查閱了一些科學資料,讓我也了解了許多知識。
三、活動中有時提出的問題還比較封閉,在回應時也只留下了自己認為較正確的部分。從這方面可以看出我們的思想中還潛在著控制活動的意識。在我們以后的活動中,應該尊重幼兒活動過程的真實性和原始性,還要增強及時進行資料整理的意識。
小班教案 篇8
目標:
1、積極參加活動,體驗為家人準備“開飯”的快樂情緒!
2、能初步根據經驗選擇大小不同的碗、勺等餐具。
3、嘗試運用手指揪泥條,以準備“飯菜”。
準備:
1、幼兒已多次欣賞歌曲《炒小菜》。
2、大小不同的碗、勺若干(多于幼兒人數),每人一張餐墊(自創(chuàng)的,把洗碗布減半,然后在上面貼上孩子,媽媽,爸爸的.頭像)
3、紙條、紙片、橡皮泥若干。
過程:
一.萌發(fā)參加活動的積極情緒。
1、邊欣賞歌曲《炒小菜》,邊自由跟唱,表演動作。
2、回憶自己在家和誰一起吃飯。
二.感知餐桌和餐具,為選擇餐具做準備。
1、觀察餐墊。
2、觀察碗
三.自由選擇餐具,體驗一一對應。
1、師:爸爸媽媽和寶寶肚子餓了,要吃飯了。請你們?yōu)樗麄兠咳诉x一只碗吧!你覺得大碗比較適合誰用?為什么?中碗準備給誰?那為什么把小碗給寶寶用?
2、交流選擇、擺放的經驗,并做調整。
3、幼兒自選勺子,并對應擺在碗里。
四.自主選擇材料做“飯菜”
五.帶領幼兒去洗手,結束活動。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內容:語言、科學——嗶嗶啵啵爆米花
活動目標:
1、認識物體遇熱膨脹的現象。
2、比較物體膨脹變化前后的差別。
活動準備:
薯片、玉米粒、微波爐、小圓盤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題(2分鐘)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東西,你認識嗎?(藏于背后,出示玉米粒)
二、觀察尚未爆過的玉米粒,讓幼兒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咬一咬,并說一說:(5分鐘)
1、師: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和玉米粒交個朋友,你們可以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咬一咬,認識一下玉米朋友。(發(fā)盤子,引導咬,觀察后放到凳子下。)
2、提問:
——你們看到玉米粒是什么顏色、形狀的,像什么?(黃色的,是多邊形的,像門牙。)
——剛才你們摸過了、咬過了感覺怎么樣?(硬硬的、滑滑的。)
三、進行爆米花活動。(10分鐘)
師:認識了“玉米”朋友,現在玉米朋友要來玩?zhèn)變身游戲。
1、操作:(出示袋子)將玉米粒裝進袋子里,封口,放進微波爐,關緊門,將微波爐開到最高溫加熱2-4分鐘。
2、引導幼兒仔細聽:孩子們聽,有什么樣的聲音出現?
3、取出,比較兩種食物。讓幼兒觀察爆過的玉米粒變成了什么樣,和小玉米粒比較差異(結合動作表演)。聞聞、嘗嘗有什么味?
。1)、師:叮,好了,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引導講述爆米花的聲音)剛才的小袋子變成了怎樣的?(鼓鼓的、胖胖的)為什么袋子變了,里面的玉米變成了什么樣?(引導幼兒想象)
(2)、比較:我們來看看吧:是怎樣的?(白白的、胖胖的)原來的'玉米是什么顏色?爆過以后呢?(黃色變成了白色)原來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爆過后呢?(小小的、像門牙,變成大大的、一朵白色的花)誰來表演一下小小小的、像門牙的玉米和大大的白花。
剛才我們咬過玉米是硬的,爆過后玉米起來會怎樣?準備好的孩子來嘗一嘗、說一說。
5、真神奇,為什么小玉米粒會變成這樣?(因為玉米被高溫
加熱了,它就會嗶嗶啵啵的爆炸。像這樣爆炸后的玉米叫爆米花。爆米花很好吃,可以多吃嗎?(教育幼兒不要多吃膨化食品)
四、用肢體語言來表現小玉米!谆ǖ倪^程。(10分鐘)
師:好啦,剛才孩子們看了“玉米”變身的游戲,現在我們也一起來玩“玉米”變身的游戲。在玩時,我要考考你們:玉米爆炸時會以出什么樣的聲音?是怎樣發(fā)出的嗶嗶啵啵的聲音?(一個接一個,嗶嗶啵啵爆起來)你看到老師是怎樣爆米花的?(了解游戲規(guī)則)。
[page_break]
1、個別表演。
2、全體表演。
3、(請幼兒當玉米于正方形中)引導蹲、跪等姿勢表演玉米,
師發(fā)出指令:加溫、計時、開始。幼兒就邊發(fā)出嗶嗶啵啵的爆裂聲,邊一個接一個轉著站起來。
4、重復游戲。
5、總結評價,請幼兒品嘗爆米花。
五、延伸活動
孩子們,你們玩得開心嗎?生活中還有很多像爆米花這樣:
遇熱膨脹的食物,我們休息下再一起看看薯片的變化吧。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經典】07-29
(精選)小班教案07-29
【精選】小班教案10-26
小班教案(經典)09-28
(經典)小班教案09-21
小班教案(精選)09-23
(經典)小班教案08-25
【經典】小班教案09-06
小班教案[精選]09-02
小班教案04-17